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北雄章节目录 > 第1809章八月

第1809章八月


  李靖八月初从半岛启程,大约八月末能回到长安。

  要是不在路上耽搁的话,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只是迎来送往的事情在所难免,大都督所过之处,地方官员们必定要盛情款待。

  谁做的好了,大都督不一定记得,谁要是敢于怠慢,那肯定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李破也没什么好说的,立即诏王智辩和徐世绩两人再走一趟,去迎一迎李靖。

  其他的不用着忙,从元贞七年年初开始,迎接东海大军班师之事就一直在准备当中,李靖回朝只是其中一环。

  到了现在,其实就是在等李靖回来了。

  主要还是李靖回京之时,郊迎的问题,朝中商量了很多次了,最终臣下们都认为,即便李药师功大,又是国丈,还是皇帝的老师,也不能做的太过。

  李破本来想着亲自迎接一下,李靖又不是蓝玉,年羹尧之流,迎一迎怎么了?

  可臣下们大多却还是不愿给予李靖这样的待遇,说辞有很多,不必一一细表,其中最真实的谏言是,李靖之功绩,足以标于青史,何必再加殊荣?不然于君于臣,皆无益也。

  意思表达的足够清楚,还是那句老话,功高盖主,君臣之忌也。

  东海上的一系列战事,皆由李靖主持,功劳已经足够大了,根本不用再刻意彰显其荣耀,不如来点实惠的好些。

  也就是李靖岁数老大,如果他的年纪和李破差不多,或者小上一些,那就会非常麻烦,贤明的君王事先就会有所把握,一般不会让臣子来到这个地步。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李破没有害老丈人的意思,像后来的年羹尧,其实就是走进了帝王设下的圈套。

  …………

  八月间,大唐南北的各个郡县,全面进入了秋收季节,北方一般来说,是在九月初,秋收便会进入尾声。

  南方因为气候的缘故,则会去到十月。

  今年水陆并举,运河上的漕船忙忙碌碌,驰道上也满是运粮的车马,这就是大唐的血管,将营养送到各处仓房储备起来,使国库迅速充盈。

  百姓们则像辛勤的蚂蚁,把粮食运回家中,然后便准备起了过冬的事宜。

  相比百姓人家,官府的官吏则更加忙碌,从八月间开始,一直到十一月,就要把今年的收入和支出整理好,报上朝廷。

  各道督查使也派了人下去监督,以防有人虚报。

  朝廷上下也在等着今年年底的大朝会,那会朝廷会当庭宣布一下今年的岁入和支出情况,如果收入和支出有了不平衡,或者说是支出太大,国库有了亏空,大家这个年就别想过好了。

  其实主要还是唐初这几年支出太多,年年都没有多少盈余闹的,尤其是元贞六年,又要支持东海战事,还攻打了吐蕃,又要兴修各处基础设施,同时还要建造宫宇皇陵。

  若非去年蜀中和江南都是丰年,恐怕接下来的几年大家就都得勒紧裤腰带还债了。

  也就是各处捷报频传,掩盖住了这些坏消息,不然今年肯定不能如此轻松。

  而今年盐价的崩盘,也弄的朝臣们心惊肉跳,还好在九十月间,由于朝廷处置的及时得当,盐价重新回升到了正常水平,着实让人松了口气。

  为此李破还专门把苏亶叫到宫中赐宴,让老是挨骂的苏元宰受宠若惊,并向皇帝保证,今年的岁入就算不能平掉前几年的亏空,也不会拖累明年要干的事情。

  作为户部尚书能做出这样的保证,说明他对今年的财政是心里有底的。

  李破心情大好,问起了明年修路的事情,这事他头一个问的自然不是苏亶,而是工部尚书云定兴。

  云定兴那就不用说了,皇帝要做什么事,他一定不会反驳,有困难没困难的他都赞同,干成干不成的那是另外的说法。

  只是他虽比不上何稠,却也是干过不少大工程的人,对于修路的事情很熟。

  从凉州到张掖,从京兆万年县到朔方的岩绿城,这样的两条驰道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他都能给个大概的数字。

  时间上则不把准,他认为要看皇帝自己的意思,要是能像前隋那样不顾死伤的大规模动用民力,也就是几个月的事。

  如果像现在这样,只能动用俘人,快的话也得一年,俘人估计要死上一半,这还是在物力充足的情况下,要是一直让俘人用尸体铺过去,还能快上一些。

  至于工程技术上的难点,不过就是中间有一些戈壁滩,他认为这不是什么难事,从秦汉以来,那样的道路修了不知多少了,就是要多耗费些人力物力而已。

  李破看他大包大揽,说的头头是道的样子,心里觉着有点不靠谱,换了其他人估计不管怎么说都要给出些谏言。

  只是云定兴这人什么秉性李破早已熟知,这厮就是这么个人物,到哪都是当狗腿子的命。

  所以随后李破又把太常寺卿宇文儒童和匠作监正窦师纶召到宫中问询了一番,两个人听了此事,就都有些畏难,这才是正常反应。

  两条路都不算远,可要修起来着实麻烦,就算工程技术上不存在问题,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也将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他们没有云定兴那么毫无顾忌,只对皇帝负责,人家是要名声的。

  皇帝召他们来商议此事,那他们就要对此负责,一旦说了大话,被那几位宰相和其他重臣得知,一定会遭到参劾。

  于是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开始跟皇帝诉说其中的为难之处,生恐皇帝派了他们去监工。

  李破没在意,一样米养百样人,趋吉避凶是朝臣们的正常操作,就像当年过辽水时,宇文恺把浮桥修短了一截,当场送掉了麦铁杖的性命。

  那是宇文恺的问题吗?临阵受命,不得不为,仓促之间有所失误,那是杨广的问题,一位工程大师因此获罪,最后病死在塞外,实在是有些冤枉。

  窦师纶两人即便表现的有些滑头,但话说的都很有见地,和云定兴所言相互印证,李破心里多少就有底了。


  (https://www.bsl88.cc/xs/3242353/74277155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