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你选男闺蜜,我放手后你哭什么全文免费阅读 > 第360章 中星集团震动

第360章 中星集团震动


第360章  中星集团震动

一家咖啡馆里,顾哲翻看着贺婉琴整理好的文件,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安阳老家,当地中星分部门巧立名目,借着基站建设试点的名义,把不少经费中饱私囊。

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审核人员串通一气,上面投下来的经费可是刘远几人勒紧裤腰带挤出来的,结果真正的利用率还非常低下。

像这种偏研发方向的项目,回报率本身就很低。

这下可好,自上到下一路雁过拔毛,这还做个屁的科研呢?

中星其实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几个月前,发起的中高层前往各地分公司调研的活动,就是因为这个情况而发起的。

但众所周知,这是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社会。

大部分调研就算发现了问题,也会通过一些“友好协商”、“及时补救”等等的方式,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但偏偏,顾哲不是这么个性格。

他在安阳分部勃然大怒一通之后,直接罢免了当地二十年老主管的职务,各个部门停工几天,把腐败现象进行了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彻查。

并且整理成了一份报告,把令人咋舌的血淋淋的数据和事实,整理成了一份详尽的报告,直接发到中星集团总部去了。

这件事,引起了中星集团极大的震荡。

管理层吵不开交。

刘远等人早就反对外行指导内行的情况。

这是国企背景留下的一些问题,过于强调所谓的资历和职称,反而轻视真正的能力和具体情况。

很多被调研到江淮省各地分公司的所谓的主管、经理,其实根本没有项目研发的经验,出身可能是做销售的、做公关的、做培训的。

喝酒、吹牛、开会、写策划、做PPT都是一流,就是没亲自上手做过项目。

指望这帮人带着各地的人马星星之火来燎原,这不是闹呢吗?

研发部这边积怨已久,但以市场部为首的其他部门,对研发部的意见可以说是更大。

市场部总裁彭澎多次在集体会议上向研发部施压。

毕竟,人家市场部也有话说的呀。

平时你们搞科研的钱,都是兄弟一份一份合同、一个一个项目堆出来的利润。

大部分打了水漂不说,现在还搞出了中饱私囊的丑闻。

虽然圈外人对这件事情了解不多,但是基本大部分大厂,都已经听说了中星集团的事情,并且引以为戒,开始各自排查起来。

很显然,这一次中星又一次成为了业内的标杆和典范。

不过,是反面教材那种的。

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比顾哲想象中还要更大。

顾哲摸了摸下巴,眉头微皱,翻看了一下几封报告和邮件的发件人。

【研发部总裁秘书处】

【研发部公关部江州总部】

【丰子年】

压力拉满了呀。

“婉琴,你刚刚说,你还接到了一个电话?”

贺婉琴点了点头,打开了手机上的一段录音。

不得不说,这小妮子真是细心到了一定的地步。

这种特殊情况,不用自己交代,也知道录个音保留记录。

电话那头,同样是一个女人,声音看似热情,实际上,却是一种出于工作需要的“工业热情”。

大概的对话内容,就是丰子年想要约顾哲在下周见一面,当面谈一谈最近的这些事情。

很显然,顾哲的这封报告造成的影响,让这个新上任不算久的总裁都有些坐不住了。

贺婉琴一开始还有些许的惊慌,但很快就进入了自己秘书的角色。

到最后,还非常官腔地回答了一句:“这个我要问一下顾总监的档期,这周给您回复。”

听到这个说法,顾哲非常高兴地伸手去摸了摸贺婉琴的头。

“聪明呀,婉琴,你的做法,我挑不出丝毫的问题!”

帮自己筛选好重要的信息,汇总成几份一目了然的简短大纲,如果哪部分自己需要详细了解的,再去看对应的原文件就可以了。

节省了大把时间不说,还能在第一时间掌控全局,理清楚思路。

并且,贺婉琴给中星那边的回复也很“滑头”,主动权一直还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有人觉得当助理很简单,只要细心一点就够了。

但实际上,当助理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人这种动物,都是会有自己的想法的。

很多的错误和乌龙事件,说到底就是助理和话事人的思路不同,最终导致结果异化。

林诺儿把甜品和咖啡分到三人面前,顺手把顾哲的爪子从贺婉琴的头上给拍了下来。

“你不要总摸人家婉琴的头,人家是大姑娘了好不好!”

顾哲点了点头,目光飘向了林诺儿光洁白皙的额头。

不摸小萝莉的,来摸你这个大美女的好了。

林诺儿轻轻喝了一口咖啡,余光微微斜视。

顾哲虎躯一震。

是杀气。

还是别想着摸这个头了。

晚上,有的是办法制服她。

林诺儿也看了一下报告,大概了解了情况。

“所以,现在的局面就是,你指出的中星甚至是整个行业累计已久的问题,结果触及到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恼羞成怒,所以火力都集中到研发部和你身上来了?”

不愧是林诺儿,概括得一阵见血。

别看好像暴雷的是研发部,但是这种项目经费去向不明、巧立名目的情况,实际上各个部门都存在,并且最为庞大的市场部是重灾区。

不少坏的风气,实际上都是市场部调派出去的一些有资历的老员工散播开来的。

这些市场部的员工,和他们的总裁彭澎如出一辙,脑子里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

赚钱的是老子,花钱的是儿子。

总觉得在一个集团当中,他们销售是最辛苦,也理应是地位最高的。

方方面面对其他部门轻视不说,从一线销售岗位退下来,往其他部门转型的时候,也往往抱着一种“扶贫”的态度。

老子干了一辈子销售,挣钱养了这什么研发部这么久,现在调过来,不就是过来享受的吗?

久而久之,自上而下的风气,都变得不正常了起来。

如果想改变,无疑是切肤之痛。


  (https://www.bsl88.cc/xs/3602124/1111077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