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明确的未来(二)
5月3日,希特勒得到了苏联在法国巴黎签署《苏法互助条约》的消息。此条约虽然签署,双方约定正式生效的时间将在1936年3月27日。
看完了文件,小胡子见屋内无人,便靠在椅子上长舒口气。如果小胡子知道中国外交部认为这个条约仅仅是一种小手段,会觉得中国外交部人员看透了法国的本来面目。
欧洲权贵们所想所图,仅仅是维持自己当下的利益。既然英法认为存在“当下的利益”,那么任何支出都是“当下利益”的损失。英法也会选择尽可能少的代价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希特勒对此看的十分透彻,所以法国的小伎俩不仅没有让希特勒感到不安,反而让希特勒如释重负。对付英法的手段很简单,只要让这两国的上层认为,德国并不准备推翻凡尔赛体系带给英法的世界利益,德国只是想调整欧洲的秩序,消除英法施加给德国的不平等对待。
在心中把中国从1922年到现在的13年中所作所为又给捋了一遍,希特勒确信自己的想法没错。英法真正要保护的是凡尔赛体系带给两国的世界利益,即便中国重建了远东与东亚秩序,因为远东以及东亚地区的新秩序没有损害英法的整体利益,甚至让英法获得了更大利益,英法不仅接受了何锐的秩序,甚至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调整与中国的关系。
希特勒认为,自己完全不用在乎英法的小手段,只要不去改变英国从当下世界秩序的收益,英国的忍耐度在现阶段非常非常大。
完成了这样的判断后,希特勒戴上眼镜,继续看起文件。沙赫特在的经济预期报告中建议希特勒尽快取消德国女性就业的限制,允许各个企业招收女工。纳粹党执政两年后,德国的失业率已经降低到了不足50万人,而且失业人口正在不断降低。根据这样的经济发展趋势,很快就会出现劳动力缺口。沙赫特认为,与其等到缺口出现,再想办法解决,还不如在问题出现之前就主动放开对妇女就业的限制,使得德国企业获得充足的劳动力。
希特勒对沙赫特的判断不是那么相信。他很怀疑沙赫特博士这个建议的背后推动力量是德国的大资本家。纳粹党上台后,与德国大资本家斗争过一番,譬如,1933年,纳粹党刚上台没几天,就抓捕了好几家德国飞机制造企业以及重工业企业的负责人。逼着他们服从纳粹党的安排,立刻针对军工领域的技术组建研发与投资团队。
等这帮人屈服之后,纳粹党立刻放人,并且利用梅福券给这些航空等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除此之外,希特勒还与德国大型企业,如化工的巴本化学公司等企业签订协议,允许这些企业获得稳定的5%的利润,多余的利润上缴给国家。
当时这些德国大企业都深陷经济危机,别说有固定的5%的利润,巴本化学公司因为缺乏订单都快破产了。但两年过去了,获得了大量订单的巴本化学公司已经开始四处活动,希望能够解除这个协议。希特勒不得不怀疑,沙赫特是不是想为这些大资本家代言。
虽然心中有了疑虑,希特勒却没有立刻采取行动。当下的德国还需要沙赫特,希特勒希望沙赫特能够继续为德国效力。最终,希特勒批复了这份报告,要沙赫特提出详细计划。
沙赫特没想到希特勒的反应这么快,在过去两年里沙赫特充分体会了纳粹党的狂热与固执。沙赫特并不待见犹太人,却不至于把犹太人当作德国的死敌。犹太人的确干了很多坏事,但是犹太人主谋的坏事真的没几件。倒不是说犹太人不想,而是在德国上层的安排中,犹太人只是一群狗腿子,哪里有主导政策的机会。沙赫特很想让一部分他认为可用的犹太人回到管理岗位上,却屡屡碰壁。
看着希特勒的批示,沙赫特有一点点的怀疑。转念一想,沙赫特叫来手下的干将,开始起草具体内容。两年前限制妇女出来工作的宣传中,纳粹党可没有讲述就业机会问题。纳粹党描述的画面是这样的,女性在家里工作家务,教育孩子,男主人则带着挣到足以养家的工资回到家,构建了一幅完美的保守主义家庭的美好画面。
利用了传统家庭理念的宣传,解决男性就业不足的现实。这的确是非常好的政治手段。但是经济变化太快,沙赫特也没想到德国的失业率竟然断崖式下跌,两年时间里就跌倒了要缺乏劳动力的水平。工厂里面操作设备的技术工种已经出现了短缺,现在非得把拥有技术能力的女性再叫回到工厂里上班。
好在这些拥有技术的女性们并不反对上班,只要纳粹不来搞事,有限的政策调整就可以解决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1935年年底。沙赫特与希特勒受邀参加一条从柏林到法兰克福的高速公路的通车庆典。军乐队在高速公路的入口处卖力的演奏着,道路入口的收费站前,大量汽车已经等着上路。排在最前面的正是希特勒的车。
“沙赫特博士,我们一起上台吧。路上,您可以和我坐一辆车么。”希特勒向沙赫特发出了邀请。沙赫特对此早有准备,当即表示了感谢。随后,跟着希特勒走向演讲台。在台下聚集了上万名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的工人,一见到希特勒走上讲台,工人们已经激动起来。他们不由自主的向着讲台方向靠拢,试图更接近德国的元首一些。
负责会场秩序的纳粹党成员连忙阻止工人们离开自己所在的方阵,在他们的努力下,会场上的上万人再次恢复到一个个方阵的目光。
沙赫特在讲台上看着台下的场面,一个个方阵如同古代条出征前的顿武士团,只是看过去就感受到莫大的力量。而登上讲台的希特勒则用他那有点沙哑的声音,向工人们表达了感谢与祝贺,“……工人同志们,你们又完成了一项伟大的成就,为祖国贡献了你们的辛劳与汗水。而祖国也会为你们回报以工作机会,面包以及尊严。我要向工人同志们宣布一个消息,1935年,德国汽车销量相较1934年,又增加了一倍。德国人民已经有了面包,每一个家庭都拥有汽车的日子也会很快到来!”
台下的群众们发自内心的欢呼起来,以至于希特勒不得不暂时停顿了他的演讲。
沙赫特感受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一些不安。但是位于这欢呼中心的希特勒神色严肃,身体如标枪般笔直,散发着领袖风范,仿佛他就是这些意念的实际凝聚。
沙赫特本想用坚定的态度向希特勒阐述一些看法,此时却不由得动摇了。最近他与纳粹党的分歧开始加剧,纳粹党认为必须加大对军事工业的投资,才能拉动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沙赫特却认为继续投资的收益已经到了极限,不可能有之前的成果。
沙赫特没想到,纳粹党居然用中国疯狂投资的案例提出反驳。纳粹党1933年前,的确是一个民粹主义政党。1933年后,随着纳粹党长刀之夜清除了大量激进民粹主义分子,纳粹党的党员中被认为是良家子的人数快速上升,不少拥有博士、硕士、学士的人加入了纳粹党。这些人的看法已经不再一厢情愿,连沙赫特都不能用轻蔑的态度去否定。
这些德国纳粹党的新技术中坚阶层使用了法国以及英国报纸上的文章内容,那些文章引用了中国的经济数据,中国的何锐政府每年的固定投资比例甚至达到了每年国家税收的40%。在很多领域,何锐政府靠发行规模庞大的国债筹措资金,进行投入。虽然中德两国的领土、人口、外部环境不同,纳粹党新的技术阶层普遍认为,德国的技术含量比中国高,德国的国土虽然比中国小,但是这也意味着纳粹党并不需要中国那么巨大的投资规模。其资金的利用率比中国高。
这批新技术中坚们甚至使用了何锐提出的概念。何锐认为,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承载着工业社会创造出来的新财富。基于这样的理念,纳粹新技术中坚层认为,德国的工业水平比中国高,人均能够承受的投资规模也远超中国。只要德国重建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就可以保卫占德国总人口70%以上的德国人民的财富不被外国掠夺,进而确保德国的富裕。
沙赫特很讨厌这样的论调,因为这批人的看法其实是基于“我只要手里有枪,就可以把债主打跑”的极端思路。按照这个思路执行下去,就不会是德国反侵略,而是德国主动去侵略。沙赫特坚定反对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掠夺,但是沙赫特真的不想主动发动侵略。
思考起这样的问题,外面排山倒海般的欢呼竟然影响不到沙赫特的思路。甚至在思维最活跃的那一小段时间里,沙赫特对外界的动静竟然充耳不闻。
直到希特勒走下讲台,走到沙赫特身边说道:“走吧,沙赫特博士。”沙赫特才从思路中清醒过来。
两人上了第一辆车,军乐队随即演奏起进行曲。彩纸,彩带被抛向空中,飘飘洒洒的降落下来。在热烈的的气氛中,希特勒的车缓缓启动,率领着一众车辆驶上平坦的高速公路。
德国工程师们现在都有了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高速公路的质量极高,汽车行驶在上面没什么颠簸。随着入口处的欢呼声越来越远,希特勒才笑道:“呵呵,沙赫特先生,德国很快就有能力发动一场战争了。”
希特勒从来不掩饰自己使用军事力量的决心,他说这种话的时候也不会掩饰。沙赫特虽然受到些冲击,却不至于影响了心情。
“元首,现在已经到了该缩减债务规模的阶段。我在最新的年度经济总结报告中列出了这方面的数据,已经有超过30万名技术女工重回工厂,未来技术岗位数量还在继续增加。与国内产能对比,德国已经竭尽全力开发外部市场,短期内可以开发的所有市场都已经饱和,现在缩减债务规模,可以为偿还债务做准备。”
希特勒看过沙赫特提交的报告。按照沙赫特的经济理论,的确应该如此。但现在德国的经济规模依旧没能达到希特勒希望的规模。在希特勒的计划中,德国必须拥有击败法国的实力,才能算是达成目标。原本希特勒也认为,按照沙赫特的经济计划,加上德国远超法国的军事传统,有可能在第一个4年计划完成的时候,达成这个目标。
可沙赫特在某种程度上让希特勒失望了,希特勒平静的答道:“沙赫特博士,我认为德国的发展并没有能充分发挥出德国人民应有的力量。”
沙赫特感觉从车窗缝隙中吹进来的冬日寒风格外的冷。从33年初到现在的35年12月,大概过去了3年。在过去三年中,沙赫特竭尽全力,堵上了自己的政治信用,为德国谈成了非常多的商业合同。在这三年中,沙赫特也亲眼看到了纳粹德国的高速发展。由于纳粹党有其他德国政党不具备的基层组织力,德国人民完成了难以想象的经济奇迹。而希特勒指责沙赫特的话,却透露出不满。按照德国魏玛时代的传统,沙赫特听到这话后,就该考虑辞职。或者乖乖的听从希特勒往后的所有命令。
想到自己的努力,沙赫特还不想放弃,他答道:“元首,投资规模已经到了极限。继续这么投资下去,就是单纯的支出,不再会有收益。国有化并不会起到想象中的结果,因为国有化并不会凭空产生利润。真正的利润是通过产业升级,生产效率提高而产生。只是增加订单,与利润提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此时,希特勒的汽车行驶到了第一个下高速的路口。车辆转弯,驶下了高速公路。也让希特勒有机会停下这次谈话。这并非希特勒第一次上高速公路,也就没必要非得从头开到尾。很快,汽车就上了返回柏林的道路,这些老旧道路比较颠簸,尤其是修建高速公路的物资得靠这些老道路来运输,在各种重压下,路面损坏严重。此时还没来得及修补。这些颠簸让交谈更加顺理成章的停顿下来。
等汽车回到了比较平坦的道路上,希特勒也继续谈起了经济问题。但希特勒这次并没有再批评沙赫特不够努力,而是专心的听起沙赫特对即将结束的第一个四年计划的看法。
最近的美国国务卿赫尔公开说,“沙赫特完全不值得信赖!”因为沙赫特搞了一个小把戏,就是用德国的工业品作为偿债手段,向美国和英国“还债”。由于美国非常想收回借给德国的钱,就接受了这个方案。
沙赫特则通过“还债”,在美国获得了贷款的额度。便借了美元购买美国的技术,以及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原材料。最初美国人没能反应过来,但是搞了一年之后,美国终于回过味来。沙赫特施展的诡计很巧妙,对美国的伤害也很直接。
美国人想收回的是美元,如果德国提供不了美元,也可以用德国的资产还债。可沙赫特这么一搞,美国人只是拿到了大量质量超过美国同类商品的德国商品。美国搞了罗斯福新政之后,美国国内失业率依旧保持在15左右。美国政府拿到这么一大批德国商品,它也卖不到其他国家,只能在美国过内销售。这么以来,等于是德国商品抢夺了美国国内市场。
而沙赫特利用还债后得到的美元借款额度,借走了美元,继续购买原材料和美国技术,提升了德国的技术水平与工业产能。这个看似谦卑的“还债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德国在美国身上插了几根管子不停吸血。
要是这么不停的发展下去,等德国“还清了欠美国的钱”,美国只怕失业率得到30%。所以美国国务卿赫尔才会大骂“沙赫特完全不值得信赖!”并且中断了这个还债协议。而德国正好利用美国中断还债协议,停止向美国还债。
沙赫特不认为这是自己的成功,他对此其实很忧虑。因为德国正在急功近利的操作下,逐渐被切断了与欧美市场的关系。现在德国还能维持的,其实是传统的贸易关系。
虽然知道自己对中国的评价很可能会引发希特勒的不满,但是沙赫特也顾不上避嫌,他坦率的讲述起这两年的尝试,“元首,我们始终没办法打开与中国的官方贸易,使得我们无法从中国市场获得足够的收益……”
“不用再说了!”希特勒打断了沙赫特的话。何锐对德国降低外交关系,等于是表明何锐希望德国换政府。纳粹已经完全掌握了德国政权,自然不可能下台。所以两国已经没有官方的友好接触。纳粹党不是没有尝试过,譬如国人人权组织,就是纳粹党希望的一个突破口,结果中国官方把这个口子也给封死。
那些到中国投资的企业,完全是单纯的商业活动。便是这样的企业,也是遭到了实际上的歧视性待遇。除非德国把最高技术的企业与中国合作,否则就没有空间。而希特勒哪里肯这么做?
(https://www.bsl88.cc/xs/3469175/10961179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