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缩小范围
“抱歉,我将会在此次伦敦魔法事件解决后引咎辞职。
但不是现在,不是此刻。
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整个国家不适合再陷入因为政府更迭而带来的混乱之中。
我保证当事件解决后,我会离开唐宁街十号的。”
压力太大了,实在抗不住了。
有魔法之后的蓝星,陷入了和原本截然不同的走势。
不仅仅是魔法,还有郑理带来的影响。
郑理创造的脑机连接技术以及脑机连接VR至少为蓝星的VR领域发展节约了十五年时间。
整个VR产业链目前已经超过了万亿,更别说后续带来的改变,以及真正虚拟现实实现后的产业规模。
虚拟现实的产业总值可以看作是智能手机和电脑加起来的总产值。
经济最重要的不是现状,而是预期。
VR以及后续元宇宙带来的预期,推迟了蓝星经济的滞涨。
以及魔法带来的生物领域的一些突破,包括延寿药剂、更好的转基因种子,新能源车的更快普及。
还有就是COVID特效药,让COVID在2022年就被消灭了。
这些都让整个蓝星经济在2020年到2025年这段时间,没有陷入明显的滞涨和看得见的危机。
反而创造出一段难得的经济繁荣阶段。
经济和政治是人类活动的一体两面,因此鲍里斯并没有像原本那样因为两天内超过50名内阁成员辞职而被迫下台。
当然他还是逃脱不了要下台的命运。
事情公布是必然要背锅的,舆论压力全部集中在英格兰政府身上。
背后的欧罗巴联盟不可能跳出来接锅,说这事我们也有参与。
另外科技的进步只能延缓滞涨和金融危机的到来,但是无法从根源解决。
除非立刻上火星,开启星际移民。
哪怕只是殖民火星一颗星球,也能让蓝星的经济形势根本性扭转。
当然这会带来另外的问题,那就是有资格有能力上火星的国家只有华国和阿美利肯。
最多加上欧罗巴联盟。
当这些国家去火星了,其他国家依然要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
郑理拿出来的锂金属正极材料,让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增速远超预期。
这带来的是全球以碳中和为主的新能源战略推进速度加快。
叠加人工智能的逐渐普及,改变了整个蓝星的商业环境。
光伏发电本身的成本已经低到可以进入正常的电力系统应用场景,储能和输送的成本和稳定性已经得到极大改善。
同时霓虹在大力推进氢能源技术。
各国的政治势力、经济版图,在新能源这件事上形成了合力,这导致新能源已经变成不可逆的趋势。
虽然全球变暖无法阻止,极端气候依然会不断发生,但新的能源版图已经牢固,石化燃料依然会有其作用存在,只是作用会被逐渐减弱。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后,使用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已经影响了地球数百年。
气候变暖本身就会导致气象学里最重要的一个蓄热调温系统:海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气温。
极端气候就是这样形成的,而海温的变化还会影响海洋生态圈的稳定。
人类社会提出的新能源概念,目的是要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使用,或把化石能源转化成清洁能源。
前者是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后者就是氢能源、生物能源等。
新能源的发展又带来了电池技术,以及电池材料的应用,改变大宗商品的组成。
过去拥有化石能源的国家有着这些天然财富。
但是随着新能源的发展趋势,这些国家的发展轨迹被改变是必然的。这甚至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
太阳能的发展,对拥有最大光伏产能的华国来说,既是天赐机遇,也是华国多年耕耘的结果。
而氢能源的发展,对拥有氢燃料技术的日本来说,是另一个机遇。
新能源电池的发展,对拥有镍锂等材料的袋鼠国、智利、玻利维亚等国家是再一个机遇。
但是由于短期内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交接的磨合期,发生了能源危机和化肥成本高昂带来的粮食危机,导致蓝星各国重启核能发电。
目前头部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核聚变,希望能够率先实现核聚变。
率先实现核聚变的国家,可以说是在新能源的战场上取得了最大先机。
在这个选择上,核能发电是少数国家的权力,因为不仅仅是技术的能力问题,还牵扯到核武器的政治限制。
很多国家都有核电技术应用能力。
德意志和霓虹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核电。阿美利肯暂停核电发展最近几年又开始重启核聚变发电的研究。
华国和法兰西一直在扩张核电。
核电其实是不可能的,无论是从资金密集度、还是技术和政治方面的约束。
光伏发电是在碳税实行的当下,第三世界国家们最大可能选择的新能源发电技术。
在这些年里,华国靠着光伏产能在蓝星上大发其财。
同时电动车靠着续航优势不仅仅在第三世界国家售卖,甚至进军了老牌汽车国家德意志和霓虹。
极端气候带来的粮食减产。对部分欠发达地区的粮食供应来说,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因此在这五年,传统能源方式向新能源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能源成本和粮食成本都在日益提高。
人工智能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则在直接改变整个工业化进程。
发达国家的全要素成本在机器人技术发展到一个阶段时,会完全抵消人工成本的劣势。
进而导致全球制造业的分布,会从当下在安南、阿三等国家的工业化,变为返回阿美利肯、欧罗巴大陆和霓虹。
南亚和东南亚原本经济要靠着全球供应链重组而起飞,却因为技术的进步而被彻底逆转。
之前华国的制造业在逐渐向东盟转移,因为人工智能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这一趋势也在暂缓。
制造业们都在观望。
特别是今年宝钢和花为联手搞的智慧钢铁生产基地。
听上去是有超过两百年历史的行业,但是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复杂程度不低。
如果这能够靠人工智能和工业VR搞定的话,其他更低端的制造业搞定只是时间问题。
跟华国相比,东南亚等国家的优势,只有人力成本低。
当人工智能能够抵消这一优势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再把制造业往那边转移了。
镜头转回到伦敦,三天后,鲍里斯扛不住压宣布事情平息后引咎辞职。
这让事态稍微平息了一些,至少有人负责了。
国外只要政府更迭,下一任可以轻装上阵,把之前的问题全部甩给上一任。
但是本质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在伦敦市搞随机杀人事件的背后凶手没有找到。
对英格兰政府来说,他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两点。
第一点是把随机杀人事件的凶手找到,第二点是探索出魔法社会的管理模式。
伦敦方面已经在和海康威视谈了,希望能够引进海康威视的产品,在伦敦搭建一套天眼系统。
这一消息传出后,海康威视在大A直接拉出了两个涨停板。
但是这需要时间。
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两个月的伦敦封城时间未必够。
这对鲍里斯来说是极其严峻的考验。
不然他也不会要去引进华国的产品,还是在监控如此敏感的领域。
鲍里斯还是寄希望于能够完美解决这一问题,为后续的再次上台预留可能性。
“又是糟糕的一天,这几天基本上片场所有人都没有心思工作,包括导演在内。
看来我们的进度要一定程度上往后推迟了。
我还打听到华纳兄弟那边一直在催导演,表示这是难得的机会,我们的电影上映之后一定能够吸引整个世界的眼光。
另外华纳兄弟总部那边的高管还在问演员会不会魔法。
到时候拍一些演员表演魔法的花絮放在片尾,一定会是爆点。”劳伦斯脸上写满的抱怨。
他之前去参加华纳兄弟的面试,靠着独特的气质和意外带来的名声通过了初选。
后续又被罗琳点名为最新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主演。
他们要拍的是是哈利波特大结局之后的故事,主要讲述魔法界和世俗界在新的大魔王压力之下,而逐渐融合的故事。
剧本由罗琳亲自操刀。
《哈利波特:国王十字车站前的意外》也就是全新系列的第一册,已经由华纳兄弟亲自营销,全球发行了。
在小说还没面世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在拍摄了。
劳伦斯就是这部戏的主角,而赫曼则是他的经纪人。
虽然赫曼连经纪人要做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华纳兄弟不介意为了跟劳伦斯打好关系,而养着赫曼。
片场多个打杂的不会有什么影响。
“换成是我第一次知道只有伦敦施法,我也会没有心思在拍戏上,这是人之常情。”
“更何况还是每个人都能学会魔法。
我看片场大部分人在工作的时候,都没有精神的样子,我估计他们都在晚上偷偷练习魔法。
少数有精神的,我怀疑他们之前就掌握了魔法。
不会我们片场有员工就是凶手吧?
我总觉得片场有几个人很奇怪。
特别是在鲍里斯公布消息之后,一直很不镇定的样子。
我能明显感觉到他很慌乱。”赫曼被自己的猜测吓了一大跳。
劳伦斯示意他闭嘴,然后低声道:“你疯了吗?
万一真的有凶手就在我们身边,你这么大声音把他吓到了,到时候给我们两个来上一记阿瓦达索命怎么办?”
出现在伦敦的死亡现象,在FB上被传的沸沸扬扬。
有声称自己是警察的匿名人士,在FB上发帖说死者死亡的具体细节。
虽然那个帖子很快被锁定,再也看不到,但是该帖子还是被以截图的方式传的沸沸扬扬。
越是这种时候,奇奇怪怪的传闻就越多。
网上把凶手的魔法戏称为阿瓦达索命。
赫曼同样小声道:“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把我们知道的消息传递上去。
在这种时候就别擅自行动了。”
劳伦斯知道赫曼说的有道理,同时他也确实希望能够为伦敦市民做一些事情。
他跟赫曼处于休学的状态,打算是把这部戏拍完之后再回去继续上学。
劳伦斯说道:“你先保持安静,我需要冷静的思考。”
他仔细在心里盘算要怎么做,大概一刻钟之后,劳伦斯示意赫曼靠近点:
“你在片场既是我的经纪人,又负责一些打杂的工作,这段时间片场的每个人你都认识吗?”
赫曼点头道:“人名和脸我能对上号。”
劳伦斯点头道:“好,你需要做的就是把你觉得异常的人名字记下来。
我去找到片场所有人的电话册。
然后我们把这些人通过魔法伦敦上报。
上面自然会去核对,哪些人之前就已经掌握了魔法,但是没有上传这一消息。
这样一来缩小了范围,实际上排查的人只有寥寥几个。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上传,背后的原因,如果只是不想暴露自己,被调查也没什么。”
劳伦斯的逻辑很简单,靠英格兰政府帮忙把他们的怀疑对象全部调查一遍。
这也是排查风险的一种方式。
片场人太多,万一真的有凶手,不知不觉出手,没一个人能够反应过来。
他和赫曼计划好之后,当天就把消息通过魔法伦敦上传上去了。
本来这一消息没有得到重视,但是劳伦斯又打了一通电话,在电话里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伦敦市方面的行动迅速起来。
劳伦斯因为在科创生物发布会上一晕成名后,被罗琳选中,成为哈利波特宇宙下一个系列电影的男主角,而在蓝星有不小的名声。
在英格兰更是被称为:“神奇小子。”
名声很多时候能成为你的保护伞,调动比普通人更多的社会资源。
劳伦斯想的只是防患于未然。
而且他们从小到大,赫曼对危险的直觉特别敏锐。
结果片场的员工里还真有随机杀人的凶手。
不过他只是其中一起案件的凶手,整个系列案件是不同的人所犯下的。
------题外话------
提一嘴本来想日更六千的,上周坚持了五天,感觉好累,我得调整一下。
(https://www.bsl88.cc/xs/3200897/71231208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