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一方守界人在线 > 第一百九十九章蛊生和蛊女

第一百九十九章蛊生和蛊女


  五年一度的话事人选拔赛终还是没有举办的起来,阿菜依旧拥有几个寨子重大事件的决定权。

  阿菜的徒弟阿茂,却有了一些变化,变得特别能睡。从刚开始的一天八个小时,到后来的一天十多个小时。

  最严重的时候,三四天才会醒来几分钟,谁都没有想到,阿茂的这种情形一直持续了三年。

  阿茂最初变得嗜睡的时候,跟师傅说明了原因,是因为虫王要彻底和自己彻底融合。

  阿菜虽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不过他还是清楚的知道,这是改变新苗寨的唯一希望,索性就派人守着阿茂,这一守就是三年。

  阿茂果然没有令人失望,醒来之后便成为了新苗寨实力最强的存在。只要有动物和昆虫的地方,他就是那个地方的王。

  据寨子里流传下来的记载,阿茂活了一百六十岁,是新苗寨成立以来掌管苗寨时间最久的话事人。

  在他五十岁的时候,孤身一人去了趟深山的古苗部落。

  从古苗部落回来之后,阿茂命令所有的新苗寨迁移到贵州布政使司、云南布政使司、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以及湖南布政使司一带,也就是如今的云贵川和湘西地区。

  阿茂后半生就在做一件事情,像自己的师傅那般,开始研究虫王的传承问题。

  几十年来,虽然靠着自己特殊的能力,新苗寨里多了很多开了灵智的动物,可是依旧没能研究出双色蝴蝶是如何传承。

  知道阿茂去世之后,下一任的领头人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寨子里的德高望重的人实施的是树葬。阿茂的徒弟,按照阿茂生前的要求,找到了寨子里最大的那颗树。

  在大树的两枝树权上并排搭上小树条,上面再铺上树枝,建成一个刚好可以躺人的平台。然后用上好的白色纺布将阿茂裹的严严实实,置放在平台上。

  其实树葬是彝族以及藏族流传下来的葬俗。即使现在也是藏族的重要丧葬习俗。

  云南彝区流传着一则关于“树葬”的传说:“在汉代,诸葛亮在世的那个年代,彝族先祖孟获大将军的妾死了。孟获让属下用帛缎裹尸,葬之在青松树丫上。人们围在树下唱跳舞,悼念这位美丽的妾”。

  当地人们还传说,树葬之后,骨头从树上掉下来,不好处理。于是用桶把裹着帛缎的骨头装起来,或放之于树洞,有说放之于灵房,称为“鬼桶”。

  树葬的类型分为四种。是从形式和木架结构做出来的区分。

  第一种,悬尸于树:这种葬法在中国历史文献和民族学材料中都不乏其例,具体做法是先用破布或棕皮包裹尸体,放入竹筐;将竹筐挂在山冲的树林中,让尸体自然腐烂。

  第二种,缚尸于树:此葬法是用藤条或绳索将死者直接捆缚于树上。这种葬法留下的资料不多。

  第三种,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置尸于台:即在大树的两枝树权上并排搭上小树条,上面再铺上树枝,建成一个小小的平台,然后将死者置放在平台上。

  第四种,针对于夭折的婴孩。葬于树洞:在大树上挖洞,把婴儿的尸体放进洞里。

  苗族流传至今的葬俗,属文山苗上马比较特殊。文山苗族的老人过世后,停尸的方式除了入棺,便是上马。

  所谓入棺,就是将遗体装入木棺停放;所谓上马,就是将遗体放在一种叫马架的架子上停尸办丧数天,待安葬之日再将其放入木棺内。

  老人去世,经过洗浴、更衣、指路后,根据各个姓氏或宗族的规矩,需要入棺或上马。

  需要上马的人家,孝子得请人到山中砍来竹木编制架子,这个架子称为“马架”,苗语叫“能(nenI)”。

  马架做好放在堂中,先由芦笙手吹祭马调,然后将遗体放在马架上,再将马架卷成筒状,把遗体包裹在马,约与人胸同高。

  出殡那天清早,将马架移到屋外的空地,苗族称为“出场”。

  这天,要宰牛杀猪祭献死者。午过发丧,将遗体抬到墓地安葬。

  挖好墓穴后,将送葬队伍带去的木棺散板在墓穴里组装好,再将马架解开,搬出遗体移入木棺中,合上棺盖,掩土安埋,垒坟。

  最后,用刀将马架砍开,将零散的木杆、竹篾等放置于坟上。部份苗族上马停尸的千古遗风至今未有改变。

  话说回来,阿茂去世之后第二年的苗年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

  苗年不亚于汉族的春节,只不过是在秋天的时节。新的领头人也就是阿茂的徒弟,着了盛装和寨子里的青年男女跳完踩堂舞之后,就前往师傅的陵墓去祭拜。

  到达巨树之后,新的领头人看着摆放师傅尸体的石台上杂草丛生,几个跳跃轻松就跃到灵台。

  只见裹着师傅尸身的白色纺布上面多了一个蚕蛹,蚕蛹发出两道黑白的光芒。

  “竟然是这样。”

  新的领头人跟随阿茂研究双色蝴蝶传承也有不少年头,此时看到黑色双色的蚕蛹,恍然大悟。

  将双色蚕蛹带回寨子里之后,又过了一年。蚕蛹孵化出了双色的蝴蝶。

  阿茂曾跟自己的徒弟说过双色蝴蝶认主的过程。新的领头人讲手伸到蝴蝶旁边,可蝴蝶懒洋洋的挥动着翅膀,并没有向他手指爬去。

  新的领头人用尽各种方式,最后蝴蝶只是在他手中爬来爬去的走动,并没有钻进他的手臂,更别说是留下刺青印记。

  事情发生转折是在领头人的女儿出生的那天。全寨子人都来领头人家里为新生儿庆祝,那一天寨子里像是过苗年,所有的人都载歌载舞喝的大醉。

  夜里的时候,领头人正看着襁褓里对着自己微笑的女婴,忽然一只蝴蝶落在女婴的肩膀上。

  领头人瞬间认出来正是那只破茧重生的虫王。

  只见双色蝴蝶在女婴的肩膀处停留了一会,肩膀上就出现一滩透明的液体,眨眼的功夫蝴蝶就消失不见,女婴肩膀处留下一个蝴蝶刺青印记。

  “原来虫王会自己选择融合的人。”

  领头人看着女儿肩膀上的蝴蝶刺青,喃喃自语道。

  女婴果真如师傅所说的那样,变得嗜睡,直到过了三岁才变得和正常小儿的作息一个样。

  往后的几年,女婴出现的地方,总是有各式各样的蝴蝶围绕在她的身边。

  领头人通过二十年的观察,发现女婴获得的能力,并没有自己师傅那么多,那么强。尤其是在女儿嫁人之后,感知昆虫和动物的能力几乎消失,仅能近距离的跟动物交流。

  领头人将关于双色蝴蝶的信息,记录在师傅留下的笔记里,准备作为传承留给自己的女儿。

  就这样每一代被虫王选中的人,都会将关于虫王的信息记录在这张羊皮做的手册上。

  随着手册越来越厚,被虫王选中的人有了新的名字。男的被称作“蛊生”,女的被称作“蛊女”。

  同时蛊女有个弊端,就是只要嫁人失身后,就会失去虫王的绝大多数能力。

  一连数百年,新苗寨跟古苗部落近乎没有任何联系。直到明末清初,战争四起,古苗部落分散成许多分支,也开始往云贵川一带迁移,不过古苗寨选择了更加远离人群的区域,依旧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这个时期战乱影响到寨子里,人们开始四处奔波躲避战争,羊皮手记无意中丢失了近乎全部,仅留下来一张最初阿茂领头人的手记:不要去和古苗寨发生任何冲突。

  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新苗寨的蛊女开始终生不再嫁人,她们一生的目的只有一个,便是维护寨子的太平安稳。

  清朝中期的时候,虫王又一次发生了异变。蛊生的徒弟从去世一年后的蛊生尸体上取下了双色蚕蛹。

  这一次的蚕蛹摆放了三年才孵化出来。不同以往的是,蚕蛹里除了孵化出来一只黑白双色的蝴蝶外,还有一只七色的蝴蝶。

  双色蝴蝶没多久就选择了新的蛊女。另一只七色蝴蝶并没有选择跟任何人融合,只是喜欢呆在用竹子编织的小竹篓里,偶尔会出来围着竹篓飞几圈,在四周留下一道七色的彩虹光圈。


  (https://www.bsl88.cc/xs/3210335/9065795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