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鉴宝秘术小说全文阅读 > 第二四九三章 仿品牵出的谜团

第二四九三章 仿品牵出的谜团


现场突然安静了下来,这一次的交流者依然是韩掌柜,这位韩掌柜看起来也不是一般人啊。

        “这是田黄三连印?”

        张天元震惊的发现,摆在展台上的那竟然是溥仪曾经贴身保存的田黄三连印!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被驱逐出帝都故宫的时候,偷偷带走了许多珍宝,其中有一件虽然很小,却是特别的珍贵。

        溥仪把这件国宝藏在棉衣里,在以后的许多日子里,溥仪一直把它带在身边。

        溥仪秘密收藏的这件东西,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叫“乾隆田黄三连印”,也叫“乾隆田黄三连玺”,是由三枚印章组成。

        这件三连印虽然造型小巧,可它其中却有大大的名堂。

        无论是材质的选择、图文字样的篆刻,还是做工的技巧方面,田黄三连印都有着不同寻常之处。

        三枚印章中有两枚是正方形,一个刻有“乾隆宸翰”,一个刻有“惟精惟一”。

        另外一枚刻有“乐天”字样,呈椭圆形。

        “惟精惟一”、“乐天”都出于儒家经典,乾隆皇帝想以此来表明自己精益求精、专一其心、不偏不倚的施政思想和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

        “乾隆宸翰”和“乐天”玺文,被处理为印章的凸起部分,“惟精惟一”则是印章的凹陷部分,这两种刻印方式都是篆刻中所说的:“阳文”与“阴文”。

        在布局上“乾隆宸翰”采用的是传统标准格式;“乐天”印则是字画结合,在字的的两边增加了螭文修饰,使整个印玺充满了动感灵性。

        “乾隆田黄三连印”上所有的石环全部是完全闭合的,没有任何裂缝黏合的痕迹。

        那麽,200多年前的清代工匠是如何做成这三条石链的呢?答案只有一个,三连印是由一整块田黄原石雕出来的,而且三枚小印完全由环链相连,这些环链也是由石头透雕出来的。

        为了把硬邦邦的石头化作灵活自如的细小链条,雕刻者在雕刻的过程中,采取了链雕的技法。

        石质链雕是用一块石材镂空雕刻出一整条活动石链的雕法,因为石质坚韧,稍有不慎就回造成链断石破,工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在多次辗转中,溥仪对自己从帝都皇宫中带出的珍宝多次甄选,最后只选了少量的珍宝字画留下,偷偷藏在一个黑色皮箱里。

        而这枚“乾隆田黄三连印”,却被溥仪贴身保存。

        就这样,“乾隆田黄三连印”幸运地逃过了一次次的搜检,一直与溥仪贴身不离。

        后来传闻溥仪为了保护这件田黄三连印,在逃亡过程中托人制作出了一件高仿品。

        同样是田黄石所作,后来交给了故宫博物院收藏。

        然而这件真品,却下落不明了。

        如今这东西居然在韩掌柜的手里头出现,不能不说,这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啊。

        “咦?不对,这个也是赝品!”

        张天元用鉴字诀去查看的时候,发现展柜上的这件,居然也是一件高仿,跟之前的冠顶珠一样。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韩掌柜手里头的东西,虽说都是真家伙做的,比如珍珠、田黄石,可偏偏都是高仿。

        按理说,要做高仿,必须得有原件才行,难道韩掌柜怕真品拿出来影响太大,所以故意全部制作了赝品?

        先等等,继续看下去再说!

        张天元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往下看。

        果不其然,接下来连续几件东西,几乎成了韩掌柜的个人专场了。

        有王羲之父子的墨迹《曹娥碑》《二谢帖》。

        有钟繇、僧怀素、欧阳询、宋高宗、米芾、赵孟頫和董其昌等人的疑似真迹。

        有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原稿,有唐王维的人物,宋马远和、夏珪以及马麟等人画的长江万里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阎立本、宋徽宗等人的作品。

        然而这些东西,无一不是高仿。

        这韩掌柜也未免太牛了一点吧,几十件东西,全部都是高仿,而且做工十分精妙,场中也只有几个专家看得出来真假,一般人真得是真假难辨的。

        他越来越肯定了,这韩掌柜只怕真得是得到了一件宝藏,这可能涉及到了溥仪带出宫的那些东西。

        据溥仪著《我的前半生》中记载的:“我们行动的第一步是筹备经费,方法是把宫里最值钱的字画和古籍,以赏赐溥杰为名运出宫外,运到津城租借的房子里。”

        “溥杰每天下学回家必须带走一个大包袱。”

        “就这样的盗运活动,几乎一天不断地干了半年多时间。”

        “运出的字画和古籍,都是出类拔萃、精中取精的珍品。”

        “因为那时正值内务府大臣和师傅们清点字画,我就从他们选出的最上品中挑最好的拿。”

        “运出的总数,大约有一千多件手卷字画,200多种挂册和册页,200多种上下宋版书。”

        而张天元曾经为了寻找这些失散的宝物,还曾经拜访过闫振文。

        他曾担任溥仪侍卫、当时在津城专门管理此批宝物。

        根据他的回忆,由津城的张园迁至静园有书画卷册30-32箱,宋元、殿本书35箱,还有大金库两个,内装古玩玉器,大金库内套30多个手提小金柜。

        在这些箱子内装有:法书名画约30箱,内装1300件,由帝都醇亲王府运津城,存放静园楼下旁室内。

        法书名画册页4箱,内装40件。

        书画挂轴一箱,内装21件。

        宋元版书31箱,内装200部。

        殿版书的部册3箱,内装数不详。

        大金柜两个存静园楼下库房,内装皮匣2个,手提小金柜30余个。

        皮货8箱,计300件,与金柜存放在一起。

        所有这些东西,目前发现的并不多,可以说,大量的东西其实都遗失到了外面,或者可能损毁了。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溥仪从长省逃到通化大栗子沟,出逃前选了一部分轻便的晋、唐、宋、元的法书名画和珠宝玉翠带走。

        随着溥仪出逃,小白楼里的国宝开始大量流散。

        去向主要有二:一是在通化大栗子沟被丢弃;二是在小白楼遭哄抢。

        以前张天元也曾绝望过,觉得这些东西可能永远也找不回来了。

        然而这一次韩掌柜的出现,却让他产生了一种想法,该不会是这些宝贝终于要问世了吧。

        (未完待续。)


  (https://www.bsl88.cc/xs/3081551/695093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