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逃荒生存手册 > 第147章 建房

第147章 建房


昨夜过于兵荒马乱,  只有身强力壮的男人出来查看情况,等天亮起来,越来越多老人孩子或大胆或隐晦地朝他们看过去。

        大人尚且好些,  孩子却不知道收敛,  不时有三三两两的孩童带着好奇看向这群逃难而来的灾民。

        孩子们生在织女镇、长在织女镇,每年收茶叶、卖丝绸的时节才有机会见到陌生人。

        乍然见到百十张陌生面孔,他们十分新奇。

        不远处有一群七八岁的孩童,满眼新奇地看向外乡人,当他们看过来时,木槿朝孩子们露出微笑。

        孩子羞怯,居然成群结队地跑开了。

        大人们与孩子的关注点不同,他们的眼睛快黏在装满粮食的木板车上了。

        老天爷啊,  去年有流落到明州的灾民为了活命,  到处乞讨要饭,  有进城送丝绸的乡民见过灾民们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模样。

        而眼前这百十号人与以往遇见的灾民截然不同。

        他们虽说因为在野外摸爬打滚的缘故,衣衫凌乱破旧,然而个个充满精气神,  更何况人家还带来了那么多粮食。

        乡民们早在几个月前就听里正说官府会送一批难民安置在织女镇,  人人皆不乐意,在织女镇人眼里,  灾民意味着贫穷、意味要同他们抢夺土地粮食。

        如果对面人数多又没有粮食,很可能会为了裹腹而抢夺他们的,  谁成想灾民手中的粮食比自己还多许多倍。

        织女镇人们心里五味杂陈。

        有人聚在屋后头说嘴:“我可瞧见了,他们家家户户都装着满车的粮食,哎呦喂,比我家还多。”

        织女镇看似富裕,然而养蚕缫丝、倒卖茶叶得来的银钱并不在普通的乡民身上,  而是被商人们层层盘剥去了,普通的乡民不过饿不着而已。

        切莫小看饿不着。

        此时生产力落后,王家村的土地在十里八乡属于独一份的肥沃,可土地少的人家照样没办法吃饱饭,只有在丰年才能吃饱。

        而织女镇的乡民因为有卖茶叶的银钱,普通年成就能吃个九成饱,即使不像里正以及乔掌柜般富裕,却足够让外人艳羡。

        灾年到来后,寻常人家剩个几百斤上千斤存粮,家家户户勒紧裤腰带,生怕灾年持续时间太长会将自己饿死。

        看见逃难而来的灾民们居然有那么多粮食,织女镇的人难免会多想。

        过来织女镇时,木槿曾听闻此地出过位巧手娘子,她织的丝绸连贵人们都喜欢,后面居然有幸进宫给皇上娘娘做衣裳去了。

        因为她的名声太大,此地才更名为织女镇,而镇里的女性皆以养蚕缫丝为业,从而进一步给织女镇打响名声。

        至于男人们,则照看地里的茶树和桑树,男女合力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不时有很多男人、老人、孩子经过,却只见过几个女人,或许在家织布干活呢,木槿猜测道。

        ——

        王宝山看着坚硬的石块,独自愣神。

        二哥带领族里的男丁来瞅东边的地形,主要商量要不要建房屋、怎么个建法。

        如今天气极其寒冷,即使在南方,冷风仍旧使人瑟缩不已,而且水桶里的水已经结上了厚实的冰层。

        他们都是建过房屋的人,明白冬日严寒实在不适合建房。

        若盖低矮的土屋,寒冷的天气很难让夯土层变坚硬,到时候房屋会面临倒塌的风险;盖青砖大瓦房同样不成,眼下没有后世的水泥沙子,一般靠糯米汁做粘合剂,如果天气过分寒冷,粘合程度会更差。

        有人道:“实在不行就等冬天过去再建房,在外头逃难大半年都没事,这几个月总能等得。”

        “你忘这两年外头如何啦?老天爷不给人生路,连南方都在下大雪和雹子,往后出事咋办?”

        车队里众人在织女镇里正嘴里知道,新年早已经过去快两个月,眼下没有半点开春的迹象,去年等到五月份还是严寒天气,今年万一也如此可咋办?

        织女镇附近的的山丘十分低矮,若下大雪下冰雹,想躲都没处躲。

        见到二哥犹豫,王宝山也说:“总要盖上两间房才是,不然日日待在外头实在不安生。”

        王宝山从来没有太大野心,他觉得婆娘孩子热炕头才是正经事,没有房屋遮挡,他时刻担忧家里的粮食会被抢去、担忧自家在下大雪冰雹之际连个安身之所也没有。

        在王家村的五间青砖大瓦房就是他自己盖的,中间雇上几个建房的老把式、再叫来族人们帮扶半个月就建成了。

        王宝山有足够的盖房经验。

        当然,他也明白天气严寒容易把土给冻住,但只要不怕麻烦,总能想出办法。

        和喜欢带头的王宝兴王宝根等人不同,即使家资颇丰,王宝山照样低调,低调老实到除却要借粮,寻常不会注意他这个人。

        王宝山难得发话,没有人忽略,人们皆思虑起他的建议来。

        王宝山又说:“冬日不易盖房与天寒地冻脱不开干系,若能让周边热乎点,倒不会太碍事。”

        他的话音刚落,王宝兴就有了主意。

        王宝兴交游广阔,年轻时在县城念书,有位同窗家里就曾在冬日建过房屋。

        听闻同窗他父亲打算娶二房,那二房性子不是好相与的,嫁过来之前先让爹娘跟男方家里说要有个新院子住。

        那时候已经是冬天,开春就得把二房太太娶过来,同窗家里只好着急忙慌雇匠人施工。

        匠人们怕糯米汁被冻住,所以用温热或者热水搅拌它,用它粘连砖块,同时,刚建好的那部分也不能放置不管,据说同窗家用了个叫“火龙”的玩意。

        王宝兴没有亲眼见过,大致猜测所谓的“火龙”应当在盖好的墙周遭挖洞生火,从而让刚砌好的墙不至于被冻住,同时可以使它更快变干。

        王宝兴把自己知道的说给族人们听,许多人觉得有理,想试试这个法子。

        除却少数沉得住气的,队伍里大多数人都希望赶快有自己的房屋住。

        在他们眼里,房屋仅次于土地,人活着不就为了有口饭吃、有间房住,现在手头好不容易有了银钱,加上世道如此混乱,他们无比渴望快点建房安家。

        王家村里的村民都见识过族长家里的青砖大瓦房,以前就格外眼热,现在手里有银子,他也能住进气派的砖瓦房里头啦。

        王宝山回来说起时,木槿才知道建房子的事。

        她对建筑一知半解,却同样清楚外头上冻,着实不好建房屋。

        听见闺女的顾虑,王宝兴笑道:“不要紧,你二伯说烧火龙就成,纵使麻烦些,却照样能建好房屋。”

        王宝山又与家人说起何为“火龙”。

        木槿听完便没有再问。

        虽然和现代科技水平和制造业水平相比,古代的技术水平很低,然而古代人民的智慧仍旧不可小觑。

        正因为他们的发明创造,才有了辉煌的中华文明,才有了后世发展的根基。

        所以,作为建筑行业的门外汉,木槿毅然决然选择相信身边人的做法。

        瞧族人们的意思,他们照旧想跟原先的邻居挨着,倒不必担心位置的问题。

        若想一块盖房,肯定不成,统共那么些人,即使再雇几个匠人,照样没办法一块开工。

        所以只能挨个来。

        众人围成个圈,商讨先建谁家的,即使没有争执到面红耳赤,中间却少不了口舌之争。

        人人都想先盖自己家的。

        也有人感念王宝兴的恩德,主动提出先给族长建房。

        最后,还是王宝兴拍板:“两户两户来,就按往日的位置,从村口到里头的顺序来。”

        这是要先建刘福贵家的了。

        刘家人听见之后,自然喜笑颜开,高兴到不行。

        等到王宝山家和木槿家,却有不少争执。

        按照王宝山和王李氏的意思,木槿跟家里人一道住就成,如此既能节省银子,又方便家里人照看她们母子三人。

        在王宝山的眼里,就算闺女有些银钱,家里没有男人挣钱,她一个人指定没有进项,到时候少不得坐吃山空,若跟家里住,既能节省建房屋的银子,平常吃穿又格外方便,何必非要往外头去住。

        木槿想跟家里挨近些,然而不能住到一处。

        现在爹娘还在,尚能照拂她,包括周氏在经历过生死考验之后也给木槿和双胞胎提供过不少帮助,但崇武往后还要娶妻生子,等两个孩子再大些,家里不光不够住,说不准还会产生更多摩擦,崇文崇武还有她迟早要分家。

        远香近臭的道理不管古代亦或现代都能行得通。

        与其被动应对,还不如现在就分割清楚,既能给自己留足更多的私人空间,也能避免分家时候的摩擦。

        木槿对王宝山说:“爹,我是如此想的……”

        王宝山至少需要盖五间正房,他和王李氏住一间,崇文崇武分别一间,中间留好两间做客厅,平日吃饭织布等等都要那里。

        至于木槿,则瞅准了隔壁的位置。

        她打算紧挨着家里也建五间青砖大瓦房,一间自己住,留两间做客厅,剩余的两间就留给如意吉祥住。

        孩子一天一个样,等到了七八岁,少不得需要有自己的房间。

        而且她没有再嫁的打算,并非为谁守节,而是活着就已经十分艰难,委实没有力气重新经营家庭。

        乱世里面包最重要,至于爱情,那是吃饱喝足之后才有资格去考虑的。

        所以,她必须趁这个功夫有座自己的宅子。

        “若您跟我娘不放心,就在院墙里开扇小门,如此跟住一块没什么区别。”

        乱世里,女性独自带两个孩子肯定不安全,在围墙中间留扇小门的话,既拥有了私人空间又能保证人身安全,绝对是个万全之策。

        成婚之后,她的户籍文书就在许家,所以木槿能够拥有自己的地契。

        王宝山和王李氏也想到了分家的问题。

        往后崇文崇武各自有了孩子,指定要分家,他老两口跟着长子过,闺女并外孙外孙女却不好,在旁边单独有座院子倒也可行。

        思虑过后,他们同意了木槿的建议。

        王李氏把王宝山拉到旁边:“闺女带两个孩子不容易,等买砖瓦的时候,别让她往外掏银子了,反正咱家不缺银钱。”

        他们手里不光有往年的积蓄,还有从土匪窝里得来的银子,所以比木槿身家丰厚得多。

        建茅草屋的话,并不用多少银钱,可建青砖大瓦房至少需要十几两银子。

        正因为房屋造价高昂,所以经常一辈子不会挪地儿,并且建完房屋,好几代人都会住在里头。

        王李氏明显考量到吉祥如意长大之后的事了。

        此时的木槿,并不知道爹娘已经给她安排好了后路。


  (https://www.bsl88.cc/xs/293060/492789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