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114 寥落天地秋-3
“贵使是在说笑吧,”邓素冷笑道,“还是先谈谈归还洛阳、襄阳两地之事吧。”
冯廷纶脸色如常,端起茶盏吹着茶沫,轻轻喝了口香茶,含笑道:“尚书大人熟读诗书,岂不闻,得人心者得天下也。洛阳、襄阳两地的百姓,早已心向我朝,不久前,两地百姓推举护民官,署名画押者达百万之众,簿册俱在,便是明证。可喜可贺,上将赵行德也被推举为上柱国。不过话说回来,贵国就算是顺应这两地的民心,也该让赵行德返国,在柱国府中为关东百姓仗义执言。”
邓素与冯廷纶之间唇枪舌剑,礼部官员和使者随从如履刨冰,生怕不小心有辱国体。
在客厅上首正中,陈东脸色严峻地危襟正坐着。这是夏国出兵夺取洛阳,宋国扣留赵行德以来,夏国第一次正式向鄂州派出使者。他皱着眉头,除了对夏国使者除礼节性地回答问候之外,一直都沉默到了仪式结束,陈东站起身来,拱手了拱手送冯廷纶离开。
“夏国近期可能出兵河南吗?”陈东等着邓素送别使者返回,第一句便问道。
“应该不会。”邓素的语气不确定地解释道,“若夏国出兵河南,南北皆受敌,必然一国之力独当我国与辽国。但是,从长安传来的消息是,夏国在河中与大食国的战事短期内不可能结束,长安的粮食、布匹的左券价格一直在涨。而且,冯延纶在这个时候出使,恐怕更多的示好的意思,毕竟他们也知道,尚主之后,赵行德是不可能放回去了。”
“那就好。”陈东看着邓素疑惑的神色,低声道:“国库已刮下去三尺了。”
“唉,”邓素叹了口气,“我当尽力与冯延纶周旋。”
他深知陈东的难处。鄂州建政以来,国库几乎从来都是空空如也,各地屯驻禁军八十余万,每个月的粮饷就是三百余万贯,州县团练的费用还不计在内。州县的两税、商税一交到户部,几乎立刻就流水般用了出去。户部尚书寇敏中是大礼议中由诸学政单独推举的,他坚决反对增加任何赋税,甚至到了规劝陈东不要穷兵黩武的地步。若非沿海州县一起告急,寇敏中答应筹措五百万贯的靖海券,朝廷连水师的开拔粮饷都发不出来。
“听说户部答应发行靖海券,”邓素问道,“不过,却强用盐税做了靖海券的抵押?”
“正是,”陈东摇头道,“寇敏中账房一个,不足以谋大事。”
“寇敏中不能为臂助,”邓素沉吟道,“少阳,我举荐个人,苏汝能,你敢不敢用?”
“苏汝能?”陈东皱起眉头,反问道,“‘三得道人’苏同甫?他好像还在刑部天牢里?”
“正是。”邓素点头道,“苏同甫与我熟识,他言行虽然偏激了些,但为国理财一道,确实是些见识的。刑部那件案子很快就有结果了,走私辽国酒汗的案子,苏同甫只是出钱入股,他还以为酒汗是从南海那边过来的。”
“是么?”陈东冷笑了一声,“我倒以为,他根本不关心酒汗从哪里来的。”
苏同甫牵涉这案子还是在朝廷取消酒专卖之前,因为涉及到辽国,更成了资敌的大案。若坐实了资敌,够得上斩首的罪名。苏同甫自号“三得道人”,何谓三得,得钱,得才,得寿。人生在世,无钱不能买物,无才不能明理,无寿则一切皆空,若三者既得,其余便一切尽有矣。在东南一带,不少流俗之徒将此“三得”奉为圭皋,在清流士绅中也大行其道,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苏汝能言利过甚,对此极为不齿。
“苏汝能确实是人才,”邓素继续劝道,“而且有心为国效力,他犯得也不是大罪,你只需要一次特赦,免他受刑羞辱,此人就能感激涕零,为你所用。他在理财上的功夫,足以和寇敏中匹敌,正是你所需要的。”
“好吧。”陈东勉强答应道,“若他确实是不知酒汗的来自辽国,我可以赦免他的刺配徒流之刑,但罚金却不能免去。若非如此,恕我我能为力。”他端起茶盏,轻轻喝了一口,掩饰了眼中的厌恶之色。这些天来,因清流法下狱受刑的士绅越来越多,天天都有人上门请求特赦。可是,吴子龙那边却盯得极紧,每一次特赦,都会令陈东失去一些理社清流的支持。而拒绝特赦,则让另一些人对他怀恨在心。
邓素叹了口气,起身告辞,缓步走出了丞相府。
相府外面的朱雀街是鄂州内城最热闹的。每天都有大批的廪生在此聚集,有的是排队等候上书言事的,有的是散发各种揭帖的,有的是来此与同道切磋文章,打听消息的。除了衙门的朱漆门户,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子,贩卖书籍笔墨、竹木器具,汤茶点心等等,应有尽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还有许多外州县来的游人,怀着好奇的心情来观看丞相衙门门口的胜景。
在相府的墙外,邓素弯腰上了车,马车没驶出多远,一阵晃动又停了下来。
“大人,邓大人!”外面有个人不顾礼部随从的斥责,大声道,“尚书大人。”
好奇此人居然能认出自己,或者认出自己的马车,邓素掀开车帘,看到的是一张年轻得过分的脸。年轻的廪生顾不得和礼部吏员争辩,将一张揭帖伸了进来,直接递给邓素,这个举动其实是非常冒犯的。邓素微微一愣,还是将揭帖接到了手上。
“大人,”廪生强压着激动,沉声道:“我等支持邓大人明辨清浊,铲除奸佞!”
邓素心头发苦,含笑点了点头,放下车帘。马车再度缓缓前行,邓素粗略扫了一眼揭帖,字写得很好,题目是支持礼部明辨清浊,铲除奸佞,但内容主张却都是吴子龙一系的。一张请礼部给刑部施压,将各地送到鄂州的作奸犯科之徒,从速审案、当杀则杀。另外一张请朝廷抑制兼并,赈济贫民,给失地百姓一条活路。邓素叹了口气,将两张揭帖折起来,放入袖中。
“礼部主持公正!”“请邓大人铲除奸佞!”
因邓素接受揭帖的举动,让人群激动起来,几十个人一起大声喊道:“支持邓大人明辨清浊,铲除奸佞!”......“奸人不除,大宋难安!”......“支持朝廷整顿吏治!斩杀贪官!”礼部尚书的马车缓缓消失在街角,直入云霄的呼喊声才渐渐息止。
“那位真的是邓大人吗?”廪生王嗣宗问道,注视着马车消失的街角。
“当然了,”张蔚解释道,“正月的时候,礼部尚书大人到州学来勉励过众人,我因此见过他一面,王兄你家在鄂州回去了。”他心里有些自得,脸上却是冷冰冰的。虽然“支持礼部明辨清浊”这个题目是大家议论出来的,但张蔚还是担心被同道误认为是邓素一党,里外不是人就麻烦了。
“原来如此。”果然,王嗣宗摇头笑道,“我还误以为你与邓大人有些干系。”
“怎么会呢?”张蔚正待再划清界限,脸色却一变,住口不言。
“吼什么!吼什么?”街对面走过来几个衙役,手持着铁尺,凶神恶煞地过来。
众衙役一边举起铁尺作势威吓,一边大声吼道:“这里是相爷视事的清静地方,不许高声吵闹喧哗!”“老老实实做买卖的,吵什么吵啊?”“小心待会儿府里的人出来,拿你们下狱问罪!”但到了州学廪生面前,却只绕了开去。廪生要么是豪强出身,要么是读书种子。只要不闹出大乱子,让大家下不了台,衙役也不愿招惹他们。
鄂州郊外,东南行营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石庭坚奉乃师之命前来拜访王贵。
石庭坚虽然是个白身的,却是吴子龙的得意门生。听说他来拜访,王贵便按照结交文人雅士的做派,礼贤下士在后院设了一场小宴招待石庭坚,又叫上几个心腹将领作陪。酒酣耳热之后,石庭坚拿话试探,王贵总是托词搪塞,不肯透露出自己的倾向。
“将军可谓君子,”石庭坚转动着酒杯,笑道:“君子之道,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啊。”
“当不得,当不得。”王贵脸色微变,摇头道,“王某俗人一个,只愿马革裹尸,为朝廷效命疆场,称不得什么君子。”他自己择的也是俗易法自守,宁可自污,也不愿得罪陈东或吴子龙任意一方。
“将军谦逊自抑,足以为我大宋武人之楷模,庭坚佩服。”石庭坚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含笑道,“世人常言,武将不惜死,文官不爱钱,则天下太平。我大宋的将军,若都像王将军这样,以报效国家自勉,就不会有汉唐时候,武人干预朝政,藩镇割据,令国家衰亡的危害。朝中文武殊途,各不相干,也是太祖制下祖宗家法的遗意啊。”
(https://www.bsl88.cc/xs/2985645/715946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