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扛着AK闯大明完整版 > 第502章 横眉冷对千夫指(二合一)

第502章 横眉冷对千夫指(二合一)


  “这么说,李员外是不肯出粮吗?”刘鸿渐冷哼一声,身后的亲卫营随即抽了刀子。

  “你……你身为朝廷命官,光天化日之下敢为盗匪之事吗?”李敬明吓的一哆嗦,指着刘鸿渐怒道。

  这些天每日都有饥民前来乞讨,李敬明担心若施舍了米粮会有更多的饥民围堵,一直都把这些饥民拒之门外。

  前日有三两个饥民堵在门口就是不走,李敬明便着家丁把这些人乱棍打出,有一个腿都被打折了。

  知道这伙儿官兵来者不善,李敬明还以为这所官兵是因此事而来,只是万万没想到,面前看似身份尊贵的年轻人竟然是来抢粮的。

  “大家都是读书人,读书人的事儿怎么能说抢呢?太不斯文了。”刘鸿渐知道这货不过是个色厉内荏之辈,随即开了个玩笑。

  “这样,你家有多少粮食,做个价我来收购,如何?”刘鸿渐又言。

  虽然强抢这事儿他没少干,但先前毕竟都是为了赢得战争,如今他代表的是朝廷、是崇祯,若还是像先前般行事有损朝廷信誉。

  “对不住,李某人家中无粮,就是有也不卖!”见刘鸿渐被他一番话说的软了下来,李敬明自以为面前这官爷不敢乱来,随即说话也硬了起来。

  “忒,你贼鸟人,莫要给脸不要脸!信不信俺刘六宰了你!”一旁的牛大棒槌还没吱声,猫在亲卫营后边的刘六却是没忍住。

  他早便受够了这些地主富户的压榨,见这厮在王爷面前还敢这般放肆一时没忍住。

  “你是峰山清风寨的那个刘六?”李敬明在兖州没见过面生的刘鸿渐,但刘六的大名他还是知道的。

  不仅知道,这厮还一到晚上便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也如孔员外家一般被这刘六突袭。

  但是日防夜防,没想到这厮竟然白日便明目张胆的闯入了他李家,李敬明心中一惊,还倒这群官兵是盗匪假扮的,不由得后退了两步。

  “退下,这里哪儿有你说话的份儿!

  李员外,还是做个价儿吧,本王只给你一次机会,莫要挑战我的耐心。”刘鸿渐呵退了刘六这莽夫又道。

  “既然官爷话都说到了这份儿上,李某人也不吝啬,四两银子一石,卖你一百石。”强龙不压地头蛇,李敬明看了一眼刘六,自知今日之事无法善了,只得服了软。

  “四两?你怎么不去抢呀?”牛大棒槌吼道。

  “二两银子一石,除却给你留些应急的粮食好度过这灾年,其余的本王都要征用。”刘鸿渐摆摆手示意牛大棒槌退下,下了最后通牒。

  他自知虽然由于灾年粮食相比往常贵些,但远没有达到四两一石的地步,虽然朝廷现在不缺银子,但这便宜自然也不能让这无耻的地主占了。

  “你……”李敬明被呛了的不知所言,但一众家丁早便成了霜打的茄子,他哪里有半分方法。

  “少废话,带路吧!常钰,你负责称重,刘六你带人运粮。”刘鸿渐微怒道,他当当一个王爷如此这般已经算是给足了这李敬明面子。

  还若不识好歹,怕是要引得他洪荒之火爆发了。

  一众人得了令,自去李宅后院搬运粮食,不多时一袋袋的米粮被流民从后院扛出。

  流民个个喜笑颜开,以往灾年谁家还没饿死个把人,低下头来去向地主乞讨还要遭人奚落,如今仿佛翻身农奴把歌唱扬眉吐气了一把,即便进了官府大牢也是值了。

  李敬明与一众家丁站在角落旁心都在滴血,自打记事儿起,他李家何曾受过如此对待。

  以往即便是到了灾年,官府也从来不会找他们这些财主的麻烦,甚至还会派几个官差前来守大门以防饥民滋扰。

  “李大头,怎么样了?官府可来人了?”见刚偷偷派出去报信儿的小厮从后门溜了过来,李敬明脸上一喜低声道。

  “老爷,牛知府……”这小厮一脸苦瓜相欲言又止。

  “啰嗦什么,到底官府怎么说?”李敬明怒道,官府若再不来来,他李家的粮食便要被拉光光了,而且看这样子,银子给不给还是一说。

  这自称什么王爷的,哪有半分掏钱的样子,关键他还一点办法都没有,官府若都不管,他找谁说理去?

  “牛知府说他公务繁忙,没空!”小厮一句话差点把李敬明噎死。

  这姓牛的,老夫逢年过节哪次不去孝敬他,忘恩负义的东西!李敬明气的一口气没上来竟昏倒了过去。

  粮食足足搬了半个时辰,看着一排排喘着粗气的流民进进出出,刘鸿渐的脸色也是愈加深沉。

  一个兖州府的小小举人家里,竟然搬出了两百余石粮食,两百余石、将近四万斤呀!

  这些地主吃香的喝辣的,家中数百上千亩良田不用交任何田赋不说,还掐着佃户们的脖子,骑在百姓头上拉屎拉尿耀武扬威。

  这便是读书人的仁吗?

  但没办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年月就是这样,连百姓们都认为读书人就该有这般待遇,他自己一个人去呐喊、去咆哮,又有何用?

  大明朝从根儿上便已腐烂,想改变这一状况,一朝一夕必然是做不到的。

  “大人,除却给这李宅留了千斤粮食外,共搬出米粮二百一十八石又七十斤。”天将黑时,常钰满头大汗的前来禀报。

  刘鸿渐叹了口气,命人取笔墨来亲自写了张收据,盖了印交给早醒过来同样在长吁短叹的李敬明,着他凭此收据去山dong布政司处领取银两,随后便带着一众人出李宅而去。

  当晚,看着兖州城内排起数条长龙般的施粥队伍,刘鸿渐心情沉重。

  山dong与河nan一样皆是人口大省,只兖州一府便有十数万人,四万斤粮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施粥只能保证人不饿死,即便他以这种方式限量控制,仍然撑不了几日。

  是夜,刘鸿渐在兖州府衙思虑良久,提笔写下数封书信,以及不少盖了空印的欠条,第二日一大早便着亲兵骑马送去周边各府县衙门。

  书信也很简单,以安国郡王、奉旨钦差之权命令各府县长官,在接到书信那一刻起,配合他分派的京营小分队征收所辖地域内所有士绅家的存粮。

  除却给这些士绅留下安身之粮外全部征收,各府衙在得到粮食起每日施粥两次,不得浪费也不可饿死了人。

  而那些用了印的空条,便是用来写收据的,为了防止本地官员舞弊,每个分队皆由他手下的亲兵掌控。

  任务只有一个,让山dong百姓活下来,为此,即便掏空了此地士绅的粮仓、被士绅们痛骂诅咒也在所不惜。

  大明南北,哪个当官的还不知安国郡王的名头,此是个杀官抄家都不眨眼的主儿,得了刘鸿渐的军令,各州县的长官丝毫不敢怠慢和包庇。

  不出几天,各地衙门外便都排起了施粥的长龙。

  数天之后,整个山dong境内的百姓都知道,曾经造福山xi的安国郡王来了,来拯救他们了,他们的家人再不用饿死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不少百姓在领到粥后不是先吃,而是把粥放到地上对着碗中的米粥先磕三个头,才给家中老小食用。

  百官讲气节,百姓讲义气,这是救命的粮食,谁救了他们,他们就记得谁,感恩一辈子。

  与之相反,在山dong境内的各大地主全部遭了秧,不仅承继数代的土地要被收走,连带存了数年的米粮也要收征收。

  往日里和和气气的州县长官甚至对他们避而不见,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他们对刘鸿渐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各地有功名在身的地主写了联名信要入京敲那登闻鼓。

  另有一些怒极的士绅甚至派家奴以人类排泄物袭击了官兵营地,京营兵杀人如麻,哪儿受过这气。

  一顿军棍之后顺藤摸瓜,找到了闹事的地主,硬生生让这厮吃了一坨才肯放过。

  但山dong境内的难民实在太多了,士绅地主家的存粮已经捉襟见肘,而锦衣卫报江南的米粮最少还需六七日方可运抵。

  刘鸿渐在兖州府衙门愁的不行,昨日东厂送来崇祯的密旨,信中崇祯说了山dong士绅结队弹劾刘鸿渐之事。

  朝廷百官闹的沸沸扬扬,但对于此崇祯并未加以苛责,也并未褒扬,只对刘鸿渐说了四个字,百姓为要。

  刘鸿渐看完了信便心中一暖,虽然事儿是他办的,但这锅最终还是崇祯来背,毕竟他只是崇祯的代言人而已。

  相比自己,崇祯承担的压力甚至更大。

  “王爷,如今山dong境内各州县士绅大户家的存粮虽大部已被征收,但还有一家,若是能尽取这家人的存粮,缺粮之危必然迎刃而解。”

  兖州知府牛淳见刘鸿渐为粮食之事发愁,低着头轻言道。

  “还有哪家?何以先前不说?”刘鸿渐皱了皱眉,在兖州府呆了这十几日,他越来越觉得这姓牛的不是什么好官。

  “这……有是有,只不过若动了这家恐天下大乱,即便是王爷也不见得能担待得起,是以下官……”牛淳言语间带着恭敬,但话里的意思却又透着轻视。

  “啰嗦什么,到底是谁家?”刘鸿渐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他又岂能听不出这厮的话音,只不过他现在无暇顾及这鸟官。

  “禀王爷,据卑职所知,曲阜孔家,家中存粮最巨,当为山dong之最。”牛淳见这年轻的王爷上了套,随即低声说了一句。

  “孔家?衍圣公?”刘鸿渐脑子里瞬间想起后世孔老夫子的那副画像。

  衍圣公,孔子嫡长子孙世袭封号,始于宋,终于民国。

  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孔子的儒学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传承千年,百官与百姓皆称孔子为孔圣人,连带着其后世子孙也备受尊崇。

  册封孔子后裔也是始于公元前,汉高祖封孔子的第八世孙孔腾为奉祀君,自此孔子后人便有了世袭的爵位。

  之后千年时间里封号屡经变化,至宋至和二年改封衍圣公后,一直到民国二十四年,民国政府取消衍圣公称号,改封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足足两千余年,科举以儒学为要,读书人以儒学为天,天下人以儒学为尊,即便是历朝的开国皇帝,也皆是在得到衍圣公的进表之后,方能被天下读书人认可。

  曲阜孔家,就是全天下读书人的圣地,更是百官心中的信仰。

  怕了吧!想拯救灾民,有本事你便去孔家,牛淳沉默不语,心中却是冷哼。

  朝廷丈量土地之事,连带着他老家的百亩良田也一并被征缴,如今见到了刘鸿渐本人虽然他招惹不起,但也能下个绊子过过嘴瘾。

  在他看来,即便是陛下亲至,也是不敢轻易动孔家,除非……朝廷不想正常运作了,更别说你刘鸿渐区区一个郡王。

  “常钰!”刘鸿渐只沉吟了片刻,便冲着门口大喊。

  “卑职在。”听到自家大人命令,常钰步入衙门大堂。

  “点京营兵一千并亲卫营全体,两刻钟后军营待命!”刘鸿渐昂声下令道。

  孔子有教无类,提倡以仁治天下,他尊敬孔子,他也相信后世很多人都尊敬孔子。

  但是,孔子是孔子,其后人是其后人,孔子是圣人,但其后裔却不是,孔子以仁治天下,百姓有难之时,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但他的后人,享受着祖宗两千年的福祉,却眼睁睁看着周边的饥民饿殍满地。

  仁义?狗屁不是!圣人不仁,百姓皆为狗!

  他更知道如果动了孔家的后果,但既然发下为生民立命的誓言,便早已做好千夫所指的准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千万人,吾往矣!

  至于百官?那是崇祯的事,既然让他刘鸿渐来管这差事,怎么做便全靠他自己的良心。

  半个时辰之后,刘鸿渐遣兵点将,向着百里之外的曲阜行去。

  兖州知府牛淳眯着眼目送刘鸿渐离去,摇了摇头暗叹这年轻王爷果然愣头青一个。

  朝廷,要大乱喽!


  (https://www.bsl88.cc/xs/2971155/46469955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