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方醒张淑慧最新章节 > 第2321章 读书人的未来

第2321章 读书人的未来


皇帝发怒了。

        “听闻有士绅造反,攻破了县城,那个知县力战被擒,却不肯降,殉国了。”

        神仙居的消费并不低,按照方醒当年给莫愁的意见,走的是中上路线,所以就餐的非富即贵,至少不是穷酸。

        “都是些脑袋发晕的,这天下都安稳了,北边也没了马蹄声,南边的倭寇也没了,连那些泰西人都被击败了,那些士绅为啥要造反?”

        一个黑胖的商人在大堂里肆无忌惮的说着:“我看都是人心不足,觉着以往偷了朝中的赋税是应当的,连陛下都不能扳回来,可见他们的胆子之大,连陛下都没放在眼里。”

        时至午饭时间,大堂里坐了七成食客,大多都是商人,但有一桌看着像是读书人。

        “可不是吗,当年兴和伯说要是给他们机会,说不准第二天就要改朝换代了。”

        “嘘!噤声!小心东厂的人。”

        那商人被同伴提醒了一下,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赶紧坐下四处张望。

        那桌读书人面色涨红,有人起身道:“那郭候丧心病狂,和我等有何关系?以前还有武人造反的,那是不是武人都是叛逆?”

        这话说的有理,可他们的身后有人嘀咕道:“武人再跋扈,可也没听说过有几百起造反的吧?”

        “胡言乱语!”

        那读书人原地回身,喝道:“武人粗鄙,如何能与我等为伍?”

        这是习惯性的话,估摸着都没过大脑,说完这人就后悔了。

        如今大明武人的地位可没那么低,而且武学不断给各部输送学员,现在的大明军队,渐渐的有了些精锐的迹象,纪律更加严明。

        所以说武人粗鄙,这是犯忌讳的事儿。

        大堂内静悄悄的,要弟站在柜台后面,看着左侧占了一张桌子,闷头喝酒的两个男子。

        那二人就是东厂的,而且很懂规矩,第一次先上门拜访,只说借用一下神仙居打探消息。

        要弟当时就想拒绝了,可莫愁却叫人去问了方家,结果是达成了协议:神仙居给他们提供场地,他们用餐的费用按照七成计算。

        这也算是皆大欢喜了,据说安纶在东厂都说莫愁做事大气,比某些人好多了。

        所谓的某些人,自然就是指方醒。

        那二人拿着酒杯停住了,一人瞥了那读书人一眼,然后和同伴碰杯。

        先前说话的商人却被这话给激住了,再次起身道:“什么粗鄙?有人就说了,士绅于国无益,只是造粪的米虫,可武人却还能保家卫国,你们能做什么?”

        这话有些恶毒,而且造粪的米虫这个比喻就出自于方醒,所以那些读书人气恼不已,却知道这里是方醒小妾开的酒楼,就没敢肆无忌惮的辩驳。

        但那股子气却不是那么好消散的,大家重新开始吃饭,那些读书人心情郁闷,于是难免频频举杯。

        差不多有些醺醺然之后,一个读书人说道:“霍大人是好样的,可若非是要清理田亩,哪来这些祸事啊!”

        那些商人虽然看到士绅被打压也高兴,可终究对这个局面觉得有些无谓。

        许多人都认为清理田亩,打压士绅是多事之举。大明富有四海,给他们占了又如何,大不了到时候把那些活不下去的农户移民到海外去罢了。

        人口会越来越多,中原的田地会越来越值钱,这个是‘有识之士’的共识,所以现在侵占土地,只是为了让子孙能握着不断升值的财富罢了。

        财富才是大家的追求,至于其它,只能暂时搁在一边。

        于是大堂里渐渐的安静下来,只有筷子触碰碗碟和牙齿咀嚼食物的声音。

        ……

        “动手了!”

        解缙回来了,他满头大汗的,竟是这些年少见的欢喜。

        黄钟赶紧给他弄了毛巾,然后泡了茶水。

        “解先生无需急切,伯爷在书信里说了,南边是该动了,否则工商蓬勃之后,那些士绅就会融合进去,到时候投鼠忌器,就成了毒瘤。”

        解缙把毛巾放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舒服的说道:“他以前不是说要引导那些士绅去经商开作坊吗?怎么又不愿了?须知为政者要有定力,最忌讳的就是今日想这个,明日想那个,最后一事无成。”

        黄钟拿出一封书信递给解缙,解缙慢慢的看了,说道:“户籍要慢慢的融合,士绅也要慢慢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给了优待,迟早这些优待就会变成笼子,不但束缚住了那些士绅,也束缚住了大明,好见解!”

        ……

        “兴和伯说了,士绅以往以为自己在帮朝中治理百姓,可朝中已经有了些风声,以后会渐渐增加各地官吏的人数,这是什么意思?”

        曹瑾不喜欢这种角色,在曹安在国子监站稳之后,他更希望能颐养天年,然后看着外面的风云涌动渐渐衰老,渐渐死去。

        可精力充沛的方醒却在南方搅动了风云,而且还把他带了进来。

        不做不行啊!

        他是感激方醒的,而且曹安和方醒有这些缘法,以后说不定有些意外收获。

        所以他才撑着一把老骨头在四处奔走。

        他觉得自己最多十天就会倒下,然后方醒来看望,他会把曹安托付过去,最后安然死去。

        可他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精神了,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了。

        一群读书人在仔细听着,他们都是这次清理行动的牺牲品,被收走了不少土地。

        曹瑾端坐着,腰杆笔直,“士绅协助官府管理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以后就是官吏专管了,老夫问一句,那时候的士绅何去何从?”

        大堂里热烘烘的,越年轻的出汗越多,曹瑾反而只是额头微湿。

        他见这些读书人都在沉思,就继续鼓动道:“到了那时,中了进士的自然可以为官,可千万人才能中一人,剩下的去干嘛?坐吃山空?哪家有这等财力?若是有,老夫觉得不如去经商,好歹还能给子孙多留些钱财。”

        他的话没有什么冠冕堂皇,很简单的道理,直接剖析了读书人未来的道路,让人信服。

        这些读书人很迷茫,而曹瑾最近很活跃,并且他和方醒的关系带着点缘分,所以他召集了之后,就来了不少人。

        “你等想不通为何要清理,可那些百姓该怎么想?”

        曹瑾知道方醒对儒家的态度,见这些读书人迷茫,就下了个重锤。

        “兴和伯说了,天下四民都是陛下的子民,本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现在有,以后会慢慢的拉近,最后……没有。”

        方醒当初给曹安说这番话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最后肯定还会有高低贵贱,但朝中的目标就应该是不断拉近这些人之间的距离。

        不断,这就说明方醒对人性和人心很是了解,知道桃花源只是臆想,当不得真。

        所以大明才需要一个坚强而有力的皇帝,否则那些官员会漠视这些距离。

        曹瑾心中微叹,最后说道:“兴和伯还说了,咱们以后的活路得自己去找,不然万民奉养,咱们可担得起?”

        士绅阶层真的是万民奉养,可回报了什么?

        有人说道:“是担不起,可好歹也得给条活路吧。”

        “活路啊!”

        曹瑾想起方醒的话,就苦笑道:“朝中以后要兴教育,要不少先生,还有不少地方也要读过书的人,就怕读书人下不去这个脸啊!”


  (https://www.bsl88.cc/xs/2922916/62648172.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