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1805小说名字 > 第580章 武装力量的部署与安置

第580章 武装力量的部署与安置


大明京师应天府江北新都城紫禁城文华殿,大明皇帝朱靖垣这些天都在看各种年终的报告。

        从大公初年开始,大明虽然没有进行全面动员,但是整个帝国资源和人力,也很大程度上朝着战争倾斜了。

        现在大规模的战争已经全面结束了,必须要做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再次调整政策导向。

        裁撤过多的不必要的军队,着力于发展科技和工业。

        在泰西作战之前,安康末年的时候,大明常备军总数量为一千万左右。

        在大公初年持续增加到了两千万人。

        其中包括一千四百万主力军,六百万左右的仆从军。

        大明主力军的成员,全部是拥有大明公民身份的人,或者已经能够享受大明公民待遇的人。

        其中包括最狭义的大明人,也就是祖籍在大明中原地区的汉人,不过现在本人的户籍可能在全世界任何地方。

        也包括按照世祖皇帝的规定,已经被列为大明国族的蒙古等本土边沿族群,以及他们与汉人的子女。

        将有八百万部队会直接退役。

        所以,安置在泰西的五百万名士兵,最终带到泰西大陆的大明移民规模,可能会达到五千万以上。

        原有的全部的墨人军队,也由他们原来的黑贵族主人,继续统帅和管理他们。

        更多还是墨洲黑贵族们组织的仆从军,他们所有人的身份都是奴隶。

        不过大明知道奴仆军队的战斗力很渣,根本没有让他们进入泰西大陆的主战场,而是直接扔在了墨洲殖民地。

        然后又跟着押送了一段时间的泰西流放犯和移民。

        战争开始之后,也基本没有参与什么恶劣的战斗,编制基本上都是满员的。

        大明现在事实上了控制了全球之后,军队的直接作用已经消失了。

        除非某些地方出现大规模叛乱,宣布独立甚至要自己当皇帝,那才有军队直接出场的机会。

        但是德意志、露西亚、意大利来的人口,就只能由大明这边直接管辖了。

        如果是乡绅、乡士,他们作为最低级的实际的封建领主,更是可能会带几十上百个人过去。

        朱靖垣与夏洛特谈妥之后,英国的美利坚地区的泰西人,也会陆续送往墨洲。

        只是这种可能性越来越低了,如果规模不够大的话,锦衣卫就能直接处理了。

        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到新的泰西大战开始之前,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面,泰西诸国都在大力开发墨洲殖民地。

        主力军在证件和待遇上是完全统一,身份地位也都是完全相同的。

        和泰西大陆本土的驻军一样至少有两百亩的土地。

        泰西大陆的绝大部分的旧贵族和官员,以及大量的年轻的军官和士兵,都被陆续集中到了这块土地上。

        泰西大陆是最新征服的地区,也是外族人口最多而且最复杂的地区,所以显然要安排最多的军队。

        第三级是没有正式公民权的边沿人,也就是只有奴仆身份的人,他们的地位当然是整个系统中最低的。

        战后大量的殷洲葡萄牙人,部分殷洲西班牙人,在葡萄牙和西班牙朝廷的引导下,从殷洲直接来到了墨洲。

        这些大明移民家庭作为当地的绝对统治阶层,还会理所当然的接受大量的泰西女性的加入。

        所以军队的数量肯定要大幅度的缩减的。

        因为这里的外族数量不会迅速消失,始终要保持足够规模的军事力量,作为社会稳定的最终保障。

        这部分驻军同样要随着局势稳定而缩减。

        他们也将在泰西得到土地或者各地开发公司的股份分红。

        再加上大明人与南洋各族人的混血后裔中取得通识考试合格证的青年们。

        未来几年会继续迅速增长到两亿人以上。

        除此之外,在大明正式参战之后,还指挥了两百多万英国部队。

        除了墨洲和泰西两个地区之外,大明控制的其他地区总体上都是比较安稳的。

        西班牙和法国与大明交换殖民地之后,加拿大和墨西哥地区的移民,会被陆续送往墨洲。

        但是仆从军系统内部就有点复杂了,他们明显是分成了几个不同层级的。

        总计一千两百万正式武装力量。

        再加上大明国族与朝鲜和日本人的混血后裔。

        他们的身份在通识考试合格证上是没有区别的,日常的管理方式和待遇也都没有区别。

        还有几十个潜在的可供他们役使的泰西下层人……

        路易十七和拿破仑等人,也在殷洲组织了大量泰西移民仆从军,总计也有两百余万。

        如果原籍的产业规模比较大的,也会直接安排一大批家族成员过去,在泰西的封地另开一个家族分支。

        英国最开始向天竺贩卖奴隶的时候,基本上只贩卖青壮年男性。

        只不过可能性低不等于没有,各种意外事件也是不能不防的。

        最终降低到一百万主力军,一百万藩国武装力量的级别。

        回家之后该干嘛干嘛就行了。

        这种社会层面的身份地位转变的吸引力是很强的。

        泰西大陆上的旧贵族,原有朝廷的各级官员,大量的泰西人军官和士兵,以及大量的富商和工厂主。

        最基层的普通退役军人,如果家里没有什么别的产业,可能一家人都会跟着移民。

        是绝对的“人上人”。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规模。

        然后殷洲来的泰西人移民。

        包括已经非常罕见的纯血归化朝鲜人和日本人。

        这些大明的移民家庭自己当然会正常的继续生儿育女。

        二十年前的世界大战结束,葡萄牙人和西班牙在殷洲的殖民地,大面积的割让给了大明。

        但是随着贩奴时间延长,奴犯的运力宽松之后,就开始有人贩卖天竺青年女性了。

        然后他们还会繁衍出数量同样有可能超过一亿的混血后裔。

        绝大部分时间就是跟着跑了几个地方,在主力军后面跟着占领了一些居民点和军事据点。

        军队属于最高级的暴力机构,其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就是本族和本国之外的力量作战。

        这块土地的总面积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

        这样总计五百万士兵和地方武装人员,再加上跟随他们移民泰西的家人,是大明控制泰西大陆的基础力量。

        仆从军则是没有大明公民身份,或者不享受公民待遇的人。

        大明招募大量的仆从军,带有消耗这些藩属国人力的想法。

        再然后是泰西大陆本土来的新移民。

        现在这两千三百万军队,大部分都要解甲归田了。

        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实际的功劳,也没有经历什么实际的风险。

        第一级是拥有大明国民身份的人,他们是仆从军中地位最高的。

        包括殷洲、暹罗、缅甸、爪哇、吕宋以及南洋诸岛等地土著仆从军。

        但是整场战争大部分时候都是一边倒。

        各国朝廷和民间陆续向殷洲迁徙了大量移民。

        这些已经成了外藩的国家的君主和朝廷仍然存在,不需要大明过多的操心。

        最后是大战之后的新移民。

        就算是仆从军战斗力不如主力军,敌人也已经被大明主力军和神罚武器吓怕了,发挥不出完全的战斗力。

        最终大明方面总共损失的兵力还不到一百万,算上受伤的人员也总共不到三百万。

        继续防卫与德意志、露西亚、意大利三国殖民地的边界线,实际上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战斗。

        总数量可能也已经超过五千万了。

        这些部队大部分是次级部队,大部分是在准备期间征召的预备役。

        因为他们在大明其他地方如果只是普通工人的话,到了泰西的封地至少是个有两百亩土地的小农场主了。

        再加上自行移民过去的大明商人和官员的话,那数量是肯定会超过一亿的。

        还有大明国族与殷人的混血后裔和已经完全归化的少数殷人。

        如果以家庭为单位核算人口,囊括了大量泰西女性的大明家庭总人口,可能就会超过土著泰西家庭了。

        <div  class="contentadv">        这样的趋势再保持一代人的时间,纯血泰西人就可能会变成变成少数族群了。

        他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会去,有的还会带着姻亲家庭过去。

        首先安排两百万大明主力军团,继续作为都督府管辖的正规军,负责镇压和掌控整个泰西大陆的局势。

        他们在泰西大陆上都算是统治阶层,都掌控着足够宽裕的社会财富,本身也都没有竞争压力和太大的生活压力。

        后续会把仆从军逐步裁掉,仅保留大明人主力军。

        后续会将殷人仆从军逐步裁撤,仅保留一百万大明主力军。

        如果算上由泰西各级藩国管理和供养的三百万武装力量,总共就是一千五百万了。

        除了外族藩国自己的武装力量之外,朝廷直辖的各种仆从军都将全部裁撤。

        大明本土和其他剩余地区,暂时保留两百万大明主力军,两百万各族仆从军。

        包括南洋人、殷洲人、泰西人、天竺人、波斯人、埃及人、哈萨克人、鲜卑蒙古人等等。

        按照泰西、鲜卑、罗马三个域的管理机构的统计和估算,平均一个退役落户的士兵能够带过去十个以上的移民。

        还有以及殷洲的东夷国国的泰西人土著。

        保守估计,按照每个大明女性只生育五个孩子计算,二十年后泰西大陆上的大明人数量就有机会增加到一亿。

        其中来自法国、西班牙、奥斯曼、奥地利等国的人口,会被理所当然的送到对应君主的领地上。

        朱靖垣和相关人员讨论过几次,最终决定不在泰西大陆上驻扎外来仆从军。

        再加上战争总共打了一年半,并没有出现反复拉锯的情况。

        现在他们的统一身份证件,就是朱靖垣推行的通识考试合格证,很快就将正式改为大明身份证了。

        泰西人本来就在持续往墨洲迁徙,大量的泰西妇女又加入了大明家庭,当地的泰西人数量会持续降低。

        成为各个藩属国的直属卫队和锦衣卫以及基层官员。

        与此同时,无论是大明主力军,还是藩国武装力量,都会随着局势区域稳定,而逐步缩减规模。

        第二级是拥有大明本土居留权,或者拥有大明藩属国公民身份,或者与享受藩属国公民待遇的人。

        在泰西落户的大明军人,大部分都会在分到土地财富之后,直接召唤家乡的家庭成员一起过去。

        到了吴雄鹰这种男爵,如果原有的家族不够大,可能会留下几个人管理原有的产业,整个家族都迁徙过去。

        原本大明的普通工人家庭,生活上其实也不算差,但是从大明到了泰西,那直接就变成统治阶层了。

        现在大明目前将总共保留七百万主力军,五百万各族仆从军。

        这不只是为了让天竺人能够继续繁衍更多的人口,也可以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统治者们提供娱乐工具。

        现在在册的总的武装部队数量是两千三百万。

        大明本土已经完全废奴,所以只有极少数藩属国的奴仆军队,跟着他们的主人上战场。

        会在战后被逐步流放到墨洲大陆上来。

        在整场战争中,大明总共动员和掌控了两千四百万军队。

        除了泰西大陆之外,情况最为复杂的地方是西墨洲。

        以及鲜卑、哈萨克、希瓦、波斯、埃及等外藩胡人仆从兵。

        未来会把大明主力军规模逐步缩减到五百万。

        殷洲地区现在有大明主力军一百万,还有殷洲仆从军一百万人。

        二十年后,整个泰西大陆的泰西人数量,应该会降低到三亿以内。

        经过持续一年多的运输,墨洲大陆上的泰西人的数量已经超过一亿人了。

        重点是具体安排多少人退役,继续保留多少军队,主要安排在什么地方。

        都是在战斗中有立功表现的军人,他们也将得到不同级别的封赏。

        还有英国从天竺迁徙而来的天竺人,以及他们在英国殖民地繁衍的后代。

        以及同样罕见的大明国族与其他土著混血后裔中还没有取得通识考试合格证的人。

        大明庞大的海军船队和商船队伍,在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之后,就开始向墨洲输送这部分人员了。

        这里生活着至少一亿五千万以上的墨人,包括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土著,以及去过殷洲又被送回来的同族。

        最终只保留一百万主力军,各族仆从军全部裁撤。

        另外安排三百万大明主力军在泰西大陆退役,分散到泰西大陆上各个大小藩国的封地之内落户。

        而且,军队是朝廷能够直接掌握的最大规模的集中起来的人事组织。

        所以都督府在这里保留了两百万大明人组成的主力军团,以及总数两百万的外地族群组成的仆从军。

        相当于到军队接受训练,然后干了两三年比较辛苦的工作,最后拿到足额的饷银和退伍补贴。

        按照前世的经验,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军队是可以迅速投入救援的最大规模力量。

        各地衙门和锦衣卫系统都太过分散了,根本组织不了太大规模的救援行动。

        所以正规军队仍然要保留,而且每个大洲都要有。

        朱靖垣准备以后把大规模的民生工程,大范围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工作,还有航天探索相关的事务,都逐步交给军队去管理。


  (https://www.bsl88.cc/xs/3435699/11581393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