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大势(九)
这一天,左骁卫大将军窦轨率郑仁泰,杜君绰等,以一万五千唐军精锐为大军断后,被围于扶风郡南由西北盘龙山麓。
面对蜂拥而至的骑兵大军,唐军结阵拼死御敌,然而仅半日,唐军大溃……战即不能,逃亦不得。
这一战太惨了,时至今日,唐军中从将军到士卒,根本没有几个人有跟骑兵大军交手的经验。
在晋地铁骑面前,战败即是大溃,成群的败兵不是被追击而来的战马践踏而死,就是成群结队的跪地请降,除了侥幸钻进山林之中的人之外,一万五千多人几乎无人能够脱逃而出。
像郑仁泰这样的中级军官哪里见过这等景象,大军一溃就急急逃窜,可两条腿真是没有四条腿跑的快,于是只能被围在一处小山丘上听天由命了。
他们眼瞅着在漫天的烟尘当中,刚刚大胜的晋军骑兵便马不停蹄的向西而去,显然是追逐唐军主力去了。
直到骑兵们走的差不多了,才有专门收拢降俘的人过来,叫喊着让他们放下兵刃,赶紧自己下来投降,不然就要如何如何。
郑仁泰心胆已丧,也没想着给秦王尽忠,于是很干脆的扔下了腰刀,带人降了。
实际上,之所以有这么一场战事,归根结底是因为秦王李世民和他的将军们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李世民料定晋军过河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进围长安,而长安城大,轻兵围之恐难陷之,必然会全力一击……
换句话说,和西京长安比起来,他们这些逃走的人又算得了什么呢?换了他李世民,只要能攻下西京,即便是放了皇帝走人,也是值得的。
大家都觉秦王说的有理,于是大军并没有急急西逃,而是沿路“征募”壮士,顺便取些粮草以供军需。
大军后面一直跟着些尾巴,他们也没怎在意。
到了武功时,军中文武第一次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有的人在劝秦王南下,过五丈原去蜀中,那里既有粮草,又有援军,而且领兵的是赵郡王李孝恭,可比屈突通牢靠多了。
另外一些人却不同意,他们说的也有道理,现在不去和屈突通合兵一处,过后屈突通得知长安已然失陷,惊惧之下会怎么选择几乎不用去猜,定是率军降敌无疑。
没有了屈突通所率的十余万人马,想靠蜀中之资而伐中原,好吧,刘备,诸葛亮他们干过,没干成。
大家争吵来去,互不相让,在武功又耽搁了两天,这两天才是最致命的。
最终雄心依旧的李世民不出意外的选择了继续西进,去跟屈突通汇合,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实是他跟李孝恭不睦已久,最近还在琢磨着换了李孝恭回京的事情,李孝恭对他的不满只会更大。
他就这么狼狈的引军入蜀,加之李孝恭麾下有不少将领都和秦王交好,李孝恭忌惮之下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来呢。
若是之前,李孝恭在李世民眼中实不算什么,可现在嘛,他们兄弟再闹起来的话,便宜的可就是外人了。
大军重又起行,军中又多了许多地方上的官吏以及他们的家人,除了一些人敬慕秦王威名之外,很多人都是被迫加入了这支西行的队伍,因为秦王殿下到了西北,需要有才能的人为他治理郡县。
像武功这样的大城中的官吏,都可谓是人才。
等这些人进入队伍当中,大军行进的就更慢了,当大队骑兵出现在唐军身后的时候,即便是李世民也后悔万分,就遑论其他人了。
这个时候唐军已经进入扶风地界,闯进了李破的“老家”,你说李世民还能不倒霉?
开始的时候,来的骑兵并不算多,风尘仆仆的样子看上去也不怎么可怕,只是像苍蝇一样围着大军打转,时不时的骚扰一下,并不能对大军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可只过了一天,陆续赶到的晋军骑兵越来越多,差不多已经具备了向唐军发起进攻的实力,到了这个时候,不用李世民再说什么,凡是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汉王李定安没打算放他们西去。
再一个就是晋军骑兵已然渡河,在武功停留的那两天,使他们失去了摆脱追兵的最后一个机会。
犯下如此致命的错误,自然要付出惨烈的代价。
晋军的步军在唐军眼中已是非常可怕的军旅,而他们的骑兵……可怕这两个已不足以用来形容他们。
行进如风,彪掠如火……经历了多年的战争,用突厥人磨利了刀锋,用军纪与荣耀铸就了魂魄的晋地铁骑,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恐惧的一支军事力量,甚至没有之一一说。
能够稍微羁绊住他们马蹄的只有高大的城池,宽阔的江河,高额的山峦而已,城墙矮一些,江河窄一些,山峦低一些,都不足以挡住他们的兵锋。
李世民不敢停下来,哪怕扶风郡城离着大军不远,就像在冯翊他不会死守不出一样,被围住了的唐军,失去作用的同时,也必败无疑。
窦轨是李世民派出的第三批断后人马,一万五千精锐,根本不求击败追兵,只求能为大军主力创造一线生机。
而且唐军选择了极为痛苦的野战,没办法,当他们进入城池的时候,那些骑兵便绕城而过去追击唐军大队去了,那不叫断后,那叫避难求活。
实际上即便是窦轨所率的唐军颇众,也展示出了求战之心,更挡在了去路上,可他们也并未阻挡住所有追敌。
只有左武卫府的李年所部停了下来,用了半日吃干抹净,这才心满意足的追着罗士信等人的屁股去了。
眼见败局已定,李世民在众人相劝之下,急急分兵,继续断尾求活。
被晋地骑兵黏上的感觉太糟糕了,李世民留下段志玄守南由,稍扼追兵,房玄龄,刘世让等人率大军主力沿汧水北上去汧阳。
翟长孙则率百余轻骑护着李世民南下向秦岭逃窜。
穷途末路,莫过于此,至此李世民已经顾不上其他,只求能逃得性命,什么雄心壮志,都被扔在了一旁,其狼狈之处真的是一言难尽。
就算如此,依旧没能逃得敌军耳目。
李破以骑兵起家,这些年几乎一年一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已经彻底把骑兵打造成了怪物。
在野外遇到这只怪物,除非肋生双翅,又或者像突厥人一样也成群结队的来对抗,不然你既战胜不了他们,又逃不了,几乎是无解的存在。
就算分兵,百多骑兵也漏不过斥候的眼睛,很快便被人在后面缀上。
近百里的行程,一追一逃,唐军殊死抵抗,拼命逃亡,可唐军本就与晋军有着差距,此时又无心恋战,于是这一路上一个个的被敌人射翻下马。
所幸晋军并不知道李世民就在队伍当中,只以为是一队准备向蜀中求援的信使,于是最终翟长孙护着李世民只余十几人,一头扎进了莽莽群山当中,侥幸脱走。
南由的段志玄比别人多了些喘息的时间,房玄龄等人的主力根本没能到达汧阳就已经被大队骑兵追及。
这一次,唐军早已筋疲力尽,尉迟恭和罗士信也没跟他们客气,大溃唐军于汧水之畔,唐军横尸遍野,汧水的水流都被染成了红色。
降者不杀,跪地者免死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在马蹄声的伴奏之下,为此战落下了帷幕,大批的唐军跪地请降,房玄龄,刘世让等人尽皆被俘。
到了这个时候,所谓的天策上将府差不多也就烟消云散了。
可以说,从过河开始一直到现在,李世民所率唐军几近全军覆没,战事进程非常快,中间虽也有不少战略战术上的考量,可却少有什么精彩之处。
相比当年与突厥,与李神通,罗艺,甚至是刘武周等的战事来说,确实让人感觉普通了些。
但仔细想想,这样的战果却是多年努力的结果,从李破南下晋阳开始,和李唐纠缠至今,每一次较量都是处心积虑,每一次纠缠,都是倾尽全力。
优势也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此消彼长之下最终一战功成,这里面到底流了多少鲜血,又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努力。
写出来就是一部传奇,唱出来就是一首史诗……当然,不管是传奇还是史诗,都还远远没到结局的时候。
当大捷的消息传到李破的耳朵里,李破心中的喜悦根本不足为外人道也。
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没能捉住李世民,真是个狡猾而又幸运的家伙,李二逃去了哪儿,好像都很麻烦呢。
李二啊李二,一别这么多年,怎么就不能让咱见上一面?
骑兵陆续回转,李破只命尉迟恭部继续西进,直逼秦州,顺便令王泽修书一封,让尉迟恭带过去,希望屈突通能识时务一些。
返回的骑军带回来了许多俘虏,鼎鼎大名的就有好几个,其中让李破耳熟能详的就是房玄龄了,房谋杜断嘛。
其余宇文士及,刘世让,褚亮等人,也都听说过,当然是听旁人说起,和房玄龄是两个性质,如非褚遂良现在还排不上号,李破倒也晓得,大奸臣嘛。
(https://www.bsl88.cc/xs/3242367/60247891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