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重生出嫁当天!换亲后姐姐杀疯了在线 > 第207章 皇帝什么都知道

第207章 皇帝什么都知道


屋外的咳嗽,是皇帝的贴身内侍刘全发出的。

  刘全进屋后,一眼看到了僵持不下的太子和李菁岚。

  先是笑着向太子请安:“给殿下请安。”

  然后又冲着李菁岚请安:“给沛王妃请安。”

  刘全来了,李菁岚的心也就安宁了。

  皇帝已经知道这边的事情,派刘全来熄火劝架的。

  笑着还礼:“刘伴伴来了,可是有旨意?”

  刘全笑着摇头:“倒没旨意!陛下今日想考教太子学问,奴婢去东宫找了找,东宫的人说太子来沛王府遛弯。”

  “这不,奴婢就前后脚找来了。”

  刘全说到这里,又朝着太子拱手:“殿下,陛下请您入宫。”

  太子皱了皱眉,心里清楚。

  今天他只要离开了,以后再想来要韦彦千难万难。

  他东宫的属官消失一个月,结果却跑到沛王府,这算什么事?

  这是完全不拿他这个太子当一回事。

  太子又恨又气。

  但皇帝让他入宫,哪怕他有千不愿万不想也只能跟着刘全离开。

  眼见太子和刘全走了,从头看到尾的四夷馆王通事有点摸不着头脑。

  李菁岚刚才侧面向太子承认韦彦就在沛王府,却又不愿意交出韦彦。

  这是为什么?

  算了,想不明白就别想了。

  反正也不是他这种七品通译能管的事。

  王通事向李菁岚告辞。

  李菁岚从来不会白使唤人,笑着说道:“我家仲玉这些日子对外邦之事偶有涉猎,还请您推荐几本书籍。”

  谁会没事看外邦的书籍?

  王通事便胡乱推荐了几本。

  李菁岚笑着记下,“劳您费心了。”

  让刚刚回来的高大喜拿来一块砚台和一刀开化纸送给王通事:“送给您家的孩子拿去练字。”

  王通事接过来一看,竟然是块端砚。

  开化纸产自开化县。

  开化纸是贡纸,质地细腻洁白,因纸张上有淡淡的粉红色晕点,所以也叫桃花纸。

  宫里刊印书籍都是使用开化纸,是纸中的极品。

  立时欢喜了。

  这个沛王妃,确实会做事。

  而且说话时也挺尊敬他,口口声声的您。

  王通事收起了不快,笑着出去了。

  李菁岚转头看高大喜:“韦彦呢?”

  高大喜拱手道:“奴婢去时,他正要出院见太子,说不能因为他引得太子与沛王生怨……”

  果然有问题!

  李菁岚冷笑一声。

  她一听到太子硬闯进来,立刻让高大喜去摁住韦彦,就是怕韦彦与太子遇见。

  如果韦彦不急着见太子,那证明韦彦无事。

  现在韦彦急着见太子……那就有问题。

  一个从东宫逃出来的属官,这么急着见太子做什么?

  李菁岚又把韦彦的证据拿出来看。

  “这证据八成是假的。”

  按兵不动,引而不发果然是对的。

  韦彦这个人,八成是想让沛王府和太子打起来。

  又想到太子今天硬闯沛王府的举动,李菁岚轻声一叹。

  不管太子知不知道韦彦这个人在做什么,他不该亲自来要人。

  而是应该派个内侍过来索要韦彦。

  不管李菁岚给或不给,太子都不会闹到下不来台。

  结果他亲自跑过来要人。

  真是自降身价!

  ……

  太子有些忐忑的入了宫。

  他有点害怕皇帝。

  结果入宫后,皇帝什么都没说,而是很和蔼地询问学问功课。

  听到皇帝没骂他更没提半句沛王府的事,太子转忧为喜,打点起精神应付皇帝的问题。

  出了宫后,太子松了口气。

  如蒙大赦。

  太子走后,皇帝问刘全:“你去时,他在做什么?”

  刘全将他到沛王府后听到的一切都说了说。

  太子刚到沛王府,皇帝差不多同时得了信。

  派刘全过去喊人。

  这中间只耽误了小半个时辰。

  李菁岚和太子见了礼,又僵持了一会。

  等刘全到时,恰巧听到太子向李菁岚要韦彦那句。

  听刘全说完,皇帝面上没有一点表情,“知道了。”

  然后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刘全想到太子出宫的时候脸上明显带了雀跃,在心里叹了口气。

  打是亲,骂是爱啊。

  皇帝打骂哪个,才是和哪个亲近。

  那么多文武大臣,皇帝为什么只揍许经臣和许经恒?

  是因为皇帝信任这兄弟俩。

  打完了许经恒还让许经恒去辽东,这就证明许经恒有圣恩。

  京兆府的知府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四品大员。

  许经恒骂了欧阳知府后挨皇帝一砚台这事就算过去了。

  换成其他人敢骂欧阳知府吗?

  当皇帝懒得对太子发脾气时,证明太子已失了圣恩。

  太子刚走,赵阁老匆匆入宫,向皇帝请罪,“陛下,太子今日……”

  “爱卿何罪之有?来来来,陪我下盘棋。”皇帝打断赵阁老的话。

  赵阁老心头却是凉了半截。

  皇帝对太子,是真的不抱有任何希望了。

  赵阁老也有些不明白,太子去沛王府闹腾什么?

  东宫的属官失踪一个月,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失踪?

  赵阁老总感觉有人在算计太子,有人在算计沛王府。

  却找不着这个人是谁。

  韦彦这个人掌管东宫的账册,算不上什么机密人员。

  他能知道什么机密呢?

  自从知道韦彦失踪后,赵阁老立刻把东宫账册全部调出来查看。

  没找着什么问题。

  赵阁老回忆着东宫的账册,手底下接连走错了好几步。

  “爱卿今天心神不宁啊。”皇帝呵呵一笑,吃了赵阁老一条大龙。

  赵阁老咬了咬牙,决定豁出去了,“陛下,听闻东宫属官韦彦突然失踪,前几天突然出现在沛王府。”

  皇帝微微一笑:

  “为了一个韦彦,不顾身为太子的尊贵,跑到沛王府向沛王妃要人?连自己被人算计都不知道。”

  皇帝抬眸看着赵阁老:“朕给过太子一次处理政务的机会,如今也给沛王一次处理政务的机会。”

  “爱卿何不静观其变?待尘埃落地后,朕允爱卿归乡养老。”

  赵阁老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

  ……

  从京师沿着运河一路南下,终于到了徐州。

  大运河穿徐州而过,水运发达。

  有九河绕城、七湖润彭之称。

  总理徐州粮储提督军务的徐巡抚率徐州知府、按察使、都指挥使、提学官等官员在码头上迎接。

  陆伯舟笑着与徐巡抚见礼,“大都宪有礼。”

  巡抚代天巡狩,有王命旗牌,别称为大都宪。

  陆伯舟现在也是巡抚,但他以大都宪称呼徐巡抚,带着尊敬之意。

  徐巡抚急忙还礼,“沛王殿下客气,下官万不敢当。”

  自古以来只有皇太子才可以被称为殿下,现在这位沛王在官方公文里也被称为殿下,就由不得徐巡抚这位远离京城的封疆大吏浮想联翩了。

  接下来,陆伯舟又和布政司衙门的各位官员见了礼。

  而后随徐巡抚去布政司衙门歇息。

  路上询问了一些风土人情,没有出格的举动。

  聊了会天后,徐巡抚感觉陆伯舟是个很好相处的。

  陆伯舟不仅文采好又熟知读书人才懂的乐趣。

  徐巡抚想到陆伯舟和他一样,同样是两榜进士出身,而且还是六元及第。

  不免生出了亲近仰望之意。

  一时间,相谈甚欢。

  “我沿着运河一路南下,每到一处皆有不同的风土人情,长了不少见识。”

  “孔子适周,访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此话到今日方理解。”

  陆伯舟笑着说道。

  徐巡抚抚须而笑,吹捧:“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沛王这是读懂了虚壹而静,知行合一。”

  这吹捧的有些过了,陆伯舟有些脸红:“大都宪谬赞了。”

  这轻微的吹捧就脸红了?

  徐巡抚笑了笑。

  坐在旁边的周进状似不经意的说道:“北方水少,我们出行多坐马车。刚登船那几日不敢睡觉,感觉船在河中实在是不安全,有时睁眼睁到天亮。”

  聊天时说自家糗事,有亲近交好之意。

  徐巡抚感受到了周进的好意,便说起进京赶考的事情。

  “我是南方人,当年进京赶考时越往北走越感觉风沙大,干得透不过气,晚上睡觉时要拿湿布放在枕边。中进士后松了心神,一下子病了小半个月才缓过来劲。”

  “由此可见,北人来南方惧坐船,南人去北方惧风沙。”

  接下来,知府和按察使也都说了小小的糗事,大家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很多。

  陆伯舟和周进在徐州只待了三天,这三天,两人哪里都没去,由徐巡抚陪同着在徐州城里逛了逛。

  随行的手下们也很听话的待在船上或者随侍在身边,没乱走动。

  徐巡抚等人对陆伯舟渐渐放松。

  临走时,徐巡抚等人把陆伯舟和周进送到码头边。

  周进看了看运河上的波光,轻轻叹了口气:“这船都坐怕了,也不知几日后才能到下一程。”

  徐巡抚笑着安慰周进:“几日后便到,往后这一段水路修缮的特别好,一路风平浪静,周编修不会再感觉颠簸了。”

  周进不动声色的与陆伯舟交换了一下眼神。

  徐巡抚领着众官员施礼:“下官恭送沛王殿下。”


  (https://www.bsl88.cc/xs/3592219/1111092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