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朕与天下共法(2)
“朕再问你,你还记得当初朕读了这篇古文之后,是怎么说的吗?”朱允熥问道。
解缙毫不迟疑,“当时皇上对文华殿教书的诸学士言,孤甚喜张释之。法,当与天下共。若不如此,则共乃成不公。皇上当时还说,朕学历代先君治国。北魏世祖,唐宗宋祖亦常云,朕与天下共法。”
“皇上您还说,君主自觉的遵守律法,才能成为臣民的典范。”
“好记性!”朱允熥又赞许一番,“那你还记得,当时主讲的刘三吾学士说了什么吗?”
“刘学士言,殿下所言甚是,然历朝历代明君皆知此法,却无长盛之江山社稷。是因先君之法,未尝能管束后人。而帝王之权滥用,或至使失德。所以,君王不但要共法,更要守礼。”
“当时刘学士还引用礼记礼运篇一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民则实之。”
“臣还记得,皇上听了之后抚掌大笑。言道,礼法共法天经地义也!”
朱允熥笑笑,看着解缙的目光满是柔和,但转眼看着群臣,又变成严肃。
“刘三吾跟朕说,帝王守礼法是天经地义,但为防止帝王滥用皇权,所以才有御史言官,才有诤臣谏言。”
“当一个好皇帝,权力是要被限制的。”
“朕,天子,要被限制。为何限制,怕朕这样的皇帝,丢了民心!”
“那么尔等官员,谁来限制?”
群臣心中猛的一震,皇帝的话说到关键了。
“治天下光靠皇帝不行,万一皇帝是昏君暴君呢?光靠士大夫也不行,万一臣下没有操守和道德呢?”
“儒臣看来,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大明朝虽嘴上说不搞这一套,可是事实上呢,朕也好以后的皇帝也好,都离不开士大夫,都要授之以权柄。”
“再说句不好听的,皇帝算个屁呀?朕出了紫禁城,屁都不是。朕一人能管多少事?能管多少人?有三头六臂也治不好这么大的国家。所以就要用士大夫,就要把天给朕的权力,再给士大夫。”
“朕的权,应该被约束限制,那么士大夫的权呢?”
“为何天下总是有句容县那样的事?为何老百姓提起一些士大夫就恨的牙痒痒?权不遵法也?朕说的没错吧?”
朱允熥停顿片刻,看看群臣的反应。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御史言官,科道,六科给事中。这么多衙门这么多官员,都有其职。然,未尽其则也!”
都有其职,然未尽其责也!
这句话,顿时让群臣心中一震。
“不单是未尽其责,甚至是不足为惧!”朱允熥冷着脸,继续说道,“没人怕啊!因为他们的做的事,你们根本不会知道,为何不会知道,因为所谓的言路,都是为官。”
“官员说事直达朕这,那百姓跟谁说呀?”
“朕即位以来,一改老爷子以前的严刑峻法,不剥皮了不杀全家了,不诛九族了。是以,再加上百姓没说话的路,就都胆子大了,什么都敢做了。”
“今日徇私枉法玩忽职守,明日贪赃受贿卖官鬻爵。”
“不要因为朕危言耸听,须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刘三吾给朕的遗折中写道,陛下若急功近利,则天下多残民酷吏。”
“可陛下若一味求仁,则天下多贪腐之辈!”
“朕很难做,严格了不行,放任也不行。朕也不是太上皇那样的开国雄主,杀士大夫不手软。”
“你们告诉朕,怎么能管好天下的士大夫?”
群臣默认,无人发声。
“这个问题朕想了许久,不得其解。”朱允熥背着手,继续说道,“可就在这几日朕想着当初读书时学的文章时,心中有了答案。”
“皇权天授,这天指的是民心。”
“而士大夫的权是朕给的,那朕就用民心来治士大夫。”
“不是有人反感民告官吗?在朕看来,反感的人一定是心中有愧。不然心中无愧的话,谁会怕?”
“是以朕要再成立一个衙门,专门监管天下的官员。”
“从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还有锦衣卫中抽调人手,组建新衙。大明十三道御史,皆归属管辖。可不经当地主官,风闻调查行事。可接百姓状纸,专门查天下之不公,查官员之擅权,强权与滥权私权。”
朱允熥的话掷地有声,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朕知道组建个新衙门,尔等有许多话要说,可朕今日还就乾纲独断,不许旁人说话。”
“也不是朕疑臣下,视臣如仇寇。”
“天下还是好官多些,大体上讲还是好官多些。但不能因为好官多,就放纵那些丢大明人心的恶官。”
“如此,不但对百姓不公,也是对好官的不公。”
“监督,约束,调查,处置。全由这个衙门来办理,同时刑部大理寺等部,也可对这个衙门进行监督,约束。”
“以后朕也不会动辄,弄什么剥皮抽筋等峻法。查实官员有罪,以法处置。或是斩首,或是绞刑,流放充军。抄没家产,罚子孙三代不许科举等!”
“若有民告,查实是诬告,则亦如是。”
“诬告者抄没家产,子孙不得科举,没收土地全家发配吕宋。”
“以前,朕跟太上皇提过这事。老爷子说,只要都是做官的,最终就会变成自己查自己。”
“到时候依旧是表面文章,不但会自己查自己,反而会变成臣子们党争互共的手段。”
“那时朕还不是皇太孙,而朕现在是皇帝。”
“朕管不了百年之后,朕在位一天,就不是自己查自己。”
说着,朱允熥转身,拎着龙袍的下摆,再次走向龙椅。
“这新衙的名字,就叫廉政院,与六部平齐。第一任尚书,暴昭来做。侍郎,由锦衣卫指挥使兼任。”
此时,朱允熥正好走到龙椅前边,转身看着大殿中的群臣,“朕在位一日,就不许法有不公!”
~~~
朝会散去,臣子们心情复杂的离开紫禁城。
朱允熥没有坐肩舆,而是大步朝着乐志斋走去。
刚穿过御花园的月亮门,正好见到皇后带着梅良心,还有几个宫人捧着盒子,朝这边前来。
“你怎么来了?”或许是说话多了,朱允熥嗓子有些不舒服。
赵宁儿先是行礼,而后笑道,“这是入秋时,辽王燕王进贡的特产榛子松子等物,臣妾知道皇上以前爱吃松子,所以叫人送来些!”
说着,又道,“再说,今日也是六斤入文华殿读书的日子,臣妾总要跟皇上说说!”
朱允熥停步,靠着池塘的汉白玉栏杆,笑道,“早上你送去的?”
“是臣妾送去的,可没等到文华殿就被高逊志还有张显宗给挡驾了。远远的隔着两道门在里面喊,先皇后在时,从不入文华殿。还说什么,外臣不敢擅自见皇后.......真是,气煞我也!”
“哈哈!”朱允熥大笑,“你跟那些书呆子一般见识作甚!”说着,看看左右,“朕交代你的事,你可要做好!”
“皇上放心,这宫里呀除了臣妾,谁都不知道!”赵宁儿笑道。
(https://www.bsl88.cc/xs/3451244/1088503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