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妙不可言
就在这时。
门再次轻轻被推开。
几名服务员先后端着一盘盘美食上桌,顿时,扑鼻而来的各色香味,使得众人精神为之一震。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安徽传统名菜曹操鸡,其中色泽红润,皮脆油亮,造型颇为美观。
更为之让人口腹大开的是那特别浓郁的香气,盘中飘飘而出,一下子满室生香。
令人陶醉不已。
闻到这如此浓郁的香气,景大胖已经迫不及待,当即起筷,夹住其腿部,轻轻一抖,肉便脱离……
这微妙的细节,一看就是吃曹操鸡的行家。
待他一口入了舌尖,景胖一个【爽】字立马脱口而出。
可谓是情难自禁!实在汰好吃了。
那滋味骨酥肉烂,味特爽口,且满口生香,味道真是别具匠心。
一般来讲,此菜系做法是经宰杀整型、涂蜜油炸后,再经配料卤煮入味,直焖至酥烂,肉骨脱离……
但今天这一道菜品,明显在前人基础上,精心再次改良过。
所以,它的气味变得更加香浓,口感更佳。
众人见他吃得美滋滋,嘴里满是油脂。
美食在前,大家也都不客气了。
坐了老半天,也确实是饿了。陈果第二个起筷,面朝身边的素制甲鱼,夹了一块嫩香的甲鱼肉。
肉入舌尖,嚼了几下。她顿感一个【清】字了得,味道真是纯天然。
这让她一口又一口,真是停不下来了。小嘴里同时连声好吃,真好吃!
赞美之词,可是一点也不吝啬。
再如下便是似仙子一般舞美人了,她面前那一道菜品,先不说好不好吃,但那“做工”是极其吸引眼球的。
只看那内中拔丝,那丝拔得和真丝一样,像一团云雾笼罩在盘子上,透过纱雾可见一只雪白的蚕蛹(小心点)卧在青花瓷盆里。
据说“春蚕”这道菜出自苏州名厨,而苏州也本是丝绸之乡,蚕蛹在当地也是可食的。
而以蝉命名的菜名有“五香金蝉”、“香酥金蝉”、“烧烤金蝉”、“金蝉吐丝”、“黄龙戏金蝉”、“孜然炸金蝉”等等。
其中金蝉吐丝最为考验刀工,如土豆“旋”成细丝,细到啥程度?
一般一个土豆可以“旋”成6米长的丝,然后用这个土豆丝一层层包裹在蝉蛹上,再下油锅炸成,另将绵白糖熬化拉丝,覆在土豆蝉蛹上面。
其实这道菜中融入的是东北菜中的“切丝功”,稍微内行的人都晓得,东北菜以土豆丝、白菜丝、萝卜丝、青椒丝、榨菜丝、炒茄丝6种细丝出名。
说起来金蝉本身特性,它的一生基本要经过四次蜕变,从卵到成型并变成蝉一般要3~5年完成1代,也有记载5~6年,时间更长的甚至要12~13年才能破土而出。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原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又称金蝉长老)转世,唐三藏由金蝉子转世为真灵东土大唐高僧,喻有“金蝉脱壳”之意,所以人们将脱壳变身的蝉作为长生、再生的象征。
因此,在《西游记》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历史悠久的药用价值:除了“高洁、清廉”寓意之外。
金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更为世人所称道!
李时珍曾说:“今人只知用蜕,而不知用蝉也。”
意思就是人们仅知道用蝉蜕入药,其实蝉也是价值非常高的入药珍品。
古代也常用成虫蝉体入药,我国古代多部农医名著中都有详细记载:
《神农本草经》云:“蚱蝉,味咸寒,主小儿惊痫,夜啼,癫病,寒热。”
《圣惠方》载:“用蚱蝉一分(微炒),干蝎七枚(生用),牛黄、雄黄各一分(细研),为散。用薄荷汤调服,治小儿天钓、眼目搐上。”
《本草纲目》也有“秋蝉一个,地肤子炒八分,麝香少许,为末,酒服二钱,可治破伤风病”的记载。
《中国药材学》中也有如下记载,蚱蝉有益精壮阳、止渴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癌等作用。蚱蝉外壳(又称“蝉蜕”或“蝉皮”)
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毒中药,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骚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
因此,金蝉既为传统的一道药膳上品,也是我国一味常用中药材,可以说蝉的一身都是宝。
由于金蝉的独特食用价值,已是成为各大酒店宾馆餐桌上的极品,同时,也被海外美食界广为青睐且奉为珍品,并制成了金蝉罐头和其它各种精美包装食品远销海外。
……
舞未央起筷,动作娴熟夹起丝中雪白………
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一旁满口流油的景大胖,见到这一道菜,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起身就要去夹这一道菜品,品尝一番其中的味道。
哪料舞未央直接蹬了他一眼,冷冷道:“不许吃!”
景胖好生无语,不就是一道造诣精致的菜吗?有什么了不起。
肯定没有我的曹操鸡好吃。
实则,他不知道,对方是怕他吃了后,会吃得连盘子都要舔上三遍。
见此,苏临风有一丝欲欲跃试的心,立即荡然无存了。
对于美食,尤其是景观颇为的菜品,品尝一二……
可是人家不许,态度坚决。
苏临风摇头轻笑一声,他看着自己眼前点的这一道干笋烧肉。
色泽不是那么鲜艳,香气不是那么浓郁。
但他之所以点这道菜是有原因的。
第一:……
第二:这是他老家那位生活狂人最拿手的一道菜。
出手便是一道竹笋炒肉丝,再加一点韭黄木耳,冬菇。临起锅浇一勺绍兴酒。
他老人家认为那是无上妙品――
而且笋(竹笋),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喜爱吃的,尤其是在南方沿海地带。
诗中有云:《大雅,韩奕》:“其簌维何,维笋维蒲。”
可见古人,就视笋子为上好的蔬菜。
唐朝还有专员管理植竹,唐书百官志:“司竹监掌植竹笋,岁以笋供尚食。”
到了宋朝的苏东坡,初到黄州立刻就吟出“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之句,后来传诵一时的“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
更是明白表示笋是餐餐所不可少的。不但人爱吃笋,熊猫也非吃竹枝竹叶不可,竹林若是开了花,熊猫如不迁徙便会饿死。
笋,竹萌也。竹类非一,生笋的季节亦异,所以笋也有不同种类。
如春笋,它不但细嫩清脆,而且样子也漂亮。细细长长的,洁白光润,没有一点瑕疵。
春雨之后,竹笋骤发,水分充足,纤维特细。古人形容妇女手指纤细之美常曰春笋。“秋波浅浅银灯下,春笋纤纤玉镜前。”(剪灯余话)。这比喻不算夸张,你若是没见过春手指,那是所见不广。
春笋做法:怎样做都好,煎炒煨炖,无不佳妙。油闷笋非春笋不可,而春笋季节不长,故罐头油闷笋一向受欢迎,惟近制多粗制滥造耳。
而冬笋最美。杜甫《发秦州》:“密州复冬笋”,好像是他一路挖冬笋吃。冬笋不生在地面,冬天是藏在土里,需要掘出来。因其深藏不露,所以质地细密。
我们常吃的冬笋为孟宗竹笋(台湾建屋搭鹰架用竹),是笋中较好吃的一种,隔年初秋,从地下茎上发芽,慢慢生长,至冬天已可挖吃。
竹的地下茎,在土中深浅不一,离地面约十公分所生竹笋,其尖(芽)端已露出土表,观地面隆起,布有新细缝者,即为竹笋所在。用锄挖出,笋箨淡黄。若离地面一尺以下所生竹笋,地面表无迹象,殊难找着。
要是掘笋老手,观竹枝开展,则知地下茎方向,亦可挖到竹笋。至春暖花开,雨水充足,深土中竹笋迅速伸出地面,即称春笋。实际冬笋春笋原为一物,只是出土有先后,季节不同。所有竹笋未出地面都较好吃,非独孟宗竹为然。”
《江南文报》:春笋一名园笋:茅笋,茅竹所生;鞭笋,夏月从土中斫得知;冬笋,俗名潭笋。更有燕笋,紫桂笋数种,皆春时有之,载于《笋谱》。
此刻,苏临风未多说什么,夹起一片笋子吃进嘴里。
笋子入口咀嚼,苏临风面色慢慢变化着。
待食物入腹,苏临风连续夹了几片,继续静默吃着。
没有人知道,他此时此刻的真实想法。
景胖嘴巴大开大合,吃得津津有味,忽对要退去的一干服务员,道:“等一下。”转口朝向陈果他们,笑呵呵道:“要不我们喝点红酒吧。”
光吃不喝,他总感觉缺了什么?
陈果亦是如此心理,目光慢慢看向……
舞未央细细品味着舌尖上滋味,见她意动的表情,道:“我是不喝的,不过,你们想喝,我也不阻扰。”
(https://www.bsl88.cc/xs/2808012/463726295.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