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欧皇崛起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2101章 改良“一窝蜂”

第2101章 改良“一窝蜂”


  一窝蜂,可是被明粉们吹成明朝版喀秋莎的传说中的神器。但马林却并不认同,主要是因为,他看过一期《古代兵器大揭秘》,上面提到过,一窝蜂性能不稳定。主要是,超过45米后就开始乱飞,和滑膛枪的铅弹有的一比。

  所以,尽管一窝蜂发射时声势浩大,但如果距离太远,往往效果并不好。即使是45米这样的近距离,节目中假人小队被命中的概率也只有9成。超过百米,命中率就很低了。

  而且,节目中介绍说,“靖难之役”中,朱允炆的明军就对明成祖朱棣的骑兵使用过一窝蜂。亲自带队冲锋的朱棣差点中招,但因为一窝蜂很差的命中率,朱棣逃过一劫。

  后来,因为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明朝自身也渐渐放弃了一窝蜂。倒是“神火飞鸦”和“火龙出水”等多管和多级的火器,效果还不错。但多管火器也有弊端,若是左右两个助推器发射管点火时间不一样,只有一边先点火的话,这玩意会折回来伤到自己人。

  而一窝蜂的问题也很大,主要是一窝蜂所用的“神机箭”的火药筒是绑在箭身侧边的。这样一来,重心就歪了。而且,随着药筒里火药的燃烧消耗,药筒质量越来越轻,神机箭整体的重心也在不住变化。这个变化,若是纵向的,倒也不影响方向。但偏偏,这种变化是横向的。重心横向变化,神机箭不乱飞就怪了。

  所以,神机箭离开一窝蜂的发射箱后,前面三四十米的距离,因为惯性,还能保持方向。但过了这个距离,因为重心的横向变化,就容易乱飞。

  马林上辈子看那个节目时,亲眼看到测试中的一窝蜂,有神机箭发射出去后,在三四十米的距离上,直接一头载向大地,还在地上跳了跳。

  其最好的解决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把弓箭的尾部掏空了,装入火药。这样,即使火药燃烧后尾部重量减轻,可因为重心是沿着箭体纵向变化的,并不会影响飞行方向。

  但马林不敢这么搞,为啥?因为这玩意抬容易模仿了。掏空箭支的尾部多简单啊,一看就会的。若是别人家学会了,就能直接造来打击北海国军队了。

  所以,马林宁可不造,也不愿意别的国家学会这种大杀器的制造方法。

  至于眼前的一窝蜂,说实话,马林兴趣不是很大。但是,也不是完全没兴趣。

  为什么?明朝人是不懂用法,其实一窝蜂若是用好了,也是很有用的。前世看的那个电视节目的测试表明,在45米距离上,一窝蜂命中率可达到9成。而且,穿透力很强,把塑料假人直接打了个贯穿,可见威力很大。

  所以,使用一窝蜂,完全可以学后来的龙虾兵,忍着,等到敌军进入45米范围内后,集中发射,把对方直接打穿了。若是贴脸来一发,威力更强,估计贯穿的都不是一个人。

  而且,北海国战阵首先注重的就是防御。有独轮战车排成的防御阵,敌军的骑兵一时间也冲不破北海国军队的防线。因而,北海国军队完全有底气把敌军放进45米内再集中发射。

  明军之所以弃用一窝蜂,就是明军对火器的使用很不规范。比如火铳手,明明百步距离命中率极低,但看到敌军冲锋后,很容易慌乱中隔着老远就放枪。结果,放的都是空枪。而装填弹药又要很久,对面骑兵早冲过来砍人了。

  所以,一窝蜂被明军弃用,除了其本身的确有一定的问题外,明军本身素质太差,也是重要的原因。

  ……

  不过,就这么使用原版的一窝蜂,马林也是不大乐意的。因为,一窝蜂的射程太近了。对射时,甚至不如对面弓箭手的箭雨。比如,和一队英格兰长弓兵对射,就是送菜的。

  若是对方会风筝战术,始终保持一定距离,一窝蜂绝对被虐。而北海国前面的独轮战车,固然防御力很好,但也影响机动力。对方后撤,一窝蜂想追都追不上。

  因此,“伟大的发明家”马林,打算利用后世的高中水准的物理知识,对一窝蜂进行改造,使其获得更远的有效射程。

  如何提高射程?自然是提高其飞行稳定性了。如何让给其飞行更稳定呢?第一个就是调整重心了,尽量使得重心在箭身上,而不是在药筒和箭身之间。但神机箭本身这种绑药筒的结构,就注定了重心很难调整完美。因此,马林只能说尽量调整。

  比如,马林可以在药筒对面再绑一个和药筒等重的配重。但问题是,药筒内的火药燃烧后,越来越轻,而配重的重量不会减轻。因此,重心终究会失衡的。

  但马林也不指望完全平衡,他所求的,不过是让一窝蜂发射出去的神机箭尽可能平稳地飞行更远的距离而已。毕竟,神机箭若是不乱飞,理论射程能达到三四百米。

  马林甚至都没想过让神机箭平稳飞行三四百米,若是神机箭能平稳飞行超过百米,他也就满意了。

  而如何让神机箭飞行得更平稳呢?马林的第二个思路,就是给神机箭“装上翅膀”了。也就是类似后世的飞机,给神机箭安一对翅膀。

  虽然翅膀不能保证能平稳地飞完三四百米,但能保证上百米的飞行平稳,也就足够了。

  而且,从武器角度上讲,若是飞行太过平稳,弹道太直,“一窝蜂”反倒失去了价值!

  为啥这么说呢?一窝蜂其实是个范围打击的武器,讲究覆盖面广。而对敌军群体打击的话,弹道太平直,这小小一筒的32支神机箭,只会把对面一个士兵射成马蜂窝。32支箭杀伤一个敌人,那就太不划算了。所以,一窝蜂里的神机箭需要一定的偏移量,而不是全部精确打击。

  因此,马林延迟神机箭偏移的时间的办法,是很不错的。超过百米再便宜,或者在百米距离上有小的便宜,才是最有军事价值的。

  ……

  所以,马林把一窝蜂里的神机箭的圆柱形药筒,改成了长方体的药筒。然后,在药筒对应的箭杆的另一侧,钉上了一对木片翅膀。其翅膀非常简易,就是一块长方形木板,中间部分钉在了箭杆上,和药筒对应。

  另外,考虑到神机箭发射,有些类似于航天飞机发射的情形。也就是航天飞机自身喷射火焰,火箭体只是提供燃料。因此,马林还在长方体药筒上钉上了一个长方形木片,作为“机翼”。

  只不过,药筒对面的机翼木片会更大更重。因为,这个木片有一定的配重作用。而药筒上钉着的木片,则很轻薄,主要起充当药筒的“航天飞机机翼”的作用。

  而且,因为两个木片机翼是平行的,在装填时,上下都有木片支撑,也更容易保持稳定状态。

  然后就是箭支的尾羽,马林故意让其在泥浆中泡一下,使其沾染了泥浆。干燥后,就会硬化。但是,发射时,也就不容易被药筒喷射的尾焰给烧毁了。

  很多时候,原始版的神机箭,就是因为药筒的尾焰烧毁了尾羽,导致神机箭的箭体失去平衡,继而乱飞。马林这种上包(泥)浆的方法,也是很不错的了。

  虽然有了两对翅膀,但最好还是保持尾翼比较好。毕竟,现代的飞机,也是保留了尾翼的。马林不是飞机专家,却也知道抄作业。

  而且,马林还特地把尾羽的方向设置得和木片翅膀平行。安装时,也是平行安装。这样,神机箭飞行时,在纵向上,就很难出现便宜。所谓纵向,因为是平放的,自然就是指上下方向了。

  至于横向上的便宜,恰恰是一窝蜂需要的。因为,要做到范围打击,就必须让神机箭散开来。不然,盯着一个目标射,太浪费箭了。

  除此之外,为了让神机箭保持穿透力,以做到二次杀伤,马林故意让人把木片翅膀锯出凹痕,只留下少部分还连接着。

  这样,当箭头穿透敌人时,木片翅膀受到撞击后,会因为锯出的凹痕,很容易就折断,以方便箭体贯穿目标,甚至打击下一个敌人,给敌人造成更多的伤亡。

  ……

  设计完成后,马林就让柯老五带着几个北海国的工匠,开始按照马林的想法进行改装。因为加了两对木片翅膀,所以神机箭宽了很多。结果就是,每一筒箭的数量大大减少。甚至,为了容得下翅膀,隔板不能只留下圆孔,而是需要留下更大更宽的方孔,用以安装和固定改良的神机箭。

  但这么一搞,原来的木筒就不合用了。为此,马林特地让人打造了更宽的木筒,而神机箭层数,也减少到了三排。这样,一共三排,每排8支箭的加宽版的新式一窝蜂出现了。

  经过测试,这种神机箭果然达到了马林的预期,在150米的距离上仍然没有上下乱窜,保持着很强的杀伤力。

  但考虑到这种新式一窝蜂的神机箭在120米距离上就开始在水平距离上散开了。所以,其最佳打击距离,其实在120米左右。离得远了,箭与箭的水平间隔太大,达不到饱和打击的效果。离得近了,神机箭尚未水平散开,太过饱和打击,无法做到范围打击。

  所以,马林打算,神机箭的操作者,必须是心理素质良好,而且,目测距离的眼力比较好的人。不然,发射早了和发射迟了,都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https://www.bsl88.cc/xs/3078341/67461672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