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处置集体访
黄卫平在这位美女领导面前有些紧张,忙解释道:“老问题了,常年上访,政策不松动解决不了。可现在市里有政策了,但很笼统,还加了一句,各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实施细则,又把这个复杂的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踢给了各区。
我们区呢?呵呵,到现在没个动静,没有实施细则就等于是不放开嘛。所以村民就来闹,我们没别的办法,只能劝。”
萧锋说:“那还是先要把人带走,回街道再谈!”
“他们非要见领导嘛!”黄卫平望着王熙媛,无奈地叹息。
“走,过去看看!”王熙媛迈步走了过去。
“主任留步。”萧锋叫住她,又指着黄卫平说,“你讲讲来龙去脉,让领导先了解清楚状况。”
前文说过,新安市是个缺水的城市,最近的河流离此有几百公里。一个一干多万人口的城市,饮用水资源匮乏,不得不通过兴建水库来解决。
而遇龙水库是特区排名第四的水库,集水面积12平方公里。水库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几乎全靠当时农民的义务劳动,如今遇龙水库东岸和北岸是另外一个街道的,南岸和西岸是龙翔街道的,因此,大运会主场馆、篮球馆在龙翔街道,而游泳馆、大运村等其他建筑在另一街道。
当年,为建设水库,当地农民无私地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特别是因为修建水库而移民的百姓,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当年的历史奉献。
而遇龙社区的这些上访群众,正是当年水库移民中的极小一部分。
新世纪初以来,新安人口急剧膨胀,工业迅猛发展,导致饮用水紧缺,于是遇龙水库不得不进行大面积扩容,虽然主要是在另一个街道,但龙翔街道这边也扩容了一部分,于是,刚移民到水库不远处的村民不得不再一次移民。
移民的时候,恰逢新安市宣布全面城市化,大规模地将集体用地、自留地转为国有士地,政府专门给村民划拨了士地,答应每家每户可自建住房,也就是一户一栋。前文中,黄昌盛家的情况就属于这种一户一栋的情况。
然而,前面几届政府废止了一户一栋政策,移民的38多家村民由政府统一建房,俗称统建楼。
推行一户一栋政策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移民都建得起房,所以政府同意给每家建了一间单层平顶房。这样统一、仓促修建的房屋,可想而知质量是不过关的,不到两年,八成的房屋出现漏水或者墙体开裂,经质检部门鉴定,被认定为危房,需要拆除重建,同时,政府与村民签订了补偿协议。
但是,仍然有19户村民因为经济困难而没有拆除重建,导致17栋已经批准过的宅基地没有建房。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加上人口的迅速增长,孩子大了、结婚了,要另立门户,一户一栋无法满足居住需求,有条件的村民就加建了数层;而当年条件不好的村民,经过这些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有钱建房时,政策却又不允许了,被认定为违法建筑。
这些水库移民,想要依据最初规定修建、改建住房,却因为政策调整不能再建,偷偷摸摸地建了,被定性为违法建筑。同时,已经建好的房子,当初政府答应办房产证,现在也因为政策改变而无法办理。
今年7月份,《新安市原村民非商品住宅建设暂行办法》正式印发实施,官方承认了“一户一栋”政策,但是龙田区到现在都没有出台实施细则,所以也就没有放开这条政策。
也就是说,移民群众的房子依然被认定为违建,且不能自建房屋。
本来,移民群众已经两年没闹了,结果政策突然调整,市政府放开了一户一栋政策,移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开始到处反映、投诉,要求自建房,无果后,一直上访,到最后终于闹到了区政府。
情况确实复杂,这就是新安特色:历史遗留问题。
王熙媛来到了上访群众跟前,神色温和地问:“我是龙翔街道主任王熙媛,你们谁是负责人?”
村民们看到是一位年轻貌美、气质高雅的女领导,态度又是那么温柔,不禁都呆住了,那些年轻些的村民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甚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一时忘了来这里是干嘛的了。
村民都在暗暗称奇,街道办怎么还有这么漂亮的领导?与此同时,有了亲近感,敌对的情绪瞬间就瓦解了。
结果,无人回答。
“没有负责人的话,你们就选五个代表出来说话,其他人立即回去。你们围堵区政府门口,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会把问题搞复杂化了,再这样下去,派出所要抓人的。”
一番话说下来,不少人已经打了退堂鼓,想撤走,正在这时,一个中年秃头男子瓮声瓮气地说:“王主任,不是我们不信你,你虽然很漂亮,可这个事情,你没有那个能力,你解决不了。”
区里没有给实施细则或者说不开这个口子,街道当然解决不了。
“你们都是大忽悠!”前排有个村民挥了挥拳头,他们又开始轻视这个女流之辈了!
接着情况急转直下,有个五十岁的大叔喊道:“骗子!骗子!你们都是骗子!政府养了一窝骗子!”
(https://www.bsl88.cc/xs/3329810/10953393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