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开局挖了朱元璋祖坟最新更新 > 第289章 大将军徐达来了

第289章 大将军徐达来了


杨鸣的三万人到达了应天府的码头。

  应天府的码头可是历史悠久,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的时期,孙权在此建都名曰石头城,后来改成了金陵。

  在这个码头上,孙权可是派水军数万,由卫温和诸葛直统领直接到达了夷洲。

  后来鼎鼎大名的郑和下西洋都是从应天府的码头出发。

  郑和的船队,那可是一次就达到了3万人。

  所以应天府的航运特别发达。

  自从鄱阳湖水战之后,朱元璋缴获了陈友谅大量的船只,而且都是楼船级别。

  陈友谅的战船,高数丈,上下居然有三层,每层都可以骑马来往,下层只管划船,上下层相隔。这种设计非常科学,上面打得天翻地覆,下面还能保持动力。更为可怕的是每条船外面还用铁皮裹着。

  这些楼船都是巨无霸级别的,大型的能容纳3000人,中型的能容纳2000人。

  按照计划,杨鸣和徐辉祖这些部队要直接走水路,直接送到徐州前线。

  此次北伐出动了大明朝精锐二十五万人,水陆并进。

  杨鸣等人自然不会步行去徐州。

  这些人将由长江码头上船,顺流而下,直取扬州。

  在由扬州长江转入淮河逆流而上,走邵伯湖,高邮湖、洪泽湖。直接到达徐州的微山湖。

  杨鸣来到了码头上,左右张望,却没有看到徐辉祖和常茂的6000人。

  一问之下,才知道徐辉祖他们已经在一早的时候已经上船,顺流而下,直奔了扬州。

  杨鸣的3万大军却在早上的时候才出发,走了三十里路,现在已经接近中午了。

  薛显等将领立即忙碌起来,拿着兵部的文书去协调船只等事宜,这些都不需要杨鸣去操心。

  杨鸣在码头上极目远眺,但见长江之上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

  也不由得心旷神怡。

  身边的四皇子不由长叹了一声,说道:“杨兄的那首词果然气势磅礴,现在我才明白词中的真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四皇子转过头,对着杨鸣说道:”杨兄,你是怎么想到这样宏伟壮阔的场景的。”

  杨鸣只能无奈的苦笑,对于杨鸣来说,生于北方,长在北方,长江都很少见到,怎么能想到那样的宏伟磅礴。

  杨鸣表示很对不起150年后的杨慎。

  你还是自己再写一首吧,反正你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就在杨鸣等人极目远眺的时候,却有人向四皇子和杨鸣等人禀报。

  “徐达大将军来了。”

  杨鸣和四皇子等人顿时大吃了一惊。

  没想到徐达大将军已经到了码头,看样子徐达也是去北伐军营的。

  于是众人急忙下马,众将领去迎接徐大将军。

  和杨鸣印象中的不一样,此时的徐达身着便衣,身后跟着几名高手。

  带的亲卫营的人也不多,只有二百来人。

  此时的徐达神采奕奕,哪还有前两天装病的那种神态。

  杨鸣和众将领见到了徐达大将军,急忙给大将军行礼。

  徐达将军急忙对他们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免礼。

  他首先微笑着看了看杨鸣,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没想到再次见面,你比我想象的成熟了许多,以前的你可是毛都没长齐,现在也居然长出了胡须。”

  后面的众人都是在心中暗自腹诽,什么成熟了许多,昨天一晚上就熟了。

  杨鸣急忙谦逊。

  此时的徐达心中也满是无奈。

  本来徐达今天一早上准备到达码头和徐辉祖的亲卫营会合,然后共同乘船北上,却没有料到,徐达来的时候,徐辉祖已经星夜兼程,带领着先锋营和亲卫营,已经乘船而走,将徐大将军给扔在了这里。

  顿时徐达有点尴尬,自己的亲卫部队都走了,自己还在这里,徐辉祖办的这是什么事。

  徐达正在彷徨,正好被杨鸣他们撞了个正着。

  杨鸣转过头便发现了徐妙云不见了踪影,刚才徐妙云还在杨鸣的身边感叹长江的宏伟。

  杨鸣也不感觉到奇怪,毕竟她的老爹徐达在此,徐达对她来到军中态度不知道怎么样,所以能躲就躲。

  杨鸣突然冒出了一种想法,徐辉祖是不是故意的将徐达扔在了此地,目的就是为了让徐妙云和徐达父女见面,然后由徐达亲自劝说徐妙云回家。

  要不然徐辉祖为什么急匆匆的率着部队北上?要知道亲卫营可是徐达的护卫部队,哪有护卫把主帅扔下先跑的道理。

  没想到这个小白脸还会玩这个心眼。

  众将军都是对徐达露出了崇敬的心情,毕竟现在徐达可是北伐军的主帅。

  就在杨鸣和徐达有一搭没一搭聊天的时候,猛然听到一声大喝:“某家来迟了!”

  只见远处常遇春胯下乌骓马,手中拿着上百斤的大铁矛,风驰电掣的一般向着这边跑了过来。

  常遇春的身后也是二百人的护卫。

  此次北伐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

  就在这时候,薛显,赵国旺、牛海龙三个人办完了公文回来了。

  当三个人见到了大将军徐达和副将军常遇春,急忙过来施礼。

  徐达对于这三名将领投靠杨鸣的事情早已有所耳闻。

  此时也不得不勉励一番。

  薛显急忙说道:“我们的部队可以登船了,但是现在船只不足,我们的人无法一次性运走。”

  “下午的时候还有一批船只到达,我们剩下的士卒乘下一批船。

  此时的江面上只有一艘楼船,一次性能乘3000人,也就是说,杨鸣的三万人一次性无法全带走,只能有三千人先走。

  所以,徐达和常遇春,四皇子等人,在加上杨鸣和他的36人为第一批,带着3000人上了船。

  剩下的人需要下一批才能运送。

  于是杨鸣等人纷纷上了船,杨鸣对着这样的大船也是赞叹不已,杨鸣在前世的时候也是听说过航空母舰的,号称陆地最大的船。

  但是杨鸣见到这样的大船,也是一种感慨,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大船也算是巨无霸级别的了,里边能塞进3000多人,而且甲板之上居然还能跑开马,据说这都是当年陈友谅的船,被缴获过来的。

  就在杨鸣左看右看的时候,有人找到杨鸣。

  “大将军有请!”


  (https://www.bsl88.cc/xs/3591699/1111084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