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隆万盛世最新文章 > 第516章 515逃

第516章 515逃


第516章  515逃

        “你这有多少火炮?”

        刘显看着排列整齐的虎蹲炮问道。

        “一百二十门。”

        戚继光开口说道,“此炮制作简单,卫所匠户也能打造。”

        这时候,俞大猷已经伸手抚摸起炮声,忽然开口问道:“这是铁炮?”

        “呵呵.九江卫那边也是人才,用这种铁炮换下碗口铳。”

        戚继光笑呵呵说道。

        “哈哈.”

        刘显这时候已经明白其中奥秘,也是大笑不止。

        俞大猷只是笑着摇头,倒没有刘显那般肆意张狂。

        他们都是明白人,戚继光说那话,其实就是告诉他们怎么凑齐的这一百二十门虎蹲炮。

        明朝铜料极贵,相对来说,朝廷不会给军队配发铜料,可是却会供应铁料。

        他们已经想到,开发这火炮的家伙,与其说是为了打倭寇开发的这种武器,倒不如说是为了贪墨铜料干出来的这事儿。

        “似乎,还真可以大量铸造此物。”

        俞大猷开口说道,随即似想到什么,又对刘显说道:“刘都督,广东那边的铁料,可就麻烦你打个招呼了。”

        “好说,好说。”

        刘显笑眯眯的说道。

        说道钱财,三人都是心照不宣,不过显然戚继光棋高一着,他在浙江搞这个东西,怕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不过俞大猷和刘显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人,都是盘算着回去就试试此炮。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条件还是戚继光给他们的那个虎蹲炮真有那么好用,否则若是炮不好,他们也不愿意赚这个钱。

        过去的俞大猷,还真不愿意掺和到贪墨和私吞军饷里面去,可是自从进诏狱以后,他的心态也有一些改变。

        就那次,若不是遇到一些好友资助,特别是陆炳掏了大把银子疏通三司的人,他过堂的时候也不会那么轻松。

        想想自己以前带兵,从来不喝兵血,可是手下那些大头兵的日子,其实并不会因为他不掺和就提高,只不过他那一份被下面的兵头吞了。

        自己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出了事儿连疏通的银子都拿不出来。

        还是魏广德说的对,规则内,该拿的还是要拿。

        三日后,三路大军按约定时间出营,开始攻打许厝倭巢,至于倭巢前面五党山上的倭寇,则交给戚继光所率领的浙兵负责剿灭。

        不过,俞大猷和刘显都默契的放缓了行军速度,并排除多股探马侦查中路军动向。

        目的,自然是一旦中路军攻击不顺,那么他们就只能立即结营,保证整个战线的平衡。

        若是中路受阻,他们左右两路攻打到许厝倭巢,那么三军之间的缝隙,很可能就会给倭寇突破重围的机会。

        别看战场地域狭小,可出现空档,而倭寇决议要跑,总还是有人能够逃出生天的。

        不管是朝廷还是福建地方,可都是下令,务必全歼这股倭寇,杀一儆百。

        而水师战船也已经齐聚平海卫城外海域,并派出大量鹰船充作哨船使用,监视倭船动向。

        明军水师此时装备战船,多为福船样式,其中一、二号都叫福船,只是大小有些区别,所以又有大福船、福船的叫法。

        三号称为哨船,又名草撇船,四号海沧船,又名冬船,五号鸟船,又名开浪船。

        其中三号船因船身偏小,并配有划桨,有风则扬帆而行,无风则摇橹驱动,机动性较好。

        除此以外,明军水师中还配有苍山船、鹰船和乌艚船。

        乌艚船因其船身和船尾涂成黑色,因此在明代也被称作“乌尾船”或是“乌船”,原本是广东东莞特有的一种船,用铁梨木打造。

        因铁梨木结实耐用,因此乌艚船的使用寿命相当长,少则50年,多则可达70年,而当时一般用松杉木建造的船只,最长使用寿命不过10年,有的甚至只有5年。

        所以在乌船的全寿命使用期内,它的效费比是相当好的,普通的中型乌船,船板厚7寸,船长10丈,船宽3丈以上,船体坚硬如铁,“触之无不碎,冲之无不破,”极其坚固,甚至可以抵挡佛郎机炮射出的炮弹,堪称当代铁甲船。

        只不过这种船造价也相当昂贵,一艘船需要七八百两白银,而800两白银在闽浙地区可以造5艘类似吨位的松杉木质战船,所以明军水师装备也较少。

        大海角力,自然是以福船为主力,而说道哨探侦查,则是以哨船和赢船最佳。

        两船不仅吃水浅,更是具备较好的机动性。

        只是单凭速度的话,还是以鸟船速度最快,常被用来作为通讯船只使用。

        左右两路明军尽量和中路戚继光部保持平行,缓慢向前推进。

        做为久经战阵的老将,不管是俞大猷还是刘显,在战场之上当然不会意气用事,不会因为被戚继光抢了主攻位置就暗中使袢子,破坏这次剿倭作战。

        行进中,俞大猷很快就接到了探马送来的消息,戚继光部遭遇五党山倭寇的攻击。

        而此时中路战场上,戚继光部正结阵缓慢从五党山南面山下走过,对于山上驻扎的倭寇,戚继光并没有打算攻山,那只会徒增伤亡,而是选择从一侧绕过,直接攻打倭巢。

        若山上倭寇被引诱下山交战,则在山脚下将其击溃,若倭寇依旧坚守在山上,则只派出两千人马围困即可。

        五党山并不大,围山以后四面结营,就能把这帮倭寇困死在山上。

        只不过,大军进入山地后,倭寇就沉不住气,首先从山上冲下,希望以雷霆万钧之势压垮明军的军阵。

        实际上,这样的招数,在倭寇和明军的交战中屡见不鲜,概因为这个时期的明军,早已经没有了悍勇近战的勇气。

        凭借强大的国力,大量火器和弓弩的装备,明军已经逐渐进化成一支依靠远程打击为主的部队,而一旦遭敌近身,则少有能够坚持战阵的队伍。

        倭寇也经常因此直接攻破明军队形,甚至创造出击杀明军指挥一级武官的战绩。

        倭寇,说到底其实就是一帮亡命徒。

        这种不要命的打法,却恰恰是明军的克心。

        因为各种原因,现在的明军那里还有坚毅的战心,面对汹涌而来的倭寇往往自乱阵脚。

        甚至,倭寇的悍勇都超过北方的蒙古人。

        只不过,进兵路线是戚继光亲自制定的,恰恰留下了山脚下一片开阔地,就是为了施展火力打击之术而准备,而军阵前则是由老卒组成的无数小鸳鸯阵构建起大型防线防御倭寇冲击。

        随着倭寇从山上一往无前的冲下来,明军的佛朗机炮率先开火,待倭寇冲近后又是整排的鸟铳连续射击声传来,在倭寇冲近明军军阵后,一百多门虎蹲炮分三批次打响,又是将冲在最前面的倭寇扫倒一地。

        不过,因为明军的队列较长,这么多火力的打击并未出现集中覆盖战场的效果,部分地段的倭寇依旧没有被明军打垮。

        不过,悍勇倭寇和明军第一线防御步卒交战后,出现了他们熟悉的鸳鸯阵后,反而才促使倭寇出现大量逃亡。

        是的,这一时期使用鸳鸯阵迎战的,细数各省明军,也只有戚继光部才会如此交战。

        毫无疑问,在近战爆发后,倭寇就知道他们遇到的是让他们胆寒的戚家军,随之而来的就是倭寇士气的急速衰败。

        即便是福建倭寇,对戚继光和他所率领的戚家军也是不陌生的,这里的不少倭寇之前都有去浙江抢掠的经历,更别说去年戚继光就曾率部南下福建,协助福建官府征剿过倭寇。

        面对戚家军强大的火力打击没有崩溃的倭寇,在发现面对的是戚家军后,反而开始崩溃。

        双方接触只维持了很短时间,倭寇就开始主动后撤,脱离和戚家军的接触。

        而他们奔逃的后背,则不断遭到明军弓弩和鸟铳的打击。

        丢下一地尸体,残余倭寇终于冲出明军火力打击范围。

        到这个时候,倭寇也知道逃回五党山只会是死路一条,选择直接撤向许厝倭巢,准备汇合在一起,依靠营寨抵御戚家军的进攻。

        当然,还有就是给巢穴里当家的倭寇首领报信,商量下接下来该怎么做。

        这两年,随着戚继光所练新军完成,不断投入到打击倭寇的队列中,倭寇团伙内部早就对戚家军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别说那些明人倭寇,即便是悍勇至极的真倭,在面对戚家军组成的小阵时也是非死即伤。

        也因为发觉这股明军的厉害,戚继光在倭寇口中,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戚老虎”的外号。

        而反观刘显、俞大猷等将,因为统帅的都是常见的明军,即便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倭寇对他们反而没什么印象。

        左右两路明军在侦知倭寇和中路军交战后,很自然放慢行进速度,直到等来消息,倭寇死伤千余,残倭已经败退回到许厝倭巢,这才再次恢复行进速度,想着倭巢开拔。

        到当日下午时,三路大军已经齐聚许厝倭巢外扎下营盘,因天色渐晚,刘显、俞大猷和戚继光碰头商量后,决定第二天天明后再发动对倭巢的进攻。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因为戚家军的到来,许厝倭巢的倭寇首领已经匆忙赶回平海卫城,和另外几个倭寇首领商议去了,倭巢里留守倭寇只得到加强警戒的命令。

        若在此时,三路明军一鼓作气攻打许厝倭巢的话,说不准还会有意外惊喜。

        毕竟,现在的倭巢里,虽然倭寇汇聚了三千余人,可是因首领的离开,实际上处于群龙无首的地步。

        三路大军攻打倭寇只要有一路获得突破,倭寇是肯定会大乱而逃的。

        明军扎营的时候,在平海卫城中,几个倭寇首领也正在激烈讨论着去留。

        现在他们被堵在这里,想要从陆路逃离只有突围一条路,可就算能成功,这次攻打兴化府城的收获都会失去大半。

        更何况,他们把抢来的财物,大多已经打包,放置到卫城外的倭船上,只等风向转变就马上扬帆起航,前往东番岛修整。

        倭寇首领在这个时候当然不会后悔没有在攻破兴化城后抢一票就跑,后悔也已经晚了,不过对于明军调来上万人马还是很忌惮,特别是有戚家军的出现。

        “一开始,想着五党山和许厝两处营寨,怎么也要抵挡明军一个月,一个月后,天气也就差不多了。”

        “实在不行,放弃许厝,我们连夜带着这里的弟兄上船,往惠安那边跑。”

        “泉州那边不错,去年瘟疫死了不少人,我们过去,也不容易被朝廷发现。”

        对于他们周边的情况,倭寇首领们自然很清楚。

        北面的万安,身后可是福州,作为福建省城,明廷布置的武装力量自然很充足。而且万安本身就有一个千户所驻扎。

        往万安逃窜,无异于自投罗网,而受到瘟疫后的泉州方向就要好许多,正是地广人稀的时候,他们就算登陆,也未必会被明人发现。

        决议很快就做出,自然是准备逃跑。

        还没有倭寇愿意直面对战戚家军,实在是他们几个士兵组成的那种小阵太厉害了。

        除非有绝对优势的兵力,能够把这样的小阵团团围住,四面攻杀才有可能将他们杀掉。

        单纯的一面或者两面打击,效果都不好。

        那小阵的变幻实在太复杂,至少还没有倭寇想到解决之法。

        而戚家军这种军阵,战场上就是由无数这样的小阵组成,相互依托,互相掩护,实在难以达到四面围杀的效果。

        而只有在地势狭小的区域,戚家军才会由少量的军阵单独出现。

        不过受制于地形限制,倭寇也没法实现包围消灭他们的目的。

        就在倭寇准备乘船逃走的时候,事先被派出去侦查海情的倭船也回来数条,明军水师出现在外海消息也传到了倭寇首领们的耳中。

        这次,知道事态紧急,倭寇的大首领也没有再让其他人说话商议,而是直接定下了计划。

        “大家各自召集弟兄上船,按老规矩撤退。”

        “老大,前面的弟兄要不要让他们连夜撤出来?”

        “人太多,来不及了,而且叫上太多人,船也跑不动,现在是要和明军那些船比速度的时候。”

        “去澎湖还是魍港?”

        “澎湖吧,我这几天看天象,风已经起来了,就是小了些,跑澎湖应该可以。”

        倭寇老大拍板定下后,又凶狠的对其他人说道:“今夜就出海,突破明军水师前,我们的目的地不准告诉手下人,嘴巴都严实点。”


  (https://www.bsl88.cc/xs/3445162/11636004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