百书楼 >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在线 > 第201章 八零小炮灰艰苦奋斗(5)

第201章 八零小炮灰艰苦奋斗(5)


周秀云夸她:“我们安安真大度,是个心胸开阔的好孩子。奶奶跟你说,人这一辈子,会经历很多事情,会遇到好人,也会遇到坏人,有好事,也有坏事,所以,心胸开阔很重要。”

  事实上,经历的事多了,心胸自然也就开阔了,不开阔不行。

  “什么叫心胸开阔?”

  “心胸开阔啊,就是,有一些不好的事情,你不要记在心上,要学会忘记,学会把它们埋在心底,不要去想。很多都是没办法的事。你要专心眼前的事,用心过好以后的日子。”

  就好像她25岁丧母,36岁丧夫,生命中重要的人相继离去,而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她伤心,难过,但擦干眼泪,还是要直面现实。

  就好像她那兄弟媳妇,7岁就被爹娘卖掉了,只为了换回50斤玉米,这也就是到了她家,她爹娘性子好,把她当闺女养,她曾经问过她,恨不恨自己的爹娘,她说不恨。当时要是不卖她,大家都得饿死。但是她也说了,如果买她的人家对她不好,磋磨她,那可能就是另一个答案了。

  “还有呢?”

  “还有啊,就是,如果别人犯了错,你不要放在心上。那不是你的错。”

  “犯了错要挨打。”

  周秀云笑起来,她说:“那要看是什么错。而且,人太多啦,打不过来的。”

  “慢慢打。”

  周秀云想了想,说道:“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算,不要放在心上,也不要让坏人做的坏事影响心情。”

  “江明华是坏人,做了坏事,我哭啦,心胸不开阔。”

  老太太蹲下来,看着宁安的眼睛,认真说道:“不是这样的。江明华伤害了你,你哭了,是应该的,你受伤了呀。这个时候,哭出来比较好,哭出来心里就好受了。遇到这种事,你就要找奶奶哭,找爸爸哭,在外面受了委屈,就要回家哭。”

  宁安说:“我以后不哭了。江明华做错了,我没错。”

  “说的对!安安没有错。我们安安真勇敢,没把她的错放在心上,还是个心胸开阔的孩子。”

  老太太说完就站起来,领着宁安继续往家走。

  从大队部到她家,最多五分钟路程,她们俩走了半个多小时。

  遇见个人就停下来聊会天,一路走一路聊,宁安褂子的小兜兜里,装了两块糖,几颗花生,还有几根江米条。都是别人给她塞进去的。

  等她们回到家,发现家门口站了两个人,一个是闫桂英,一个是她的舅奶奶周成美,这是她到了周家以后太姥爷给她起的名字。

  家里没人,她们在门口等会。

  周秀云跟她们打招呼:“桂英,成美。”

  “大姐,安安。”

  “大娘,安安。”

  “舅奶,婶。”

  周成美上前一步就把宁安抱了起来,“让我颠颠,长份量了没有。”

  宁安掏出兜里的东西,一边往嘴里塞江米条,一边说:“这不是我的份量。”

  周成美哈哈笑,“吃到你肚子里就是你的份量了。”

  周秀云抽出门栓,招呼她们进去。

  其实大门没锁,徐家屯人,平时在村里溜达溜达,或者去邻居家串门,是不会锁门的,顶多上个门栓,让别人知道家里没人就行了。

  有的人连门栓都不上,直接掩上门就走。

  这种情况,来人就会知道这家人没走远,一会就回来,通常会在门口等等。

  闫桂英说:“婶,我就不进去了,我来看看安安,给她送点吃的。”

  周秀云笑道:“别送了,昨天你就送过了。甭往心里去,我们安安好了。是吧安安?”

  宁安点头:“好了。”

  闫桂英松了口气,说道:“那就好。”

  昨天她和人闲聊,被宁安听了去,小孩当场就哭了。她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她是看不上江明华,和人一起说道她两句,没想到误伤了宁安!

  她递给宁安一个小木钵,“拿着吃,婶自己晒的红薯干,不是什么好东西,拿着磨磨牙。吃完了再去婶那儿拿。”

  “谢谢。”

  “哎哟,跟婶客气啥呀。”

  “不客气。广生叔欠我十块橘子糖。”

  周秀云笑道:“就甭提你那橘子糖了。”

  宁安抱着红薯干,嘴里嘎嘣嘎嘣的嚼着江米条,说出来的话含糊不清:“我怕他忘,婶提醒他。”

  “行行行,我提醒他,你放心,他要是敢欠糖不还,婶替他还。那我就走了啊。”

  宁安挥挥小手:“再见。”

  周秀云跟周成美说:“你抱她先进去,我和桂英说句话。”

  “哎。”

  周成美答应着,抱着宁安就往院里走。

  周秀云跟闫桂英说:“江明华已经走了,宁安长时间见不到她,肯定会问的,到时候我也得跟孩子说实话。这事啊,早晚有这么一遭。你就不用挂心上了。孩子想事情简单,她已经没事了。”

  闫桂英要是造谣传谣,背地里说宁安坏话,那她肯定不会这么轻轻揭过,但人家就是说了两句实话,她也没道理揪着不放。

  “哎。大娘,真是对不住。”

  “行了行了,回去吧,没事了。”

  “那我回了,有事您再找我。”

  “行。”

  和闫桂英聊完,周秀云转身进了门。

  周成美正在教宁安数数,用闫桂英送她的红薯干。

  宁安:“一根弯扭的红薯干,一根直溜的红薯干,一根粗短的红薯干,一根两头不一样粗的红薯干。”

  周成美:“不对。你这样数来数去都是一啊。你应该这样数:一根红薯干,两根红薯干,三根红薯干。”

  她还数着呢,宁安已经把红薯干分成了两类:长得比较美观的一堆,歪瓜裂枣一堆。

  宁安把好看的一堆拢到自己身边,把歪瓜裂枣推给周成美,让道:“舅奶奶,吃。”

  周成美:“……”

  这分类标准太明显了,她想看不出来都不行。

  她拿起一根粗的塞嘴里,跟宁安说:“你不知道吧,红薯干越粗越好吃。外面硬,里面还是软的,又软又甜。你挑的那些都不如我这个好吃。”

  宁安在两堆红薯干之间来回逡巡,最后还是坚持了最初的选择。。

  周秀云走进来,问她:“咱爹刚回去,你怎么又来了?”

  “二哥让我来的,他说佑军不在家,怕你一人无聊,让我来陪你说说话。”

  她和周岱山从小一起长大,习惯了叫二哥,结婚以后也还叫二哥。

  “就他事多。”

  “那回头你说他。姐,我闲着也是闲着,你给我找点活干呗。你家里还有啥活啊?”

  “大冬天的,能有啥活。尅玉米吧。我还有点玉米棒子没尅完。”

  “行嘞,我帮你尅。”

  “我去把玉米搬出来,你给宁安把罐头撬开,给她倒两块在小碗里,让她用筷子扎着吃。”

  “好。”

  这时候工具匮乏,没有罐头起子,周成美动作熟练的用菜刀的刀背撬开了罐头盖子,用筷子夹出两块放进碗里,又倒出一些糖水,推到宁安面前。

  宁安立刻抛下江米条和红薯干,专攻罐头。

  周秀云拿扫帚又扫了一遍地,铺上一块大毡布,从她的卧室里拖出半麻袋玉米倒在毡布上,俩人搬了个小木墩子往那儿一坐,就开始干活。

  先用一个小工具把玉米铲掉两道,然后就可以直接上手了,用大拇指往下搓。

  等到搓完一根,拿到一个完整的玉米棒子,就可以用这个玉米棒来代替大拇指,两根玉米相互摩擦,就能把玉米粒给脱下来。

  宁安从大椅子上爬下来,也过来帮忙。

  周秀云给她几根脱完的玉米棒,说道:“玩这个,搭着玩。”

  尅玉米这活磨手,她们这满是茧子的手都磨得生疼,别说孩子这小嫩手了。

  玉米棒就是农村孩子的积木。

  宁安四个一组往上搭,搭到一定高度就会失去平衡,轰然倒塌,然后再接着搭。周秀云和周成美俩人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她玩,一边闲聊。

  周成美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周博文,比徐佑军小一岁,今年26,已经娶妻生子,他和徐佑军一样,上初中的时候赶上那十年,学校停课,后来就一直在家务农了。

  小儿子周敏学,今年只有17岁,还在读高二,恢复高考的时候,他以在校生的身份参加了,没考上,打算来年再战。

  周成美一边干活一边吐槽自己的小儿子,“我看他那心眼子是一点没用到学习上。再考一年还是白搭。”

  “啧!有你这么说话的吗?他成绩不是还行吗?”

  “不上不下,考上很难,不考可惜。就是咱爹说的鸡肋。”

  周秀云:“……”

  宁安一边搭积木一边说:“鸡肋,没有肉。”

  周成美说:“对。你太姥爷说的,吃吧,没什么滋味,不吃吧,丢了可惜。你二叔就是个鸡肋。”

  宁安咧着嘴笑个不停。

  她二表叔那个人,读书确实不太行。连考三年,没考上,每回差个一两分,最后还是回来种地了。但是人家心眼活泛,后来出去当了个包工头,小日子过得很不错。

  但他确实很遗憾自己没考上大学,眼界和格局都不够大。

  用他的话说,他要是上了大学,发展绝对不止于一个包工头。

  宁安打算这辈子让他开个窍,去上大学,看看他上了大学能发展成什么样。

  周成美帮忙尅完玉米,又把玉米粒都装袋,把玉米棒子都抱到厨房码好,就跟周秀云说:“姐,我先走了啊。我回去给咱爹做饭。”

  “赶紧回吧,我不留你了。不用老往我这儿跑。老大家的得带两个孩子,你多给她搭把手。”

  “我知道。我跟咱娘和你学的,可没为难过儿媳妇。老大媳妇是个好的,也没那么多事。”

  她跟宁安说:“舅奶要回家了,你跟我去玩吗?”

  宁安摇了摇头:“不去,我过几天再去。”

  周成美跟她开玩笑:“真的不去吗?你舅爷橱柜里还藏着好吃的呢。”

  宁安蹭蹭的走到她身边,仰着脸问:“什么呀?”

  “你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去不去?”

  宁安小脸纠结,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我在家里跟奶奶玩。好吃的给我留着,我下次去吃。”

  周成美笑道:“行,给你留着。”

  “舅奶再见。”

  “再见。”


  (https://www.bsl88.cc/xs/3618540/1111093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