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猫腻,阅卷
“你当真确定,所有参赛者一个时辰内,要完成这全部的五篇策问?”
当常升确定这场比试有问题。
他当即将策问卷拍在了桌面上,言语低沉的看向刚才接连含糊应付他的“监考官”。
面对常升突然的厉声问询,监考的士卒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以不耐的姿态骂到:“既然答不出所有,那就挑你能答得出的写不就完了。”
“你当所有人都同你一般?”
“参加沙场校阅的勋贵子弟和文臣武将中,能在一个时辰内写下二三篇策问的不在少数。”
“不多备一些考题,如何能分出高低?”
常升的目光在士卒的脸上盘桓许久,直看的他握着腰侧刀把的手都不自在的攥紧,终于“呵”的一声,将目光重新投入到面前的考卷上。
虽然明知道其中有猫腻。
但这猫腻的目的肯定是影响他的成绩,这与他的目的不谋而合,自然就没有掀桌子的必要。
至于这五道策问题,他的原则还是和上一轮一样。
能被解决的问题,他就不用管。
论北方新复失地的治理的确是个大问题,从老朱在明初掀起的四大案中,除了蓝玉案,其余三大案,几乎都可以与这个问题扯上关系。
只因北方失地收复时,大明的官员不足,无法全面接收地盘,所以只能将一大批的前朝官员重新筛选任用。
这些人贪腐成性,互相包庇,使得明初对于新收复北地的主权难以行使下去,所以老朱以各种借口掀起的三大案,实际上都是在清洗包括这些前元官吏在内,威胁到皇权的官员,将领和勋贵,从而整肃吏治。
彻彻底底的改换新天。
列举开国选才制度的利弊。
这个问题,老朱亲口向他问过,现在大概是放个风头,看一看这些勋贵及文臣武将子弟的想法,答之无用。
如何富国。
提出这个问题,老朱大概是被户部逼急了,他才不给他填坑呢。
有解决办法,留到后面自己用它不香吗?
解析宋元兴亡的原因。
如果常升猜的不错,这大概就是许多人的主答题了,但只是给那些吊书袋一个发挥的机会。
人家毕竟陪跑一天了,总要让人有点参与感。
快速安置安抚迁民之策。
这个问题怎么可能有定论,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全看负责迁置抚民主官的手腕。
所以到头来,唯一有回答价值的,还是北方新收复之地治理的问题。
一个稳定的大明,显然更加适合他未来操盘发挥。
于是乎,常升还是挥笔写下了三个字——定北策。
论对失地的收复治理的标杆,不吹不黑,还得看后世的子弟兵。
而他们为何能够快速接收失地?
是依靠铁一般的纪律?
充足的物资保障?
还是和人民打成一片?
归根到底还是三个字——得民心。
所以,常升破题的核心就是民心。
以前元欺压百姓已久为引,反问为何大明驱除鞑虏,改换新天,减免赋税,与民休养,为何依旧不得人心,引得百姓暴乱频频?
其缘由有四。
其一,前元倒了,治理北方的官员却仍是那些。
他们依旧在当地勾连相声,欺压百姓,使大明的明政难以落成。
其二,百姓依旧困苦。
他们蒙昧无知,视听闭塞,甚至未必知道前元和大明有什么区别,大多数人觉得不过是换了一个皇帝,重新从他们身上盘剥粮食和赋税罢了,即便受了欺压,甚至也不知道该去何处,找何人为他们主持公道。
其三,后勤保障的缺失。
新收复的失地满目疮痍,不仅仅只是粮草,布匹。医师医药,学社先生,乡长甲长,道路驿站,都时刻影响着北地百姓的生存质量。
其四,武力震慑的不足。
北地新复,任有不少在前朝欺压百姓得利的地主乡绅思念前朝。因人手不足,他们往往与被筛选出来的前元官员相互勾结,继续作乱。
所以,欲治理北方,须得先治理这四处顽疾。
朝廷大可以从征战多年的老兵和伤兵中,筛选出一批忠于大明的士卒迁至北方,赏赐田亩,使其成群结队发配乡里,取代甲长乡长。
以乡甲为据点。
不仅可以守望相助,开设驿站,监察吏治,也可以安抚一方,保障耕种,赋税和民生,并震慑不法。
其次,以这些老兵驻扎的乡甲为点,可以设置大量的临时官职,无论科举发派或是兵卒举荐,都可带头学习、宣传大明国策,并实地考核人才,筛选补充地方官吏。
最后,以临时官吏的统计奏书,朝廷可以调配人员,物力精准扶持,以迅速恢复北地繁荣。
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常升能写的也就是一份草案。
采不采用,具体实施,都还要看老朱自己的决策。
反正身旁的士卒到点就将他的策问卷糊名收了。
看台上的勋贵,文臣,武将都已经看了一天热闹,这会都在紧锣密鼓的审阅这近五百份的军略,现下又来了近五百份的策问,着实有些废心力。
好在有聪明人指挥,文臣武将各自分阅,按照官阶分出了主次审。
只要有五人共同认为出彩举荐的答卷,就送给上面的主审讨论或打回。
这样一来,一二三等很快就分了出来。
最终,十份被公认为最佳的军略和策问都送到了老朱所在的看台上。
虽然试卷没有经过专人誊抄,通过笔记,多少能够分辨自家孩子的笔迹,但是皇帝和四位国公亲自阅卷,谁敢使小动作?
活腻歪了?
看着最终送上来的考卷,几个国公依次阅卷,除了没有子孙参赛的李善长,其他三位国公的脸上,多少都浮现出了一抹喜悦之色。
原因无他。
这是看到自家那兔崽子的笔迹了。
但他们并不觉得亏心,因为这是下面的百官亲自阅卷,共同推举送上来的。
他们可不认识自家兔崽子的笔迹。
能凭自身实力挤上来,甚至可以争取最后的魁首之位,他们几个老父亲还不允许高兴一下了。
至于偏心,到了他们这个层面,已经犯不上了。
毕竟他们旁边还坐着老朱呢。
(https://www.bsl88.cc/xs/3524401/1059040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