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帝国的黎明小说最新章节 > 章126 呼来上云梯-5

章126 呼来上云梯-5


“你们到底是听朕的,还是听丞相的?”

鄂州行宫的寝殿里,天子暴怒的声音回荡。内侍和宫女都伏在地上,无人敢说话。而赵杞看来,这种无声的反抗,更像是一个铁打的牢笼。相府就是用这些懦弱的小人,彻底将皇帝变成了一个无人理睬的孤家寡人。赵杞的目光又转向窗外。龙槐树铁褐色的树干如嶙峋的枯爪,偏偏枝叶繁茂得惊人,一团团绿荫中缠绕着串串白花,仿佛毒蛇身白色的鳞光。毒蛇的眼眸好像在和赵杞冷冷地对视着。微风吹拂花枝颤动,就像吞吐的蛇信,赵杞似乎能看到噬人的凶光。

“你们,朕要把你们这些逆贼......”

赵杞仿佛困兽一般的嘶吼,他的脸色铁青,气得说不出话来。

殿外,邓素远远听见陛下的吼声,不禁皱起眉。赵杞暴怒时根本不听人劝,此时进去,无异于自取其辱。他叹了口气,转身离去。邓素前来觐见赵杞,原本是有些事情要禀报,但赵杞如此暴躁,时机显然不合适。他从偏门出了宫,便径自拜见陈东,向他禀报大礼议各方面筹备的情况。

邓素深得陈东的信任,可以不经通传而直丞相署理公文的签押房,迈步入内时,陈东一如往常一样,埋首在堆积如山的公文之中。依照礼制,丞相大权独揽,责任也是极重。各个州府,不管是富庶还是贫瘠之地,都想尽办法要减免赋税。境内灾害不断,三天两头便要赈济遭灾百姓。户部只能上奏丞相一一定夺。各地官员之间,官员与士绅之间,清流与俗易之间,种种争执不下,朝中谁都不愿担骂名,最后还是上奏到丞相这里来。

签押房门口坐着书吏,纷纷站起来行礼道:“邓大人。”

邓素微笑拱手还礼,陈东抬头一见是邓素,笑道:“明日便是大礼议,邓尚书还悠闲?”

“好以众整,好以暇,”邓素笑道,“再说,再忙也比不上丞相大人。”说着便坐了下来。

陈东关上正在翻看一份卷宗,点头道:“诸事繁杂,大礼议我也抽不出身来仔细筹备,若不是守一得力,真不知如何是好?”卷宗封面上画着军情紧急的纹样。金牌急脚递如今已经用鸽书传递,但的纹样仍是没变的。如今宋国有中兴气象,辽军北退,夏国陷于西边的战事,边患较从前大大缓解。十万火急的军情鸽书已不常见,一出现则必有大事。

“出了何事?”邓素微感诧异,担心地问道:“辽贼大举犯境么?”

“不是,”陈东摇了摇头,脸色阴沉道:“大食海寇又在广南路出现了。”他手指在军书卷宗上不停地敲着,“大食海寇的气焰嚣张,不但在沿海村落劫掠,还攻打廉州城,州城失守,防御使姜清力战而死,州学廪生逃散,知州王明伦端坐与学堂,海寇大至,王明伦骂声不绝,为大食海寇所害。”陈东与王明伦素不相识,但他在广州为官时,就曾听说过王明伦的清名,后来大兴州学推举之事,陈东专门致书王明伦,请他出山主持廉州,可惜就这么被海寇害了性命。

邓素吃惊道:“大食海寇不是已有偃旗息鼓之势了吗?”

“他们只等信风一起便满载而归。”陈东手抚着黑色的卷宗封皮,“这期间,东南沿海本原来的一些海寇奸商又和大食人勾搭起来了。他们给大食海寇当向导,为大食人销赃,将他们看不上的东西换成金银钱帛。这些人尝到了甜头,就像汉代的阉人中行说一样,唯恐大食海寇洗手不干了。这次廉州失陷,必有内贼,据逃出来的廪生,攻打廉州的贼兵,只有十之二三是大食人,其余十之六七,要么跟从劫掠的流寇,要么是沿途被裹挟的流民百姓。海寇得了贼寇之助,侵入我内地越来越深,而贼寇又挟大食海寇自重,以抗衡官军进剿。这内外勾结,已成了腹心之患了。”

“竟有此事?”邓素吃惊道。他这些天忙着大礼议之事,不知海患又变得严重了。

“我已经命赵行德率水师即刻南下。”陈东的右手紧紧的捏成了拳头,“砰”一声砸在桌面上,签押房中的书吏都惊得看过来,“海寇不除,我陈东誓不为人!”福建、广南,受害最深这些地方,都是他感情最深的地方。他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大海茫茫,内外勾结......这,南海水师新建,”邓素脸现忧色,沉吟道,“元直也有他的考虑,水师不经过一番操练整训,仓促上阵的话,只怕不但损兵折将,还壮了大食海寇的气势。孙子兵法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又说,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所以,水师进剿的事情,朝廷不已催促过甚才好,免得元直为难。他当年能孤师北伐,如今也不会逗挠自保。”邓素心中没说出来的是,赵行德一身关系京东与河南归属,朝廷唯动之以情,而非临之以威,才能维系住两地版图,等待国力恢复后,再徐徐解决之。

“我只是告诉他,”陈东叹道,“廉州劫后的惨状罢了。”他的语气萧索,充满了无奈。世人皆以为丞相的权柄滔天,谁知天下这副胆子的沉重。这两三年来,大宋国力捉襟见肘,全赖相府左支右绌地维持着。而他看上去竟老了十岁有余。

“这位子是在火上烤,”陈东摇头苦笑道:“该收拾的麻烦收拾干净了,我有告老还乡了。”

“这是哪里话,”邓素劝道,“大宋隐隐有中兴气象,你可不能急流勇退啊。”他面色复杂,转而说道,“明白事理的,知道你是不恋栈权位。不明白事理的,只怕更要急不可耐了。明日便是大礼议,鄂州城里,陆明宇还在游说各地的学政,要弹劾于你。他这句话若是落在他的耳里,只怕他只会冷笑几声,再来一番口诛笔伐吧。”这一次,礼部汲取了上一回的教训,事先布置了不少耳目,所以各州学政的动向都十分清楚,每天都会秘密上奏给相府。

各地虽然有抨击朝政的声音,但侯焕寅、吴子龙的先后受挫,在这一次大礼议中,唯一有份量的威胁人物,就是楚州学政陆明宇,然而,他竭力奔走发起对陈东弹劾,却是应者寥寥,孤掌难鸣。所以,礼部除了监视着各方动静之外,并没有做别的动作,在别人看来,这反而更说明朝廷有容人之量,并非流言所说的排斥异己,钳制言论。

“就由着他闹去吧。”陈东摇摇头,淡淡道,“这一次盟誓的时候,不让他站前面便是了。”

“好吧。”邓素也苦笑道,“当年在太学时,陆浮休也是众所仰慕的前辈清流,没想到他能闹成这样。这一次礼部也请了舟山先生,不料他去了东林讲学,赶不过来了。黄老先生首倡这公议推举之礼法,我们在鄂州忙得团团乱转,他倒是有闲心去东林。朱森何方这两个家伙,三招五招不出,‘高人隐士’的架子也拿起来了。”他以礼部尚书之尊,抱怨的语气说起这些长辈和故友。二人在太学同窗就读,陈东常常私下拿师长打趣,指斥朝廷权奸更是疾言厉色。反而邓素端方稳重,绝不会这样说话。

二人回想起当年,心中都有些唏嘘。

邓素禀报完大礼议准备事项后,这便告辞离去。春去夏来,相府花园中树木早已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阴影落在庭院中布满青苔的青石路上。若是在寻常别府,花园小径都是内眷丫鬟们踏青游玩之处。宰相衙署中,朝廷命官和相府书吏都是规行矩步之人,无论是晴天还是下雨,大家都是从花园两旁横平竖直的廊庑走路,极少有人穿过庭院去踩那小径青石上的苔痕。不过,也并非人人如此,邓素就径直穿过了树荫下青砖小路,从相府东侧第二个小门出去,那是一条仅容一辆轿子的窄巷。巷子两旁是朱漆高墙,一边是鄂州行宫,一边是相府。

轿夫早已等在门外等候,见到邓素都站起身来,一名随从掀开了车帘。

邓素却对他们摆了摆手,没有上轿子,而是走到巷子里另外一边。

那里是距离寝宫最近的一道小门。邓素刚才在陈东这里呆了一阵子,估计赵杞的怒气也平复下去了。赵杞常自叹“政则丞相,祭则寡人”,他虽然已对朝政不闻不问,但不少礼仪上事情,还是需要事先向陛下禀报。虽然大内宫禁对礼部尚书形同虚设,但这一次邓素并没有冒昧地径直闯入,而是先让侍卫通传。世道变了,人人都在适应着这个世道。赵杞固然是九五之尊,但他在知道重臣要来拜访之前,总是会按捺一下自己的情绪,给人一种“明君”的形象。这一点,邓素也是很清楚的。


  (https://www.bsl88.cc/xs/2985651/679923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