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道义与利益
隆道二年的蝗灾给东亚大陆黄河以北的所有地区都带来了巨大损失。
从西北的党项开始,整个大夏国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直接减半,但西域诸多佛国与帕尔斯的战争还在继续,夏国国主为了维护对西域诸佛国的宗主权,不得不继续在西域维持一只数万人的机动部队。
激烈的战争中,粮食无比重要,即使遭遇大灾,夏国国内的税赋依旧没有任何减轻,甚至还有加重的趋势。
稍微向北一点,蒙兀草原的情况更加糟糕。
由于靠近蝗灾最大的发源地,投靠蒙兀人的山陕汉军世候的土地,以及蒙兀人自己在草原上撒的那点糜子几近绝收。
草原上各种牧草同样被蝗虫啃得光秃秃的,由此造成大量牛羊牲畜死亡。
在辽东,最近几年越来越江河日下的女真人同样损失惨重,秋收之前,辽东的粮价达到了8贯一石。
秋收之后新粮入库,原本应该回落一些,然而因为蝗灾,再蠢的人也知道今年的收成不可能支撑明年的消耗,因此辽东粮价不降反升,而且越来越快,年底之前就上升到高达15贯一石!
就连大周新开拓的江淮地区,同样也是损失惨重,这些本来就相当于新开拓领土的地区,今年几乎绝收,唯一的好处是蝗灾并未影响到江南,江淮军还能指望来自本土的支援。
整个长江以北,只有齐省顶住了蝗虫的侵袭,而且长达两个多月的灭蝗战争,让整个齐省处在一种近乎狂热的氛围中。
战胜看似不可战胜的天灾,使得最普通的老百姓都产生了战天斗地的豪情。
所有人都确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他们也确实是不可战胜的。
……
王启年往返齐省与草原已经很多次了。
现在他已经差不多成了齐省都督府与蒙兀古尔汗札木合之间贸易的代理人。
他现在通常是每三个月一次,把蒙兀人的羊皮、马匹运到齐省,再把齐省的盐运到草原上。
在这个过程中,王启年积攒了大量财富,也使得上马贼实力开始飞速膨胀。
现在的上马贼,除了原来的几十个老兄弟之外,总兵力已经超过三百人,其中一半是活不下去的蒙兀马贼主动投靠,剩下部分则以汉人为主,党项、女真和索伦(也就是所谓的生女真,鱼皮鞑子)也有一些。
三百骑手,听起来人数并不多,但个个都是精锐。
一人三马不说,骑弓步弓,马刀马槊,皮甲铁甲都成了普遍装备。
如果王启年有心,凭借这三百精锐,他可以迅速拉起一只上万人的附庸力量。
只是王启年不想这么做,他始终维持着精兵政策——因为他不想被大量炮灰拖累,上马贼一向是以机动性见长的。
王启年认为,机动性较高的队伍,选择也会相对多一些。
今天,王启年又一次来到泉城,这一次他一口气为这边带来了600匹马,若是能把食盐顺利运到草原上去,这一来一回,上马贼自己就能挣到相当于100匹马的利润。
当然,除了盐马贸易,若是另外一项任务能够完成,王启年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
“大当家的意思是……”
负责接待王启年的胡兰山胡老头疑惑的问道:
“蒙兀鞑子的大汗想要跟俺们大都督结盟?”
“是。”王启年说道:“请胡老伯把此时上报给大都督。”
一直以来,负责接待王启年的一直是转到户部任职的胡兰山,这个老头性格上有点八面玲珑的意思,做生意还算不错,但他无法决定如此大的问题——不论是能力上还是职务上都不行。
“在下这次来之前,蒙兀鞑子的古尔汗希望得到大都督的支持,他现在正在准备跟漠东蒙兀的决战。”
王启年又稍微解释一下:
“今年他的收入很差,而且女真鞑子对他的压力也不小,若是没有外部支持,他的情况恐怕不会太好。”
“此事我无法做主。”胡老头没办法,只好说道:“我可以帮大掌柜把此事上报给大都督。”
“如此,就谢谢老先生了。”
“应该的。”胡老头等了一下,突然又问道:“大当家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俺们是否应该跟蒙兀鞑子结盟?”
王启年想了想,认真的回答:“不应该。”
……
灭蝗行动的激烈程度并不亚于一场战争,但这毕竟不是真正的战争。
新军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和灭蝗行动的配合,所有士兵内心都隐藏着某种狂暴的情绪,他们都急于把这种狂暴施加在敌人身上。
徐世杨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觉得应该趁此机会,寻找一个合适的目标,把这种狂暴施展出来。
可惜,目标并不好找。
目前,徐世杨最想打的,当然还是女真鞑子。
可惜,如今盖州依旧没有恢复的迹象(甚至在完颜银术可叛离鞑子后变得更加荒凉了),攻打这个地方毫无意义。
因此现在辽东唯一可打的只有三岔河口附近的耀州一地。
然而,鞑子也不是傻瓜,只有这么一个目标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不针对性的做好准备。
没有强大骑兵的情况下,跟鞑子主力正面决战,未免显得太急切了一点。
另外一个目标,是此前并未给中原带来太大损害的——高丽。
高丽的海岸线很长,攻击目标多的数不胜数,而且高丽虽然有一支水师,但是战斗力并不强,对付倭寇都有些力不从心,对齐省海军自然更加缺乏抵抗力。
高丽陆军同样十分不堪,他们既没有女真人那样强大的骑兵,也没有坚强的步兵部队。
对齐军来说,这几乎是个手到擒来的目标。
然而高丽虽然也有海盗,但他们的政府毕竟没有对中原造什么孽,从道义上来说,主动进攻高丽,齐省自己反而成了侵略者。
另外,在与鞑子战争还未结束的情况下,还要主动找个新敌人,似乎不太合适。
徐世杨在两个目标之间有些摇摆,按他的想法,打仗当然应该尽可能选择最容易得手的目标。
但他又不想背负侵略者的骂名,毕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反抗侵略者,反抗到最后,自己成了侵略者,徐世杨内心有些拐不过这个弯来。
(https://www.bsl88.cc/xs/2913340/47203056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