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红楼之挽天倾林悦南兮免费 >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卫国公在河南(求月票!)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卫国公在河南(求月票!)


  神京城,宁国府

  秦可卿看向不远处脸上见着怅然之色的尤三姐,劝道:“夫君让你去,你也不去,等回来再行完礼也是一样的。”

  因为贾珩走的实在匆忙,终究还是没有与尤三姐完成纳妾之礼,自五月十五大婚再到出发,中间行程排的间不容发。

  “是啊。”尤二姐柔婉静美脸蛋儿上见着惋惜,柔声说道:“三姐儿没去过江南,也陪着去走一遭儿才是,这次凤嫂子都去了,等到了江南那边儿抽空完礼也是一样的。”

  尤三姐看向秦可卿,柔声道:“我不是担心姐姐一个人在家里没有照应,现在府中已是走的空荡荡了。”

  贾珩此行江南,可谓搬空了宁荣两府。

  尤氏道:“我在这儿盯着就好了,你随着大爷南下。”

  其实她原是想过去的,但也不知该以什么理由南下,难道亡夫的周年祭?

  嗯,这……

  秦可卿拉过尤三姐的素手,眉眼含笑,宽慰道:“好了,现在谁不知道你是尤三奶奶的名头儿,名分早就定了,完礼早一些晚一些也没什么的。”

  尤三姐艳冶脸蛋儿上蒙起一层幽幽之色,道:“我猜大爷是觉得纳着一个人没意思的。”

  秦可卿:“……”

  所以呢?你还想怎样?

  尤三姐将一双莹润美眸投向尤二姐脸上,目光犹如看珍宝一般。

  “三妹看我做什么?”尤二姐被打量的有些不自在,语气娇羞说道。

  尤三姐似开玩笑地说道:“要不等大爷这趟回来,二姐姐随我一同让大爷纳了吧。”

  她觉得定然是这样,大爷才将纳妾一事一拖再拖,唯有她与二姐姐妹上阵,才能让大爷起心动念。

  其实,自从与大爷痴缠好几次以后,她对这纳妾婚礼也没有太大的在意,正如秦姐姐说,现在府中谁人不知她是卫国公的侍妾?

  尤氏玉容微变,柳眉不由挑了挑,晶莹玉容上见着嗔恼之色,说道:“三妹,浑说什么呢。”

  帮着张罗妾室是当家太太的事儿,哪能是一个妾室能够操办的大事儿?

  尤二姐温柔静美的玉颊已是彤红如霞,或许被戳中了心事,羞恼说道:“三妹!”

  “我这怎么能说是浑说?二姐年岁可不小了,按说早就该许人了,也不能总是眼巴巴等着不是。”尤三姐拉过尤二姐的胳膊,轻笑了下说道。

  那张华家的婚事早就退了,不就是等着珩大爷的吗?

  只是二姐的性子文静、柔顺,爱慕藏于心,却难开口罢了。

  秦可卿眸光柔波盈盈地看向尤二姐,柔声说道:“二姐如果不嫌弃的话,与三姐做做伴也是好的,我这边儿都是同意的。”

  眼前的尤氏姐妹出身低微,但偏偏颜色艳丽,用来做她的帮手最是合适不过。

  尤二姐闻言,只觉娇躯发软,红晕浮在脸蛋儿上,一跺脚说道:“不和你们说了。”

  说着,娇羞难抑,拔腿就走。

  待尤二姐离去,秦可卿微微抚着隆起的小腹,感慨道:“等夫君回来以后,孩子应该是出生了吧。”

  尤氏看向神色幽怨丽人,宽慰说道:“你安心养胎,别的不用想这么多的,他那个时候怎么也该回来了。”

  秦可卿“嗯”地一声,点了点头,没有再说其他。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正在一方铺就着软褥的罗汉床上靠着闭目假寐,身后的鸳鸯帮着贾母捏着肩头。

  “这次怎么没有跟着珩哥儿一同去江南?”贾母温声说道。

  鸳鸯笑道:“这不是留下来伺候老太太。”

  “难得你这般有孝心。”贾母面上见着繁盛笑意,说道:“你和珩哥儿在一块儿这么久了,他没给你说什么时候纳着过门?”

  鸳鸯手下微顿,捏了捏肩头,柔声道:“大爷说让我多伺候老太太两年也没什么的。”

  贾母叹了一口气说道:“也不能一直伺候着。”

  这丫头得她的心,现在想想,当初给珩哥儿多少有些草率了。

  “老太太,纵是我嫁给大爷,也是要要过来服侍老太太的。”鸳鸯柔声道。

  贾母正要说话,就在这时,林之孝家的说道:“老太太,宝二爷来了。”

  说话的功夫,只见一个头戴束发紫金冠,身穿大红箭袖的少年,步入厅堂之中,面如银盆,目似朗星。

  宝玉行了一礼,说道:“孙儿见过老祖宗。”

  贾母起得身来,目光慈和地看向宝玉,笑道:“宝玉,你回来了,快让我看看。”

  宝玉就近而坐,说道:“今日老祖宗这边儿怎么这么安静?不见凤嫂子和几位妹妹?”

  虽然一众姊妹都去了大观园,但有时候贾母会组织金钗在荣庆堂中玩闹,下了学堂的宝玉也能见到一众金钗。

  这已是宝玉暗淡人生中为数不多的靓丽色彩,但却仍要为人剥夺。

  这是何等的迫害?

  贾母笑了笑,说道:“这不是你珩大哥去了江南,你凤嫂子还有林妹妹、薛妹妹都去了。”

  宝玉闻言,面色一顿,忍不住说道:“那云妹妹,二妹妹、琴妹妹、四妹妹呢。”

  “宝玉,都随着你珩大哥过去了。”贾母面色有些不自然,说道。

  宝玉:“……”

  这什么意思?都过去了?一个不剩了?上次去江南还有二妹妹和四妹妹在家,现在连她们也走了吗?

  宝玉此刻手足冰凉,目光怔怔失神。

  就在这时,一个嬷嬷进入厅堂,说道:“太太和姨太太来了。”

  就在说话的功夫,只见王夫人、薛姨妈与一个嬷嬷进得屋里,行了一礼说道:“见过老太太。”

  贾母诧异地看向那一身绫罗绸缎衣裙的嬷嬷,问道:“这位是?”

  “老太太,这位是夏家的嬷嬷,过来和老太太说说宝玉的亲事。”王夫人笑了笑,介绍道。

  “见过老太太。”那嬷嬷面上笼起繁盛笑意,然后目光如见宝贝地看向宝玉,啧啧说道:“这就是那位衔玉而生的哥儿吧,今个儿可算是见着真人了,真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

  贾母脸上的笑意多少淡了一些,瞥了一眼王夫人。

  宝玉他娘真是糊涂了。

  先前夏守忠过来提亲,贾母就有些看不大上,她这等公侯高门,岂能与商贾之女联姻?

  那嬷嬷笑呵呵道:“老太太,我们家老太太听说府上这位哥儿,欢喜地跟什么似的,本来想带着姑娘亲自过来拜访老太太的,但知贵府高门,又恐唐突。”

  可以说现在的荣宁两府在贾珩封为卫国公,兼祧帝女和宗室之女以后,俨然成为大汉武勋之中排名前五的高门。

  贾母坐在软榻上,看向那嬷嬷,笑了笑说道:“我们家宝玉年岁还小,婚事上倒是不急着定下。”

  说着,转脸看向随着王夫人一同过来的薛姨妈,说道:“蟠儿不是在五城兵马司,比宝玉年岁还要大一些,那夏家姑娘如是合适,不如提给蟠儿。”

  薛姨妈:“???”

  而那嬷嬷脸上的笑意就有些不自然,但碍于贾母尊崇无比的国公夫人身份,也只能老老实实听着。

  王夫人的脸色则是青一阵、白一阵。

  因为这是贾母在借着薛姨妈打着王夫人的脸。

  贾母温声道:“蟠儿那妹妹与珩哥儿以后也是要成一家人的,这都亲戚亲里的,蟠儿他们家也是做生意的,这么一个能干持家的媳妇儿过门而来,也是一桩旺夫的好事儿。”

  贾母人老成精,这段时间已然琢磨出夏家的攀附之意,既然是攀附,那就没必要非附她的宝玉。

  宝玉不说娶个公主、郡主,起码也得是武侯之女吧,云丫头最合适,宝琴那丫头也是好生养的,如果说的好,可为平妻。

  这不比一个商贾之女强?

  王夫人定了定心神,白净面皮上挤出笑意,道:“老太太,人家宫里的夏公公……”

  贾母打断道:“宝玉的婚事,我心里是有主张,你就别再操心了。”

  说着,看向一旁的宝玉,笑问道:“宝玉,你现在怎么想的?”

  宝玉此刻正在心神茫然之中,呆呆说道:“我不想定亲,我要到江南找林妹妹去。”

  贾母、王夫人、薛姨妈:“……”

  倒是那夏家的嬷嬷目光闪了闪,似被打开了思路,打算回夏家好生商议一番。

  就在神京城中的贾府众人心思各异之时,河南,开封城,开封府衙后堂——

  贾珩与开封府知府宋暄,落座品茗,不远处端坐着以飞鱼服打扮的咸宁公主。

  自入夏以后,河南多地下起暴雨,颇是影响了夏粮的收割、晾晒,而暴雨投入黄河,黄河大堤倒是安然无虞。

  贾珩抬眸看向宋暄,轻声说道:“省内这段时间,夏粮征收可还顺利?新政举措在诸府县推行的如何?”

  “夏粮征收一切顺利,今年河南虽然旱情严重,多有不同程度的歉收,但各地粮仓储存尚算殷实,百姓用度还算足用。”宋暄轻声说道:“至于清丈田亩,因为去岁就在开封府、彰德府推行,是故并无阻力,也是因为去年那场变乱,许多事反而少了许多掣肘。”

  眼前的少年自从当初的中原民乱到现在,也不过短短二三年的光景,就已一发不可收拾,从普通武将而晋爵国公,而且与他的侄女咸宁成为夫妻。

  贾珩点了点头,沉吟说道:“如此一来,河南方面新政推行比之江南倒是少了许多波折。”

  当初中原民乱将省城内的士绅血洗了一波,等到贾珩率兵平叛,又将以卫郑两藩为代表的宗室打压一通,再后来又清算了不少为恶地方的劣绅豪强。

  几次铁拳下来,基本扫清了改革的障碍。

  真正应了那句话,扫帚不到,灰尘不掉。

  宋暄沉吟说道:“最近几府都在清丈田亩,一切多是有条不紊,阻力也有,但并未有江南那般大。”

  随着时间过去,江南暴民杀官的消息已经通过邸报,渐渐传遍了大汉的官僚阶层。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听史侯书信所述,自新政四条试行以来,各地府县稳步推进,情况总体向好。”

  总体稳中向好的大局没有变。

  宋暄点了点头,问道:“史侯可曾向卫国公提及抚藩两司之争?”

  贾珩默然片刻,说道:“此事,史侯倒还未向我提及,这两司之争是从何说起?”

  宋暄沉吟说道:“前不久,南阳府大旱,府下辖制诸县百姓青黄不接,史侯提出从洛阳太仓调粮赈济,布政使彭晔提出要储备起来,递送朝廷,即着各地府县先将一些红薯拨付至南阳府赈济灾民。”

  贾珩皱了皱眉道:“南阳府去年没有种植红薯?”

  宋暄沉吟说道:“先前红薯虽好,但南阳府未曾推广,原来的南阳府知府认为红薯难以成活,对此心怀疑虑,倒是耽搁了不少。”

  贾珩道:“现在南阳知府人呢?”

  南阳盆地可是重要的产粮区,如果大面积改行种植番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确不好接受。

  宋暄道:“史侯已经撤换了其人,彭大人说是要派布政司衙门的参议过去,主持赈济事宜。”

  贾珩目光闪了闪,说道:“那南阳知府就是彭晔的人了。”

  宋暄点了点头,道:“南阳知府原是卫辉府的同知,也是彭晔的同乡,得其保举,去了南阳府赴任。”

  自从彭晔任布政使以后,因为其文臣身份,身边迅速围拢了一批科举出身的文官,与巡抚史鼎分庭抗礼。

  而史鼎因其武侯身份,在地方虽然为一省封疆大吏,但在地方民政上也多是受彭晔的一些掣肘,或者说陈汉的制度设计本来就是巡抚与藩司左右辖制。

  担心贾珩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史鼎就没有在书信之中提及此事。

  贾珩道:“南阳方面因旱灾而夏粮歉收,河南方面为何没有报到京里?”

  宋暄解释道:“去岁番薯丰收,京中下旨嘉奖,河南上下官员都得了彩头,还让北方诸省种植番薯,开封府就抽调了几位知县前往河北推广种植。”

  贾珩目光思量片刻,须臾之间,就明白缘由。

  还是那句话,不想报上去受责备,而南阳知府多半是彭晔的人,两个人在这件事儿反而默契地达成一致,都不将坏消息往上面报。

  其实,这也是地方官员的标准作业流程,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是“捂盖子”,如果前不久加上得了彩头,更是得打肿脸充胖子。

  贾珩道:“南阳那边儿受灾情况是否严重一些?可有灾民饿死?”

  “受灾情况应是可控的,巡抚衙门已经打算蠲免南阳今年的岁赋,各府县都在积极调度粮食前往赈济。”宋暄道。

  听到可控二字,贾珩目光凝了凝,沉声说道:“这几天我先在开封府看一看,再去南阳府去看看,地方上还是不要欺上瞒下,则苦的都是百姓。”

  宋暄点了点头,说道:“上次,我隐隐向史侯提及此事,他倒是不以为意。”

  贾珩道:“此事的确难办,稍后我会写密疏向圣上陈情。”

  他是切切实实体会到一方派系之主的难处,有时候同一派系的党羽出了纰漏,你保是不保?

  谁都会犯错,有的错误是好心办了坏事,有些事是人性的趋吉避凶,如果事事较真,纵然是皇帝都会成为孤家寡人。

  比如史鼎这个事儿干的就有些蠢,如果是他就要禀告于上,把彭晔顺势拉下,当然代价是自己也在京中灰头土脸。

  但现在与彭晔选择默契的不向京城禀报,一来是觉得自己压得住,二来就是报喜不报忧。

  因为官僚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报忧了以后,可能就要吃挂落。

  其实就是一种不好的苗头,需要提醒一下史鼎。

  还是孤直之臣做的最爽,但人道的核心本质就是集众,不拉帮结派就是走不远。

  宋暄见着少年出神,轻轻唤了一声道:“子钰,子钰?”

  贾珩回转神思,道:“等会儿我去见见史侯。”

  咸宁公主弯弯秀眉之下,清眸噙着笑意,清声道:“舅舅,先生,这会儿都晌午了,该用着晚饭了。”

  宋暄笑了笑,说道:“那就先吃午饭吧。”

  宋暄的妻子岳氏也微笑着出来,二十多岁的花信少妇,打扮的明丽娇媚,招呼道:“咸宁,这边儿坐着。”

  众人纷纷围着一张桌子落座下来,用着饭菜。

  岳氏关切问道:“咸宁,你母后这几天在京中如何?”

  咸宁公主柔声道:“回舅母,一切都好。”

  “听说这次妍儿也回来了?”岳氏眉眼流溢着温婉如水的气韵,语笑嫣然道。

  咸宁公主轻笑道:“应该后天到吧,她们坐的船,要慢上一些。”

  “妍儿年岁也不小了,许了人没有?我说给她说门亲事呢。”岳氏忽而笑了笑说道。

  咸宁公主柔声道:“妍儿妹妹还小吧,再说三舅母那边儿也有一些想法。”

  说着,看了一眼正在与宋暄叙话的蟒服少年。

  却说,河南巡抚衙门

  “哒哒”响声在街道尽头响起,数匹快马在巡抚衙门门前停将下来,从马鞍上翻身下来一个身穿斗牛服的中年官员,将手中的缰绳递给扈从,这时,一个小吏迎上前来说道:“抚台大人,卫国公已到了开封府,去了开封府衙见了宋大人。”

  史鼎点了点头,一双黑色的朝云官靴迈过门槛,道:“本侯换身衣裳,等会儿就去宋府。”

  进入厅堂,史鼎的夫人周氏连忙笑着迎了上去,说道:“老爷,您回来了。”

  史鼎点了点头,道:“让下人准备热水,珩哥儿从京城来了,等会儿我沐浴更衣之后过去瞧瞧。

  周氏一边儿吩咐着下人去准备热水和衣物,一边说道:“珩哥儿现在可了不得了,封为国公了。”

  史鼎道:“是啊,这才几年,从当初的布衣封为国公,更是娶了公主和郡主。”

  “真是羡慕不了的福分。”周氏笑了笑,说道:“上个月信哥儿还和我说呢,他在五城兵马司可受那魏王殿下的信重。”

  魏王在贾珩这边儿无法打开突破口,不代表不能从史家发力,而史信在五城兵马司为指挥,与魏王接触的久了,难免为魏王气度所折。

  而贾珩又从来没有与四大家族内部通传过,与魏王保持关系。

  史鼎目光凝了凝,说道:“魏王殿下?”

  周氏道:“珩哥儿如今娶的这位咸宁公主的母妃就是魏王的姨母,两家要亲近许多。”

  史鼎道:“此事我知道,等会儿我见过子钰再做计议。”

  还有一桩事儿需要问子钰,彭晔在河南屡屡与他作对,如今杨国昌早已罢相,彭晔能不能想个法子踢出河南。

  周氏道:“前个儿我听大嫂来了书信说,兄长这次从军机处去了山东担任提督,一家人去了山东去了。”

  “此事我看邸报上记载的有,兄长是去了山东。”史鼎道。

  周氏笑了笑道:“你说珩哥儿,我原以为他是个冷心冷意的,当初和王家闹的还不像,不想现在他圣眷荣宠不绝以后,对王家还有咱们家都伸着援手。”

  史鼎手捻颌下胡须道:“终究是打着骨头连着筋的亲戚。”

  “老爷我就说是。”周氏笑了笑,说道:“老爷,我寻思着云丫头再过二年也不小了,你说珩哥儿说让云丫头留在那宁国府的园子里是不是?”

  史鼎皱了皱眉,一时并未明了其意。

  周氏道:“我在想等云丫头大一些,是不是许给珩哥儿。”

  史鼎道:“子钰已有正妻,而且还是三脉正妻,云丫头岂能做妾?”

  如果自家兄长的孤女做妾,只怕他的脊梁骨都会被戳断,但万一……珩哥儿真的有一天封为郡王,侧妃还是可以的。

  那时候,史家女为侧妃,也就说得过去了。

  但能不能封郡王,现在还不知道,再看吧。

  “再说我瞧着姑母的意思,似是将湘云留给宝玉的。”史鼎说道。

  周氏道:“宝玉,人人都说天生神异,老爷可知他那玉在京里碎了?”

  史鼎皱了皱眉,说道:“这我倒不知了。”

  周氏笑了笑,道:“只怕那什么落草时候带下,衔玉而生,都是糊弄老太太呢。”

  可以说史鼎作为贾政的同龄人,周氏对王夫人自然,而且这些妇人就爱背后说长道短。

  史鼎面色顿了顿,面上现出思索之色,周氏就绘声绘色地叙说自己得来的一些说法。

  “老爷,热水准备好了。”一个嬷嬷进来叙道。

  史鼎道:“好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儿,还是不要再说了,我等会儿还要去见子钰。”

  “那我帮着老爷沐浴更衣。”周氏笑着说道。

  史鼎:“……”

  摆了摆手,没有理会周氏,径直去了厢房,史鼎沐浴而毕,也不多言,领着几位扈从前往宋府。

  而贾珩此刻与宋暄聊着如今的国策,主要是论及四条新政。

  宋暄问道:“子钰,新政四条摊丁入亩和一条鞭法如今试行下来,的确可以减少奸猾小吏上下其手,这些日子我和手下几位幕僚算了一下,单单火耗一项,每年可为朝廷多征收三成的赋税。”

  贾珩笑了笑道:“如果清丈田亩,就不是三成了,翻一番都有可能,再加上摊丁入亩,国库钱粮增加不可胜计。”

  单纯的一条鞭法其实效果有限,但如果配合着清丈田亩、摊丁入亩等策略,几乎等于核武器。

  就在这时,外间仆人立身厅外,轻声说道:“老爷,史侯在府外递上了拜帖。”


  (https://www.bsl88.cc/xs/3467239/75808571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