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顶级
江荇说要送咖啡去检测, 他在网上申请之后,第二天将咖啡快递过去。
检测机构一般只检测农产品,发酵后的咖啡偏向制品, 为此, 它需要比常规农产品更长的时间, 检测机构那边表示,会在七个工作日内给出结果。
江荇对此并不在意,在将咖啡送去检测后, 他开始寻找设计咖啡的包装。
对此,江弋建议道:“这款咖啡太新了,如果你采用市面上那种常规的包装方式,可能很难脱颖而出。”
江荇:“大哥你有什么好建议?”
江弋:“我建议你寻找非常规的包装方式, 比如纸包、竹筒、瓷罐等,只要做好防潮工作就可以, 包装上务必多花点钱,哪怕不十分精美, 也绝不要让产品看起来廉价。”
江弋:“我觉得你的咖啡可能会被用来送礼。”
江荇吸取江弋的建议后,又问了好几个朋友。
杭行一也在琢磨这件事情。
晚上两人一起对自己搜集到的信息。
江荇拿出小本子:“我有点想用陶坛包装。”
杭行一:“陶坛?不是瓷坛?陶坛的防潮效果没有瓷坛好。”
“陶坛的造型会更古朴,瓷坛现在有些泛滥,看起像茶叶。”江荇说道, “用陶坛包装, 上面以泥封口。里面可以再包一层防潮纸。”
江荇说着将自己画出来的示意图给杭行一看, 他有美术功底,能把自己的构想完整地呈现出来。
他画了一个草丛中的陶坛, 黑陶, 红纸, 泥封, 看着非常小巧玲珑,也很可爱。
江荇说道:“我觉得陶坛更有国际气息,效果应当会更好。你觉得怎么样?”
杭行一道:“这个设计不错,现在是要在网上找人把陶坛弄出来?”
“不用,我们附近就有做陶的人。”江荇打开一个自媒体博主给杭行一看,“你看这个村子,他们村子世世代代都做陶,现在只剩一些老太太了,但是陶器做得非常不错。”
江荇:“我想把陶器委托给他们。他们离我们比较近,方便我们实时过去查看。”
杭行一:“是给老太太一个创收机会?”
江荇:“主要还是商品合适,互利共赢嘛。”
江荇说到这里,脸上难得出现了几分不自在:“上次江长发他们来找我,说想回来本地发展,我感觉挺好的,我们现在也有能力了,多帮帮乡里。”
杭行一:“我完全没意见。”
江荇第二天开着车和杭行一一起去找那个村。
那个村叫陶坪村,世世代代都做陶,因为地理位置还可以,这个村的人没怎么搬迁,大部分还留在本村。
江荇他们过去的时候,看见村的一侧到处都是二三层的小洋楼,村的另一侧则是低矮整齐的平房。
这些平房大多没住人。
按照村里的习惯,很多人攒够了钱后会寻找新的地址,另外建一栋房子。
同时老房子他们也舍不得推倒,会留在原地,偶尔维修,等不想维修的那一天,房子就会渐渐坍塌。
有些老人不愿意住新房子,也不愿意和儿女住,就会留在老房子里,他们是老房子的建造者,可能也是老房子的最后一批使用者。
江荇他们直接去老房子找人。
这个村落很少有外人过来,江荇他们的长相也比较有特点,他们走过去的时候,有个老太太一眼就认出了他们是生人,喊住他们:“后生,你们来干嘛啊?”
江荇:“我们想买一批陶坛,奶奶你们这边还有陶坛吗?”
“有。”听说他们要过来买陶坛,老太太热情招呼他们,“你们有什么样的坛子?我家就有,走,去我家喝杯茶。我给你们看看。”
江荇向老太太道谢后,和杭行一一起过去。
老太太现在已经七十二岁,身体还硬朗,和老伴住在一起,日常会做点陶器。
江荇问:“现在用陶器的人多吗?这些陶器都是什么人在买?”
老太太摆手:“不多了,以前多。十里八乡的人小贩都要来我们村进货,推去各个集市上卖。现在人都出去外面打工了,别说不怎么用陶,就算用陶,人也不在家,三年五载都不一定买个坛子。”
江荇问:“那你们做出来的陶器怎么办?”
“先放着。”老太太笑笑,“陶器这东西一时半会坏不了,今年卖不出去就明年卖,明年卖不出去后年,总有卖出去的一天。”
老太太带着他们走到一座平房前。
这座平房还是红砖建造的房子,窗户也是木头做的防盗栏。
他们低头进去房子里面。
房子的采光不是很好,只有半开的窗户和头顶的明瓦能将光照进来。
里面的地板是水泥地板,看着都还干净。
他们进去的时候,有个老爷子在啪嗒啪嗒的抽汗烟,见到他们抬起浑黄的眼睛,仔细打量了一下,然后问自己的老伴:“这是谁家的后生?”
老太太笑道:“没见过,说是来买陶。”
老太太打完又招呼江荇他们:“别站着,过来坐下喝茶。”
老太太从柜子里拿出杯子要给他们倒茶。
她做这些动作的时候,江荇才注意到她的手一直在抖,可能是帕金森症状。
老太太很热情地给他们倒了茶,那是用本地茶叶泡出来的粗茶,浓且苦,深黄的一杯,没有什么香味。
江荇和杭行一都没有嫌弃,端起杯子喝了好几口。
老爷子看他们这喝茶的架势,乐了,露出没牙的嘴:“你们一路走来渴了吧?”
江荇点头:“这茶真解渴。”
老太太热情的从房梁下吊着的篮子里掏出一袋花生,解开塑料袋让他们吃炒花生:“今年刚收的新花生,可香了。”
江荇抓了把花生,问道:“奶奶,你们这边都有什么陶器?我想要小坛子。”
老太太道:“都在隔壁屋放着,要不你跟我过去看看?”
江荇点头,老太太便带他们过去看了。
隔壁屋放着一屋子陶器,从缸到碗,大大小小,什么都有,底下垫着稻草,可能为了防止磕碰,底下垫着稻草。
从稻草的颜色来看,最早那批陶器做出来起码放了两三年。
老太太说道:“坛子都在这,大大小小都有,酱菜坛子、油坛子、酒坛子、花坛子……你看要哪种?”
江荇仔细看,除了花坛子外,其他坛子都是瓮状,上面收口,搭配个盖子,还能用水密封。
江荇用手摸了摸,黑陶坛入手光滑,摸着触感很好:“奶奶你们做坛子的手艺真不错。”
“那可不,做了一辈子的老手艺。”老太太期待地看着他们,“有合适的吗?”
“有。”江荇笑,“我要十个酱菜坛子、五个酒坛子和一个油坛子。”
“哎哟,这可是大生意。”老太太笑得皱纹都舒展了开来,“一个二十块给你行不?奶奶再送你个花坛子。”
江荇:“行。奶奶,你们这里能定做坛子吗?”
老太太问:“定做什么样的坛子?我去问问我家老头子。”
江荇掏出手机,给老太太看她画出来的图样:“大概是这样。”
老太太将手机拿得远远的,仔细看过后说道:“这不就是普通的罐子嘛。”
“说是罐子也行。”江荇笑着说道,“总之我想要这么一个小罐子。”
老太太把手机拿给老爷子看,老爷子看了说道:“这个能做。”
“好做吗?”
“还行,这么小的罐子,费不了多少力,你要多少?”
“先来一万个?”
老爷子惊了,放下手机,转头仔细打量江荇,确定他是否开玩笑。
江荇笑眯眯地让老爷子打量。
老爷子说道:“一万个罐子,那可不好做啊。”
“是不好做。”江荇道,“除了数量有要求外,还得看罐子的质量。你能先做一个小罐子让我看看合不合适吗?”
“行是行,你真的要跟我们做那么大的生意?”
“其实我来是想请你们村现在还在做陶的人一块做这个生意。要是顺利,我希望这批罐子一个月之内能做出来。”
老爷子理解地点头,啪嗒啪嗒抽了几口旱烟:“那我先把你要的样品做出来?”
“好。我在旁边标了我想要的数据,你看这个数据行吗?”
江荇将手机上的图片放大给老爷子看,他标明了罐底的直径,罐口的直径和最大之处的直径。
这些数据是他觉得最符合心意的数据。
老爷子仔细看了又看,拿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番,最后点头道:“这个数据可以,没问题。”
江荇又对罐子的顶部,底部和釉色有要求。
老爷子都答应了下来,表示会多做几个,最后让他挑选。
江荇问道:“就这么一个罐子,大概需要多少钱?”
“这么点的罐子,要不了多少钱,六块。你做得多,给五块一个就可以了。”
江荇答应了下来。
双方约定好交样品的时间,江荇将买的坛子搬上车,打算下次再来拿。
老爷子站起来,背都有些驼了,但还是坚持跟他们两个年轻男性一起把坛子搬到他们车上。
老太太则把他们吃过的花生包起来塞到车上,让他们带回去吃。
江荇刚刚在喝茶的时候吃了好几颗花生,老太太以为他喜欢来着。
等车开出去一段距离,江荇回头看了一眼已经快消失不见的小村落,对杭行一说道:“无论罐子做出来怎么样,我都决定把它们作为咖啡的包装。”
“不怕出来的成品效果不好?”
“没关系,就算出来的产品效果不好,我们也可以打原生态的标签,到时候再缠点麻绳贴张手写标签,不会难看到哪里去的。”
江荇轻声说:“我觉得这些纯手工制作的罐子就已经很高级,除此之外,我希望他们的日子能过得更好一些。”
刚刚那个老爷子老太太,儿女也有建好的小洋楼,希望他们能搬进去住。
只不过儿女都在城市里打工,只剩下他们在农村留守。
他们不愿意将儿女家一年只住一两次的房子住旧了,才一直留在老宅。
这些劳作了一辈子的老人不应该得到这种结局,他们应该儿女绕膝,老有所养。
起码不能因为外界的环境阻止他们团圆。
他们一路开车回去。
家里的小家伙们出来迎接他们,顺便把他们带回来的坛坛罐罐都搬回去。
九阴好奇他怎么带了那么多坛子回来:“叽叽叽?”这些东西要用来做什么?
江荇:“装酒酿泡菜,这个坛子则用来放猪油。”
他们家的油脂来源有很多种,从菜油到猪油,再到奶油,根据菜式的不同,他每次烹饪食物的时候会选用不同的油脂。
其中猪油是他们比较常用的一种油。
他们经常买土猪,将上好的板油焯水后,放到锅里慢慢熬,最后熬出一锅透亮的猪油。
他们把猪油放到盘子里,塞进冰箱,让它慢慢凝固。
凝固出来的猪油是一种白嫩的颜色,芳香扑鼻,他们每次早上吃面的时候,就会在碗底里挖一勺猪油,再放几颗葱花,然后把面和汤浇进去,上面放上卤子,搅拌均匀。
这样拌出来的面非常浓郁好吃,并且带有很浓重的家常味。
江荇把带回来的坛子洗干净阴干,放到厨房里,就如他小时候,奶奶在灶头放的那个坛子一样。
这个坛子和他们的厨房搭配得很好,尤其在放调料的位置上,放上这么一个小坛,他每次看到的时候知道里面有好吃的,心里的满足感就上来了。
九阴原本不太理解人类为什么对这种坛子有特殊的情感。
等多吃几次面,每次吃面的时候,熟悉地一捞坛子,把里面的油舀出来,再熟练地放上葱花和调料,美味的面做出来,它大概就明白了,人类为什么说这是家的味道。
他们将罐子委托出去,老爷子加紧制作,很快就把罐子烧好了。
制作陶罐比瓷罐的要求低一点,工序没那么复杂,用时也比较短,但看得出来老爷子做得很细致。
哪怕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陶罐,老爷子也尽量将它做的圆润可爱,连上面那层黑亮的釉彩都非常均匀。
老爷子在江荇和杭行一打量坛子的时候,啪嗒啪嗒地抽着旱烟,得意地说道:“这是我和老伙计们制作出来的样品,你们看看喜不喜欢?”
杭行一:“这个样品是不是调整了几个数据?”
“好眼力。”
老爷子朝杭行一竖起大拇指,解释道:“样品按你们给的数据做出来不太协调,我们就稍微调整了一下。”
说着,老爷子怕他们嫌弃,又说道:“严格按你们给出数据做的罐子也有,在下面,原本想等你们看完这一批,再让你们看一看那批。”
老爷子将严格按他们设计图制作的样品拿出来。
几个小罐子一字排开,看得出来老爷子调整过后的罐子更古朴大气,也更符合他们的审美。
江荇笑着夸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要说做罐子,还得你们来。”
老爷子:“哈哈哈,这个也没什么,只是我们做了一辈子坛坛罐罐,做得较熟了。”
老爷子有些紧张地问道:“那这个罐子做出来合格不?”
江荇:“合格了,我们来签个合同,我先把定金付了。”
老爷子点头,神色有些犹豫,抽了几口旱烟,又问他们:“这些罐子的数目太多,我一个老头子做不完,能不能叫几个老伙计跟我一起做?”
“当然可以。”江荇说道,“我们来之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不知道爷爷介不介意我找你们村委,通过村委跟你们签订一个合同。”
老爷子一拍大腿:“可以啊。我这就打电话给我们村的后生,让他们过来见证一下。”
江荇笑:“行。”
老爷子放下心中一块大石,拿起老人机站到外面打电话去了。
他们这小村庄,屋里的信号有点不太好,得去外面打信号才通畅。
老人家耳背,打电话的声音很大,老人机外放的声音也很大。
江荇和杭行一坐在屋里喝茶,哪怕没有刻意去听,还是不一字不漏地将所有内容都听得一清二楚。
他们听见老爷子用自豪的口气告诉村里的后辈,他接了一个大单子,是做陶罐子,这个大单子他一个人吃不下,想让村里几个老伙计跟他一起做。
后辈怀疑老爷子是不是被骗了,让老爷子先不要签什么合同,也不要答应,在屋里坐一会儿,他很快会赶过来。
老爷子听见这话不大高兴,在电话里跟后辈扯了几句,大概意思是自己一辈子活了那么长,怎么可能看走眼?
江荇和杭行一对视一眼,笑了起来。
老太太坐在屋里招待他们,说道:“送你们的花生,你们都吃过了没有?好吃吧?”
江荇:“非常好吃,我们家的小孩也很喜欢那花生,一大包花生两天就啃完了,我还怕它们会上火。”
老太太笑眯眯:“生花生,能上什么火?我这里还有两包,等会你回去的时候再带两包回去。不管生吃,炒来吃,炸来吃,还是煲猪脚,味道都很不错。”
老太太露出怀念的表情:“我女儿小时候要是看到有花生猪脚,一顿就能吃下三碗饭……”
可能年纪大了,也可能跟老伴住在这里,没什么人说话。
老太太跟他们熟悉之后变得有点啰嗦,江荇并不讨厌这点啰嗦。
他们喝了两杯茶,外面传来摩托车的声音,摩托车在他们门口急刹车,停好后,有个黝黑干瘦的青年冲进来。
青年:“赵爷爷,你们说谈生意,谈的什么生意?合同签了没有?”
老爷子:“这不是等你过来吗?哪有那么快签合同?”
青年冲进来的时候,还气冲冲,看到江荇和杭行一的长相,他那怒气就像被戳爆的气球,突然被放了干净。
他认出了这两人,不是骗子,是附近有名的本事人。
老太太给青年倒茶。
老爷子说:“这是江荇和杭行一,就是来跟我们谈生意的那两个后辈,隔壁镇的。”
青年局促:“你们好,我叫赵维延,是这个村的支书,也是大学生村官。”
赵维延说:“我听说过你们,你们真的要跟老爷子他们签合同?”
“对。我们想请老爷子们做一批陶罐。第一批一万个,要是以后顺利的话,可能会一直追加。”
赵维延擦了擦手心的汗:“那你们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老爷子们年纪比较大,动作也慢,制作周期可能会比较长。”
老爷子不满:“年最大了,就这陶罐,哪怕我躺在床上了,我也能给他做好。”
江荇道:“周期长一点没关系,只要能做好就行,交货也不要求一次性|一万个,我们可以约定交货时间,一批批交货。”
赵维延松了口气,他就怕这两人欺负老人不懂,利用老人想挣钱的机会,骗老人签下不合理的合同。
赵维延道:“方不方便我再叫几个人过来一起商量这个合同?我大学的专业不是法律,对合同这块不怎么熟。”
江荇:“当然可以。要是再请另外几个一起帮忙做陶罐的老爷子过来就更好了。”
赵维延表示没问题,很快就将人请到。
老爷子家太小了,不方便谈话,赵维延带他们去另外的人家。
江荇在这的名声已经很响亮了,来的人多多少少听说过他,要和他做生意,大家都挺兴奋。
等坐下来谈合同的时候,老爷子们给的条件很优越。
他们似乎并不觉得自己做的陶罐有多了不起,只要有人愿意出价,他们就愿意卖,根本没有考虑还价。
江荇和杭行一也没有占他们便宜的意思,给出的条件同样很宽松,有意照顾这些老人。
双方都带着诚意来谈,不到一个小时,合同就签好了,大家各自收起合同。
江荇和杭行一打算回去,老爷子们说什么也不干,硬是拉着他们两个,让他们留在村里吃饭。
村里留守的人不多,江荇和杭行一是难得的贵客,好些人家抓了鸡和鹅过来,在厨房里给他们做农家菜。
农家菜不如他家的饭□□致,但带着别样的的烟火气。
尤其一道泡椒鹅肉,江荇自认为做不出那么好吃的泡椒鹅。
这道菜从菜品到菜式,都带着农村特有的味道。
江荇很喜欢吃这道菜。
他们离开的时候,做菜的老太太专门给他搬了一坛子泡椒,让他带回去吃。
江荇怎么拒绝,也没能拒绝成功。
他们把江荇当顾客,其实江荇给的,也只是一单价值五万的订单。
这订单的要求还高,除去人力材料,老爷子们挣的钱并不算多。
江荇回去的路上跟杭行一说道:“等我们的食品加工厂做起来,能用到坛坛罐罐的地方,我们就来这里下单吧。”
杭行一:“好。以后的装咖啡的罐子也一直跟他们订。”
江荇他们签完陶罐的合同后,咖啡豆的检测结果终于出来了。
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亲自打电话恭喜他们:“江先生,恭喜你,制作出了今年第一个sss级产品。”
江荇早有预料,然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还是呆了一下:“真的?”
“千真万确,综合评价超出sss级最低值三百个单位,恭喜你们,这是一批真真正正的三s级产品。”
江荇努力了快两年,终于弄出了这个级别的产品。
他深吸一口气:“谢谢,检测报告什么时候给我们寄回来?”
“已经在路上,这次明天能送到你们手中,同时我们还在官网上更新了检测结果。”研究员道,“想必现在等着联系江先生的人会非常多,我就不占江先生的线了。”
研究员轻轻挂上电话。
江荇憋了憋,实在憋不住,“啊”地怪叫了一声,转身一下蹦到杭行一身上去,盘着杭行一的腰:“杭哥哥,你听见了吗?我们的咖啡评级到sss级了!”
杭行一托着他的屁股,看着他兴奋得发红的脸:“不愧我们花了那么多精力。今年是个丰收年。”
“是啊。”
江荇额头抵着杭行一的额头:“这下杰森要换不起我们的咖啡了!让他犹豫那么久!”
江荇好几次明示暗示,期待杰森跟他们谈生意,杰森就是不接茬,江荇憋得不行。
他开农场以来极少遇到这种被冷落的情况,这次杰森要再想换他们的咖啡,他非得让杰森出个肉痛的价格不可!
要是杰森不想换也没关系,他们家的咖啡这么好,肯定能遇上想换他家咖啡的人!
今年最大一个明星产品,注定要华丽登场。
江荇抱着杭行一大力亲了一下:“杭哥哥,你真是天才!要我,我就想不到可以用广阳鱼发酵。”
杭行一收紧放在他腰间的手:“不,你才是天才,我种不出那么多咖啡,也养不出那么多广阳鱼。”
(https://www.bsl88.cc/xs/3189780/453351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