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古代厨娘生存记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毕竟母女二人离开湖州,能在杭城有一处落脚的地方,安定下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栋房子带周围的十亩田地,作价白银四十八两。

陈幼筠和母亲商量过后同意了,几人约定好第二日一早到官府签订契约。

第二天一早,陈幼筠、章云娘和牙人、卖家一起,先去县衙购买契约纸,然后将与卖方事先约定的合同细节誊写到契纸上,经双方确认无误后,交由官府加盖官印,最后缴纳完毕契税,这个小院,就算正式过户完毕。

牙人提醒章云娘几人还需要抽空去里正那里报户。

择日不如撞日,陈幼筠、章云娘和银杏三人,看天色还早,也没有看黄历,选吉日,直接回包子铺收拾东西,雇了车,直接搬进新家。

因为第二日两个店铺都要开门营业,章云娘母女三人匆匆收拾摆放好搬过来的东西,简单做了餐饭吃了,各自挑好自己想住的房间。

章云娘住主卧,相邻的卧房住着陈幼筠,银杏选了与厨房一墙之隔一起卧房。

一般搬迁新居,需要正式通知亲朋好友自己乔迁新居,还需要选黄道吉日,然后亲戚朋友还要来新家热闹一番。

陈幼筠直接省了这些步骤,在杭城除了做生意结识的人,其余的就只有李老爷和梁老爷两家了,这两家与陈家颇有些“齐大非偶”的意思,也就是俗世上的不在一个阶层,无法论交。

平日有事求助,人家肯定会相帮,日常走动,彼此都不知道如何相处,还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好。

来日方长,这新家三人住着正合适,虽然大件家具前主人都没有带走,但是还有不少需要添置的小物件,陈幼筠里里外外打量着。

陈幼筠和母亲还有银杏合计着,记下要添置的物品,等以后一点一点的买回来,布置好。

除了厨房使用的锅碗瓢盆,堂屋里的摆件,卧房的梳妆台,还要买些花果树木来。

想着湖州广济巷的家,陈幼筠打量着这个新家,虽然面积比不上那个大,没有那个家好,但是这是她和母亲二人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置办下的产业,谁也抢夺不走。

以后,她和母亲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再也不会因为自己不是男孩而被人欺负。

陈幼筠对未来充满期待。

第二日一早天还没有亮,闽大郎赶车来接,先送银杏去包子铺,再送章云娘陈幼筠去食铺。

闽大郎自从跟着陈幼筠跑着找铺子后,就一直单领一份工钱,帮着跑腿。

自从搬了新家,陈幼筠考虑两家店铺一早需要开店,还要采买,就租了一辆驴车,交给闽大郎,一早一晚接送她们三人,还负责每日米面粮油菜蔬等物资的搬运。

八月十日晚间,陈幼筠在灯下写信,告诉梁伯伯、李家自己和母亲搬了新家,同时感谢前次两家对她的帮助。

第二日,遣了闽大郎上门送信、送中秋节礼。

转眼到了八月十三,临近中秋节。

家家户户都在为过中秋节做准备,陈家也不例外。

陈幼筠让银杏出去买时令的瓜果,买糕点铺子新做的月饼。

银杏和闽大郎一起,去蒋家点心铺子买月饼。

进了铺子,正好撞见有人买了点心要出门,那人看见银杏,一直盯着她看,脸色很是怪异。

银杏也没有在意,还是闽大郎看见了,买好了月饼出来后,兜了好几个圈子才回家。

“那人个子不高,矮胖矮胖的,长着个酒糟鼻,本来我们进去的时候他正要出门,看见银杏姐,眼睛都不眨一下,我们挑了东西给钱时,他还在一旁盯着,走出门后,我发现她还跟着,我就兜个几个圈子,这才甩开他!”闽大郎怕银杏知道了担心,就私下告诉陈幼筠。

“那你这段时间,都跟在银杏身边,护着她!”陈幼筠摸不清楚情况,只能先让闽大郎跟着银杏。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日三秋过半,所以叫“中秋”。

中秋夜,月色比平时都明亮几分,又叫“月夕”。

此时正值金风送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月满中秋之时,杭城中富贵之家,都会登高楼,凭窗赏月,或着在亭台水榭大开筵席,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度秋夕之欢。

普通民众之家,也登会登高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

也有家境清寒之人,宁肯当了衣服买桂花酒,也不肯虚度佳节。

这一夜长街做买卖的人,一直摆摊到天明,摊主叫卖声和着买家东西的声音络绎不绝,出门踏月游玩的行人,流连于市,至晚不绝。

只因为这一夜官府不禁宵,大家可以痛快的玩一夜。

杭城素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晚上,月上中天,月色清亮如水一般,照的整个世间清明一片。

陈幼筠和章云娘、银杏三人早早的就在院子中间设好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红烛高燃,三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章云娘切开团圆月饼。

章云娘三人祭拜完月神后,银杏端出菜品供过祖先和陈安平后,章云娘又将菜品回锅加盐,再端上桌。

三人围着圆桌分坐下来,举杯共饮桂花酒。

陈幼筠虽小,因是佳节,也喝了小小的一杯酒,应个景儿。

这是三人流落杭城之后,第一次安安稳稳的过节,章云娘和陈幼筠、银杏三人相视而笑,这笑里饱含着些许心酸,更多的是高兴。

来日可期!!

临睡前,三人约好,第二日一起去钱塘江边观潮。

杭城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

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

每年一到农历八月,钱塘江潮怒胜于常时,杭城人自十一日起,便有前去观潮的人。

到八月十六、十七日、十八日全城的人都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去往钱塘江观潮。

八月十八日最为繁盛,到二十日则观潮的人就会渐渐的少了。

十八日因为有杭城帅司到郊外,教习节制水军。

这一天,从庙子头直到六和塔,家家户户的楼屋,都被达观显贵等雇赁作看位观潮。

绵亘30余里的江畔,布满了专为观潮扎缚起来的彩棚、看幕,连一块可以安坐的空闲地方也找不出来……

十六日一早,三人匆匆吃过早饭,就赶着出发,去看钱塘江大潮。

因为去晚了,就抢不到好位置。

闽大郎赶着车,妹妹抱着弟弟,载着章云娘、陈幼筠、银杏赶往观潮点。

等他们几人到达岸边后,才发现岸边围满了人,几人赶紧找了一处高地,你拉我拽的站了上去。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

陈幼筠未见潮影,先闻潮声。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江面仍是风平浪静。

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

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

再近,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横在浪花中”。

随着一堵白墙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来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锐不可当。

气势磅礴,潮景壮观。

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将被反射折回,在那里它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声如狮吼,惊天动地,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https://www.bsl88.cc/xs/3476798/1111107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