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话事人大结局 > 第227章 众生百相

第227章 众生百相


公堂审案格局是这样的,主官坐在最里面的公案后面,下首旁边有值堂刑房书吏,然后再往下两边是皂班衙役。

    至于原告或者被告,如果是普通百姓连公堂都进不得,只能在门槛外月台上;但有一定身份的人,则能进门站着。

    所以此时此刻,林大官人和申二爷都在府衙大堂的门里面站着。

    而到场的两个原告,陆家管事陆其耀、校书公所总管徐元景则在公案前方。

    从外面甬道上传来喧哗声音时,距离门口近的林泰来和申二爷两位,肯定比最里面知府先听清楚。

    林泰来仿佛听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脸色大变,扭头就对朱知府催促道:“判!快判!”

    这时候,有个想巴结林泰来的小吏,飞快的跑了过来,大踏步跨上了台阶。

    然后站在门槛外对林泰来叫道:“祝贺林解元!张四维他.”

    但那人才说了个名字,林泰来便已经挥出一记铁拳,直接把人击飞了。

    “肃静!谁敢大呼小叫扰乱公堂?”林大官人像个门神一样站在门槛,威风凛凛的吼道。

    朱知府停住了准备在判决书签押的笔,很敏锐的感觉到有一丝丝不对劲。

    但有的时候,历史大势所趋便如大江浩浩汤汤,纵然有霸王之勇也阻挡不住。

    转眼间又有五六个人来到大堂外,就连朱知府的私人幕僚钱师爷也惊慌的跑了过来。

    并扯着嗓子对着大堂里面大喊:“张凤磐死了!张凤磐死了!”

    钱师爷还怕喊“病故”的话,里面知府听不清,直接很无礼的喊出“死了”。

    朱知府终于听明白了是什么消息,这是自家师爷喊出来的,也假不了。

    他手腕颤抖了几下,手里的笔直接掉落在了地上,这判决书是没法签了。

    林大官人竭尽全力,也未能阻止消息传进大堂。

    他空有一身武功,此时也只能闭目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也许是自己太贪心了,临时起意的想在判决书上最后坑知府一次。

    但很可惜,不可能每个坑都能挖成功的,在同一个人身上薅羊毛总会有极限的。

    官方邸报上明明白白写着张四维病故,消息确证无误后,被林大官人定性为“张四维爪牙黑据点”的府衙瞬间就炸锅了。

    韩同知、张通判两个“张四维爪牙”根本坐不稳了,一起往大堂赶。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天塌了以后还能干什么,但下意识的先去找知府这个高个子。

    两人还没走进大堂,他们就听到了“哈哈哈哈”的嚣张大笑声音。

    “真乃小人得志!”两人心里一起大骂林泰来。

    但除了心里大骂,似乎已经对林泰来没有任何办法了。

    两人站在大堂门口,向里面看去,那位胆敢站在府衙大堂当中放肆大笑的好汉不是别人,正是.申府二爷。

    林泰来看了眼申用嘉,你申二爷老老实实站在旁边当背景龙套就行了,突然这样大笑不觉得很突兀吗,而且还严重干扰别人表演。

    等申二爷收起了笑声后,林泰来就朝向朱知府,准备说话。

    但申二爷却一把推开了林泰来,大步走到公案前方。

    又当着朱知府的面,伸手就将公案上堆叠的案卷抓了起来。

    然后三下五除二,把案卷全部撕得粉碎,狠狠的丢在了地上。

    在世人眼里怂了有一段时间的申二爷冷不丁就嚣张了起来,把公堂里众人都看呆了。

    其实申二爷这个行为,对主审官而言就是莫大的羞辱,朱知府暴怒道:“你竟敢毁损官府刑名案卷,罪不可赦!”

    申二爷没理睬朱知府,转身就走到今天到场的两个原告之一陆其耀身前,直接左右开弓,两个耳光扇了上去。

    这耳光打得很突然,陆其耀都没有来得及躲开,结结实实的挨了两下,下意识捂住了脸。

    申二爷一边揉着手掌,一边斥道:“只是收了你们陆家四个店铺,赔偿横塘镇纵火损失,这很多吗?

    听说伱们陆家在苏州还有十几处店铺,能留给你们就是看在乡亲脸面了,别踏马的不知足!    四处重要,还是十几处重要?劝你们陆家的人用用你们的猪脑,仔细掂量好轻重!”

    陆其耀回过神来后,捂着脸叫道:“撤诉!我们撤诉!不告了!”

    申二爷再次转身朝向校书公所总管徐元景,同样一个大嘴巴子抽了上去。

    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的徐总管其实能躲开,但还是没动,同样结结实实的挨了一下。

    “滚!”对徐家申二爷就完全不讲理了,直接就骂:“如果你们徐家的傻叉们觉得申府和更新社可以随意冒犯,那就割席断交!

    我倒要看看,过了今年后,虎丘徐家还能不能存在!    别以为我申家祖先曾寄于徐家篱下,现在就一定要念这个香火情!”

    徐总管连忙也叫道:“我也撤诉!撤诉了!”

    申二爷又扔下了徐总管,睥睨四周说:“还有谁?还有谁?”

    没有人回应,申二爷踩着地上被撕碎的卷宗,又看向朱知府说:

    “既然原告都撤诉了,那么卷宗也没用了,留着也无用,正好注销掉!”

    被推开的林泰来:“.”

    当惯了主角,猛然被抢戏,变成了配角,心情有点尴尬。

    高长江凑了过来,低声道:“这申二爷竟然比坐馆你还嚣张,我实在看不下去!”

    沦为配角的林泰来无聊的抱着胳膊,吐槽说:“谁让他有个好爹。”

    高长江很细致的分析说:“申二爷的嚣张方式实在太不讲理了,毫无道理可言,简直就是纯粹的发泄情绪,技术含量很低。”

    林泰来却说:“其实我们这位盟主的演技还是有进步的,起码学会了瞪眼,还有情绪爆发,不再是面瘫了。”

    然后林泰来又叹道:“其实他今天情绪爆发也可以理解,毕竟他最近一直很压抑。”

    内阁制度刚草创的时候,阁臣之间其实区别不是很大,名义上的首辅与其他大学士相比也就是排位顺序比较靠前。

    但自从正德朝的杨廷和之后,首辅与群辅之间的差距就越拉越大,内阁政治上进入了强势首辅的时代。

    所以如果张四维回朝重当首辅,而申时行从首辅退到普通大学士,那权力缩小的不是一点半点。

    折射到申府二公子身上,那落差肯定也不是一般的大,可想而知申二心理压力也不会小。

    更别说这段时间,申二爷总感觉外人都在议论自己是怂逼,还没有林泰来有英雄气概。

    所以现在必须狠狠嚣张一下,让全城人都知道,申府二爷仍然是申府二爷!    教训完了知府后,申二爷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往外走。

    但路过林泰来身边时,他拍了拍林泰来的肩膀,淡淡的开口道:“我作为盟主,已经帮你把案子摆平了,你不用再担心了。

    还有,以后你做事要多多注意影响,不要总是闹到公堂上啊。”

    林泰来:“.”

    申二爷勉励完盟友,继续往外走。

    林泰来却叫住了申二爷,质疑道:“你这就要走?”

    “还有什么事情?”申二爷不明所以。

    林泰来说:“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有明确的利益目标,不是单纯的为爽而爽。

    如今你在府衙爽完了,但真正的目标呢?到手的新增收益呢?”

    申二爷陷入了迷茫,这都是什么意思?    林泰来举了个具体例子:“比如我们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就是让府衙把济农仓让出来。

    现在济农仓还在府衙手里,你这就要走?你为何不去劝说知府,把济农仓要过来?”

    申二爷向公堂里面看了一眼,冷哼道:“你这是为难我申二爷,朱太守肯定不给。”

    林泰来便叹道:“关键时刻,还是要我出面啊。我这就去里面,把朱太守劝服了。”

    正在这时,“捉拿”林泰来到府衙的那位年把总,带着一帮军士出现在大堂外。

    林泰来紧紧盯着年把总,难不成还想狗急跳墙?    年把总脸上挤出了一点讨好笑容,招呼说着说:    “林解元!我刚才去了府衙粮科,将苏州城两县济农仓今年的账册和钤印都抢了过来!    如今将东西交给林解元你,再请林解元转交给县衙。

    另外在两县济农仓那里,我也安排了军兵,去济农仓守着,保证只听大官人您的号令!”

    林泰来:“.”

    这年把总也是个人才,自己还琢磨着威逼利诱朱知府,把济农仓放归县衙管辖,而年把总已经用最简单粗暴的实际行动,把事情都办齐活了。

    “府衙粮科肯把账册钤印给你?”林大官人还是很狐疑的说。

    年把总机智的说:“我到了那里就说,我是为了林解元来办事的!他们自然就配合了。”

    这也算是投机取巧了,如果没有林大官人的名头,即便是被官兵包围,府衙粮科不可能如此痛快的把东西都交出来。

    其实作为一名武官,在别的衙门里这么动粗乱来,肯定要承担了很大风险的。

    但年把总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只要林泰来这样从府衙走出去,自己这个张四维爪牙的帽子就摘不掉了。

    他所要办的,就是在府衙这个区域内,尽快做一件能让林泰来原谅自己的事情。

    于是年把总就想到了,让林大官人惦记了很久的济农仓。

    果然听到林泰来说:“这些账册和钤印干系重大,我拿着也不放心,你们官兵继续帮忙护送我。”

    年把总这才松了口气,今天真是险些坠入深渊,所幸自己果断,又重新爬了出来。

    林大官人拿着账册和相关钤印,从府衙出来后,先去了长洲县县衙。

    见到袁宏道后,林泰来直接说:“障碍都扫平,三江口疏浚工程可以立项了。”

    袁宏道看了看本县济农仓账册和钤印,喜悦的说:“甚好!我连三江口吊古的文章都写好了,就等开工和竣工了。”

    资金到位,工程上马,以后他这个县尊就是最大受益人之一,焉能不喜。

    虽然他没有借此捞钱的想法,但能借助工程留名后世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林泰来又道:“为了防止府衙再把济农仓夺回去,关于济农仓的管理问题,在下还有一些想法,要与县尊商议。”

    袁宏道疑惑的说:“你又有什么想法?工程都可以让你做,此外还有什么?”

    林泰来答道:“在下考证过,当初宣德朝,江南各县开始修建济农仓的时候,采取的是官民共管制度。

    仓储出纳,皆由官府和本地士绅、里老代表共同监管。

    只是到了后来,官府逐渐强势,济农仓就变成了完全由官府管理调度,本地绅民无从插手。”

    袁宏道虽然对做官和政务不很上心,但绝对是聪明人,立刻就听出了林泰来的意思。

    便主动问道:“你想恢复旧制?”

    林泰来说:“遵循先例,名正言顺,有何不可?”

    在大明朝官场有一个规则,遇到不知如何抉择的政务,往往就看有没有先例,有先例就按照先例办。

    只要有先例,就是一种天然的政治正确。

    袁宏道迟疑着说:“可是还有个问题。”

    然后林泰来又赶紧说:“还能有什么问题?济农仓恢复官民共管,这肯定也是县尊的醒目政绩,必将被本地万民感念!”

    袁宏道无奈的说:“本县的意思是,你又不是长洲县的县民,就算官民共管,也轮不到你来插手。”

    林泰来只能说:“可以先把事情定下,人选问题慢慢考虑。”

    袁宏道又问道:“两县同城一体,很多制度往往也要同步。所以关于吴县那边,你不与邓县尊商议过?”

    林泰来果断的回答说:“不用跟他商议!我这个人在苏州城官场只认袁县尊!”

    “对了,还有另一件事。”袁宏道转而又说:“吴江县派了人来县衙抗议,说根据古书考证,三江口应该在吴江境内,并不在长洲县。”

    林大官人毫不在乎的答道:“古书上记载的又怎样?他们吴江县的声量,比得上县尊您和我们更新社吗?    我们说古三江口在长洲县,那么它就是在长洲县。”

     今天状态完全不行啊,又是为了更新硬写,希望明天转好点。

               (本章完)


  (https://www.bsl88.cc/xs/3327445/1111090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