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重装帝国小说名字 > 第九十八章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第九十八章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多少分?”

  苏易虽然心里有数,自己的高考成绩不差,但是具体分数还真没法子猜,阅卷老师不一样,同样的答案可能相差个一分两分很正常,属于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

  不过苏易忙了一天才想起来,老妈查到分数,怎么没给自己打传呼,难道忘了?

  解下腰间的大汉显看了一下,

  竟然有传呼记录,上面的电话号码就是自家新装的电话号码。

  看来是自己太过投入了,老妈打过来传呼都没有听到。

  “728分啊,728分啊,你怎么考的啊,我今天去跑了一天,原本说是不喝酒的,结果你妈打电话过来,说你考了728分,天啊,这酒不喝不行了。”

  苏润南高兴的已经合不拢嘴,曾经他跟孙秀兰都觉得苏易只要能考上一所211大学就行,考不上985没关系。

  但是现在,苏易的分数可以说是PZ市前几名没问题了。

  如果按照往年的成绩来看,这个分数都是彭州的状元甚至越江省的状元。

  水木、燕京、京南大学,随便挑。

  老苏心里美,美不胜收。

  比他自己的工厂赚钱,比他经历销量低谷又猛然翻身还要美。

  “哦!考的还行。对了老爸,我让你联系买的东西都联系好了么?就是浓硫酸的管控比较严格,审批手续还得等几天吧?”

  苏易全然没有被自己的分数感动,他早就预估过自己的分数是在730分左右,现在出来结果,跟自己预估的差了两分,有可能是卷面分数被多扣了。

  老苏责有些意外,

  “儿子,你是不是自己查过了,怎么没什么感觉?浓硫酸这个必须得审批,其他的东西我已经打了电话,而且生产许可哪儿还需要跑一下手续,估计得一段时间,你放心搞,这个手续我去跑。”

  苏易表示明白,其实这个时候的监管还没有那么严格,如果私下里购买是能够买到的,但是苏易不想因为这件事情留下口实和把柄,毕竟他已经算是在“作弊”了。

  回家的路上,苏易又问了问老苏,这个月的销量如何,能够剩下多少净利润,是否能够在周边申请一块儿地,毕竟没有自己的厂房,想要安置生产线实在太难了。

  老苏一点点的把手头所有的余钱巴拉巴拉,如果按照这个年代的生活水准来看,老苏家目前的收入,可以说是顶尖的一批人了。

  很多人一家干一辈子也没有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多。

  但是,实体制造业是一台吞金兽。

  生产线、原材料、设备、工人、厂房条件都是在不停升级,没有足够的金钱可能连维持都没有办法维持。

  “老爸,想办法买一套旧的厂房吧,总租厂房也不是办法,其实自行车厂的地皮挺好,就是那些工人,真的承担不起啊。”

  苏易感叹了一句,如果自行车厂的工人能够来苏恒厂上班其实问题也能完美解决,苏恒厂扩大生产,如果上电池生产线,这一条线就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个工人。

  电动三轮车生产线,现在苏恒的电动三轮车已经引起风潮,慢慢的模仿的企业多起来,电动三轮自行车会逐渐向整个越江省扩散,直至辐射全国的平原地区。

  这样虽然竞争对手多了,但是市场扩大的比例会更大,苏恒占据了先机,电动三轮车的产销量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这些能够消化两百名工人,还剩下一百名工人,如果选择买断工龄,就是一百多万接近两百万。

  这些钱还是有数的,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还是能够解决的。

  最难解决的是剩下那些退休的工人,一百多退休工人,退休金,医疗费,生活费各种支出,这才是其他企业不愿意接手自行车厂的包袱。

  老苏吧嗒吧嗒嘴,脸上的得意又明显了几分,

  “地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元盖帮我们解决了,其实自行车厂是块好地方,就是人我们用不起啊。”

  他最近天天忙着工厂的管理,还要协调各种关系,更要处理进货的批次数量,还要处理经销商之间的货物发送,更得时刻想着工厂扩张的问题。

  这几个月比过去几年都要忙碌,但是忙碌就有收获。

  自从把装修队的老同志都收编到苏恒厂之后,元盖没了后顾之忧,每天都跟在苏润南身边跑前跑后,老苏为了不浪费他的跑业务能力,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元盖。

  找地,尽量找现有的工厂,倒闭的也好,停工的也好,只要是卖地,卖厂房,不用安置工人的就行,价格比别人家高一点也不怕,因为现成的工地稍微处理一下就可以使用,能够节省时间进行三通一平,更不用花钱去进行拆迁。

  如果实在没有地方,那就往国道等交通便利的地方买工业用地还没有使用的。

  总之是越简单越好。

  元盖果然就是元盖,十天时间,竟然真的在PZ市东郊的偏远地区,找到了一处已经盖好厂房的停产工厂。

  PZ市致远钢结构有限公司,老板秦致远因为要兴建这个工厂,借了一大笔钱,可是在外面干的几个工程的应收款迟迟没有收到,这边借款利滚利滚的太凶,如果再不还钱,债主就要威胁他跟家人的生命安全,秦致远害怕了,投的三百多万建的厂房现在只要卖二百万。

  接近六十亩地的面积,新建的厂房。

  老苏测算了一下,如果自己买地,算上拆迁,加上三通一平建厂房,最少需要三百万,而且还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现在只需要两百万就能买下来,简直不要太合适,而且距离市区虽然远一点,但是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大不了买一辆面包车当做通勤车,增加的一点成本并不算太多。

  “哦,地能解决,太好了,那我今天干的这些就算没白干,明天我再来一天,把剩下的工作干完,如果可以就直接挪到新厂房去,对了,新厂房在什么位置,远不远,其实远一点儿月可以接受,但是一定要交通便利。”

  “在东郊,蓉湖监狱那边,骑自行车得半个多小时才能到。”


  (https://www.bsl88.cc/xs/2705072/43148158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