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三拜宰相
清晨,
武怀玉很早就起来了,在家禁闭快两个月,终于得自由,昨晚上武怀玉竟然很兴奋,
波斯胡女巴努和伊琳娜一起上阵服侍,武怀玉尽享齐人之福,折腾到很晚居然才睡着。
可早上仍很早就醒来,精神还挺好。
洗漱过后,
新罗婢捧来早熨烫整齐并熏过香的紫袍,
穿好紫袍,系上玉蹀躞带,再佩上金鱼袋,戴好三梁进德冠,大铜境里,一个英俊倜傥的贵公子风度翩翩。
新罗婢女们都看呆了,
二十多岁,风华正茂,尤其是这身紫金,更是衬的人高大英俊。
走出门,樊玄符和李三娘等妻妾们,甚至也全都眼前一亮,
“还是这金紫最佩阿郎。”
“好个金鱼婿,”樊玄符替武怀玉整理了下金鱼袋,笑着对旁边出月子不久的三娘笑道,“将来咱也定要给十五娘找个金鱼婿。”
武十五娘琼瑛被乳娘抱着,目光直盯着那金鱼袋。
“咱十五娘可是圣人和皇后义女,赐封的江宁县主,肯定得找个佩金鱼袋的公侯。”
“那起码得是个侯爵。”
女人们叽叽渣渣的,三品以上才能佩金鱼符,就算世家贵族公子,婚前想做到三品官也没什么可能,但如果是勋戚贵族子弟,倒是有可能婚前袭个公侯爵位,或是以父荫另封个县侯的。
县侯就是三品爵了。
武怀玉没理这些女人们的闲篇,逗了小女儿几下,便跟大家告别出门了。
踏出大门那刻,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人还是得有自由啊,否则跟李孝恭一样贵为郡王,那又如何,只能天天呆在家里醉生梦死的,哪怕府里歌伎舞姬美人都几百了,可失去自由了一切都是虚幻的。
门口,
一名中郎将上前,“左武侯中郎将苏烈,奉命前来护卫晋国公。”
“苏师兄?”
武怀玉惊讶的看着一身甲胄在身的苏烈。
“二郎。”苏烈冲他笑笑。
“你现在到左武侯卫了?”
“嗯,也是昨天才收到的圣旨,”苏烈当街痛揍宰相侯君集,还打掉宰相两颗牙,事后被关进大理寺狱三品院,
皇帝审理后,罢免他一切官职,在家反省思过。
昨天跟武怀玉一起收到了新旨意,没官复原职,而是由右屯卫将军降为左武侯中郎将,连临清县公爵,都降为临清县侯,那一百户真封都给削掉了。
本来北伐论功行赏,苏烈还要加上柱国的,官阶也要晋升,现在都没了。
“是我牵连二郎了。”苏烈看着怀玉,反而是挺愧疚的。
“跟师兄有什么关系,我早想揍侯君集那王八蛋了,”
苏定方复出第一个任务,就是来护卫武怀玉进宫,他带着金吾巡骑为武怀玉开路,
皇帝还派有一百个北衙禁军骑兵随从护卫,另还有四十班剑虎贲。
“这段时间感觉憋坏了,”苏定方笑着道,两人并辔而行,苏定方看起来状态不错,他倒不是太在意贬官降爵,甚至还有功勋没封就没了。
北伐一战也还起码留下个临清侯爵位嘛,这左武侯中郎将的职事也不错,虽然以后主要任务就是统本府翊卫,督京城六街铺巡警,入阁日,升殿受状。
“现在这样倒也挺好,左武侯中郎将这差事也挺清闲,”
怀玉倒是忍不住叹气,“可惜苏旺了,”
“也是命吧,他妻儿我都已经安置好了,侯君集陪的那一千匹绢,我也都转给他家了,我另外也给了一千匹绢,帮她们在我老家置了一个八百亩地的庄子,以后生活不用担忧,”
“苏旺不仅是师兄义子,也是我大唐勇士,没倒在北伐战场上,却在长安被权贵打死,实在是让人心痛。”
“二郎不是替他痛揍过侯君集了吗,老师也扇了侯君集一巴掌,我也没便宜那浑蛋,”
话虽如此,终还是让人气愤。
苏烈把武怀玉送到皇城门口止步,
武怀玉进入皇城,然后再进宫城。
今日的政事堂议,是在禁中内省。
中书和门下两省,一个相当于皇帝秘书处,一个相当于审核盖印处,所以在宫城大内,在太极殿的两边,有中书内省和门下内省,为了便于工作,中书门下两省平时主要是在宫城内省办公的,
而在皇城还各有外省,则主要负责跟尚书省等办事机构对接。
政事堂,
门下内省中,
三省宰相碰头会的会议室,本来并非正式机构,但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核、执行,尤其是中书和门下,一个决策一个审议,经常门下出的决策,在中书这里过不了关,
非常容易拉扯没效率,所以李世民让中书门下在政事堂议事,有哪里不对的地方,当面就商议解决,甚至为了决策不被驳回,还直接把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也拉来,一起决策。
到后来,又有他官加衔进政事堂决策审议,于是现在的政事堂,就已经慢慢凌驾在三省之上,
李世民是个不会轻易放权的皇帝。
许多事情,都是皇帝交给政事堂宰相们堂议,议出结果报皇帝,皇帝同意后直接发文、盖章然后交尚书省等执行,这样做效率确实是高的多。
不过如此一来,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等宰相们,倒大部份精力都在政事堂决策审议了,三省的日常事务倒主要是交给副手中书侍郎、黄门侍郎、尚书左右丞等去干。
甚至如御史大夫、兵部、吏部、民部尚书也加衔进政事堂为宰相后,各自部门的事务,也由副手们主持。
宰相们踏入政事堂。
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李靖、中书令温大雅、侍中魏征、御史大夫张亮、民部尚书戴胄,
如今就六位宰相。
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地盘上,但魏征并不是首相,实际上政事堂设立以来,并没有首相这一说,武德朝时,裴寂得宠,自然是百官之首,可贞观以来,宰相更替频繁,皇帝也无意让某个宰相成为首辅,
所以到如今也一般是轮流当值,轮到的就负责主持会议,记录会议,最后呈报皇帝。
今天更直承旨,主持堂议,负责执笔记录的是中书令温彦博。
六位宰相就位,可温彦博没急着开始会议,
皇帝早有旨意,今天这场政事堂堂议,皇帝将亲临,并且还会召其它大臣来参与,这是场扩大会议。
有传闻武怀玉今天也会复出。
张亮忍不住问坐在那里不说话的右仆射李靖,“李仆射,晋国公今日真要复出吗?”
李靖抬了下眼皮,“不知。”
张亮又望向房玄龄,
房玄龄跟张亮关系不错,“亚相一会不就知道了。”
温彦博忍不住道,“如果今日圣人要让武怀玉复出拜相,我温彦博必将拼死力谏,”
张亮笑笑,“晋国公虽犯了点错,但也是很有本事的,况还刚立下北伐大功呢。”
“有功就能如此肆无忌惮,就能居高自傲,恃宠而骄吗?朝廷法度呢?这样的年轻人,如何能让他三拜宰相?
中枢若由这样人统领,这朝堂还不乱套?
上梁不正下梁歪!”
魏征出声支持了温彦博,虽然之前在如何安置突厥人的问题上,两人意见最为不同,甚至还吵的最凶,此后也是互相看不顺眼,多有相互攻击,但在武怀玉这件事上,魏征倒是也一样态度。
“我也觉得武怀玉不适合在中枢为相,太年轻了,总是容易犯错,一立功就飘,应当到地方上再历练历练,得磨练的成熟稳重一些,这也是为他好,否则再有下次,铸成大错,可就悔之不及,我们也是保护他爱护他。”
张亮笑呵呵的问,“那若是侯君集今日也要复出,大貂也要反对吗?”
“侯君集也应当去地磨练几年再说,出外放都督或是刺史。”魏征倒也是不偏自己学生。
聊了会。
又有一批官员到来。
却是中书侍郎颜思古、新任中书侍郎马周,黄门侍郎李百药,和刚召回朝的王珪,
尚书左丞韦挺,右丞刘洎。
兵部侍郎崔敦礼,吏部侍郎杨纂,殿中监周绍范,还有鸿胪寺卿唐俭,秘书监萧璟,少监虞世南,工部尚书段纶,刑部尚书李道宗、礼部尚书豆卢宽等。
“人都到齐了吗?”
温彦博见没人了。
“再等等吧,”房玄龄开口。
过了会,一身紫袍的内侍监张阿难出现,“皇帝驾到!”
众人赶紧去迎接。
李世民一身明黄团龙袍大步出现,他左右挽着武怀玉,右手挽着侯君集,
这场面,众人看的有点目瞪口呆。
温彦博扭头看了眼房玄龄,明显刚才他那句再等等,说明他早知道眼前这情况了。
皇帝牵着两人进政事堂。
“众卿坐。”
“堂议前,朕宣布几项任命。”
“鸿胪寺卿唐俭拜民部尚书,戴胄任吏部尚书,周绍范任兵部尚书,”
“戴胄仍参预朝政!”
“郑元璹拜鸿胪寺卿!”
“王珪拜黄门侍郎,令狐德棻拜殿中监。”
一连七道任命,但仅戴胄仍是宰相,其余人都没加衔拜相。
连前宰相王珪这次突然召回,也仅是授黄门侍郎,并没有复相。
“宋国公!”
李世民点名,
萧瑀上前,“臣在。”
“加宋国公特进,复令参预朝政。”
萧瑀贞观朝第四次拜相了,这才贞观第四年,都三罢四拜,也算开创记录。
长孙无忌坐在一边,目光一会望向萧瑀,一会望向武怀玉,一会又望向侯君集,满怀期待。
“太子少师武怀玉,以特进参预政事。”
“侯君集复右卫大将军,参预政事。”
果然,武怀玉和侯君集都复相,只是没再复其它职,侯君集没复兵部尚书职,武怀玉也没复吏部尚书更没复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等诸多职。
可毕竟还是复相了。
“陛下,臣温彦博反对侯君集武怀玉参预政事!”
“臣魏征也反对拜二人为相。”
·······
李世民坐在那,看着带头反对的这两位,一个中书令,一个是侍中,掌管中书门下二省,他们一起反对,
“此事乃朕经过深思熟虑方作出的决定,朕心意已决,你们不要再劝。”
“武怀玉、侯君集,朕希望你们二人今日能够握手言和,摒弃过节,携手共进,为朕,为大唐再做贡献,好好把握这次机会,莫要让朕再失望。”
武怀玉应命,
笑着主动向侯君集伸出了手,“潞国公,一笑抿恩仇,往事随风,今后携手共进。”
侯君集看着武怀玉,脸上肌肉僵硬,可当着皇帝和百官们的面,最后也只好伸出手,咧开了点嘴巴,
露出了里面玉石镶嵌的五颗假牙,
侯君集笑的很勉强,
两只手握在一起,侯君集忍不住用力,武怀玉笑的很灿烂,露出一口洁白的真牙,
手上却也加大力气,
两人面对着微笑,手却都在暗暗用劲,好半天,直到皇帝拍了拍两人紧握的手,“好了,”
“议事吧!”
新增三相,政事堂恢复到九位宰相,
(本章完)
(https://www.bsl88.cc/xs/3448456/1111048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