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季汉大司马最新文章 > 第676章 旁海入齐

第676章 旁海入齐


诸葛亮兵胜潦口,乘胜追击至宛城,与司马懿隔湇水对峙。

    与此同时,霍峻率兵从沂水转至沭水,逆沭水而进,经莒县,兵至穆陵关下。

    四月至五月间,霍峻率兵强攻穆陵关,孙权则固守大岘山不出。汉军围攻一月而不克,霍峻见士卒多有死伤,下令停止攻关。

    五月,大岘山。

    为了关隘,霍峻率左右离寨,深入大岘山,登山攀坡,居高以观关势。

    大岘山上,熟悉地形的山民在前引路,手持砍刀劈砍小道上的藤蔓灌木。霍熊带着几名亲随用长矛拍打左右草丛,防止有不长眼的蛇虫。

    登山攀爬颇费体力,霍峻手拄着木杆,擦着额头上的汗水,问道:“还有多远?”

    向导观望了周边,说道:“贵人,应该还有数百步,便可至山台了。”

    “之前不是便说还有数百步吗?”丁奉瞪大眼睛,问道。

    向导神情惶恐,说道:“小道寡有人烟,几年不见,模样大变。之前仆走错道了,当下方寻得旧道。”

    “不急!”

    霍峻神情平淡,开玩笑说道:“别将我等领到魏营中便好!”

    “仆不敢!”

    向导听出了霍峻玩笑之意,说道:“小人居大岘山二十余年,大小之路了如指掌。如贵人愿绕至关后,偷渡巨蔑水(今弥河),仆亦能引路。”

    徐州与青州连通的大道为沂、沭河谷,因沂蒙山区为沭水的发源地,故逆沭水北行可至大岘山。而在沭水的西北方向,同样有一条发源于蒙山区的河流,其名为巨蔑水。

    巨蔑水在沭水的西北方向,二水之间距离仅数十里。顺巨蔑水而下,可至临朐县。到临朐之后,则代表进入齐地。故巨蔑水与沭水之间的道路非常重要,加之沂蒙山区沟壑纵横,峰峦重叠,穆陵关则落座于此。

    一旦突破穆陵关,汉军进入巨蔑水流域,齐地除了城郭、河流外,别无关隘可以阻碍汉军。

    得闻此言,丁奉有了兴趣,问道:“从沭水至巨蔑水如有道路,不知其地形如何?”

    向导沉吟少许,说道:“道窄唯一人可行,车马不得过。将军至山台,居高临下则可知其地形。”

    丁奉凑到霍峻身侧,说道:“都督,如有小道可至穆陵关后,末将愿率羆虺军暗渡,奇袭临朐。”

    霍峻笑了笑,说道:“且至山台再说,若魏军于小道设伏,承渊将进退两难矣!”

    不待丁奉回话,向导指着前方凸起的石台,欣喜说道:“贵人到了!”

    此言一出,霍峻与众人加快脚步上前。而丁奉抽刀在前,为霍峻砍断生长在石台上的茂密树枝。

    透过眼前的树枝,霍峻居高临下,将穆陵关周围十余里情况尽收眼底。却见穆陵关亘东西,关有三重围,依山而建。关山之间为布袋状狭谷,雄关扼其口,崇山收其后。

    且不仅于此,因山顶群山连绵之故,穆陵关周围还有数座营垒、烽火台,卡着诸多小道,显然是为防止有汉军从小道偷渡。

    霍峻观望良久,感叹说道:“穆陵关虽不及蜀中诸关险峻,但胜在守备森严,关垒互保,与剑阁、阳平不同,怕是难以绕之。”

    围攻穆陵关久无战果,霍峻则是打算绕道袭击其后。故今才费劲辛苦,让向导引路,以为探查魏军地势。

    之前霍峻仅知穆陵关表面,不知其厉害之所在。今居高临下,俯瞰穆陵关布置,霍峻才了解到穆陵关的出众。

    单将穆陵关看作一座关隘,或是三座关隘,实际上是片面的。穆陵关实际是根据沂蒙山区所建的防御体系中的一环,在它周围又设立有大关、小关等关隘,在可行的小道高处设立烽火台。

    大关、小关在穆陵关以北,如穆陵三关失守,魏军可以依托两关继续防守。如与穆陵关相加,魏军足有五道防线。而这五条防线上遍布众多城堡、关隘、烽火台等,可谓险处设关,坚不可摧。

    如此一套防御体系下来,汉军若想迂回包抄或偷袭其背部,此都将非常困难。

    之前心有偷袭之念的丁奉,见穆陵关防备的如此完善,无奈说道:“都督,小道有魏军驻守,偷渡之策恐是难行!”

    向导见小道上有烽火台,解释说道:“禀贵人,之前穆陵关荒废,然从去岁开始,魏军征募百姓修缮关隘。小人为逃徭役,与族人隐居山间多时。当下小道有魏兵驻守,小人实属不知!”

    霍峻虽有些失望,但却也能接受现实,说道:“孙权识形势,刘晔有兵略。穆陵为青齐之门户,今屯重兵以守内外,不足为奇矣!”

    “都督,今小道不可渡,我军当如何是好?”丁奉问道。

    霍峻看了眼天色,说道:“天色不早,可先归营再聊!”

    亲自勘探穆陵关的结果虽让霍峻失望,但却也让霍峻认识到想从穆陵关入齐大概率是不可能之事,他必须另寻方法,从它道入齐。

    从大岘山回营,已至黄昏时刻。

    得闻霍峻归营消息,蒋济出大帐而迎,问道:“都督,今勘察结果如何?”

    霍峻摇了摇头,说道:“穆陵关非比寻常关隘,其小道狭窄难行,仅能走人。且在道险处修有营垒,高处筑有烽火台,故绕行大岘山之策,不可为也!”

    说着,霍峻让丁奉把草绘的穆陵关舆图交予蒋济,问道:“士载是否已至大寨!”

    “已至军营!”

    蒋济跟上霍峻的脚步,说道:“下午之时,少将军已运粮至大军,今正与庾司交接粮草。”

    “让他来趟!”

    “诺!”

    诸人簇拥着霍峻入帐,各自列席而坐。

    因常年熟络关系,霍峻在侍从的服侍下洗漱,并将汗水浸湿的衣裳换下。此时蒋济、诸葛诞正向丁奉了解穆陵关细节,而后霍范、张奋加入其中。

    半响之后,见众人讨论差不多。霍峻坐到交椅上,问道:“诸君以为如何?”

    众人停下讨论,蒋济率先说道:“都督,今观穆陵关形势,我军恐难走巨蔑水。当下需另寻他计入齐,如若久持穆陵关,我军兵马将钝,此将大不利于我军!”

    “嗯!”

    霍峻微微颔首,说道:“我与子通之见相同,孙权统重兵固守山关,诸小细之道皆有布防,如若渡之,孙权引兵夹道而击,我军当惨败而归!”

    说着,霍峻想到艾陵之战,问道:“我军如若走鲁,顺淄水而东出,不知可行否?”

    “走淄水,绕道泰山郡?”

    蒋济蹙眉而思,说道:“都督入泰山郡,但唯恐我军走淄水,孙权前守险峻,王凌率部背袭。届时我军将腹背受击,兵陷绝地。此道太险,不宜走之,除非我军能先破王凌,以解后顾之忧!”

    霍峻瞧着齐鲁舆图,陷入了沉思。

    见霍峻愁思,霍范起身说道:“大司马,范驻守朐县时,魏军曾有遣骑出旁海道,从西海、琅琊而下,袭扰我军粮道。如走此道北上,可兵至不其(今青岛)。”

    之前霍峻明知孙权有诈,自信自己不会让孙权抓住破绽,故一路北上以来,留霍笃、高翔、周鲂在险峻驻扎,以防劫道。且为了防止孙权袭扰自己粮道,还派霍范到朐县护粮。

    时至今下,因张郃之兵出了纰漏,王凌按兵不动。而唯有孙权派骑卒出旁海道南下,尝试袭扰汉军粮道。然幸有霍范坐镇,魏骑虽在早期劫了批粮,但很快被霍范设计所败,重新退缩回城阳郡。

    蒋济略有记忆,问道:“不其何在,与临淄相隔多远?”

    “在着!”

    刘忠让人更换上青州舆图,指出说道:“如从朐县(连云港)北上,沿海岸而走,经西海(今日照),过琅琊,可达不其。”

    “不其为旧东莱郡所辖之地,今魏设城阳郡,并入其中。其与临辎相距六、七百里,但却可绕穆陵关至齐。”

    “济若无记错,高歆屯不其为寇,而后与管承降都督。”蒋济回忆说道:“我军中有不少东莱、城阳二郡籍贯将士。”

    “嗯!”

    霍峻点了点头,说道:“二十年前之事,我屯兵郁洲,率舟舸袭扰青徐,且聚拢青徐海滨百姓。”

    说着,霍峻看向霍范,鼓励说道:“走旁海道北上齐地,不失为一大道。士载所思应不仅于此,可畅所欲言。”

    “诺!”

    霍范走到青州舆图前,说道:“都督,从徐州入青州,可走之道分为穆陵、旁海二道。穆陵为大道,且为入齐之捷径,当下魏布重兵至此,其旁海道当会有失。”

    “旁海道远离齐地,故守备之兵马不多。如走此道北上,可下城阳、东莱二郡,隔潍水以望齐地。故我军如能袭取城阳,则可兵出莒县,趁齐地空虚,渡水直取临淄。”

    说着,霍范兴奋说道:“昔淮阴侯渡潍水斩龙且,平复三齐。我军从旁海道北上,奇袭齐东二郡,则能逼孙权至潍水决战,收取青齐诸郡。故欲绕穆陵天险,可走旁海道入齐!”

    (本章完)


  (https://www.bsl88.cc/xs/3611894/1111044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