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贫家子的科举路小桂花婆婆 > 99. 鹿鸣宴(二) -----晋.江文学城……

99. 鹿鸣宴(二) -----晋.江文学城……


见此情形,原本也想与人攀谈几句的林远秋,就歇了上前的心思。

对于解元不愿意多搭理人的举动,林远秋并没觉得有可指摘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子,特别像这种成绩优异之人,有自己的孤傲也很正常。

林远秋记得前世读高中时,班里的学霸就是这样的,每天独来独往,平时话也不多,一门心思全都用在了学习上。

所以等碰了壁的周子旭,还有陈玉堂他们回来时,林远秋正想说大约人家的性子就是如此,却听一旁的刘青安轻声说道,“许是以为咱们因着他的家世才特意逢迎与他吧。”

家世

林远秋不解,难道丁解元家世不俗

周子旭也是一脸的纳闷,他和林兄也还是前不久才得知丁德进是乌静先生学生的事,至于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刘青安和陈玉堂也没隐瞒,等宴席结束回到客栈后,两人就把丁德进祖父是大理寺卿,父亲是庆州知府的事说了。

还有,丁家祖籍就在郡府,因朝中有明文,即便祖父或父亲在京中为官,其子弟也必须返回原籍参加科考,这也是丁德进家住在京城,却要来这边考乡试的缘故。

而周子旭,在听到对方的家世后,忍不住吐了吐舌头。

凡举试之人,对官员的品阶和职务自是一清二楚的。

大理寺卿,正三品京官,掌刑狱案件审理。而庆州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正四品官员。

所以,人家丁德进可是妥妥的官家子弟,并且他祖父和父亲的官职还不低。

林远秋终于明白,今晚席宴上,为何会有不少围着丁德进套近乎的举子了。

官宦之家,且还是大儒乌静先生的学生,这么好的结交对象,对有志仕途的举子们来说,自然不愿错过了。

说完了丁德进,陈玉堂和刘青安,顺带又说了乌静先生其他几个学生的情况。

两人之所以会知道的这么清楚,还是这些年对乌静先生一直都有关注的缘故。

至于为何关注,虽陈玉堂和刘青安没说,可想到三年前乌静先生来府学时众学子的“疯狂”,林远秋多少也能猜出些原因来,想来除了对乌静先生的仰慕,大概率还是对名师的渴望吧。

林远秋摇头,对于拜名儒为师的事,他早就不存任何幻想了。

特别在听到乌静先生其他几个学生也是家境不错后,林远秋更是觉得自己的不抱妄想,是件多么明智的事。

俗话说,猫有猫道,狗有狗路,人只有找对适合自己的方向才不至于迷茫。

所以,他还是跟先前一样,依旧全力以赴的靠着自己吧。

在陈玉堂和刘青安离开后,林远秋与周子旭又在郡城待了三天,原因还是想等着去书肆买策文的缘故。

这次乡试的策文,其中有一题为安国强军之道,想到自己制策时的思如泉涌,两人自然对旁人的各抒己见十分期待了起来。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值得他们好好去学的好资料呢。

“林兄,这次的策文咱们就买装订成册的吧,虽贵上一些,可咱俩的文章可都在里头呢。”

想到自己的策文也将会出现在书册里,周子旭心里是说不出的兴奋。

这会儿他心里想的是,要不要多买上几本,这样等回去后,就可以给家里的兄弟每人都送上一本,也好让他们瞧瞧自己有多厉害。

林远秋自然不知道周子旭想显摆的心思,不过买整本他也是赞成的,难得自己的文章第一次被制成了书册,他肯定要买上一本好好收藏。

不得不说书肆掌柜还真神速,等林远秋和周子旭到了店里时,发现柜台上已摆上了装订成册的策文书,且书的封皮上还印着“试录”两个字。

许是费心赶工的缘故,试录的价格可不便宜,一本得需四两银子。

这让周子旭立马放弃了多买几本的念头,他还是老老实实买上一本就行了。

周子旭发现,自打跟林兄“混”在一起后,自己整个人就变得抠搜了好多。这不,每次他想要爽快花银子的时候,脑袋瓜里立马就会浮现出林兄说过的话来。

林兄说,挣银钱多不容易啊,咱俩可别乱花银子才行,若是实在忍不住,你就想想咱俩抄书挣银钱的时候,那厚厚的律法书多难抄啊,时不时还会出错。还有大冬天给人写信的时候,双手冻得通红,一封信才挣五文钱。不对,哪有五文这么多,那信纸和封套,还有墨汁的成本都未除去呢,对了,还有毛笔的耗损没算呢,这些可都是银子啊。

每次只要周子旭一想起这些话,那掏银钱的手就会不由自主的收了回来,实在觉得林兄的话太有道理。

林兄说了,适当“抠门”,并不丢人。林兄还说,该花则花,绝不犹豫。

就像他们轮流请客去鱼香居吃鱼,每次都吃的爽快极了。

第二日一早,收拾好了行李,一行人就乘上了回家的马车。

与来时紧绷着弦不同,这会儿的几人,心里都是极为放松的。除了这个,林远秋和周子旭还隐隐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心情好了,路程也不显得长了。因着出发的早,马车到了横溪镇时,申时还未开始呢。

想到这个时候村里的牛车应该还在。林三柱就拒绝了周兴让车夫送他们回村的想法,而是直接在南城门这边下了车。

等父子俩快步走到了停放牛车的地方,果真瞧见了林冬,此时的他正站在牛车旁,而车上已有不少村人坐着,看样子,这是马上要出发回村了。

看到往这边越走越近的两人,林冬忍不住伸手揉了揉眼,他没看错吧,怎么看着对面两人好像三柱跟远秋的样子。

没等林冬回过神,坐在牛车上的张枇杷已经看到林三柱和林远秋了,顿时激动的有些结巴,“举举举人老爷回来了”

这几日村里人都在谈论林远秋中举的事,自然对“举人”两个字特别耳尖,是以,一听张枇杷的话,大家“唰”的一下,立马朝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等看清果真是林远秋后,众人哪里还能坐得住,都纷纷下车和父子俩打着招呼。

“远秋,快些把书箱放到牛车上去,这样背着多累啊,还有,三柱哥,你把考篮给我,我给拎到车上去。”

终于回过神来的林冬,忙上前接过林三柱手里提着的考篮,而后让两人快些上车。

从镇上到村子,牛车得走上一个多时辰呢,不动作快些,等到村里时,怕天都黑了。

“三柱啊,你可真真是好福气,竟生了一个这么出息的娃。”

说话的,正是张枇杷的老娘,老人边说,边忍不住看了看长相俊秀的林远秋,心中感叹,这娃儿不但读书厉害,长得也精神。

说来,谁能想到当初吊儿郎当的林三柱,居然会有这样好的命。

众人听后,忍不住连连点头,可不就是有福气嘛,今日他们去街上买东西时,就听那些店掌柜说了,说横溪镇的举人老爷,拢共就只有这次的两个呢。

所以,远秋可真是替他们小高山村争气啊。

一车人欢欢喜喜聊着天,感觉才过了没多久,牛车就回到了小高山村。

此时天已暗了下来。

林冬坚持把人送到家门口,而后才赶着牛车回去。

这几日,家里众人都时刻留意着院外头的动静。所以,等听到院墙外有牛车铃铛的声响后,很快就有人跑出来开门了。

林远柏探出脖子往门口一瞧,正好看到三叔跟五弟从牛车上下来,他忙转头朝院子大声嚷道,“爷,奶,我三叔跟五弟回家来了”

屋里众人正在吃晚饭呢,一听这话,哪还有吃饭的心思,立马放下碗筷全都跑了出来。

看到小孙子回来,老林头心里是说不出的激动。而吴氏,自是拉着林远秋的手好一番的心疼,嘴里一个劲的说道“瘦了瘦了,远秋瘦多了。”

林三柱觉得自家老娘太不实在,这会儿天都黑了,哪里还能看出他家狗子的胖瘦来。

“娘,这天都黑了呢,哪还能看出胖瘦啊”

林三柱一副娘您可真逗的口气,结果话音刚落,耳朵就毫无防备的被老娘给拎走了。

“哎呦哎呦,痛痛痛,娘您轻点,您轻点”

知晓林远秋从郡城回来后,林族长和几个族老又上门来了一趟。

看着比以往又沉着稳重了不少的林远秋,几个族老在心里暗暗高兴的同时,又生出了新的期盼来。

族老们心想,看来自己得好好保重身子,他们林氏有远秋这么个争气的娃儿摆在这里,往后说不定还有更风光的时候,那时可就真的光耀门楣了。

山里的野柿子马上就能摘,自家山上的柿果也到了可以做柿饼的时候。

是以,从昨日开始,家里除了老林头和吴氏,以及正带着小娃儿腾不出手的高翠和秦荷花,还有正怀着孕的王香云,其他人全都住到了山上的院子里。

大家准备还跟前两年一样,等把所有柿饼都做好后,才下山来。

林远秋也没闲着,柿子摘下来后,就抓紧时间帮着削皮。

春燕和春草拿着刨子也一起削着柿子皮,自林远秋回来后,姐妹两个就喜欢待在哥哥的身边。

在看清儿和莹儿,两个小丫头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已能帮忙给晾晒着的柿饼翻个了。

这两年,自家山上的几十棵柿子树已到了盛果期。果子多了,自然要忙上不少,可看到比往年多出好几倍的卖柿饼收入,就算再辛苦再累,一家人都是极为开心的。

这日,刚给一筐柿子削好皮的林远秋,拿起一个看着就特别甜糯的柿饼,正准备咬上一口时,结果就被他爹突如而来的一句话,差点惊掉了下巴。

因为他爹说,“狗子,你都十六了,该是相看媳妇的时候了。”

,,


  (https://www.bsl88.cc/xs/3290273/1111103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