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民国之文豪崛起小说最新章节 > 270【麻烦真多】

270【麻烦真多】


  北平大学院外,抗议学生是隔三差五就要来一趟。

  周作人坐着黄包车,鄙视地看了学生们几眼,正大光明地走进办公大楼中。他不怕学生们闹事,甚至主动写文章大骂冲击李石曾住宅的学生:“此辈以重打赵家楼自豪,其实乃五四精神之败类,北大前途因此未可乐观。”

  赵家楼,说的是五四运动中的“火烧赵家楼”事件。

  此楼原为明代文渊阁大学生赵文肃的宅邸,后来成为北洋交通部长兼财政部长曹汝霖的宅子。

  曹汝霖属于亲日派,并主持签订卖国“二十一条”,给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埋下苦果。义愤填膺的爱国青年们,一把火将赵家楼给烧了,此事震惊中外,有人痛批行为过激,也有人持赞赏态度。

  周作人本来属于“五四健将”,但近年来思想转变很快,渐渐开始质疑他曾经积极推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特别是北大学生们在五四运动中的作为,让周作人感觉华而不实,对国家和民族没有啥用处。

  另外,周作人还很痛恨蔡元培。

  两年前,北大由于张作霖的打压,陷入建校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周作人积极串联,苦口婆心的劝蔡元培回来做校长,认为只有蔡元培才能救北大。

  可蔡元培却数次公开辞去校长职务,摇身一变成为南方政府的教育部长。

  在周作人的眼中,蔡元培是把北大,以及北大的老师和学生都卖了,他打心里认为蔡元培是个伪君子。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周作人于是坚定地支持李石曾,并被李石曾任命为新组建的“国立北平大学文学院院长”。换做并校之前,这个职务只是北大文学院院长而已,但并校之后,却管理着北平所有的非师范类文科学生。

  这职位太风光了,要知道此时中国的大学,主要以文科为主。

  就手中掌握的实际权利而言,周作人属于北平大学区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李石曾和李书华,难怪他要痛斥闹事的学生。

  周作人走进李石曾的办公室,愤懑道:“那帮学生冥顽不灵,我实在是没有办法。”

  “款项不是到账了吗?”李石曾疑惑道。

  这个款项,并非周赫煊从阎锡山那里要来的钱。而是李石曾在得知受骗后,利用自己国党元老的身份,强行筹集的十多万元经费,来源有社会捐款和富商资助。

  为了这十多万大洋,李石曾把老脸都豁出去了,欠下不少人情。而且还是一次性的,如果下个月没有稳定经费,他的教育改革依旧进行不下去。

  十多万元,说起来很多,但用起来却捉襟见肘。

  教育部门官员的薪水且不提,只国立九校合并就要大费周章。因为不仅是名义上的并校,还有学科专业的合并,比如:非师范专业的文科学生,不管以前是哪所学校的,现在统统得去北大读书。而北大的理工科学生,则要转去原来的北工大和北洋大学读书。

  不仅学生需要转学,相关老师也要调职,里边巨大的人事变动就让人头疼不已。

  李石曾虽然能拿出十几万元经费,但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因为北大的学生太死心眼儿。

  其他几所大学的师生,在经费落实后,都支持或者默许并校,唯独北大的学生强烈反对。他们高举“北大光荣”的牌子,掀起轰轰烈烈的护校运动。

  说白了,北大的学生有种骨子里的优越感。北大虽然穷,但却是现代大学祖庭,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似乎比中国所有的大学都要高上一等。

  老子凭本事考上的北大,现在却让我转学到北工大读书,我为什么要答应?

  这就好像后世考上985、211的高材生,莫名其妙被安排到二本院校,心里肯定不平衡,必须要闹出个说法。

  于是周作人就郁闷了,他是并校后的文学院院长,需要腾地方给转学过来新生。但北大的理科、农科、工科、医科老生却耐着不走,他们打着护校的名义,一部分人霸占教室,一部分人上街游行,这让周作人的教学工作没法开展。

  周作人把情况详细解释一番,气愤地说:“北大学生一向无法无天,都是蔡孑民惯出来的。他们的思想行动永远正确,别人都是错误的,谁跟他们想得不一样,他们就要把谁打倒!全中国的学生,就北大那帮子最难伺候!”

  李石曾皱眉道:“要不我亲自出面去劝劝?”

  “没用的,”周作人苦恼道,“润章(李书华)去劝过,毫无效果。至于石曾先生你,恐怕去了之后反而更难收拾,信不信他们当场把你打出去。”

  “哈哈哈哈,”李石曾不怒反笑,“这才是思想自由的学生,不受权威所胁迫。”

  周作人说:“极端的自由就是散漫,就是不守秩序,就是无组织、无政府主义!”

  然而,李石曾所追求的,正是“教育无政府主义”。

  他认为,如果让政府插手教育,必然导致教育官僚化,教授们整天想的不是搞学术、搞教育,而是如何讨好上级官僚和政府。最后导致学校也官僚化,学校成为小社会,学生们不认真读书,反而沾染上满身的世俗恶习。

  只有实现教育独立,让学者来管理国家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系统的学术性、纯粹性和专业性。

  李石曾的这种想法也有道理,后世很多教授抄论文混资历,真正专心搞学术的反而被压制,正是教育官僚化的必然结果。

  但教育系统独立于政府,就可以避免这些情况吗?

  恐怕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掌握着权利的专家学者们,自然而然会官僚化,形成教育系统里的小朝廷。

  李石曾和周作人讨论半天,也没商量出个好结果,他们完全拿北大护校学生没办法。

  就在此时,秘书突然冲进来,高兴得连门都没敲,欣喜大喊道:“院长,何其巩(北平市长)答应拨款了,每个月30万元教育经费,由北平市政府财政承担。”

  “真的?”

  李石曾猛然站起,然后哈哈大笑:“明诚真乃奇人也!”

  “关周赫煊什么事?”周作人好奇地问。

  李石曾这才反应过来失言,他连忙说:“没事,没事,教育经费有着落了。”

  周作人建议道:“石曾先生,周赫煊在北大学生中很有威望,不如让他劝劝学生们停止闹事。”

  “再去麻烦他,恐怕不好吧。”李石曾有些心动。

  数日后,当周赫煊回到天津时,李石曾真的厚着脸皮上门求助。结果他连周家大门都进不去,只得到一个字的回复——滚!

  


  (https://www.bsl88.cc/xs/2667538/374816167.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sl88.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sl88.cc