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苦恼的墨索里尼
最近墨索里尼觉得非常的烦恼,因为他的部队现在依旧深陷在阿比西尼亚不能自拔。
虽然1931年他就结束了战争,可是一直到现在他还在为这场战争买单。
1930年前后,意大利也被经济危机严重冲击,国内经济接近崩溃。
墨索里尼的政府为了摆脱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极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加紧扩军备战,企图通过武力扩张,掠夺市场和原材料产地,进而为他领导意大利成为世界霸主这个终极目标服务。
意大利为了重新分割东非与北非殖民地,独霸地中海,控制红海通向印度洋的航路进而削弱英国和法国与亚洲殖民地之间的联系,制定了侵占埃塞俄比亚的作战计划。
所以说当初斯特拉瑟的劝说只是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要是意大利自己不想打埃塞俄比亚,那么这场战争无论如何是发动不起来的。
选择埃塞俄比亚有很多原因:首先,阿比西尼亚位于意大利殖民地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的中间,如果占领阿比西尼亚就可以打通这两块殖民地之间的联系。
这样就可以使意大利在东非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而且在地里上还可以将英国殖民地苏丹和英属肯尼亚之间的联系切断,为将来意大利在非洲的进一步行动争取便利。
其次,埃塞俄比亚是一个意大利的心结。
在35年前,也就是1896年,阿比西尼亚国王亲自率军在埃塞俄比亚北部阿杜瓦战胜意大利,打的意大利赔款1000万里拉,还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签署了《亚的斯亚贝巴和约》。
这件事对于意大利人来说是一个永远的痛,因此这一回也算是复仇之战了。
有了这些需求,那对埃塞俄比亚开战就非常合乎情理了。
剩下的仅仅是法国与英国的态度问题了。不过对于意大利来说,好消息是法国为了拉拢意大利,已经暗中表示支持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动武。
少了法国人的支持,一开始因为担心意大利可能动摇其在东非和埃及还有苏丹的统治,反对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动武的英国最终选择了妥协。
因为少了法国的支持,英国人觉得独自开战风险太大,最终对墨索里尼隐晦的表示:只要意大利不与德国人走得太近,那么英国就无视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动作。
美国本着削弱英国的战略目的,暗中支持意大利动手,随后通过了中立法,表示不向交战国出口武器,但是这个法案并不限制生产原料和战略物资禁运:
对于武器装备能够自给自足的意大利而言,这个中立法显然更有优势。
就像警察在你跟泰森生死决斗的时候保持中立,那么谁得利不言而喻。
1931年9月,也就是德国正在消化吞并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的时候。
意军统帅部决心在意属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集中30余万兵力,由东北非意军总司令德博诺将军指挥,分北、中、南三路,以北路为主向阿比西尼亚腹地实施向心进攻,企图一举占领该国。
随后阿比西尼亚开始反击,意大利军队遭受了略微损失,于是同年11月16日由巴多利奥元帅接任指挥权,开始全面向阿比西尼亚进攻。
阿比西尼亚军由皇室禁卫军大约1万人和各省、各部族的民团组成,总数约45~50万人。
但是这些部队的武器装备落后,训练很差,不过却士气高昂。
最高统帅由阿比西尼亚的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亲自担任,在他的指挥下阿比西尼亚军与意大利展开了艰苦的作战。
阿比西尼亚军统帅部的抵抗计划是:军队先从边境后撤30公里,扼守险要,实施山区机动防御作战,为尔后转入反攻创造条件。
10月3日,意大利全面对阿比西尼亚开战,在强大空军配合下大举侵入阿比西尼亚领土。
意阿战争全面爆发,埃塞俄比亚全民奋起迎战。
1932年3月,意大利军队终于无法忍受漫无尽头的消耗战,发动新攻势并且大量施放毒气进行残酷屠杀。
阿比西尼亚军队开始接连失利。
3月底,阿比西尼亚的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亲临前线指挥马伊乔乌战役,反击向首都逼进的意军。
不过他的反击并不成功,还葬送了阿比西尼亚军仅余的预备队。
5月3日,海尔·塞拉西一世流亡国外。5日,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陷落。
9日,志得意满的意大利实际掌权者墨索里尼宣布将阿比西尼亚领土并入意大利王国。
从此,阿比西尼亚反抗意大利入侵的战斗进入新阶段-﹣游击战争阶段。
一部分阿比西尼亚军分散到西部和南部各省,同当地人民组成游击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游击队经常袭击意军驻地、炸仓库、拆电线、破坏交通,多次粉碎意大利军的"清缴行动",使意大利的"殖民开发计划"遭到破产。
游击战一直坚持到1933年9月依旧没有结束的征兆。
在英军配合下,埃塞俄比亚游击队在当地居民的配合下,给意大利军队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虽然在整个战争中,阿比西尼亚军民共死亡70余万人,其中死于化学战剂的有29万余人。
不过也给意大利造成了伤亡14万人的惨重代价。
显然意大利在外交上的空前成功并没能延续到军事上。
战力低下的意大利军队没能如同他们的外交官一样善战。
在长达七个月的激烈战争之后,意大利为这次行动付出了120亿里拉的军费,却没有能够实际完成原本自认为简单异常的目。
而现在更让墨索里尼感觉到哭笑不得的是:与意大利进攻阿比西尼亚这种非洲二流国家相比,德国挑战的却是东欧第一强国波兰,两国对手之间的差距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战果也确实不可同日而语: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打了7个月依旧深陷战争泥潭不能自拔;
而德国进攻波兰却仅仅只用了21天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惊人战果,获得了波兰之战的辉煌胜利。
而在这个时空里,德国总理斯特拉瑟打乱了整个历史进程:德国却在1933年10月一口气把本来应该晚六年吃掉的波兰给搞定了,现在墨索里尼就如同一个石化了的破碎雕像,彻底在风中凌乱了。
德国这么干净利落的一刀宰了波兰,打乱了英国法国的部署不说,也吓傻了作为邻国领袖的墨索里尼:他的意大利复兴计划里,几个重要的突破口都已经被德国人威胁到了。
一直以来,意大利都以罗马帝国继承人自居。
他们也更热衷恢复罗马帝国时代的广袤疆土,把地中海变成自己国家的内湖。
可是要想完成这个计划,那么至少应该保证意大利在北非、东非,以及巴尔干半岛等地区的话语权。
可是现在非洲那里战火纷飞,意大利距离完全控制东北非地区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另一面,德国人快如闪电,已经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还吃下了半个波兰。
现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大半个巴尔干半岛德国人触手可及,怎么能让墨索里尼不着急。
况且万一德国想不开了,突然觉得意大利也是一个不错的对手,那墨索里尼就危险了。
所以现在看到波兰政府灭亡在即,墨索里尼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必须要做出抉择的时候了,欧洲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到底是彻底往老牌强国英法靠拢,还是朝这个新兴的德国结盟。
(https://www.bsl88.cc/xs/3439008/10929728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