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因为太喜欢
首映散场,因为有许多观众属于书友会性质过来观影,离开时聚集在一起,不少人边走边讨论刚刚看过的这部影片。
有个黑发大龄青年说道:“改编的幅度非常大。”
旁边的金发大男孩接话道:“但改编的非常精彩,比小说更精彩。”
黑发大龄青年无奈的摊开手,说道:“约翰,我又没有抱怨?我跟你的意思一样,改编出乎意料的精彩。”
后面跟着的棕发男满脸沉痛:“以这样精彩的电影悼念罗伯特-陆德伦,最合适不过了。”
“是啊。”另一人赞同。
黑发大龄青年说道:“我从来没有想到,马特-达蒙那个呆瓜能这么帅,这么酷。”
金发大男孩赞同:“比他的好兄弟,就前段时间主演《珍珠港》的那个本-阿弗莱克强太多了!”
沉痛棕发男这时插话道:“我听说这是制片人罗南-安德森亲自敲定的男主角人选,这家伙眼光不错。”
“罗南-安德森?”金发大男孩之前没有注意到这个名字。
黑发大龄青年说道:“影片的第一制片人和第一编剧。”他似乎有所了解:“好像《人类清除计划》系列和《死神来了》的制片人也是他。”
“两部超级大卖的恐怖片?”金发大男孩说道:“这个制片人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前方突然有人上来拦路,原来是调查咨询公司的人,一般情况下,几个人都不愿意耽搁时间做这种调查,对调查咨询公司送上的那点小礼物也瞧不上。
但今晚不一样,他们全都给这部影片打了分,因为太喜欢了!
几个人的评分无一例外的是“A+”。
芝加哥,深夜时分。
今天下午才收到邮寄过来的《谍影重重》的电影拷贝,罗杰-艾伯特就趁着晚上空闲在私人影院中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他对等待的经纪人说道:“可评。”
由于嘴巴病情加重,罗杰-艾伯特不能长时间说话,说出的语句越发精炼,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影评。
来到书房,罗杰-艾伯特参考了得到的相关资料,只用了二十分钟就写出了一篇短评。
“不可否认,被誉为现代惊悚小说之父的罗伯特-陆德伦的原著小说《伯恩的身份》,故事已经足够精彩。但制片人罗南-安德森在将其转化成电影语言时,还是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据说罗南-安德森在邀请托尼-吉尔罗伊来撰写《谍影重重》的剧本时,建议其不要去阅读小说,而是完全按照他写出的故事大纲进行剧本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也亲自参与其中,一起商讨打磨剧本,历时半年多,才撰写完成。可谓精工出细活。”
“如今电影上映,其结果也证明,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谍影重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快速剪辑和手持摄影。这种技术性的电影语言变革,注定让《谍影重重》从一部出色的间谍电影走向经典的视觉范式。”
“手持抖动和碎片式的视觉语言并不是一种技巧的炫耀,而是很好的将人物性格和行为的阐述放置在影像中,虽然原著已经让杰森-伯恩有了身手敏捷、感知能力非同一般、冷静且善于利用周围环境等人物特点,不过我们只能去感知这种性格,而不能在银幕中看到这种特色,保罗-格林格拉斯的更上一层楼则是做出了将潜藏在戏剧冲突中的性格提纯到了观众的虹膜上,这种由脑子所想转换到眼睛所看,才是最大贡献。”
“特工片并不只是香车美女、炸弹飞车,有时候非凡人物走下神坛所带来的精神刺激,往往比流连神坛所产生的乏味要让人印象深刻的多。”
“我认为,《谍影重重》这部新作上映后会为21世纪的谍战片树立一个全新标杆!”
写到这里,罗杰-艾伯特想到了这部影片的制片人和第一编剧,略作思考后,又继续往下写。
“特别提一下影片的制片人罗南-安德森,这是一个刚加入好莱坞的棒小伙,有成为金牌制片人的潜质,他是《谍影重重》的发起者,亲自挑选了保罗-格林格拉斯和马特-达蒙作为导演与男主角,如今来看非常成功。”
“根据我这几年的观察,罗南-安德森作为制片人目光敏锐,不但看得极远,且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境界。好的制片人,就要有这样独特的眼光和宽广的视野,一定要了解并把控市场,学会发现好剧本和新项目,这是立命之本。”
影评写到最后,罗杰-艾伯特给了满分五颗星中四颗半星的评分,并且打上了自己标志性的大拇指。
《谍影重重》的首映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方面获得了堪称一面倒般的口碑赞誉,另一方面别出心裁的首映式吸引到了无数观众的眼球。
打着合情合理的旗号博出位博眼球的效果极好。
罗南搞出的那条黑地毯和剧组主创人员以及首映嘉宾整齐划一的黑色礼服,还有后面的致敬环节,也让媒体称赞不已。
对逝者的尊重不仅东方有,西方同样不少。
像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致敬和悼念去世的学院成员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即便看起来非常枯燥和无聊,但从来没有媒体在这方面对奥斯卡进行指责。
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价值取向。
唯一可惜的是,罗伯特-陆德伦是幕后的作家,不像希斯-莱杰那样是幕前的明星演员,否则对于影片的影响会更大。
谁也无法否认希斯-莱杰对于《黑暗骑士》的成功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在罗南的前世,《黑暗骑士》上映之前,华纳兄弟那庞大的宣传机器,已经完成了对于小丑和希斯-莱杰的神话塑造。
得益于罗伯特-陆德伦逝者的庇护,以及关键的影片本身质量过硬,《谍影重重》在首映式之后,得到了全面的好评,口碑好到直接爆裂。
《洛杉矶时报》盛赞马特-达蒙的演技以及保罗-格林格拉斯的执导能力,并且评价这部电影“掌控了我们的注意力和我们的敬意”。
《达拉斯早报》则认为:“《谍影重重》爆发出不相上下的功率和能量。”
《纽约时报》评价该片“没有依赖于任何的特效和声道就唤醒了所有的感觉”。
就连一向不喜欢暑期档大片,标榜评委高雅的影评人群体,也纷纷给予《谍影重重》极大的赞誉。
除了罗杰-艾伯特、肯尼斯-图兰和托德-麦卡锡等人,还有很多影评人的好评陆续见报。
《华盛顿邮报》的斯蒂芬-亨特直接引用他女儿对《谍影重重》的感受:“‘你知道吗,这部电影实际上只关于一件事情——马特-达蒙太酷了。’她非常喜欢他;我倒是其次的。但是她是对的:这部电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他坚韧刚毅的性格和粗犷帅气的外形。”
当然,不可能所有媒体和影评人都喜欢这部片子,也有对本片不太感冒的批评。
《波士顿地球报》有人写道:“马特-达蒙从头至尾的表演都像是在梦游。”
《洛杉矶日报》的批评:“马特-达蒙并没有把他的角色和一个间谍区分开来。”
但这些更像是在挑刺,因为无论业内外,都认为《谍影重重》中,马特-达蒙发挥了从影以来最好的演技水准,杰森-伯恩这个角色仿佛为他量身打造一样。
最为直接的口碑统计很快就送到了罗南手中,各方面的反应跟预期的差不多,甚至可以说比预期的还要好。
别的不说,Cinema Score公司做的影院现场观众调查中,观众观影之后的平均打分为“A”,根据各方面的反响,Cinema Score保守预测《谍影重重》的北美票房不会低于1亿5000万美元。
罗南一直跟使馆影业保持足够的沟通,使馆影业宣传和发行部门全力开动,各种资源这一时间段全都投入到了《谍影重重》上面,以爆棚的口碑,发力口碑营销。
好莱坞电影进入这个年代,电影的口碑早已不是自发形成,口碑营销的概念深入这个行业。
口碑不好的电影努力寻找目标观众和卖点所在,口碑好的电影就要利用庞大的媒体资源让口碑爆棚,争取传入每个潜在观众乃至潜在的消费者耳中。
即便有些人不去影院观众,也极有可能成为线下消费者的一员。
电视、DVD以及刚刚开始发展的新媒体版权,这些带给一部影片的收入,已经在超越票房了。
作为一名电影公司的老板和运营者,当然不能只盯着电影票房。
《谍影重重》与那些以特效为卖点的影片不同,接近纪录片的画面风格,可以让这部影片在小屏幕和家庭娱乐市场上面更有市场。
首映式之后,《谍影重重》的口碑和热度越堆越高,终于在2500个提前场放映到来的时候,数目庞大的影迷找到了宣泄口,蜂拥进入影院,去欣赏这部特工动作片。
(https://www.bsl88.cc/xs/3213344/45102739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