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一次丰收
农历九月,肇新寨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粮食丰收。其实水稻丰收比姜明预想来得快,原来他预计是十月份丰收的,没想到今年海南的气候足够好,阴雨天气不多,阳光充足,姜明又利用水泥修建了不少水利沟渠,所以九月就迎来了粮食丰收。
“姜兄,真是没想到,才三个月稻谷就丰收了。前段时间,军中粮食越来越少,我还颇为担心,现在总算可以放心了!”苏佚和姜明站在城楼上,看着百姓们挑着稻子陆续进入城中,长舒一口气道。
革命军从雷州带了3000石的粮食,之前集中力量搞生产建设,百姓和军队的吃饭问题都是革命军解决,前两个月就用了1500石粮食。七八月份,姜明逐渐将军民分开,百姓开始吃自己的存粮,但毕竟有2000人左右的军队和工匠要养,每个月至少用500石粮食,现在存粮真的不多了,只剩不到500石的粮食,所以苏佚才大为担心粮食问题。
姜明淡然一笑,说道:“苏兄生在岭南,应该知道岭南水稻一年可以两熟,而儋州处在更南方的琼岛,日晒、水源充足,一年三熟都不成问题。放心吧,渡过这次少粮的难关,咱们再也不会缺少粮食了。”
唐末对海南的开发有限,加上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不够,人们还不清楚海南岛的潜力。来自后世的姜明可是知道,水稻、玉米在海南都是一年三熟,生长周期更短的辣椒更是一年N熟,他老家就有许多人跑去海南种辣椒发财的。
苏佚点点头,说道:“革命军自有土地1000亩,我前期去田间看过,水稻的长势很好,每亩能收3石稻谷,能够碾出2400石大米。现在工匠和军属都是自己拿钱从百姓手里买粮食,所以咱们只需要养1600名军人就行。现在存粮加新收的大米差不多2900石,够咱们吃7个月了,明年三月之前都不会缺粮。”
姜明哈哈一笑,说道:“等我的玉米推广种植后,那产量会让你更加大吃一惊的。”
“说到姜兄种的玉米,愚兄倒真想见识一下。”
“择日不如撞日,趁着玉米也收割完了,今天请你吃玉米棒子。”说完,姜明便带着苏佚走下城楼,向督军府走去。
。。。。。。
督军府后院,一个个成熟的玉米棒子正铺在水泥地面上。上次,姜明种了200颗玉米,运气不错,全都生根发芽了,加上三位美女一直精心施肥,所以长的不错,这次收获了将近三百个玉米棒子。
“姜大哥、苏大哥,你们快来尝尝这蒸出来的玉米,可好吃了。”孙皓高兴地打招呼道,嘴里还啃着一个玉米棒子。
玉米收割后,姜明留下了250个玉米棒子作种子,其它都留下来给大家尝个鲜。
姜明从桌上的盆子里拿出两根热玉米,分给苏佚一个,说道:“苏兄,尝一下,味道不错,我在家乡的时候,早餐总要吃根玉米。”
这时候,三位美女也围了过来,李婧柔道:“这玉米真好吃!做法也简单,我今天吩咐厨娘蒸了一些,让大家都尝一下。”
孙欣甜和卢婷悦也都点点头,说道:“嗯,味道很甜,口感像糯米,好吃!”
尝了几口后,苏佚也伸出大拇指,赞道:“这玉米外形似黄金,味道香甜,真是色香味俱全,好吃!好吃!”
这玉米可是经过无数年改良后的品种,无论味道、还是色泽都是优等品质,不好吃才怪呢!姜明暗道。
李婧柔笑着说道:“苏大哥要觉得好吃,可以多吃几个,这里还有很多。”
苏佚摆摆手,道:“一个就饱了,再吃可就装不下了。”苏佚是文人出人,还是很注重举止仪态的。
姜明过来解围,说道:“苏兄可知道这玉米亩产可以达到多少?”
苏佚摇摇头,抱拳道:“愚兄对玉米一无所知,还请姜兄为我解惑。”
姜明笑了笑,说道:“按咱们现在的度量衡,玉米的亩产量至少10石,甚至可达到十五石,我打算未来在那1000亩土地上都种上玉米,则革命军的粮食就能自给自足了。”
刚听到亩产十石的粮食时,苏佚也是无比震惊,不敢相信还有亩产这么高的粮食,而且味道很好,但看到李婧柔也点点头后,才慢慢相信这是真的。
镇定过来后,苏佚道:“真没想到姜兄的家乡还有如此高产而且好吃的粮食,真是让姜某大开眼界。要是全国都能种上玉米的话,天下再无饥民,也未可知啊!”
苏佚还是抱着一股文人的忧患情怀,可是温饱问题除了灾荒外,更多的是政治问题,不是一种作物就能根治的,姜明心里暗道。
不过,姜明却很欣赏苏佚时刻关注民生的士大夫情怀,因此说道:“是啊,将来革命军统治的地方,都要向百姓推广玉米。这样的话,旱地可以种大豆、玉米,田里种水稻,百姓每年收获的粮食必将大大提高,温饱难题便可解决大半。”
“真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旁边的卢婷悦也叹道:“妾身随父亲经商多年,见到很多穷苦百姓辛辛苦苦收获了粮食,交租交税后便所剩无几,仍然过得饥寒交迫。”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听到了婷悦的见闻,李欣甜情不自禁地念起了李绅的《悯农》。
李婧柔提议道:“府里的玉米还有不少,妾身想送一些给钱大哥他们尝尝,姜兄以为如何?”
这妮子在帮自己收买人心呢,姜明心里开心道。
沉思片刻,姜明点点头,说道:“柔妹的建议很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让厨娘再蒸二十根玉米,给每位营级军官、督军卫队的正副队长和工厂厂长都送一根,让大家都尝尝鲜。”
吃完玉米后,姜明便带着孙皓到百姓居住的地方闲逛去了,他也是农民子弟出身,所以想看看这个时代的百姓在农忙时节是怎么劳作的。
(https://www.bsl88.cc/xs/2856558/450681424.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