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免费阅读小说 > 第424章 豪族的选择!

第424章 豪族的选择!


利州府城,东城区。

在大盛朝,从京城到许多城池,都有着东贵西富、南贫北贱的布局潜规则。

府城也不例外。

东城区便是府城的贵人区,这里权贵、豪族云集。

东城区的一条街上,半条街都被一所豪宅所占据。

豪宅的门口,悬挂着“郑宅”的牌匾。

“城外还有难民?”

郑家家主坐在正堂的主位,主位下首则是两侧坐席。

郑家的子弟们,腰杆笔直地跪坐在矮榻上。

听到郑家家主的问话,有个年轻人赶忙抬头回禀:“家主,难民还在围城!”

“还在围城!刺史府呢?可有什么安排?”

“刺史府放出风声,说是城外有龙门寨,龙门寨有粮有肉!哦对了,刺史府还命人夜里开启城门、护城河闸口,让城内断了粮的百姓,自行去逃命!”

郑家家主:……

他禁不住微微蹙眉。

利州刺史这决定,倒也不算是“昏招”。

城内粮食紧缺,最底层的贫苦百姓,最容易为了一口粮食而暴动。

提前将他们这些不安定因素清除出去,倒也不是坏事。

可——

不知道为什么,郑家家主就是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总觉得,利州刺史此次是出了个大昏招。

利州州府,估计要乱起来了!

“城内的粮铺呢?可否继续售卖粮食?”

郑家家主继续询问。

“今日派人去东西二市看过了,几大粮铺依然在售卖。不过,那价格——”高得离谱啊。

最差的粗粮,都卖得比肉贵。

再过两日,按照粮价疯涨的速度,估计都能卖出糖的价格。

而糖,价比黄金!

也让郑、黄、陈等几大家族赚得盆满钵满。

只是,钱再多,也不能糟践啊。

这位郑家子弟,一时间还没有弄清楚自家家主的意思。

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想了想,说道:“家主,粮铺的粮价过于虚高了。万幸的是,我们自家还有存粮!”

他们这些大家族,从祖上起,就不知经历了多少灾难。

早就有了经验,更有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

毫不夸张地说,就在这占据半条街的偌大庭院里,就有密道、密室等。

还有足够全家上下吃三年的存粮。

还有城外的坞堡,不但有存狼,还有耕种的田地。

就连老祖宗的宗祠,最里侧的房间,那墙壁、那砖,都是用糯米等粮食填充的。

可以说,如果郑家到了只能退守宗祠的地步,靠着那间用粮食打造的屋子,都能活下来!

所以,利州的粮食危机,根本就波及不到郑家。

这位郑家子弟,丝毫都不担心,眉宇间更是隐隐的得意与自豪。

郑家家主:……瓜娃子!劳资哪里是担心这个?

他们郑家确实不缺粮食。

可现在的问题,是粮食嘛?

“锵锵呢?围城的这些日子,她可有出门?”

正堂内,全都是一群男人。

他们有的是郑佩玉的叔伯,有的是她的兄弟、堂兄弟……

都是亲人,可也都是家里的男丁。

他们倒不是过分地轻视女子。

而是觉得,现在正在讨论家族大事,家主怎么忽然就问起郑佩玉这么一个小女郎来了?

不过,疑惑归疑惑,家主的问题却不能不回答。

“锵锵还在她的小院。围城后,她不能出城,她还很是懊恼。”

说话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是郑佩玉的嫡亲大哥按照族中大排行,族中人都会称呼他一声郑二郎。

郑二郎直起身子,双手抱拳,恭敬地回禀着:“这几日,锵锵偶尔也会出门。她喜欢去东西二市,看看自己的陪嫁铺子,顺便也去龙门商贸转转!”

对于郑佩玉与沈婳的闺蜜情,郑家上下都知道。

所以,听闻郑佩玉有空就去龙门商贸溜达,堂内众人也都理解。

“锵锵去了龙门商贸?”郑家家主眼底闪过一抹精光。

“是啊!去了!”郑二郎略疑惑,不明白家主为何一问再问。

“来人,把锵锵请来!”

郑家家主想了想,扬声吩咐道。

郑二郎以及在座的好几个年轻郎君,嘴巴蠕动着,想要说些什么——

锵锵只是个小女郎啊,这种家族大事,叫她来做什么?

不是看不起她,而是,她未必听得懂啊!

但,家主的吩咐,没人敢拒绝。

更没有这些小辈儿置喙的资格。

不多时,奴婢便引着郑佩玉来到了正堂。

“锵锵,我且问你,这几日你在龙门商贸,都忙了些什么?”

郑家家主没有委婉,更没有套话,而是直接发问。

“没什么啊!就是帮着店里的伙计一起熬熬糖水、米粥!哦,对了他们的存货不多了,我还从自己的店铺里调拨了一些!”

郑佩玉对于自家亲人,倒也没有隐瞒。

“哦,是了!我倒是听闻,龙门商贸的伙计,一日两次的给城门守卫送东西。送的就是糖水和肉粥?”

郑家家主的眼底的精光更多了。

他的面皮上,甚至带着些许亢奋。

他猜到了!

哈哈!

沈寨主果然动手了!

而这一次,这利州,估计要真的落到她的手里喽!

幸好、幸好,他郑家还有锵锵。

而锵锵与沈寨主可是情同亲姐妹啊。

如今,锵锵更是亲自参与到了沈寨主的“计划”中。

这,应该也算是功臣吧。

将来沈寨主成功进入利州,论功行赏,他们家锵锵应该也能得到大大的一份回报。

或者,他还可以再帮一把,争取让整个郑家,都成为沈寨主的“功臣”。

“二郎,待会儿你去趟衙门,把七郎叫回来!”

郑家七郎,郑佩玉的某个堂兄,就在州府衙门做典史,虽然不如主簿有实权,但郑七郎是地头蛇啊。

在州府衙门,也是排行第三的人物。

关键是,郑七郎深受底层的差役、文吏等“敬畏”。

不敢说一呼百应,却也能让那些底层的小官小吏们听话。

郑七郎若是有了异心,大半个州府衙门都要出问题。

“沈寨主要做大事了,我们郑家可是沈寨主第一盟友,自要第一个支持。”

郑家家主唇角上扬,眼底慢都是老谋深算的精光……


  (https://www.bsl88.cc/xs/3586539/1111070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