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手有余香千千结小说名字 > 第十二章 剃头匠家的纠纷

第十二章 剃头匠家的纠纷


  天刚蒙蒙亮,老书记何凤山就叫醒了余香。村里老实巴交的剃头匠何大明,要跳河。

  俩人飞快地赶到剃头匠何大明的家中,拨开人群,瞅见何大明浑身湿漉漉地抱着老婆趴在地上嚎啕大哭。他那个独生儿子和媳妇,正在破口大骂他这个老不死的。余香连忙来过邻居来问道,怎么回事?邻居愤愤不平地说道,还不是修房子发补贴给闹的。

  原来,拆除危旧土坯房根据不同的家庭户,要补贴二万到四万不等的费用。很快,住上了楼房的儿子媳妇就打上了老爹住的土坯房里的主意。剃头匠不同意,与儿子儿媳再合在一块过日子。在没给儿子盖楼房之前,夫妻俩就受够了儿媳的虐待。等到地震后,夫妻俩靠着国家的补贴,还贷了一屁股的债,方才盖好二楼小楼。楼盖好了,儿媳妇还不满意,嚷着要搞装修,咬着牙,剃头匠拿出了所有的棺材板,给儿子装修好了房子。入住新房那天,儿子媳妇大摆新房酒,但却把老俩口扔在老房子里不管不顾。

  剃头匠的老婆,是个哑巴。人很本分老实,还经常被儿媳妇责打。剃头匠怄气不过,便与儿子媳妇分了家。

  分家后,老俩口相依为命,哑巴在家里种地,剃头匠就挑着行头,四处转乡上门给人剃头。他那个老手艺,在场镇上早就讨不到伙食了。年轻都喜欢进美容店,做着新式的发型。而他还是用着手推子,用着烧红的火钳给人烫头。

  虽然在场镇上不讨年轻人的喜欢,但在村子里那些被他修理过无数青丝白发的老头老大妈,却是他雷打不动的老顾客。剃头匠,每到一处都是算好了日子的。每到一个村,必定要过了大半个月方才去。他知道这些人和他一样,舍不得花钱。为了头上的那点事情,花上个三五块很是划不来。因此,他每次出门都算着日子,哪个村子的人又长长了头发和胡子,他就去哪个村子吆喝。

  出门后,十天半个月方才回来一趟。回来帮助做完农活,又挑着行头出门。他压根不清楚,村里有这样的好事。拆个土坯房,还能得补贴。当他听到儿子儿媳要跟他合户的时候,他打心眼里就不相信,他们有那么好心。四处一打听,方才知道原来是打上了房子的主意。

  剃头匠气得要死,抱着哑巴就跳进了白水河。儿子媳妇也被老头的举动吓坏了。连忙找人将他俩救了起来。可救起来后,儿媳妇就后悔了,早知道就让他死去好了,死了这房子便自然成了她的了。

  弄清楚了情况,余香感到很寒心。这人心啊,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何凤山走到那泼妇面前,冷冷地说道,剃头匠的房子永远是剃头匠的房子,谁也动不了。拆与不拆,不是你说了算,是村上鉴定后才作数。

  那泼妇见势头不对,也不跟何凤山争辩,哼哼地说道,总归到头还是我的。见她如此得意的样子,余香恨不得冲上去撕碎她的嘴巴。她拽紧了拳头,冷着脸,恨恨地看着她说道,人在做天在看,终有一天你会得报应的。那女人转过身上,打量了一番余香,恶狠狠地说道,别忘了拆土坯房,你们可都是有任务的。只要土坯房拆了,你管他谁得补贴。更何况,子承父业,天经地义。你管那么宽,有球用。

  对于这样的泼妇,余香是没有办法。但老何家的扛把子,有办法。何凤山叫人把何大山给叫了过来,说要给她算算祖产。因为剃头匠的住的土坯房,原本是村里大地主的。那段斗地主的年月打倒了地主,分了田产和房产,贫下中农剃头匠的一家方才搬进了那屋子居住。算来算去,这房子不是她的,也不是剃头匠的,而是集体财产。这让那泼妇慌了神,怎么就是集体财产呢?

  何大山嘿嘿一笑说道,没给你家算租金都不错了,你还敢打这房子的主意。

  那泼妇不说话了,转身钻进屋子,砰地一声关上了房门。

  何凤山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当即给那泼妇的父母打了电话,让他们好好教育一下自己的子女,不然就要按照村规民约,将他女儿的恶名张贴出来。向法院起诉她不孝。听到村委会要起诉自己的老婆,剃头匠的儿子才慌了神,连连说道,不要了,不要了。

  从剃头匠家里出来,何凤山和余香久久没有说话。余香知道,越是年纪越大,心里就越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

  回到村委会,何大棒槌带着合同,早已经等在了办公室。

  与何大棒槌商量了细节,何大棒槌将首期500亩,提高到了1500亩。他说,既然早晚都要做,不如早点做。成片的1500亩土地,成了余香和何凤山手中的烫手洋芋。

  余香知道,农民生来向土而生,靠土而活。千百年的繁养生息,让土地深深地植入了他们的骨头和血脉。即便是他们的子孙,跳出了龙门,无法摆脱的还是那边充满土味儿的乡村。

  尽管这些年农村种地的少了,不少二三台土也荒了,但要真正让他拿着每年几百块钱的承包费,把土地流转出来,他又会特别的执拗和不安。执拗得宁愿这块地就那么荒着,废弃,再也种不出庄稼,他只要看到它也很心安。

  按照新的土地政策,哪怕就算他死了,那片属于他的那块地,依然不会少一根田埂,也都还是属于他家的。而要是就这么流转出去,一方面改变了他固有的寡居模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即使卖不了钱,但总归多少还是有收成,饿不死;另一方面,每年仅仅几百块,虽然跟他的产出差不多,但总归要从土地的主人,变成被别人吆喝驱赶的打工仔。

  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听着好听,但真正做起来特别难。难的根源,还是在于老一辈农民对土地的依恋。没有了土地,他们就失去了本色,失去了让他们挺起腰杆的骨头。

  年轻一辈的人,向往创富的生活,渴望一夜暴富,对土地的慢性子,很容易失去赖心。而这样的家庭,当然巴不得早点进行流转,好给自己一个理由和决心,闯进城里去。而那些有着老人的家庭,却始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因为他们始终觉得活在土地上,死也该死在土地上。

  余香零零星星找了一些家庭座谈,得来的意见大都不如人意。村民的顾虑很多,也很繁琐。老书记何凤山干了多年的群众工作,主意比较多,对大家的心里也把得很准。当下他让余香先从村民小组开始,先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把何大棒槌给大家叫来。让他给大家讲他们是如何打算的,让他给大家做保证,绝对不占有他们的土地,土地永远是他们的。开了村民小组会议,自然就分出了钉子户。

  剃头匠就是其中最坚决的钉子户之一。他就像守护自己的房子一样,拿命在守卫自己的土地。哪怕何大棒槌出三倍的价钱,他也不愿意把他家的土地流转出来。用他的话说,土地就是他的命。命是无价的,给多少钱都不能卖。

  见余香他们在剃头匠面前碰了钉子,他的儿媳瞅见着,心里就越发高兴了。她就怕这这老东西,就这么把土地给流转出去了。她得熬着,多熬几回,才能抬高价钱。就像熬鹰似的,谁坚持不下来谁就会向谁妥协。

  何凤山想着拿自家的土地给他调换,他也不干。他说他的土地瘠薄,换了书记的地,那就是占了公家的便宜。这样的事情,他坚决不干。任凭余香怎么磨破了嘴皮子,他就是咬死了不干。好些时候,余香常常也在想,这可怜之人是否真有那可恨之处。

  没有办法,做农村工作就像开推土机一样。松活容易的先做,不容易的就像挖地一样一锄一掘地慢慢推。确定出了钉子户,事情倒是好办了许多。

  开了村民小组会议,又接着召开了村干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磋商,再磋商,几番讨论和商议,何大海与绝大多数村民签订了意向协议。经过一番统计,有800多亩。尽管与何大海的要求相距甚远,但也远远高于了他最初的想法。当即表示,等收了大春,就动工建设牡丹产业园。

  消息传出,剃头匠的儿子儿媳就后悔了。为了绕过他们那几分地,何大棒槌硬生生地从饼子上挖了一个洞。用他的话说,对这些不懂眼的,就是把钱扔给讨口的,也一个字都不能给他留。

  敲定了产业园区的事情,白水河的整治工程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施工阶段。而余香的母亲也被数次下达病危通知书。

  母亲走的那天,天空乌黑一片,闷得热得人发慌。黑沉沉的天地,压抑着黑沉沉的怒火,很快白水河上炸响了噼里啪啦的闪电,跟着一阵清凉,地上溅起了老高的尘土,刷刷地下起了瓢泼大雨。

  母亲挣扎着想要多留一会儿,走得很慢、很揪心。等到余香满身雨水地赶到,母亲只来得及看了她一眼,并匆匆地闭上了眼睛。

  余香抱着渐渐冰冷的母亲,眼泪如窗外的瓢泼大雨,痛苦的呻吟撕心裂肺。按照母亲的遗嘱,余香和哥哥嫂子将母亲带回了她从未遗忘的村庄。将她葬在了老家的屋前,让她守着家里的老宅子,等着他们将来老去的那一天。

  秦伟赶到的时候,正是母亲入土的时候。他将手里的白菊花,一瓣一瓣地撕碎下来,全都晒在了母亲的坟头上,朝着她的坟头重重地叩了三个头,方才站起温柔地抱住她。

  被秦伟抱在怀里,余香往后靠了靠,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汗味,心里充满了苦涩和不安。望着远处烟雨朦胧中的乡村,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够坚持多久。


  (https://www.bsl88.cc/xs/2863865/455140358.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