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在线 > 第101章 这个聪慧的小子日后竟能出这等的荒

第101章 这个聪慧的小子日后竟能出这等的荒


第101章  这个聪慧的小子日后竟能出这等的荒唐之事!

        【你没听错,安禄山在继二地节度使后,李隆基再给了他一地的节度使之职。】

        【安禄山本身能力出众,心思细腻,机敏多变,始终能够做出种种让李隆基安心的表现。】

        【让自己的长子迎娶皇太子之女,进一步加深与李隆基皇族宗室的联系,并且自己始终留守长安,除非皇帝亲自下令,自己绝不会外出长安。】

        【在朝政上,更是时刻恪守种种规矩,但凡军机方面的事情,自己一概不参与、不表态。】

        【这一顿组合拳下来李隆基对安禄山的信任直接来了个超级加倍。】

        【而杨国忠则多次进言安禄山谋反之事,无论出于私心,还是他真的有所察觉安禄山意图不轨,但这个结论无疑是他一生中做的最为正确的一次。

        【只可惜,他一生中多次欺上瞒下都被李隆基信任,而偏偏这次的正义之举,却并没有被李隆基信任,可谓是造化弄人。】

        【于是,安禄山决定以。一:此乃上天助我,如此大好时机,怎能不反?】

        【二:当谋以后动,再观察观察,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三:陛下待我恩重如山,我怎可能起兵谋反?】

        ——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此刻脸色通红,他只觉得神迹似乎在狠狠地扇他自己的脸。

        这种选项需要他选吗?

        这分明是在嘲讽他!

        不对,或者说是在嘲讽李隆基!

        但那也是自己的后人,后人没有教育好,愚蠢到这种地步,他这个先祖自然有很大的责任!

        还能怎么选?

        安禄山那种人会突然间回心转意?

        不再抱有祸心?

        不打算反叛了?

        话本故事里都不敢这么写!

        你说他不打算反了?

        狗都不信!

        倘若李隆基在自己面前,他真想狠狠地扇这个曾孙两巴掌,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做的?

        这真是他李家后人?

        怕不是被调包了吧!

        安禄山的长子娶了皇太子之女又如何?

        这和他自己有什么关系?这种小人一狠心起来,这点联姻关系能束缚住他。

        自己留任长安又如何?

        他可是三地节度使啊!

        再加上自己一直留任长安,积攒下来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你虽然是皇帝,可怎么敢如此疏忽大意?

        换谁来,在长安位居高管,经营多年,去传个消息、靠着三地不断积攒实力很难吗?

        他是明真想把李隆基的脑子给洗一洗,看看是不是锈住了,平时提防自己的亲儿子都提防得那么紧,面面俱到、一应俱全,丝毫意外都没有。

        怎么到了外人这里就和失了智一样,就是想不起来还有个乱臣贼子呢?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声称杨国忠欺上瞒下、把控朝政,国家危在旦夕,以清君侧的名义联合突厥、契丹、室韦等游牧民族共同出兵,号二十万大军,前往长安。】

        【随着消息纷纷传来,李隆基起初还不敢相信,安禄山那么老实一个人怎么可能谋反?足足过了数日,十几批人马纷纷上报安禄山起兵谋反,李隆基才在震惊和自我怀疑当中确认了相信了安禄山造反之事,开始处理反叛问题。】

        【他任命李瑛、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封常情为范阳节度使,共同率领大军讨伐安禄山,平定北方。】

        ——

        唐朝,贞观三年。

        <div  class="contentadv">        军神李靖叹了口气,此时他已经不想说了。

        伱李隆基毕竟是正统,同时又有着诸多要塞可以坚守,为什么不先防守住,等到安禄山粮草耗尽、军心动摇,各地兵马纷纷前来援助之时,再联合大军一举反击呢?

        为什么不能学学你的祖先李世民!

        之前明明还学的有模有样,开元盛世都出来了,后半生怎么就糊涂了呢?

        【李隆基在京城给的兵马只能说不到万余人,因此,高仙芝等人的第一步便是在洛阳募兵,虽然得到的只是长久没有进行府兵制培养的基本无战斗经验的普通百姓,但有总比没有强。】

        【然而质量上的差距确实是硬伤,他们声势浩大,却依旧战败连连,安禄山十二月便攻入了洛阳。】

        【这样的情况下,高仙芝等人决定采用防守战略,坚守潼关,等待时机。】

        【这时候李隆基决定。】

        【一:催促二人尽快出兵。】

        【二:相信身经百战的二人,让他们自行解决。

        【三:听信监军的谗言斩杀二人,重新排派遣新的将军。】

        ——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双目无神的看着前方,明明是这大殿他上朝多年,看了多少遍,可此刻却恍惚的什么都不认识,仿佛极为陌生般。

        这是何处?

        我又是谁?

        此时的李世民感觉自己理解了当初的宋太祖赵匡胤。

        他看到赵光义的种种操作后,想必也得如自己这般心情吧!

        在这种极度混乱的情况下,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用哪一只手选择了第三个选项。

        武周。

        就连这位大名鼎鼎的女帝也是被震惊到了,从最开始的慵懒坐姿到现在的正襟危坐。

        就是为了好好的看看这个年青版的李隆基。

        以前她怎么没看出来,这个聪慧的小子日后竟能出这等的荒唐之事!

        年轻版的李隆基被女帝盯得瑟瑟发抖,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他也完全不明白,晚年的自己是真的贪图享乐,长久不用脑子,所以彻底坏掉了吗?怎么能做出那种选择?

        【高仙芝、封常清等人先是不断战败退守又退守潼关坚守不出,李隆基已然对其不满,随后又发生了一件历史上极为常见的事情,却也是它进一步推动了大唐的衰败。】

        【监军一再逼迫封常青等人,企图勒索其钱财然而二人始终没有同意,丝毫不将其放在心上。】

        【搞钱的计划失败了,监军便极为愤怒,直接向李隆基进谗言,诬告二人不断的贪污军饷、故意战败,疑似有反叛之意。】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隆基居然真的听进去了!随后在潼关将二人阵前斩杀。】


  (https://www.bsl88.cc/xs/3318665/11593375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