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小脑失调
王辰给患者开了一支吗啡,用来止痛,虽然,龙虱在啃食那些坏死组织的时候,不会有痛感,但是,在交界处,还是很痛的。
几天后。
王辰再次过来查看这个患者,发现患者右腿已经开始了明显的肌肉再生,神经方面损伤并不严重,烧伤最严重的左腿也好转了很多。
膝盖以上的大腿部分同样是粉色的肌肉组织开始再生。
此时可以确定,患者的双腿可以保住了。
听到王辰这话,患者和父母的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神色。
下一刻,便全都感激的看向王辰。
“王专家,谢谢,真是太谢谢您了!”
“是啊!您简直就是华佗再世,医术超神啊!”
“呵呵,你们太抬举我了。”
王辰笑着挥了挥手,又交代了几句,然后就和大主任颜良友一起走出了病房。
两人来到办公室,却发现有个人在等着他们。
确切的说,是在等着王辰。
“老郑?你怎么到我这来了?”
看到郑东山,颜良友笑呵呵的问道。
“我是来找小……王,王专家的?”
郑东山却是面带微笑的看向了王辰。
“哎呦!郑大主任,您可别这么叫,你叫我小王就行了。”王辰笑着说道。
“王医生,是这样,我这里有个病人,诊断是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有些问题,想向你讨教一下。”郑东山一脸诚恳的说道。
“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听到这个诊断,王辰眉头微皱。
这个病他知道,也叫企鹅病。
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共济失调中最多的一种。
发病机理未明,病变主要累及小脑,但脊髓及颅神经也可部分受累。
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在发病初期,就像企鹅一样步履不稳,肢体摇晃,慢慢发展为语言不清,喝水返呛,吞咽困难,最后全身衰竭,逐渐失去意识。这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为十几万分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公认的不治之症。
有数据显示,在M国有大约15万“企鹅病”患者。
目前全世界都在研究发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仍然没有明显进展,被认为是不治之症。
在华夏可能更多了,发病率差不多。
目前国内甚至全世界都没有关于治疗好这个病的报道。
属于不治之症。
“对,就是这个病,我在此之前也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始终没有什么进展。你在神经外这方面的造诣那么高,所以,我想请教一下,看你对于这个企鹅病有什么建议吗?”郑东山一副谦虚请教的模样。
“我需要先看一下患者的情况。”王辰说道。
毕竟同一种病,每个病人的表现都是不尽相同的。
很快,王辰和郑东山等几人就来到了神经外科的病房内,王辰看了看患者,这个患者是一个年轻的姑娘。
沈梦雅,25岁,家族遗传性的“企鹅病”患者,这个疾病,让她饱受病痛折磨,痛不欲生。
在几年前,这姑娘还可以独立行走,和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她说话开始变得含糊不清,甚至无法站立,每天只能躺在床上,都无力坐起。
可怜天下父母心。
对于沈梦雅的父母来说,他们只希望孩子像正常人一样健康地活着,其他的,已经不会再奢望了。
“我不奢求她将来能有什么傲人的成就,我只是希望她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吃饭,生活,就可以了。”患者的妈妈抹着眼泪说道。
然而,在他们的家族里,目前活着的人里面,这个沈梦雅是第7个患这种病的人,她的奶奶、姑姑、两个表姐、一个表哥、一个表弟,都有着同样的遭遇和病症。
而她的叔叔早年因为这种罕见病的并发症不幸去世。
这些年来,患者一家人H国、M国、Y国等多个国家,找遍了名医专家,不远万里,去国外寻医问药,但得到的回答确实一致的,目前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治疗这种疾病。
沈梦雅现在病情严重,就只能在协合神经外科继续住院一段时间。
患者家属几乎已经绝望的想要放弃了,这次来,只是想让患者减轻一些痛苦。
他们看到郑大教书带着一个年轻的穿着白大褂的医生进来了,以为是郑东山带的学生,所以,也就没当回事儿。
然而,当看到郑东山把患者的检查资料递交给王辰时的态度时,这对父母却有点儿意外。
这也不像是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啊,反而像是颠倒了过来。
王辰看着手头里的检查资料,从核磁共振看,患者的小脑、脑干严重萎缩,相应蛛网膜下腔明显增大,像巨大的蛛网膜囊肿。
看完这个情况之后,王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因为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小脑、脑干严重萎缩,相应蛛网膜下腔明显增大,像巨大的蛛网膜囊肿,因为这些东西开始压迫神经血管,同时导致脑部的一部分血管无法正常供血,导致患者出现脑障碍,导致全身瘫痪,无法行走,无法说话等情况。
“王专家,你有什么想法吗?”郑东山问道。
此时,神外的几个主治医生和患者家属,这些人都是纷纷看向王辰,等待着他的话。
“我对企鹅病,倒是知道一点,对于这个患者,目前倒是有个方案,我认为是值得一试,说不定可以减轻患者症状的办法,我不敢保证说能治愈,但是我觉得它也许是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王辰淡淡的说道。
“什么方案,赶快说出说吧?”郑东山急声说道。
“现在患者的情况既然是表现为小脑、脑干和脊髓的萎缩,我们可以尝试解除这些结构的压迫,同时进行带血蒂的肌瓣移植增加这些解剖结构的血液供给,补充营养,来改善症状。不过由于国内外没有这种治疗先例,是否有效还不能确定。”王辰如实回答道。
听了王辰这个方案,郑东山有些不解,便询问道:“王医生,您说的尝试解除这些结构的压迫,同时进行带血蒂的肌瓣移植增加这些解剖结构的血液供给,补充营养。那应该如何解除结构压迫呢?”郑东昌问道。.
(https://www.bsl88.cc/xs/3394951/10941884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