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 亮剑
1653年4月18日,汉洲,黑山(今澳洲北部帕默斯顿市附近)。
“轰!轰!轰!……”
十余门火炮猛烈地轰击着,共持续了六七轮,声震不绝于耳,将前方数百米的“敌军”区域炸成一片火海,修筑的一段模拟城墙也是千疮百孔。
在后方观看的郑芝莞,嘴角虽然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表现出自己的镇定,但心中却极为震撼,这齐国的火炮发射弹药,赫然是威力巨大的开花弹,四散飞溅的弹片,升腾冒起的熊熊火光(深切怀疑在着弹区域布置了引火物),显得声势更加惊人。
火炮轰击过后,攻击阵地上突然烟尘四起,火光冲天,一排排火箭弹拖着红色的尾焰,呼啸着扑向前方,越过那段模拟城墙,进入“城”中,然后落地爆炸,燃起了熊熊大火。一排排草木编制的假人在爆炸和大火中,剧烈地燃烧飞溅,宛如惨烈的战场境地。
这种齐国军工部门新近研制的火箭弹,是以前宋军中初期的火箭武器—“霹雳炮”而仿造。数年前为了应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上威胁,做出了一款升级版的“神火飞鸦”,在海上用来攻击荷兰武装商船,并发挥了不错的效果。
这几年来,齐国陆战队在攻击敌人坚固的城防时,除了使用威力巨大的重炮外,就是采用笨拙的掘土挖壕方式,虽然最终也能攻克坚垒,但过程中却耗费不少时间,并且在破城后还要面对城中守军的巷战。
因而,军方便希望军工部门在不断优化改进开花弹的同时,再提供一种新的武器,可以大量杀伤城中的守军,以减少官兵于巷战的损失。
黑山军工厂接到军方的要求后,便将主意打到了此前研制的“神火飞鸦”这种武器上面。它既然可以在海上,通过己方舰船发射,并引燃敌舰的甲板上火药或者风帆,那么是不是可以加大其战斗部位,将其设计成一个会飞行的“炸弹”,以达到对敌人实施远程攻击的目的。
经过数年的研制,陆地版的“神火飞鸦”在不断改进和优化后,陆续试制出几款样品,开始时主要以尾焰燃烧杀伤敌人,后来又配备了爆破弹头,以破碎弹片杀伤敌人。今日特意在这场攻防演习中拿来进行一番试验,向军方验证这种武器的杀伤力。
众所周知,中国在宋代就已经可以制造用火药推进飞行的火箭,这种火箭大约在元代或明代传入了印度,很快被印度人仿造和改进。从16世纪到18世纪,印度的火箭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火箭威力和射程都大大增加,一些火箭的火药筒已经改用铁制,还出现了各种型号。
17世纪,英,法等国入侵印度,遭到印度人的顽强抵抗。在这些战斗中,火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迈索尔苏丹狄波·萨布在1792年和1799年抗击英军的战斗中用专门的火箭部队发射了大量火箭,使英军伤亡惨重。
英国人在征服迈索尔后,将缴获的火箭带回国内。当时正值拿破仑战争时期,拿破仑试图登陆英国本土,由于英国陆军兵力不足,需要在海上消灭敌军,所以急需能够有效攻击法国登陆船的武器。印度火箭引起了在武尔威治兵工厂皇家实验室工作的炮兵上校威廉·康格里夫的极大兴趣,他认为火箭是对抗拿破仑最好的武器,于是立即着手对其进行改造。
经过几年的探索,康格里夫于1805年采用新型火药制造出了一种实用的火箭,并经过不断改进,射程最远可达3-4千米。这种新型火箭相对于19世纪初期的火炮具有射速快,射程远,机动灵活等特点,使的康格里夫火箭在新式火炮出现之前大出风头。
康格里夫火箭一经装备就广泛在拿破仑战争中使用。首先在布伦攻击了法国舰队,战果不错。之后,由康格里夫亲自指挥,英国海军向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发射了约25000枚火箭,几乎将城市夷为平地。1812年来比锡战役时,瑞典军中的英国火箭炮部队用一次猛烈的射击就把一队法军“象蚂蚁堆一样打得星散”。
当然,齐国目前试制的火箭弹还没有后世康格里夫火箭那般威力,主要依靠其燃烧性能,以密集发射的方式,焚烧城墙附近的工事,震慑守军,部分装有爆破弹头的火箭弹,因为引信的问题,还不能完全保证其爆炸威力。
不过今日数百枚火箭弹齐射,看着威力着实惊人,若是落入敌人密集阵列当中,足可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亡,继而引发敌军的混乱。
在火箭弹发射完毕后,数百陆战队和乡兵组成的步兵方阵,排着整齐的步伐,以行进射击的的队列,向假象的敌军城池攻去。在距离模拟城墙还有三四十多米的地方,数十名掷弹兵立时抛出手掷炸弹,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端着刺刀,发起了最后突击。
“若是齐军以这种模式攻我福建,咱们守得住吗?”郑芝莞脸色有些发白,转头低声问身旁的杨耿。
“估计……有些困难。”杨耿吞咽了一下口水,摇头说道:“不过,听说齐国陆师兵力不多,我们或许可以凭借人数优势,勉强据坚城与之一战。”
“齐国陆师兵力是少,但他们却可以驱使李定国等贼军来攻我福建!”郑芝莞苦笑道:“另外,登莱永初朝廷也有数万兵马。只要人家愿意,可随时以舟船转运至我福建,袭我沿海薄弱之处。就以刚才这般战法,我郑军如何抗之?”
杨耿默然不语,近两年的海上缠斗,郑军水师除非集结数十上百艘不同类型的战船对抗齐军水师,否则,单独数艘或者十数艘舰船出海,根本不是齐军战舰的对手。他们往往组成2-4艘的编队,游曳于福建、广东、江浙,乃至日本附近海域,频频袭杀郑军船只。齐国舰船不仅火力强大,而且速度也非常快,少量郑军船只在遭到齐国舰船后,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只能落帆投降。
现在看来,齐国不仅水师强大,陆师战力也非郑军所能抵挡,尤以火器犀利无比。看来,齐国针对郑氏和谈所提出的条件,必须认真对待。
其实,郑芝龙反正归明后,打算给付齐国白银五十万两,茶叶两千石(约150吨)、生丝一千担(约50吨),瓷器一万件,以换得与齐国休兵止战,恢复曾经的友好合作关系。
齐国军政联席会议上,也原则上同意停止与郑芝龙的海上战争,并准备施压荷兰东印度公司,一起解除对郑芝龙的海上贸易封锁。但为了保证郑芝龙以后不会再出现反复,提出福建必须出兵北上,联合舟山的张明振部明军,攻击清虏占据的苏杭,威胁江南,策应江西李定国部明军。
另外,福建需让出漳州沿海的厦门岛、金门岛,由永初朝廷官军入驻。郑氏既然已反正归明,那么漳州府、泉州府、兴化府(今莆田)等地区即为后方,无需驻守兵力,要将守军员额削减至最低。如此要求,赫然是将福建南部精华地区完全置于潮州李来亨、高一功部明军的兵锋之下。而位于厦门岛的中左所进驻永初朝廷官军,更是让齐国水师于福建沿海获得一处重要的泊地,对郑氏水师进行监视和挟制。
若是郑芝龙全部答应齐国的要求,并据此做出安排。待他日后再次反复,降于清虏,那么整个福建将瞬间被明齐联军击破,几无翻身之力。
当然,若郑氏一意反清复明,齐国将一如从前那般对他支援各种火器,并且还会将部分被攻占的吕宋领地归还与他,大家在南洋地区继续愉快地一起打土人,占田地,挖金矿。
因此,郑芝莞等郑氏使团一行,在收到休战条件后,内心不免惶惶。需知,为了获得更多的反清力量,福建在反正归明,可以得到永初朝廷的再次接纳,免遭明军陆地上的攻击。但人家齐国可未必会听朝廷的吩咐,为了确保海上安全,他们必然会对郑氏做出诸多限制和防范。
-----------------------
4月25日,军部大楼。
“鉴于目前大明境内出现非常有利的局面,我们总参谋部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断推演和测算,制定了一场宏大的战略--江南战役。”总参谋长崔少川目光炯炯地看着在座的十余位高级军官,“此作战计划思路主要是,东西并举,水陆并进,会师北伐。”
“会师的地点位于长江南京附近,东路,主要作战兵马以舟山、余杭等地明军为首的东南抗清武装,若是郑芝龙真心反正归明,则可进一步加强东路军的攻势;西路,是以孙可望、李定国部明军为主力,分别从湖广、江西地区沿长江顺流而下,直取南京。”
“此战役中,东路军充当偏师,执行吸引清虏注意力,诱使清军主力来攻。待孙可望、李定国部趁虚攻至长江中下游,两路大军及各地义师突然在同一时间发动攻击,从而一举恢复江浙一带,夺取整个江南。”
“我齐国水师集合主力战舰,联合郑森、顾荣(顾三麻子)部水师,突入长江口,先夺占崇明沙、镇江等地,建立作战后勤基地。随后,朔流而上,截断江北清军援兵,并择机攻占江北几座重埠大城,彻底掐断清虏长江两岸之间的联系。登莱、山东南部两部明军则在战役发起后,实施佯动,吸引北方清军主力,不使其南下支援江淮和江浙地区。”
“若是有可能,则使永初朝廷联络朝鲜,出兵辽东,将簇聚在北京附近的清军八旗主力一部引入辽东。我齐国水师分出一部,协助登莱明军在广宁卫(今辽宁葫芦岛市兴城区)登陆,从而隔断清虏与辽东的联系。”
“明军在稳住江南局势后,便可以富庶的江南做根据地,出兵湖北、河南,扫清河朔,最终大军直取北京,完成北伐计划的最后一步。”
“计划虽好,但明军各部会尽心配合执行吗?”齐大江沉声问道:“另外,郑芝龙虽然反正归明,但谁敢保证在东西两路大军会师长江之际,不会再次出现反复,袭取东路军的后方?”
“孙可望、李定国二人虽有矛盾,但在面对清虏时,却表现出较为积极的姿态。故而,我们参谋部认定,只要江南清军主力为东路抗清武装所吸引,留出大片防守空档,孙、李二人即使不相配合,联合进击,但沿江顺流攻取江南的诱惑,他们必然都无法拒绝。只要有三五万人攻至南京,则江南必然震动。至于郑芝龙会不会再次出现反复,对此,我齐国水师可集结主力舰队联合顾荣部水师前往福建沿海,迫其答应我方提出的休战条件。”
“若是郑芝龙在我威逼之下,依旧不应我方条件,又该如何?”
“若是不应我方条件,那么证明郑芝龙依旧存有首鼠两端的心思。既如此,那就……攻福州!”崔少川狠声说道:“高一功、李来亨、袁宗地部明军想必是非常希望将整个福建拿下,作为他们的安身休养之地。以我们推演,即使缺了福建郑芝龙的襄助,仅凭舟山张明振、张煌言部明军和各地义师,也足以调动江南清军的主力。只要南京即下,长江隔断,整个江南清军将成为彻底的孤军,覆灭也是迟早之事。。”
崔少川说完,转头看向齐天,等待大王的决断。
齐天双手抱臂,站在前方,出神地盯着墙上一副大明地图,上面已经被参谋人员用各种标记和箭头,标识出几方势力的分布和数路大军的进军路线。他的神情看起来有些恍惚,似乎想从这副地图的形势当中窥探出什么。
“十年前,我们派出十余艘舰船,数百陆战队进驻大明沿海,拢流民,袭建奴。待至甲申天变,则攻辽东,战登莱,以振人心,试图挽回大明倾覆之局面。”齐天转过头来,缓缓地说道:“这么多年来,我们做出种种努力,却遭遇一次又一次打击,大明破碎,百姓离乱,死者以千百万计。清虏逞凶,攻城略地,若势如破竹,无人可挡。”
“然,我汉洲之民,齐国之兵,却从不言与之放弃。扶助永初,亦派驻更多人员和物资,数度击清虏于山东、登莱。更有两破辽东,捣清虏巢穴,屠鞑虏之众,慰千万死难百姓。继而,奇袭南京,俘洪贼,震动天下。最终,联西军,攻两广,斩清虏尚耿两伪王,就此初初奠定南方大局。”
“今,集众人之谋,定江南之攻略,北伐之大计,若能据此顺利而行,重振大明之势,再复汉人天下,则可一举扭转我华夏民族未来数百年之运势。然,其中必有无数莫测之险,也有再遭挫锐之危,更有陷绝境之虑。但要就此畏缩不做,却是少了亮剑的气势,最终使我等……心意难平。”
“……既如此,且去试行吧!”
(https://www.bsl88.cc/xs/298306/73203559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