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帝国的黎明小说最新章节 > 章73 国命悬哥舒-1

章73 国命悬哥舒-1


“大家难得相聚,来,为赵校尉接风。”余藏云端着酒杯,“赵校尉三十年纪,已经是制将军了,真是英雄出少年,余某不得不服啊。”两桌上有十几名校尉都含笑站起身来,有人赞道“余校尉说的是”,“果然如此”。

“哪里哪里,余校尉谬赞了。”赵行德微笑相谢。他按照陈千里嘱咐,逐个拜访老资历的校尉,到了余藏云这里,余藏云竟异常热情,还邀请了十几名校尉作陪,专门为他接风。赵行德却之不恭,只得同余藏云一起来到这华岳楼。

众校尉一饮而尽,大家来这场接风宴,多是看余藏云的面子。敬酒过后,便七嘴八舌地相互说起话来。护国府校尉、柱国府上柱国对许多夏国人来说,已经是官职的尽头。因为校尉乃是军士推举的,若非干犯法纪,由本身弹劾,军府都不能免职。夏国很少有超过十年的丞相,但护国府校尉资历超过十五年的却有不少,就算是领兵的将军,对老校尉也都是礼敬有加。否则护国府里发难起来,就是莫大的麻烦。

说话间,华岳楼的小厮将各道美食流水价地送上来,各种香辣作料烹制的烤驼峰端上来后,厨子在现场将驼峰切成薄片,香气四溢,极为诱人。吃客需用双手拿起,裹在千层酥油饼中食用,正适合这些彪悍粗豪的校尉的胃口。其他诸如甘露羹、熏蒸獐腿、鹅鸭炙、葫芦鸡、酒酿鱼脯、水晶饼、樱桃饼、黄桂柿子、粉汤羊血、馄饨汤等长安市面上的美食,都一应俱全,赵行德尝过几种,口味也丝毫不差。他暗暗点头,难怪关中人在敦煌最爱在这华岳楼聚会。不过对赵行德来说,这样的场合反而吃不饱,因为他出来乍到,既然有此机会结识更多的护国府同僚,便不能错过,更不能显得傲慢。不少校尉也在观察他,暗暗判断此人是否值得深交。

“听说赵校尉出身关东?”乌头军的杨仁济问道,铁骨军的黄逖点点头,杨仁济问道:“他有几个妻妾?”黄逖摇了摇头,低声道:“只得一个妻室,并无侍妾。”杨仁济点了点头,看着赵行德,低声叹道:“志向不小啊。”

“赵校尉虽然是龙牙军的,可驻扎在长安,也算是出自关中的人了。”一名叫谢希闵的胡杨军校尉,拍着赵行德的肩膀,凑近了低声道,“听说赵校尉是淳于铁厂的合约人,真是人不可貌相。”

“惭愧,惭愧。”赵行德谦逊道。校尉们虽然可以入伙商行,但须报知护国府备案,以免商议国是时以私废公。赵行德和淳于铁厂的关系,护国府只需要细细探查,很容易便能知晓。因为关中禁止滥伐林木,而宋国禁止铁器出关,所以夏国的兵器虽然精良,钢铁价格却比宋国要高一大截,其中将近八成的本钱都要用来买木炭和竹炭。淳于铁厂仗着以焦炭炼铁的秘诀,成本比旁的铁厂低了一大块,这几年摊子都越铺越大。单就产量来说,淳于铁厂已经是夏国最大的冶铁行,同时还为军械司铸造火炮火铳,自然引起了大丞相府和护国府的注意。

在长安的时候,虽然忙于公务,赵行德还是经常去淳于铁厂,淳于越发现焦炭比木炭更加坚固,不容易坍塌,于是赵行德和他一起改进炼铁炉的结构,增加了炉子的高度以后,鼓风的热力效果比从前有了明显提升,刚刚建成的高炉不仅出铁量大,而且在燃料这块也节省下不少的银钱。因为铁价格降低,原先用木器的纷纷改用铁器,甚至一些采煤的矿井都木轨道换成了铁轨。淳于越还在推动护国府允许铁厂将更多的精铁卖到关东。宋国同样面临着木炭昂贵的问题,精铁价格高昂,对铁器是许进不许出,但只要淳于铁厂的精铁价钱合适,关东的需求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赵校尉不必谦逊,我家中去年将关中的铁矿山卖給了淳于铁厂,淳于大师对赵校尉可是推崇备至啊。”谢希闵堆笑道。这时虎翼军的上官伯瑾端起酒杯走过来。上官伯瑾担任护国府校尉将近十五年,论辈分比赵行德和谢希闵都高,在护国府中里也交游广阔。见他走过来,谢希闵便不再说话,只微笑着在旁边作陪。上官伯瑾觑见赵行德腰上挂着玉佩,一边笑道:“赵校尉这块古玉可是不错。”赵行德在长安时便听上官丞提过这位二叔,微笑道:“这是家严所赐。”

“先人遗泽,不错,不错。”上官伯瑾的眼光从玉佩转到赵行德身上,点了点头,感慨道:“这便是玉德传承啊,那些无良奸商,用南蛮贼石混淆玉德。为了点蝇头小利,便欲以夷变夏,其心可诛。”他说得正气凛然,谢希闵点头赞道:“上官校尉说得甚是。”赵行德也微笑点头。买卖南蛮石的商行和他们都没关系,故而犯不着为此事和上官伯瑾结仇。坐在旁边的几个校尉也站起身来,听上官伯瑾说话。

“什么是夏,什么是夷?”上官伯瑾左手握拳,右手扶在桌沿,慷慨激昂道,“咱们不说那些虚的。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美玉和服饰一样,乃是我华夏独有,怎可让蛮夷鱼目混珠呢?若不将其禁绝,蛮夷用卖我玉石的银钱,囤积粮草,招兵买马,杀我士民。我们怎能用自己的银钱,送给蛮夷来杀我们自己的人呢?”几名校尉纷纷称是,上官伯瑾脸色稍稍放缓,向赵行德告了个罪,去和余藏云说话了。

“上官校尉想要推动蜀国和大理出兵,捣毁了南蛮部落开采玉石的矿井。不过,蜀军刚刚打了安南,担心再打仗的话犯了众怒,不好收场。护国府也不好相强。”谢希闵见赵行德有些疑惑,向他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赵行德点点头,没想到这三十六家玉行不但不准南蛮玉石在中原和夏国出售,还当真起了灭国杀人毁矿的念头,不禁暗暗心惊,低声叹道,“那矿井又何必捣毁,我朝占了它,开采出来牟利不好么?”他心中想,上官伯瑜刚才所说的道理,有些似是而非。从礼仪服饰来看,从夏朝到宋朝,已不知有多少变化。但从玉石来看,就算现在夏国玉石的产地西域,在汉朝之前,也并非夏国所有。上官伯瑾不过是强行为三十六家玉行垄断玉石料的市场罢了。

“这个,赵兄就不懂了,”谢希闵微微笑道,“这天下的玉石不但不嫌少,反而嫌多了。若不是三十六家玉行控制了所有玉矿的出产,控制着市面,玉器根本不会如此昂贵。三十六玉行手中的矿山,足够开采百年以上。所以,任何一座新矿对三十六家玉行而言,都是负担。他们根本不需要新的玉矿,只是不要别人挤进来而已。”他看着不远处正和余藏云商谈的上官伯瑾,脸上带着羡慕的神气,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道,“赵兄可知,上官家单单做着玉石的买卖,已经富可敌国了。”

“把持市面,似乎与自守市易不和,朝廷就没有想法么?”赵行德有些疑惑。

“怎么管呢?他们又没强买强卖,我倒真是佩服这上官家能把三十六行经营得铁桶一般。”谢希闵笑着低声道,“玉石乃是奢靡之物,卖得越贵的,富户买的越多。压下玉石的价钱,朝廷从矿山开采和玉器买卖中抽取的分润都少了。朝廷开支不减,缺额这部分,难道增加田赋不成?等于让普通百姓多交赋税,让富户少交赋税。这可不是谋国之道啊。再说了,富户也希望这个行市稳定,不想让下里巴人佩戴和他们一样炫目耀眼的东西。说穿了,这就是身份。若是大家都有,便不值钱了。容忍百姓买不起上好的佩玉,总比让百姓因赋税过重吃不饱穿不暖要强吧。”

“原来如此,”赵行德拱手道,“受教了。”他没想到其间还有这些细致考虑,心里对谢希闵等护国府的校尉看法又有了些不同。他端起酒杯,笑道:“谢校尉,聊表敬意。”

“护国府里呆久了,这些东西自然知道,”谢希闵笑着摆了摆手,端起酒杯和赵行德碰了,却只喝了半口,低声道,“赵兄是明眼人,有一桩好生意,我们商量商量。现今我朝和关东都大力编练火器军,这硫磺硝石的用量,比从前猛增了十倍百倍不止。硫磺还好说些,唯独这硝石难寻。按照现在的硝石库存,不要说打灭国之战,几场大战就消耗干净。”

他见赵行德听得入神,又凑近了些,神秘地说道:“前不久,我谢家的族亲在西州高昌发现了一个极大的硝石矿,那矿山在戈壁之中,开采起却不难。只不过,现在硝石的价钱波动太大,我们若是把家产全部投进去,风险也大。听淳于越说,铁厂这两年获益颇丰,赵兄可愿意与我们一起合伙做这笔买卖?”


  (https://www.bsl88.cc/xs/2985651/861228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