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免费阅读 > 第726章:大明官员体系变法

第726章:大明官员体系变法


  朱元璋听到这里,其实已经有些心动的感觉了。

  不过还是问道:“大孙可是想过,如果官员太多,也不见得能够真的把百姓的事情办好。”

  “比如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原本一人负责就可以,现在突然几人都在负责同样的事情,其中如若有一人不愿,那么这事情则必然会造成拖延。”

  “况且人多了,怕担责的人也会更多,许多人会将此事推脱至于别人的身上。”

  “对于百姓来说,章程将会变得更加复杂,一个衙门可以解决的事情,现在要跑几个衙门,还不见得能够解决。”

  朱元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英发现老爷子果然是敏锐,一下子就正中其中要害。

  这样的懒政行为,在后世可最为常见了,也是最普遍的行为。

  朱英回道:“爷爷说的这些,是很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问题,因此就不去做。”

  “没有完全的体系,现在的体系同样有着许多的缺陷,孙儿所设计的这套,从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将现在官员所负责的政务细致化,章程化,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说,就等同于稀释了官员的权力。”

  朱元璋问道;“那你说说,如何细致化。”

  朱元璋兴趣上来了,倒不是说他非常认可大孙的想法,而是这句稀释官员权力,正中了朱元璋的心。

  对于官员,或者说大部分的官员,不管是朝堂还是地方,朱元璋都严重缺乏好感。

  他总觉得,大部分官员一个个都像是蛀虫那般,不断的啃食大明王朝。

  这也是朱元璋先前杀起贪官来,没有丝毫手软的缘故。

  朱英心下思索了一番后回道:“以礼部举例,目前礼部总负责的事务很多,在人员上却差别极大。”

  “譬如礼部主客清吏司,掌控我大明外交之事宜,然而现在仅仅只是在我大理寺便有十数之常驻外使,如今我大明海运昌隆,万国来明,于外交之事上,礼部主客清吏司仅不过是六人主持。”

  “如若遇派遣使臣之事,还需朝廷另外安排人员,这其中涉及到的语言,沟通,习俗等各方面的问题,又要从零学起。”

  “孙儿觉得,如今牵连万国,日后于外交之事上,则必然极其重要,因此可将外交事宜单独列出,每一国有专门人员进行对接,及时了解属国之消息,他国之往来,互通有无。”

  “现如今,教育是我大明之重,大明未来的发展,是建立在人才的基础上,如若我大明人才够多,那在各行各业,定然可以蓬勃兴盛。”

  “亦如户部之赋税,户籍,俸饷,田地等,均由一部之主持,其中但凡有贪污之现象,查探起来尤为困难。”

  “这些所负责之事,完全可以进行拆分,单立一部,再立总管。”

  “如此细化之后,六部权力将会得到极大的稀释,各部各行其事,无有推脱,则再无宰相之忧,我大明皇权将会得到更高程度上的集中,后世子嗣也无须去担忧出现权臣之事。”

  朱元璋本身对于制度就很擅长,听完大孙的话后,立即就感觉到可行性非常之高。

  这就相当于变法了,还是大法。

  “此事推行,动荡朝野上下,不可大刀阔斧,当徐徐图之。”

  “其中人员的选定,也是个问题,总不能框架搭好了,全都空缺了吧。”

  “咱觉得可以一步步来,大孙你先选着人,有合适的,就把职责进行划分,然后确立衙门总领事宜,尽力做到不劳民伤财,动摇根基。”

  自古以来,变法向来鲜血流淌,朱元璋对于变法之事,倒不觉得有太大的阻力。

  现在的大明,也没有什么能够阻碍爷孙俩的大臣。

  有那不听话的,直接拖出去砍了就是。

  爷孙俩谈论间,这事就这么直接给定了下来。

  这就是皇权的好处了,根本不需要太过于在乎别人的意见,一言而行。

  朱英得到老爷子的认可,心里也放下心来。

  其实把后世的体系搬到如今的大明来,朱英心里也有些不确定是否靠谱,但总感觉比现在的大明官员体系要好吧。

  现在的官,负责的政务内容太繁杂了,一来是权力太大,二来事务缠身,不是大才还真就很多事情都搞不好。

  事实证明,只要不是彻彻底底的文盲,其实在当官上面,不一定要太多的学问才能干好。

  只要心里是真正为百姓办事,一般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

  翰林院。

  这里曾经是天下文人最为向往的地方,可现在随着大明的繁荣,理因更加兴盛的翰林院,却显得有几分荒凉。

  “自从太孙介入朝堂之始,我翰林院越发不受重视,如今已然没有多少学士,再能由此而入仕途。”

  “谁说不是呢,吏部受到太孙变法,已不再从翰林请官,如今想要入仕,注重基层锻炼,我等已然年岁大矣,这身子骨,哪里还可下乡奔波。”

  “徒之奈何,诸位也就知足吧,至少在这翰林院中就任,朝廷可没少给俸禄,比先前倒是生活舒适了不少。”

  “唉,我等寒窗苦读数十载,又岂是为了这区区几口饱饭,心中抱负难以施展,每日不过修书撰史,实在是...唉。”

  “太孙变法,如今翰林院这养才储望之所,已然是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啊!”

  翰林院的大堂里,十多翰林聚在一起谈论,都感叹如今的失落。

  原先翰林院地位很高,哪怕是各部尚书见了,那也要客气三分。

  只因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

  除开修书撰史外,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诸多事宜,地位清贵,极其容易成为朝廷重臣。

  可如今,首先是吏部上。

  除开皇权钦点,现在的官员要按照新的规矩从基层干起。

  哪怕是今科状元,也要先行到地方锻炼,还非是主官,得从县丞开始干。

  有了政绩,且要满两年红线,才可由吏部考校,再次提拔。

  从翰林院直接过渡到朝廷重臣这个路子,现在已经是被锁死了。

  这也导致翰林院的地位不断下降。

  其中最关键的是建言献策。

  以前翰林院的学士们,完全可以就朝会上谈论议事,提出自己的政治谏言,只要得到陛下的认可,从官轻而易举。

  现在朝会都已经是三日一开,而太孙下放权力,诸多事宜由各部自行解决,只有无法解决之事,才放在朝廷议论。

  哪能有那般多解决不了之事,如今谁解决不了,就要承担责任,影响政绩升迁。

  一旦在朝会上提出,首先面对的就是陛下的训斥。

  别的不说,一个无能的名头就落了下来。

  至于弹劾,现在可不是张口一说就行了。

  瞎说可是要受诽谤之罪。

  弹劾的章程,是需要足够的证据,然后上交都察院审查,最后才能到陛下那里。

  “倘若不能入仕,难道对尔等来说,学问就没有半点用处了吗。”

  一道略带低沉的声音从外传入大堂之中。

  众人面色微怒,随即突然又转变回去。

  那熟悉的声音,让他们知道了来人是谁。

  随着脚步声的缓慢响起,一老者走了过来。

  “刘老。”

  “老师。”

  “三吾先生。”

  众人看见刘三吾,纷纷躬身作揖行礼。

  刘三吾冷哼一声,直接朝着中间的座位走过去。

  那里一直空着的,大堂虽有些拥挤,但却无人坐那里。

  坐下后,刘三吾训斥道:“千里当官只为财,你看看你们一个个的,现在都变成了什么样子。”

  “翰林院是做学问的地方,倘若朝廷暂且没有安排,把你自己的学问做好,等到机会自然能更好的为国效力,为民操劳。”

  听着这番训斥,众人皆是低头惭愧。

  看着大家醒悟的样子,刘三吾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这才不急不慢的说道:“昨日太孙殿下召老夫去了坤宁宫,谈论了关于大明教育的问题。”

  “洪武三十一年科考,取消对秀才功名的限制,按照标准答案考卷,如今统计出来,有三十余万考试过甲等分数,得秀才功名。”

  听到这话,众人不置可否。

  他们负责科举,自然早知道出了三十万秀才,但没有当回事。

  因为这秀才水分太大了,那些考卷上的题目,在翰林院的学士们看来,当真是简单。

  考卷里四书五经大幅减少,连最重要的策论都被大量削减,反而是加入了算术题。

  关键的是,秀才功名没了特权,等于是把秀才这个名头给废掉了。

  刘三吾也没在意,继续说道:“这些秀才,大部分都是要进入到衙门里办事的,只是他们的水准,还是有待提高,可当个吏员,自然无有多大影响。”

  “为了更好的提高他们的学问,达到为国效力的程度,太孙殿下指出要更进一步的深修造化,提出了创办大学的想法。”

  “所谓大学,便是如国子监的学府,但只对秀才进行招募,学期三年,分专业方向。”

  听到专业方向,众人有些迷糊。

  下首一学士问道:“老师,何为专业方向。”

  刘三吾看了自己那徒弟一眼,解释道:“人之精力有限,普通人学一道,则足以耗费半生,所谓专一而精,如今朝廷更需要更细致化的人才。”

  “如律法,制船,火器,商贸,外交,邸报,修史,等等。”

  “学子于大学结业之后,自可进入到对应的衙门为国效力。”

  “开办大学,传播学问,正是如今太孙殿下极为重视之处,明日朝会将成立教育部,老朽不才,得太孙殿下看重,为教育部第一任尚书,总管大明境内学堂,教育诸多事宜。”

  说到这里,刘三吾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睛,刹那间变得明亮了起来。

  昨日他被太孙召入宫廷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忐忑。

  后来听到成立教育部之事,沉寂已久的心脏,跳动得有些剧烈。

  刘三吾今年已经八十有七了。

  在前几年,太孙掌权后,刘三吾看到大明的逐渐升起的繁华,就感觉到自己跟不上时代。

  乞骸骨又被陛下拒绝,也就一直住在京师。

  平日里散散步,读读书,心态也逐渐平稳下来。

  却没想到,在这临入土之际,还能得到太孙重任。

  “恭喜刘尚书。”

  众多翰林学士闻言,精神振奋。

  这教育二字,一听即懂。

  如今单独成部,亦如六部之外第七部,人员匮乏之际,他们都有机会入仕了。

  很明显,今日刘三吾过来,就是招人来着。

  “同喜同喜,如今部内缺人,章程未立,诸位可愿与我共向朝廷效力。”刘三吾笑着问道。

  众人大喜,皆言:“愿为朝廷效劳。”

  .....

  除开教育部外,朱英还成立了外交部。

  至于外交部的尚书,朱英选择了周荣亮。

  周荣亮也就是前往撒马尔罕,被帖木儿扣押的大明使臣。

  后来奥斯曼帝国跟帖木儿开战,除开奥斯曼的使臣外,周荣亮也就被放了回来。

  周荣亮先前朱英没有见过。

  查了下户籍文册,才知道这人擅长多种语言,为人正直刚烈。

  且出使帖木儿回来,更是增添了不少丰富经历。

  当今能与大明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帖木儿了,让他来干这个外交部尚书,显然是很不错的选择。

  次日朝会上,朱元璋直接宣布了成立外交部,教育部的事情。

  任命刘三吾为第一任教育部尚书。

  任命周荣亮为第一任外交部尚书。

  虽说有些突兀,不过朝臣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朝廷制度这块就是朱元璋的一言堂,现在多了两尚书,好像也没啥区别。

  不过有政治嗅觉敏锐的官员,已经发现了个中不同。

  不过更多的人在乎的是新出来的官位。

  尚书的下边,可是有左右侍郎,员外郎,管事,主事等等。

  这还只是朝堂内的,地方上肯定也要开衙门,这意味着大量的官位。


  (https://www.bsl88.cc/xs/3373091/75995985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