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秦:布衣皇帝章节目录 > 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储!(求订阅)

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储!(求订阅)


  一语落下,全场皆惊。

  就连坐在后方的秦落衡也面露异色。

  他其实想过有人会说到自己,但却是没有想到会是李斯,他转过头,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斯,又把目光移了回来。

  殿内。

  冯去疾、姚贾等人眉头微皱。

  他们其实也没有料到,李斯会突然提及嬴斯年。

  固然,嬴斯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那是以往,现在的嬴斯年根本就不在谈论范围。

  不然他们又岂会这么镇定自若。

  嬴政道:“对于李丞相之言,诸卿是何看法?”

  姚贾出列道:

  “臣对此不敢苟同。”

  “这段时间外界对十公子可谓议论纷纷,十公子在楚地、朝歌之行事,实在是恶名累累,严重败坏了法纪,此等目无法纪,无法无天之行事,臣等实在不敢认可。”

  “李丞相所言的‘法之不法,国之不国’,恐怕才是对十公子的最好评价。”

  “臣承认十公子是有才之人。”

  “但有才无德,擅自妄为,这样的人岂能为人主?”

  “臣认为十公子不当在考虑之列。”

  “不然何以服众,何以给天下臣民交代?”

  “老臣补天之心,请陛下明察!”

  姚贾丝毫不退让。

  事到如今。

  他们早已没了退路。

  他们也不可能退,他们早就站在了长公子一方,若是十公子上位,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根本就接受不了。

  而且秦落衡之行事,实在令他们毛骨悚然,若是十公子上位,他们恐无一人能全身而退。

  为了自身,也为了家族,他们都只能阻止。

  见状。

  嬴政眼露异色。

  他看向下方的朝臣,再次问道:“你们对此是何看法?”

  召平道:

  “臣赞成姚廷尉所言。”

  “十公子品行不端,乃无法无天之徒,贵为大秦公子,就敢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目无法纪之事,若是为储君,只怕所为更甚,臣请陛下以天下为念,切莫听信一些乱语。”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召平话语落下,令狐范、姜叔茂、沈倧等人纷纷开口符合,一时间,朝堂上近七成官员附议。

  与此同时。

  华寄出列道:“臣认为十公子的确有错,但世人谁能无错?有错改之即可,十公子过往毕竟远离朝堂,对律法了解不深,而据臣近日听闻,十公子这段时间,一直在学习秦律,臣相信,十公子在经此之后,定会洗心革面。”

  “臣认为当给十公子一次机会。”

  杨端和道:

  “臣也认为当给十公子一次机会,十公子毕竟年岁尚轻,不谙世事,行事多少有些冲动,但吃一堑长一智,未必就不能改过自新,臣相信十公子的为人品行。”

  “羌瘣附议。”

  “甘罗附议。”

  “......”

  殿内也是传出了赞成的声响。

  不过,杨端和等人的声音,在朝堂上显然掀不起多少风浪,很快就被各种质疑声压下。

  一时间。

  朝堂可谓是争吵激烈。

  见状。

  嬴政微微抬手。

  瞬间,就有胪传高声道:“肃静!”

  百官当即噤声。

  嬴政淡淡道:“既你们争不出高低,那朕就不问你们看法了,王老丞相,你在殿内听了这么久,对朝臣的争议持何看法?”

  “朕想听听你的建议。”

  王绾道:

  “臣对十公子了解不多。”

  “近日城中有关十公子的传闻很多,臣也不知真假,只能姑且一信,若有说错,还请陛下宽谅。”

  “储君之位,事关重大,不可不察。”

  “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帝国本身上面,储君关系着大秦今后的安稳,也关乎着大秦政治的稳定,因而储君除了要有自己的见解,更要有坚定的治政之心。”

  “而且......”

  “稳定大过一切!”

  “这个稳定,不仅是国家稳定,更要有政策的稳定,若是政令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就算有再大的治世才能,也难堪大任,因为政令是需要连续性的。”

  “秦自商君变法以来,行政便为最大根基。”

  “行政之所以如臂使指,就是因大秦的行政并未发生过大变,就算是当年惠文王继位,虽车裂了商君,但依旧不改其法,正是有着这个基础,大秦才能从积贫积弱,逐渐强大起来。”

  “因而储君政见当符合大秦现有国政。”

  闻言。

  冯去疾、姚贾等人脸色微变。

  王绾继续道:

  “大秦以法立国,以法治国,今后自然也当继续恪守此道,凡是欲以德以仁以义为名变更的,都当不得储君,因为法是大秦根基,过于强调其他,是在自乱跟脚,此乱国之为也!”

  “此类人当不得储君!”

  “放眼诸公子,其实只有数人符合。”

  “二公子高,三公子将闾,十公子斯年,幼公子胡亥,其实都在其列。”

  “而公子高,公子将闾,公子胡亥,其实并不当为储君。”

  “因为他们没有接触过政事。”

  “无行政之能!”

  “因而坚持依法治国的,唯有十公子嬴斯年。”

  王绾话语刚落。

  冯去疾当即反驳道:“老丞相,我对此不敢认同,十公子何德何能能为大秦储君?老丞相既听闻了外界的消息,就理应知道十公子实是一无法无天之人,何以能被认为是坚持以法治国的?”

  “老丞相你之言语过于荒谬。”

  “甚至显得有些荒诞!”

  王绾面色如常。

  淡淡道:

  “十公子之所为,我的确有所闻。”

  “但楚地之所为,以及朝歌之所为,并不能说明,十公子不是秉承依法治国的,这只是十公子自身的乱举,甚至在我看来,十公子此行就是在践行法制。”

  “商君行政,虑在事先。”

  “有错失便改,是先发制人。”

  “所以商君之法政深得民心,大政得人,则民心安。”

  “十公子却是深谙此道。”

  “楚地情况复杂,诸位恐对此是心知肚明,过往楚地虽名义上为朝廷管辖,实则为不法之地,不仅是官吏不听朝廷政令,地方贵族豪强也视朝廷政令如空文。”

  “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

  “楚地世族复辟有鼓呼之力,民众亦有追随徒众,若是不行重法,只怕楚地还不知何时能融入大秦,固然十公子所为的确违背了律法,但却是让楚地彻底归服,此等功绩,我相信已足以抹平所违背之律法了。”

  “天下一法。”

  “这是大秦早已定下的国策。”

  “而今十公子只是在用自己的手段践行,诚然仅仅依靠强力杀人,的确犹如扬汤止沸,固还需明修大政,才能做到釜底抽薪,显然十公子是考虑到了,固才在楚地颁行了新令。”

  “过程或许跟秦律相悖。”

  “但结果却跟秦律相符。”

  “因为秦律要的就是政出一门。”

  “民间乱象多年,继续以过往的姿态处置,更如饮鸩止渴,我不认为十公子有错,至少,十公子之所为是符合民意,符合民心,更符合大秦当下的时局。”

  “此外。”

  “商君曾说过。”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当年商君入秦,便对秦国进行了变法,从而让秦国崛起,一举奠定了大秦强盛之基,这便足以证明一件事,大政是可以变更的,只要是利国利民。”

  “尔等之所以认为十公子有错,恐才是真正的误入了歧途。”

  “十公子之所为,如此立竿见影,则也侧面说明了,大政若是缺失不修,对天下之危害。”

  “陛下。”

  “明修大政,釜底抽薪。”

  “强力杀人,扬汤止沸。”

  “按部就班,只是饮鸩止渴。”

  “试问,十公子以大修政治,依仗威权,诛杀了楚地大小贵族,可做到让楚地黔首心服口服?可做到让民无异议?”

  “若是做到了。”

  “又岂能说十公子做错了?”

  “终天下之世,六国余孽固然四处逃窜,却始终不见削弱,而今十公子所为,却让楚地贵族无所遁形,再难在楚地扎根,诸位可曾想过其中奥秘?”

  “臣认为十公子当的起储君,也是储君的不二人选。”

  “人云忠言逆耳,今日方知其意也。”嬴政离案起身,肃然向王绾深深一躬,说道:“老丞相肺腑之言,嬴政谨受教。”

  王绾回了一礼,缓缓退回位置。

  此刻。

  冯去疾、姚贾等人面色发白。

  他们何以看不出场中形式变化?

  只是他们想不通,为什么王绾会替十公子说话。

  王绾跟十公子可是没有半点交集,而且过去王绾可是赞成封建分封的,为何离朝一段时间后,就突然变换了政见?

  李斯微不可查的扫了几人一眼,眼中露出一抹轻蔑和不屑。

  王绾过去的确更认可长公子。

  但时势异也。

  现在陛下明显想让十公子上位,王绾等人都已退下,又怎么敢去忤逆陛下?而且十公子继位显然已成定局,他们若是不替十公子说话,等到十公子上位,岂会给他们留颜面?

  冯去疾等人终究是失算了!

  这时。

  李斯出列道:

  “臣认为老丞相所言甚是。”

  “十公子当是大秦储君的不二人选。”

  “臣请立十公子为储。”

  随着李斯开口,华寄、杨端和等人当即反应过来,一脸狂喜的跟着附和道:“陛下,臣请立十公子为储君。”

  一时间。

  殿内附和声如潮。


  (https://www.bsl88.cc/xs/3237245/73412592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