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明文魁小说全文阅读 > 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义利

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义利


  朝鲜当时的儒家学说分为李珥李粟谷的畿湖学派。

  以及李滉李退溪的岭南学派。

  这两派由学术分歧,而引申为政党斗争。

  李滉的观点,承自朱子理学,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深信朱子深求其意’,故而他的学说与理学一样,主张的是理极无尊对。就是理是至高无上的,理发而气随,这就是理气互发之说。

  而李珥的观点,则是明确反对老师李滉的主张,他认为理气就犹如阴阳太极一般,互为始互为终。

  李滉继承而发展了朱子学说,而李珥则提出了质疑。

  当然为何从理气之论,而引申为政党之争呢?

  那下面要一步步说,理气之论可以引申为义利之辩,王霸之辩,知行之辩。

  李滉学说看来,知是理,行是气,先知后行。

  而李珥学说则,人有三等认知,下者读书明理,中者读书而思明理,上者躬践其事而得真知。

  此外还有天理人欲,道心人心等等,都从理气之说而发端!

  而在义利之说上,李滉学说则是认为义是理,利是气,如此就应该以义导利,以义制利,而三纲五常是恒久不变的真理。

  而在李珥看来,应当义利并举,比如老百姓吃不饱饭起来造反,在李滉学说看来就是不义之举,但在李珥看来老百姓有吃饱饭的权力,民穷财尽则势必为贼。不可单纯以道德来衡量,而是应该以民为本。

  所以说两等学说都是有一套独立的逻辑架构的,而这些独立逻辑也是他们用之治理国家大事的理论根据。

  因此林延潮说义利之争,可以引申到义利,王霸之辩上,由此李德馨乘机抓住机会质疑。

  所以到了李德馨质疑明朝出兵救援是为了大义,还是私利时,大多数人下意识的观点就是利是不对,应该是因义而兴兵。

  这也是柳成龙,李德馨方才铺垫的原因所在。

  柳成龙,李德馨认为自己占据了大义的高度,但林延潮闻此却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柳成龙道:“李大人之言虽是冒失,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而今大人若以出兵替东国抵御倭寇之恩,让我朝分国?不知是否挟恩之举呢?”

  众朝鲜官员们纷纷言是。

  屋子里一派附和之声,他们虽用朝鲜官员低语,但意思都是支持柳成龙的无疑。

  林延潮始终保持着平坐的样子道:“柳左相,好比有位孤寡老人,屋子年久失修,遇雨则漏。一位后生心生怜悯为其修补屋子,不取一分一文。而孤寡每日修屋之后,老人给后生以金钱,如此我等以为后生是贪图钱财吗?”

  “再譬如老人只给后生一碗饭。如此我等以为后生是贪图一碗饭吗?”

  “或者老人不给一碗饭,只是些感激之语?难道我等可以以为后生是贪图老人给予虚名?”

  “何为义?义就是合宜,合宜就是合乎于人心,这才是礼字!到底是给予金钱,给予饭食,甚至感激之言,不是看后生要多少,而是当看老人能够给多少?”

  林延潮身旁陈济川,吴幼礼都是点头。

  而柳成龙等朝鲜大臣,则是无不羞愧。

  林延潮正色道:“今日我大明兴师讨伐倭国,挽贵国于水火之中,尔以为我朝天子是贪图朝鲜之感激?或是区区一碗饭食吗?如此致我大明皇帝于何地?”

  李德馨正要俯身再度道歉,柳成龙却伸手一止道:“上使之言,句句不离义利并举,这是一分为二,而不是合二为一!难道上使可以否认义利之间,义在利先,以义导利吗?”

  面对柳成龙的质疑,林延潮失笑道:“柳左相,又说回到理气之辩吗?”

  “听吾一言,朱子曾有云理有动静,何为动静呢?就如太极之有阴阳一般,阴阳之间此消彼长,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

  “但无论如何变化,当你之目光投注到太极上一眼的霎那之间,图上的阴阳却是分明的!这也是朱子所言始信真源行不至,倚筇随处弄潺湲!”

  “所以理有动静之分,是因不用时,合二为一,而用时,要一分为二!义利二字恰如阴阳,如同道心人心之精微。所以从来没有什么义利并举,而在于合宜?而合宜是即是要讲义也要讲利,这就是一分为二。眼下我大明救贵国与存亡之际,如此大恩,贵国又当如何极力报答,以便合宜,合乎于义字?”

  “现在吾不过是提一个分朝之议,对于贵国国土没有半点减损,对于贵国子民没有半点伤害,而今贵国却口口声声反对再三,难道这大义只用在约束我上朝,而不在于贵邦吗?”

  柳成龙提出的话每一句都被林延潮所反驳。

  好一个动静之分,义利之辩!

  李滉与李珥,东人党和西人党几百年来争论就被林延潮一言道破。

  李珥义利并举最大的破绽,在于这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所以他到最后也不得不回到义在利先的路线上来。

  林延潮当然也没办法,挑战理在气先,义在利先在古人心底的地位。

  但是林延潮反过来却以朱熹的诗而论,我不否认有个真理的存在,但是恰如整条河水的真源一般,我们是走不到的,正如明月映万川那明月,我是可以看得到,但是却是走不到的。

  不过我们走到某个具体的溪流旁时,却可知道这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就要从两分法来看待问题了,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一了。

  柳成龙深知无法反驳,因为林学的逻辑同样的强大。因为他的每句话都在完整的逻辑下击败了自己。

  先是儒家的义利对立,含有利的义并非是义。引申为明朝帮助我朝鲜既然是大义,即不可对我朝鲜提分国这样的要求。

  眼见义利对立不成,然后退而求其次,义在利先。你们明朝讲大义,我们朝鲜自然会回报,但这回报你不能强要,我们要自己给。就好比你给我修个屋子,免去了雨天在屋打伞之苦,但我只是感激你几句就完事了,但实际你家中家财万贯,也就是大义小利。

  林延潮则说不行,权力与义务是相等,也就是义和利必须要并举,这可不是什么二元论,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从利人利己两个角度来看待问题。我们明朝拯救你们朝鲜于灭国的路上拉了回来,这岂是你们几句感激就可以完事。

  放到过去这是‘兴灭国,继绝世’,人家对你有如此大恩,你也当力所能及地报答,而你们这些东人党,口口声声义利不两立,义在利先,就是用来赖掉我们明朝的救国之恩吗?连个小小的分国意见都敢反对,当初朱子的理学就是这么教导你们的吗?

  林延潮一席话说得满堂朝鲜官员是哑口无言。

  论国力,朝鲜还指望明朝撑着,论舌战,他们也是远远不如林延潮。

  今日如此的两国谈判,柳成龙是完全败下阵来。

  柳成龙当即道:“上使的意思,下臣已是完全明白了。若非宋总督,李提督率军入朝相救,凭着鄙邦一己之力早就灭国了。明国对我朝鲜确实有兴灭国之大恩!”

  “我们朝鲜并非忘恩负义之辈,至于上使的请求,下臣会如实全部转述给国主及世子殿下!”

  林延潮点点头道:“有劳柳左相了。贵国士民的英勇奋战,吾皇也是看在眼底。听闻三京皆遭倭寇涂炭,贵国国主,王世子无处栖身,这一次特意从内帑拨出两万两给贵国主,王世字修葺居所,让他们有一个安身的地方。”

  柳成龙当即俯身道:“多谢大明皇帝陛下之隆恩!下臣代国主再次谢恩了!”

  林延潮道:“不妨事,吾这一次入朝,人生地不熟,还请柳左相立即派一名合适的接洽官来!另外分国之事,也请贵国主立即拿出主张来。”

  说到这里,林延潮已是捶腰露出疲色。

  柳成龙见此即道:“如此下臣告退,还请上使先行歇息!”

  “可以。”

  当即柳成龙退出了使馆,左右朝鲜官员都是拥上前来,有人道:“左相,这分国之策万万不可答允明朝啊!”

  也有人道:“那有什么办法?明国经略大臣都已是放出话来了,这丝毫不容我等商量啊!”

  柳成龙不动声色,缓缓地戴好了官笠然后道:“眼下唯有立即禀告国主与世子了,世子那边我会去交待,至于国主那边恐怕还是要一位得力的官员,你们谁去?”

  众官员默然一阵,然后李德馨道:“下官无能,没能劝服明国经略,既然如此下官愿向国主领责,并通报此事,然后以死谢罪!”

  柳成龙看了李德馨一眼立即斥道:“倭寇未驱逐八道之外,汝如何敢说一个字,诸位也是无论如何必须忍耐,努力周旋于明国,以为东山再起之机!”

  众官员一并称是。

  然后柳成龙,李德馨各自乘马离开车辇馆。

  临去时,柳成龙不由驻马回看,想起馆中的林延潮,深感这一次遇上了极厉害的对手。精明强干不逊色于以往打交道的兵部尚书石星,且坚韧之意更令他觉得对方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那等人。

    Ps:明日有更!


  (https://www.bsl88.cc/xs/2970271/50379816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