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精神力头盔
有了这些虫族的解剖结果之后,方小悦开始研制脑虫精神模仿仪就比较顺利了。
他都不需要工程师来配合,申请了一些电子仪器,零件等等之后,就埋头忙碌了起来。
最终,一台类似于头盔状的脑虫精神模仿仪就研制了出来。
其中的原理就不用多说了,大概就将类脑蛋白形成的凸起移植到头盔的电极上,通过细微电流的刺激,让类脑蛋白凸起产生精神波动。
当然,像这样的生物部件与电子设备混合产物,第一次失败也是属于很正常的事情。
在报废了十多个头盔之后,方小悦终于研究成功了一款头盔。
相对于之前直接使用脑虫类蛋白凸起来激发精神波动,最后这一款头盔激发精神波动的生物组织就是螳螂虫的脑组织凸起。
毫无疑问,这里面的好处就是螳螂虫便宜易得,而脑虫想要抓住一头是千难万难。
唯一的麻烦就是,每制造一个头盔,需要十头螳螂虫作为原材料。
并且用螳螂虫类脑蛋白凸起制造的头盔其效力比脑虫做的要差上很多。
不过,即便是如此,十头螳螂虫也要比一头脑虫好抓太多了。
其中的性价比,就算是傻子也能够看得出来。
在头盔试做型出来之后,方小悦随后就为头盔申请了实战测试。
毕竟这玩意到底有没有用,有多大用处,还得在实战里才能够测试出来。
在茫茫太空里,一艘穿梭机正朝着3号行星飞去。
这艘穿梭机上搭载着三十名士兵与方小悦。
由于之前的战败以及红矮星投影撞击等等因素的影响,第三探索舰队已经想尽办法将行星表面上的士兵撤离。
因而这次实战测试,也就只能从舰队里派人下到行星表面上进行了。
而方小悦作为项目主持研究员,按照相关条例,也是必须到一线主持实战测试的。
毕竟那种躲在实验室里,与一线战场不沾边的情况,在舰队里是不会出现的。
想要研究出真正贴合实战的武器装备等等之类,研究员直接到一线观察研究成果也是必须的。
相对于登陆舰那种兴师动众的降落,穿梭机在穿入大气层后,压根就没能引起虫族的过多注意。
或许是虫族在之前的红矮星投影撞击里损失太大的缘故,待到穿梭机降落地面,都没有一头飞龙虫出现。
穿梭机将士兵,方小悦以及补给放在地面之后,随即便迅速升空离开。
这艘穿梭机将会在整个实战测试结束之后,才会根据信号重新降落。
“通讯兵联络一下舰队,探查一下四周的虫族分布情况。”
作为此次实战测试的主持人,方小悦的权力是很大的,就算是被虫群包围,只要他不发出撤退信号,那么穿梭机都是不会出现的。
听方小悦下令,通讯兵开始联络舰队,而方小悦随即便戴上了精神力头盔。
简单来说,这精神力头盔较之防弹头盔要大上一圈,并且整体是竖立的椭圆形,戴上这头盔之后,整个人看上去都显得有些傻兮兮的。
因而戴上头盔之后,大家看着方小悦,一个个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
气氛很欢乐,方小悦也没有像那些军官一样,板着脸不允许大家嬉笑。
只不过他心里盘算着以后定型的精神力头盔还是要做得好看一些,毕竟造型太丑的话,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
很快通讯兵就得到了,舰队发回的反馈信息,并开始给方小悦汇报。
距离他们最近的虫群大约有十多公里,数量一千多头螳螂虫,喷蛇虫。
当然,像这样数量的虫群,方小悦是不会去挑衅的。
他选择了一群距离他们二十多公里外的虫群,这支虫群的数量有十多头虫子,应该是虫巢派出来的侦察队,全部都是螳螂虫。
在保持距离的情况之下,三十名士兵再加上方小悦有足够的时间将它们击毙。
确定了目标之后,士兵们背上补给包,抓着高斯步枪,成行军队列,朝着目标方向走去。
方小悦则跟在后面,不断用头盔触发精神波动,测试其在空气里的传播距离。
这也是无奈的事情。
在战舰上测试这玩意和大气层里完全是两个概念。
战舰里到处都是金属结构,精神波动有的时候能够传出比较远,有的时候却连房间都无法传出。
而在大气层里,情况就不一样了,精神波动明显要稳定很多,并且距离也要长几倍。
从这一点上来说,方小悦猜测这种精神波动应该属于某种特殊的波。
嗯,电磁波在之前的实验里就排除了。
毕竟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波来说,电磁波是人类最容易测出来的波。
至于这精神波动到底是什么波,由于人类实验设备无法捕捉,方小悦也暂时无法确定。
而人类实验设备现在无法捕捉的波,有中微子波,夸克波等等,甚至于在物理学上都尚未被猜想的波也有不少。
方小悦等人行进的区域属于半荒漠区,这里沙土混合,干旱,植物也就只有寥寥无几的一些沙漠植物存在。
但即便是如此,士兵们也十分警惕,毕竟随着与虫子的距离越来越近,很难说不会遇上一些游离在虫巢之外的单个虫子。
这一路行来,大家是走得又干又渴。
方小悦看了看卫星图,与虫子的距离已经不足五公里。
考虑到头盔可能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存在,他还是决定让大家先休息一下,喝水进食补充一下。
可就在他准备下达命令的时候,头盔扩散出的精神波动突然之间有了一点回馈。
他下意识就举手让士兵们停止了前进,开始加大了头盔的精神波动,去触碰辨识那一点回馈。
因为这一点回馈就很可能是一头潜伏的虫子,或者是一群潜伏的虫子!
卫星在太空上,分辨率再高,也只能查看到地表上的虫群,一旦虫子钻入地下,卫星就措手无策,变成睁眼瞎。
毕竟人类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更高科技的探测技术,譬如传说中的中微子都没能发现,又谈何利用这种无孔不入的中微子来制造探测设备。
(https://www.bsl88.cc/xs/3304346/65558035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