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帕提亚之战
钢靴踩踏在神圣罗马帝国大图书馆石板上,发出坚定而有节奏的铿锵之音
这是以钢片骨架构建的钢质高腰战靴,上部的皮子已经完全包裹了整个小腿,和膝盖的钢质护套几乎连接在一起。
一只钢靴就有五斤钢铁,全部是一片片锻造后成形,拼接起来的东东。
然后内部衬垫着最好的牦牛皮,再加上一层小牛皮,鞋子的后部和侧翼有九个微小的导气孔。
这钢靴,防水,防火,耐酸碱腐蚀,透气而且不会得脚气。
因为里面我放了香樟树的树皮垫子。
即使是屋大维,也真的想把我的这双战神阿瑞斯的神靴抢夺过去。只是他不是真正的武夫,只是一个权谋者,阴谋家,演说者,肇事者,这种东西他穿了之后,走路像是唐老鸭所以,他最终放弃了铁靴。
我全身的钢甲加头盔一共五十八斤重,事实上已经很沉重了。
还带着两把七斤重的钢剑,拿着一把十二斤重的钢管战矛,事实上我靴子里和内面衣甲还藏有两把犀利尖刀。
但是即使一百斤的负重,在我身上看来也是轻若无物。
我的身后跟着摩西墨斯带领的三百罗马广场侍卫。
罗马元老院大厦西侧的罗马图书馆,大厅内外和外面的广场街道边,站着屋大维五百的重甲近卫。
他们所谓的重甲不过是普通罗马战士的皮甲上装,变成了很薄的将军铸铁盔甲,而且只有胸前的板甲,皮带背负在胸前,身体其余的部分则都没有防护,仅仅膝盖戴着铸铁皮,脚上穿着深筒子皮靴,手里的短剑为80厘米,前端剑尖打磨得十分锋利,剑身也比普通剑较薄,这样看来除了穿刺,还能砍切对手。
每个战士都是挑选的18米到2米的年轻男子。
这就是屋大维的精锐了。
我走过这些战士身边时,事实上他们的一身破烂,简直不叫装备。
来到大厅圆桌这里,看地图的屋大维对面,我把长矛竖直,轻轻一顿,立正行骑士礼道:“尊敬的屋大维。”
“呕,你来了亲爱的斯巴达克斯,来看看我制作的军事计划。”
虽然狐疑,此刻神圣罗马帝国事实已经三巨头瓜分,但是罗马对外的种族战争里,屋大维在这三年里几乎是停顿的,他难道要打战了。
其实我们回头去看罗马的历史,从罗马的王政时代,第一个正式的罗马城市建城时期来推算,其地理位置的遗址发现于公元前8世纪中叶。
古代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台波河下游河畔,建立了罗马城。从此孕育了古代罗马文明。
之后系罗马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
从公元前3世纪中叶起,罗马共和国开始向海外事实领土扩张。通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罗马人确立了在地中海地区的军事霸权。
这一段历史以凯撒的被刺杀结束。
随后的这个时期,罗马进入帝国时代:从罗马共和到帝国,公元前30年,继凯撒之后崛起的军事强人屋大维战胜了所有政敌,结束了罗马数十年的内战,大权独揽,事实上夺取了国家最高权力。
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历史也就以此为标志进入了帝国时代。
此刻的屋大维在历史上,事实上才是真正的罗马帝皇。
-
面对这屋大维的军事进攻指导路线图,我能说什么?
在地中海意大利半岛,公元前45年春,罗马人民期盼已久的和平终于降临。
罗马历史上的三巨头,最终商议决定,还是和平的把罗马共和国当一块大面饼分了比打仗要好。
最终谈的结果是:屋大维得到意大利和高卢,雷必达得到共和国的北非行省(除昔兰尼加)和西班牙,而安东尼则得到希腊、小亚、昔兰尼加和叙利亚。
意犹未尽的屋大维和愤愤不平的雷必达相比,安东尼很满意。
安东尼事实上不喜欢肮脏混乱的罗马城,这里盗贼遍布街道,妓女布满后街小巷,街道泼满屎尿,路上到处是各种牲口和粪便。他更不喜欢炎热的非洲。
更重要的是,得到罗马共和国地中海的东部地区,就能和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七世,那个狐媚的猫女郎在一起厮混,岂不快哉?
所以,安东尼很快就带着元老院里,暗中支持自己(或者说是更讨厌屋大维和雷必达)的一群政客们进驻雅典。
怀抱佳人、乘着居撵、徜徉于华美的和神庙间的安东尼非常满意目前的生活。和他向往的一样:“这才是生活”
然而作为罗马共和国东部的守护者,安东尼心里并没有追求什么执政官、独裁官的想法,只是就任“罗马东方公民和同盟的护民官”来说,恢复亚历山大时期的罗马领土疆界,这一“罗马天然的责任”是事实还是要承担的。
于是公元前44年冬,东方战争帕提亚之战爆发了。
帕提亚(中国古称安息)大军兵分三路,一路进攻犹太省,一路围攻安条克,一路绕过安条克、沿小亚半岛南岸西进。一时间罗马共和国在亚洲的地区统治地位岌岌可危。
为了挽回局面(事实也有安东尼的政治目的),安东尼授权共和派领袖格涅乌斯在安条克新组建一个军团“辅助军”,并统一指挥驻叙利亚的另外两个军团。
但是实际上的帕提亚之战进行的很不顺利,以重步兵为主力的罗马军团,面对以弓骑兵和弓箭手为主力的,东方草原游牧部落派系对手很是头疼,因为即使打败了也跑不掉,赢了亦追不上,将领阵亡率很高。
毕竟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下马就是牧民,骑马提弓箭就是蛮族大军,机动性和战斗灵活性太强。罗马的方阵格杀几乎是没有胜算。一直处于系被动挨打,处处被动局面。
半年的战争,就有两位军团副将(罗马军制,军团司令称“副将”)阵亡。而罗马在近东的领地一度全部失守。
当然,作为格涅乌斯并非无能之辈,看着面前虽有兵力不足的窘境,还是逐步恢复了除塞浦路斯(被罗马附庸犹太光复)外的所有失地。毕竟逐渐的一个个城镇要塞的攻取和驻守,这个没有问题,只要不追着骑兵马屁股跑就行,它们跑了、爷都不追就得。
正当雅典以为东方战场已经趋于稳定时,突然噩耗传来,格涅乌斯阵亡在亚洲东部的沙漠中。
“辅助军”军团和帕提亚与波斯联军的两个军团遭遇,一场恶战,敌军被击退,而司令官阵亡。
罗马共和时期,一个军团系五千人左右,有时面对地区强大敌对势力还临时雇佣统治属地的雇佣兵团辅助战争进程。
而早期的罗马军队在作战时,采用希腊式的方阵,一个军团有3至4千人不等,分为8列,由于当时罗马军队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士兵的武器、铠甲甚至粮食都要自带,因此罗马的军团整体上参差不齐,一般来说,能装备的起铠甲的重步兵派在前6列,而家里较穷装备不起铠甲的轻步兵派在后两列,后排士兵把长矛搁在前排士兵肩上,形成一种密集阵形。在当时这种阵形可以说毫无机动性可言,更不要说是使用战术了。
在罗马军队与高卢人作战接连失利后,罗马人逐渐认识到自己军事体系的落后。于是实行了一系列编制和军备的改革。
罗马军团中此后已经有轻、重步兵和少量骑兵,以后还出现了使用标枪投掷的远程兵种。
他们通常把5000人左右的部队编成一个军团,下辖三个师,每个师又分为10个中队,每个中队为200人左右。大致是一个军团中有3000重步兵,1200轻步兵,以及300骑兵。重步兵为军团主力,在战斗中他们排成3列,第一列为青年兵,以标枪为武器,在战斗中用以袭扰敌人,打乱敌人阵形;第二列为壮年士兵,以短剑与敌人进行肉搏战;最后一列是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为预备队,在战斗关键时投入战场,用来决定胜负。
帕提亚战败消息传来,元老院大哗。
(本章完)
(https://www.bsl88.cc/xs/2843633/39737815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