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章 我想科举
“让他进来吧。”
“是。”
……
没有一会儿,姚大爷被请了进来。
他是一个人进来的,触碰到顾清菱的目光,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一副别别扭扭的样子。
顾清菱:“……”
好像,更难猜了。
顾清菱不急,先让丫鬟上了茶,也不催促,就那么慢悠悠地喝着,耐心地等着姚大爷先开口。
坐在下首的姚大爷一副“爱在胸口,口难开”的样子,好半天都捧着那杯喝,目光时不时落到顾清菱身上,但就是不开口说话。
顾清菱:“……”
看来,这事不小啊,瞧把他给为难的。
那么,会是什么事呢?
顾清菱回忆了一下姚家最近的情况。虽说入冬了,百香阁的生意锐减,但前段时间姚二夫人狠狠赚了一笔,姚大夫人也跟着赚了不少钱,应该不是什么钱财上的事情。
家里面嘛,陈老姨娘、张老姨娘已经被她“发配”了,姚六爷、姚七小姐、姚八小姐也被安排专人看着,剩下的也就是姚安馨、姚安宏、姚安逸、姚安玲四个,但他们才刚刚在她布置的作业中得了“头筹”,正是欢喜的时候,也不像是有事情的样子……
难道,是因为姚氏书店要开张了?
除了这个,顾清菱想不出还有什么事情。
只是,就那么一点事情,姚大爷紧张成这个样子,是不是有点太……担不起在事了?
不太像姚大爷的一贯作风啊。
“娘……”
终于,在顾清菱走神的时候,姚大爷凄凄地喊了一声。
“嗯?”顾清菱转过头来,视线落到他身上。
姚大爷不由自主的咽了一下口水,有些心虚地说道:“娘,我有件事情想跟你商量了一下。”
“哦,什么事?”
“就是……”姚大爷含糊了一下,顾清菱没听清楚。
“嗯?你说清楚一点,我没听清楚。”
“我说,我想……参加明年的童生试。”说完,姚大爷根本不敢看顾清菱的脸色,赶紧挪向了一边,辩解道,“我知道,我读了那么多的书,也不是科举的料,但儿子长这么大也没做出什么成绩,就想着趁着现在还年轻去拼搏一把,我……”
姚大爷说了很多理由,他似乎在极力说服顾清菱,希望顾清菱同意他下场科举。
他是姚家大爷,他很清楚,他已经三十岁的人了,这个时候下场参加童生试就算了,这要没考上,肯定会丢人。
但是姚大夫人说得对,既然他觉得他娘整理的这些历年考题能够帮助姚安宏通过童生试,他才刚至而立之年,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如果过了,他能够给姚家的下一辈做一个好榜样;即使不过,也不过是被人说几句,也没什么。
姚家已经这个样子,他再丢脸,也不会让姚家再往下堕落了。
反倒是,要是他考过了童生,说不定还能……
顾清菱挑眉:“你说了那么多,就是想告诉我,你想参加明年的童生试?”
“是,娘。”
“既然想去,那你就去好了。”
“娘,你答应了?!”姚大爷惊喜,连忙转过头来,望向了顾清菱。
顾清菱露出疑惑地神情,问道:“我为什么不答应?我的儿子求上进,这不是好事情吗?”
“不是,我只是没想到娘会答应,我那么大年纪了,都是当爹的人了,我怕我要是去考了,万一没考上,给娘丢脸……”
“考不上就丢脸?那这每年丢脸的人还挺多的,”顾清菱说道,“那么多人参加童生试,考中的永远只有那么一部份人,剩下的那部分要都跟你似的觉得丢脸,他们都不用出来见人了。”
“我跟他们情况不一样,他们年纪比较小,我都当爹了……”
“所以,当爹了,就不能参加童生试了,谁规定的?”
姚大爷:“……没有人规定。”
“那不就得了,那你还有什么觉得好丢脸的?我就不信了,等明年你下场的时候,你会遇不到年纪比你大的?”顾清菱说道,“那话本上演的,七老八十都还在考,难道是编出来骗人的?”
顾清菱这话还真不假,从垂髫儿童到年过古稀,参加科举的人多了去了。
甚至有的人考死(老死)在考场上的都有,像姚大爷这样正值而立之年才想着去科举的,虽然比较少见,全也不是没有。
何况考场上,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谁知道姚大爷是第几次来参加科举?
他要真能一次考中,估计还得有人羡慕他:我从十几岁考到现在都没考中,为什么你三十岁才来考,却一考就中?!
姚大爷本来还想着自己要想办法说服老太君,没想到老太君不仅支持他参加科举,甚至还反过来安慰他。
他有些感动,当场表示,他一定会埋头苦头,勤奋努力,考出一个名堂给她看。
顾清菱道:“你不是考出一个名堂给我看,是考给你自己看,重要的也不是能不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而是你有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如果你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依旧没有考上,那就说明你实力不足,还需要继续读书,到时候你再好好读就是;如果你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实力,那就说明你的考试方法出了问题,你需要好好反省,准备好了再上考场……”
“是,娘,我知道了。”
“知道了就好,你去准备吧。其他的不用你操心,安心备考就是,缺什么少什么,跟我或者跟你夫人说。”
“是。”
……
姚大爷离开以后,顾清菱都还在意外,因为她真的没想到姚大爷会主动提这件事情。
之前她或许提过一嘴,但那个时候大家都以为她只是说说,可事实上,顾清菱非常希望家里的男人们好好读收,然后下场科举。
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姚家想要谋出一条出路,除了利用一些“巧合”制造功劳,入皇家的眼外,最好的办法就是走“科举”一途。
唯有这一途,才是最脚踏实力,也最容易让姚家入清流眼,从而扎根京城的一途。否则,不管她未来给姚家打下再大的功劳,人家也只会说:“要不是那两兄弟巧了,有那么一个娘,这种事情怎么可能轮得到他们?”
那样,名太虚了,也不利于姚家后辈的成长。
在顾清菱的想像中,像防御天花那样的功劳可以有,但姚家子孙也要会“读书”,脚踏实力凭本事靠上去,如此才能够走得更远。
(https://www.bsl88.cc/xs/3297801/10524813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