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免费 > 第20章 自己曾是农民。

第20章 自己曾是农民。


第20章  自己曾是农民。

        【朱棣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重新将南北联合起来,决定强行将政治中心移到了北方即北平。】

        【这一举措强有力的打破了南北之间的间隙,想要官场更进一步就必须去北方,而北方在朱棣做藩王时期已经对朱棣颇有信赖。】

        【迁都后的北方,是历史上仅有的对华北掌控力度一绝的时代。】

        【在发展新的京城方面,朱棣的推动人口迁移的策略起到了很大的功效,人口中心从南方逐渐移到了中间靠北方,极大的加快了华夏南北统一的节奏,避免了再度陷入长期南北分裂的局面。】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的面色依旧深沉,却是走到了朱棣身旁按住了他的肩膀:“你做的很不错。”

        “儿臣也是大明之人,自当为我大明竭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朱棣听了表扬顿时昂首挺胸,中气十足的回应道。

        毕竟从小到大,能被朱元璋夸一次是真的很不容易。

        ——

        永乐十六年。

        朱棣脸上满是骄傲,却也没有自满,反而对身旁的太子太孙嘱咐道:“移民交流是南北融合的基础,南北融合是我大明盛世的基础,尔等千万不可忘!”

        左右两人纷纷应声:“诺!”

        ——

        秦朝。

        嬴政已经开始将六国遗民,或者说绝大部分的原六国子民与他大秦带入到明朝,竟发现自己眼下的情况和大明相差无几,明明已经大统一了,可民众却不能彼此谅解。

        毕竟是刚刚战乱过后,他能理解,也没打算怎么样,只是想用时间去消磨仇恨,让民族融合,如今看来,倘若不采取一些手段,这恐怕会是大秦日后最大的隐患。

        【除了北平是朱棣的大本营外,他还有其他的考虑,即藩王和边疆。】

        大殿内兄友弟恭其乐融融的氛围顿时有些冷清,刚刚还夸赞朱棣的兄弟们意味不明的看向了朱棣。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朱棣还是咬咬牙开口了,虽然他不知未来自己如何。

        但总归是要念兄弟情份的,随即开口道:“虽然是我不对,但我削藩肯定不会像建文帝那番,咱们兄弟多年我岂能不念这份旧情!”

        得亏有了他那个好侄儿做对比,让他这番话说到贼有底气。

        一众皇子也纷纷对视一眼,他们也都清楚,削藩是必然的,今天不削明天削,早点削,也省的他们兄弟互相猜忌,大家都好。

        他们要的也不多,无非就是面子和生活,军权反倒是无所谓,能够平稳才是重中之重。

        朱元璋看都没看一眼自家儿子的小打小闹,眼下还是上不了台面的,他在思考藩王和守边与迁都的关系。

        他之所以将各个子孙都设立藩王除了让朱家兴旺外,最主要的还是守卫中央,守卫皇室,这一点早在三大藩王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朱元璋封了三大赛王,镇守边关,而朱棣登基后自己来到了边关,既能削藩。同时还保证了边关的防守维持原状,避免了宋朝的旧事重蹈覆辙。

        <div  class="contentadv">        【明初,朱元璋虽然覆灭了元朝,却没能一网打尽,仍有不少元人在北方时常南下扰乱民生,威胁着明朝的统治。】

        【为此,朱元璋结合古往今来的史实,决定采取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结合制度,由官府治理百姓,而藩王负责军事,拱卫朝廷。】

        【这样就不会出现地方政府听调不听宣,地方军队起义造反的现象,二者相互制衡,又彼此约束,极大的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

        【他先后分封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九大塞王,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北的漠北边防线上。而这些塞王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陆续继承边防重地,成功驻守边关,外敌无一能进犯大明内部。】

        【洪武二十年开始,朱元璋也让皇子们逐渐开始接替前往边塞,让他们尽快熟悉边塞的军队体系。】

        ——

        唐朝,武德九年。

        李建成不由得将自己当初的情况和朱元璋对比,他起步之初也确实能力有限,需要李世民去给自己四处征战,可如果自己也将李世民封到边疆.

        不行,万万不可,他很快从幻想中清醒。

        朱元璋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那些塞王没有造反之心,且只有军权。可李世民什么能力他自己再清楚不过,还不如放在自己身前,方便哪天彻底解决隐患。

        【朱棣登基后自然也清楚要削藩,可他自己就算藩王出身,也清楚藩王的作用,他对削藩定了的基调是能削,但不能动边防的藩王!】

        【可边塞终归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军事基地,怎能全权交给藩王?那派出将领?万一出现唐朝藩镇之乱该如何是好?】

        【没法子了,自己上就是朱棣为大明交出的答卷,帝王亲自坐镇北方,武将齐聚于此,很难一家独大,文官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危,也不会刻意去打压武将,双方的争斗在无形中被限制在了一个范围当中,即要保证边关防守!】

        【皇帝在,皇陵在,朝廷众臣乃至他们的家眷无一例外都在北方,都在边疆,一旦斗争到影响边关,倒霉的只能是自己,没有人会对自己的安危视而不见,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却也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眼中已然没了玩笑的神色,:“藩镇之乱,是藩地,也是镇,看来边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啊!军队都已经是地方的私家军了!”

        魏征再度不怕死的上奏道:“陛下,恐怕不止如此,地方可完全把控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怕是只知地方不知朝廷了。”

        李世民的脸皮不由得抽动了一下,只能心里劝自己“他是魏征,一贯如此,不必动怒,说到也不无道理,可就是让人大动肝火啊!”

        【历史证明了朱棣迁都的正确性。】

        【直到明朝灭亡共276年,北平从未像唐朝一样六次陷落,乃至到了最后,明朝也是被农民起义灭亡的,外族不得踏入半步。】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所有人的心咚咚的跳着,大殿里有一种无名的怒火,是朱元璋的,他平静的声音充斥整个大殿:“原来是农民起义啊,巧了,我也是农民。”

        所有人都听出来那平静的背后有多么的波涛汹涌,朱元璋自己就曾是农民,差点被饿死。

        他很清楚农民有多么的温驯,除非真的连一口饭都吃不上,他们才会迸发出无敌的力量,可未来的大明居然成了他这个老祖宗曾经最痛恨的了吗?

        官员、地主、豪绅,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心中的血逐渐冷了下来。


  (https://www.bsl88.cc/xs/3318667/11593383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