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四国演义系统完整版 > 第591章 娘们还是娘炮,这是个问题—8

第591章 娘们还是娘炮,这是个问题—8


  这场欢乐的音乐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才最终宣告一个段落。

  几个小屁孩虽然没有那么能喝,但他们确实比较能说的。

  费祎这个家伙虽然谈不上出身名门,但讲起大道理来也是一套一套的,蒋琬虽然是个闷骚。但在这方面的造诣,甚至远超费祎。

  而孙尚香和苏炳炎的几乎也属于同一个类型,他们都是见识广博的人,只是有所不同的是孙尚香更多的是来自实际游玩,而苏炳炎则大多是从书本上看来的。

  所以比起另外两个喜欢斗嘴的家伙,这两个人的几乎是互相羡慕的,孙尚香羡慕苏炳炎知识渊博,而苏炳炎羡慕孙尚香游历广博。

  所以这两个人是最投机的。

  不过聊得来的代价就是他们消耗的atp比较大,而且互相羡慕,也调动不了他们的聊天聚集,反而更愿意在一场好好的休整之后一起出去玩耍一番,但另外两个一直在正常的家伙就与他们不一样了,他们几乎像两个斗鸡一样吱吱歪歪的吵了大半夜,直到孙尚香和苏炳炎都累的爬上了各自的床,也没有停止下来。

  最终今晚甚至没有睡觉,并直接开始收拾起行李来,不过这个时候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和他吵了一个晚上的费祎,竟然也任劳任怨的帮着收拾起来。

  甚至还一路恋恋不舍的把她送出了校门,目送ta在晨曦的微光之中,远离了这座饱含青春与回忆的地方。

  孙尚香和苏炳炎当然也参与了这场小小的送别仪式。只是他们两个当时才刚刚睡醒,晕晕乎乎的,甚至有些分不清东西南北,被温暖的朝阳,一照更是想要就地躺倒,接着睡下去。

  要不是飞翼拉着他们,恐怕这两个家伙就要成为今天早上最为出彩的话题人物了。

  流言这种东西即便是在学校里也少不了,更何况这里本来就是他们生活学习的地方,荒言之。这群家伙的小天地里无论发生什么都会被广泛的流传起来,尤其是在这所学校还相当封闭的情况之下,这样的情况即便是在后世的高中甚至大学当中都是比较常见的。

  所以如果不想引起太多关注的话,最好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学生该做的事情,比如说当上课铃打响的时候,他们就该前往教室了,可怜孙尚香和苏炳炎才刚刚睡下,没有几刻钟的时间就要重新开始一天的课程了。

  这让他们两个都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熬夜了。

  不过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他们大学时代的话,恐怕这样的誓言应该是以后一定不来上课才对。

  因为那个时候流传的信念应该是这样的:坚决要把觉补足了,才能够好好的生存。

  tnd要是因为过劳死直接倒在了课堂上,那老师也是要跟着担责任的。

  为了老师着想,作为学生的熬夜分子,还是老老实实的在宿舍里补觉比较好。

  其实对于现在的苏炳炎和孙尚香来说,在教室里补觉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他们的班主任昨天刚刚被诸葛亮开除出去,而诸葛亮正忙着熬夜写稿子,压根没时间给他们指派新的班主任过来,所以早自习时间几乎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补觉选择,当然这样的美好只能持续短短的一个小时而已,因为第一节课的到来,就意味着他们必须打点起精神来把老师们传授的各种杂七杂八的东西,全都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早上起来的第一节课并不是什么重要的课程。

  至少对于课堂上的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没有什么用的,因为这是诸葛亮在荆州大多数文人儒学者的建议之下,开设的一门关于风俗常识的课程,在扬州体系当中也有类似的课程,只不过人家苏宁取的名字非常别致,直接叫做劳动课。

  劳动课上也有认识世界和生活细节的基本要求,比如说你在网站中常用的礼节便是在劳动课上学习的,这和后世的劳动者也有稍微的区别,当然在21世纪的学校当中,劳动课这玩意儿已经越来越少了,那一次的教育机会已经丢给了家长去进行。

  于是家庭教育也成为一个孩子成长发展当中的重要一环。

  其实这个历史上并不是什么罕见的情况,一直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前,哪怕是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后,大部分学生在某些素质上的基本功底都还是来源于家庭教育,这个素质不光是德行,更包括能力。

  换而言之,所谓的学堂教育并不见得是全知全能的,相反在两晋南北朝家族政治严重的情况之下学堂在很大程度上被宗族所把持。他们培养出来的人物,也都是为了宗族利益所考量的,

  因此,后世那些把劳动课程丢还给家庭教育的所谓教育专家们,所能够寻找到的最好的借口,就是像历史上的那些把持朝政的世家大族们学习。

  他在书面语言上他们不能把事情做得如此糟糕,否则各种各样的帽子都会扣下他们,不过无论是怎样的借口都不能掩饰事实,已经与历史上的某些情形有了惊人的相似。

  至于有了这样惊人相似的现象之后,会不会有惊人相似的结局和悲剧,那就不知道了。

  但无论怎么说,那些个教育专家们比诸葛亮了还是要幸运一些的,至少现在都做不了,根本找不到别人来参考。

  他唯一的参考系是苏宁的量周期,但两种体系的教育相当封闭,几乎不会使用传统的教学人员,但是诸葛亮在荆州几乎是只身一人家族之中虽然也有一些受到过两种体系教育熏陶的人,但是,他们的人数终归是有限的,而且他们的能力也不见得像自己一样强,因此诸葛亮也不得不借助当地士族的力量,再者说了,这对于他未来的发展也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拉拢人心和拉拢人才都是一名野心家必要的课程。

  可是在这个拉拢的过程当中,一些不太好的事情就让他无法释怀的,比如说这些被他弄来的试读,每件二连三的向他提出要求要改革梁柱体系某些课程当中的一部分,诸葛亮在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是强烈反对的,而且他指出的理由也相当的客观和强大,因为扬州体系的彪悍实力就摆在他们的面前,没有道理不属于他们的先进经验,却要自己去另外摸索一套。

  可是那些世家大族不知道本着怎样的想法,竟然没有放弃原来的意图,反而换了一种崭新的思路,他们想要在凉州体系的那些课程当中,掺入他们自己的学问。

  可是两种体系的教育方针当中有着严格的教学大纲,大纲之外的内容根本就不在考察范围之内,那么学生们为什么要学一些对考试没有用的东西呢?

  在这样的考量之下,大部分人想要贯彻旧知识的想法,不得不最终放弃了,因为你想教孩子们却不乐意学,这对于好为人师的那些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但有一些课程却不在此列,比如说基于劳动可改造而来的所谓风俗课。

  劳动课在诸葛亮这里有了如此的改变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因为诸葛亮的工业体系还没有搭建起来,所以孩子们就算想要劳动也只能学习一些简单的农业手工业知识。

  这方面诸葛亮虽然做了大量的努力,但最终还是没能够请到多少农业方面的高手。

  相反某些孩子的父母当中却有这样的高人存在,只不过他们由于生计所迫的原因,并不能到学校里来执教不过不能来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想对学校里的这些课程安排指手画脚,甚至有些人动起来想要自家孩子退掉某些课程的想法。原因非常简单,他认为这样可以让学校减免一些学费。

  至于为什么这些农民竟然还有着这样的意识,其实非常简单,农业作为相当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早就已经在苏宁对外输出的列表中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农业技术,从凉州体系当中流传出来,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新闻。

  而从这些简单技术当中获益的老农民们,当然心中有些向往扬州体系,而他们通过获取农业技术的那条老渠道,便可以从中稍微了解到一些,比如说那些叫做大学的高等学府之中便流传着更加让他们神往的农学知识。

  一来二去之间,近五年大学当中的某些制度,比如说选修课也已经流传到了他们的心中,所以老农民们当然认为诸葛亮办的这所魔法扬州体系的学校,是可以像大学当中的某些课程一样有所选择的。

  但他们显然不知道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那些课程是不允许你随便挑来拣去的。

  不过诸葛亮也很是无奈,这些老农民们提出的意见也并不见得全然没有道理,他们的子弟的确从小就受到了这方面的熏陶,如果在学校里继续浪费时间的话,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于是他竟然真的给人退了一部分费用,结果这样的徒弟开许多家孩子送到她这儿来,但却不是为了学习农业课程的家长,也动起了这方面的心思,比如说有的孩子就为了专门学习会计学,原来他们想着的是将来可以让孩子在诸侯那里,至少毛的一份钱粮军事的差事所以农业方面的东西,当然不在他们的考量范围之内于是他们也成了要求退掉这份学费的主力。

  可是诸葛亮哪里会容许这样的口子继续再看下去,因为再看下去的话,学校的收入就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了。

  但那些家长们就非常现实坚持,甚至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去上某些老师的课程。这样一来就弄得非常尴尬了。

  时间长了以后所谓的劳动课便也不得不取消了,因为参与的人实在是太少,大家似乎都愿意留在安静的课堂之中,哗啦哗啦的翻书。

  诸葛亮知道这样的生活不好,但一时半刻之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结果那些老派的知识分子们便是抓住了这个时机,趁机穿着诸葛亮改革劳动课程,把它变成了所谓的民俗课,如此以来有关于民俗的一些价值观——他们不知道这个词儿,不代表他们在这方面就没有警惕心,中华文明一直以来都是有这个传承的——在课堂上光明正大的传播出去,至于孩子们会不会学想不想学,那解决起来也非常简单,就告诉他们这些是有用的东西就好了。

  这些东西有用吗?是的,的确有用与外人的礼仪交往难道没有用吗?中华文明在怎么着也是自称礼仪之邦的国度,怎么可能不在这方面加以重视呢,而这方面的内容竟然有人重视,当然也就是有用的了。

  于是这些所谓的民俗老师便堂而皇之的站到了课堂之上,可是对于家庭教育十分重视的某些家族的孩子却不怎么喜欢这样的课程,因为其中大部分的知识都是在家里学习过的。

  比如说费祎,他直接在这节课开始的时候就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来。

  而孙尚香也是可以呼呼大睡的,因为他在家里也没啥接触过类似的教育,虽然有人教她也懒得听,只顾着自己的自由玩耍,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他在这方面的学习,并没有什么很好的成果。

  可是苏炳炎就不得不重视起来,因为他的凉州体系之中接受的是两种体系的那些教育,在为人处事和待人接物方面,有着鲜明的两种体系的特色,他巴不得能够从这些传统的士人身上学到一些传统的风采,如此以来,才能更好的在这群人的周围隐藏自己的身份。

  所以这家伙只能打点起精神,摆出了自己的小本本,认真的听了起来。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述表字的主要用途。

  古人在名之外,还有一种叫做表字的东西,可以用于第三方人称的称呼。

  这是苏炳炎掌握的常识。

  但名与字之间却是有很多故事可讲的。

  


  (https://www.bsl88.cc/xs/2780244/44424667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