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文魁大结局 > 五百六十五章 朝贡仪

五百六十五章 朝贡仪


  马译官他们说这番话,也是出自肺腑,林延潮自然听得出来。

  诚然林延潮,也觉得马译官他们说得有道理,若是朵颜部本对大明就坏有不臣之心,那么林延潮这篇国书写得再好,也有什么用呢?

  真的只是白费功夫,徒然抛媚眼给瞎子看。

  三人说完,林延潮笑了笑道:“几位言之有理,正因为如此,故而朝廷对朵颜部可是丝毫怠慢不得,我写这国书,不为了自己升官,而是为了述我上邦之礼,让陛下的善意,如数转达给朵颜部首领,至于朵颜部上下如何看,不在我考量之内。”

  马译官见林延潮这么说,不由敬佩。

  最早倭给大隋的国书,写日出之处天子致书,日落之处天子无恙。

  隋炀帝看了大怒,朕是天子,你也配称天子吗?给朕滚回老家去。

  后来倭国外交使节学聪明了,翻译给隋朝的国书里自称臣,再将隋朝的国书给自己家老板看的而称天子。

  两国使节对此心照不宣,大家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因此有了这一套,起草国书的大臣,都是力争将己方的国书,能写多漂亮,就多漂亮,取悦天子用的,至于译书写得如何,大家就不讲究了。

  马译官他们也翻译过不少国书,那些翰林们也是确实将诏书写得很漂亮,可谓煌煌之言。

  不过他们只顾得自己这边写的高兴了,对于这样煌煌之言的诏书,那些华丽的词藻如何翻译成夷语就不那么在意的。

  本来国书首先是给外邦人看得,再给自己人过目,但他们这般写,纯粹是为了让天子高兴而已。所以林延潮不论汉文蒙文宣表都写得如此认真,这才让他们由衷的感到敬佩。

  见事已办妥,林延潮对三人道:“各位这几日来,与本官一并草拟国书已是辛苦了。明日陛下召见使节后,本官必会为各位请功,到时必有赏赐。”

  三人这几日都是被林延潮抓来‘加班’,早是一肚子苦水,但听见林延潮肯为他们向天子请功,都是满脸的惊喜交加,一并道:“这点微末功劳竟也能上抵天听,中允此恩此德,下官等不知感激才好。”

  见三人一副惊喜不已的样子,林延潮微微笑道:“尔等尽心替本官办事,本官岂会没有回报。诸位早些回去休息,明日还要随我一并至金銮殿上面圣呢。”

  “是,中允。”三人一并大声应道。

  次日天还未明,五城兵马司的官兵,起了大早,将东安门外上卧在沟渠里旁的乞丐,流民都是驱走。

  朝参官的车轿,在宫门前的下马牌停下。

  官员随从们提起风灯,然后腰悬牙牌的京官,持着堪合牌的外官下了马车,走过金水桥在门籍上画卯,守门的指挥千戶验过形貌,再查过牙牌,方才放入宫中。

  林延潮也是下了马车,进了大明门后,遇到马译官三人。

  这时东方已泛起了鱼肚白,走过大明门后,但见千步廊上,大汉将军手执戈矛护道而列。

  凛冽的北风吹来,身材魁梧的大汉将军们目不交睫侯立在御道两旁。

  林延潮知今日番使朝见天子,故而这排场小不了。

  一般的常朝仪在皇极门就好了,但这一次番国进表朝貢,则是御殿仪。天子是要在奉天殿上召见番臣,展现泱泱大国,四海来朝的气象。

  这样大场合下,马译官三人都是有些忐忑,林延潮笑着对三人道:“反正国书几样格式,我们都已是拟好,以往如何就如何好了。”

  三人都是擦汗道:“是,请中允先行一步,我等会同侍礼司后再去金銮殿上面圣。”

  林延潮点点头,料想一切都已是安排计划好了,这等蕃国来朝的大事,礼部,侍仪司,会同馆那边肯定都是操练过很多次了。

  料想中间出意外的可能很小。自己在朝仪时,只要待番臣进表后,自己当殿起草宣表就好了,其他并没有什么是自己要做的。尽管林延潮这么想,心底还是有些紧张,料想来这是他第一次遇到为皇帝起草国书的情况。尽管主角是皇帝与番使,自己身为配角,这个戏份还是有些重,不是纯粹跑龙套的。

  所以林延潮自嘲地笑了笑,走到午门朝房。

  在朝房里等了一阵,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三位阁老陆续来了。

  他们今日都穿着朱红色的蟒袍,以示郑重。

  张四维先将林延潮叫来道:“林中允,今日天子答谢番使的宣表,你心底可有底子?”

  说着一旁坐在椅上的张居正,申时行也是看了过来。

  林延潮从袖子里抽出草拟的宣表来道:“回中堂,这是下官这几日视草的三份宣表,各以蒙文汉文写好,请中堂过目。”

  张四维满意地点点头,当下将蒙文的稿子放在一旁,只拿过汉文的宣表过目,然后对张居正道:“元辅,你看林中允处事真是周到。此三份宣表篇篇都可与平夷诏媲美。”

  张居正捏须,不阴不阳地道:“是么?”

  张居正持这个态度,张四维将宣表递还给他淡淡地道:“我看这一份还算贴切,其他两份还是有些不足,文辞太过了,到时就用这一份吧!”

  林延潮称是一声,然后就站到了王家屏几位讲官的圈子里。翰林里虽按年资来排名,但总得而言,讲官的地位,是要高于史官的。

  林延潮在检讨厅里才混了一年多,就火箭似的升至了日讲官,与王家屏,朱赓这些前辈,一并出入文华殿,这身份地位岂是与当初史官时可以同语的。

  故而萧良有,张懋修他们依旧在史官圈子里混着,而林延潮已是在王家屏,朱赓这圈子里谈笑了。

  此刻一旁翰林都是露出羡慕的眼神。为天子视草诏书,这是翰林一生的荣耀。一般的诏书也就算了,还是诏告四海的国书。

  萧良有,张懋修二人将这一幕,都看在眼底。

  萧良有道:“这林宗海可正是风头正劲。”

  张懋修哼了一声道:“未必啊,也许是木秀于林呢?”(未完待续。)


  (https://www.bsl88.cc/xs/2970275/33558706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